回覆列表
  • 1 # 憂天的杞人

    《美國工廠》是美國原總統奧巴馬團隊製作的一部記錄片,以福耀集團在美國建廠為背景,透過記錄整編而成的一部記錄片。在當前的網路中相傳甚廣,其中所要表達的內容,從不同方面來講都有值得深挖的東西。用探討的方式來分析一下《美國工廠》所表達的內容。

    工業體系的完備程度,相信美國通過幾百年的發展,其根基是堅固的,所以在這一方面,作為後來者,中國的工業體系雖有後來居上的勢頭,但其根基尚淺,在這方面言之強大尚有些底氣不足和心虛。需要發展的空間和差距依然很大,所以,應當很謙虛地學習,不斷提高和跟進,才不失為求長遠的姿態。

    中美文化衝突是製造業走出去的一大阻力,福耀所克服的是工會制度。影片以福耀的勝利而告終。但這一制度到底是不是個好制度,影片並沒有說明,但以多數被迫於生計的人,在生存尚且困難的情況下,去否定一個到手的飯碗的期待可能性本來不高。有網友風趣地說:“福耀把真正意義上的資本主義送到資本主義國家。”那麼,我們真的需要不需要工會組織?該如何去解答這個問題?有網友以國內的現狀來形容說:“如果工會組織如國內,如同擺設一樣,有跟無沒有區別時,還不如沒有更讓人省心。反正到需要的時候根本就不起作用,要他何用?”這是一個矛盾。同一個問題站在不同立場就有不同的結果。但是,終歸會有一個平衡點。我們需要這個平衡點。

    有一個細節說得很好,那就是招人只招年輕人,而在流水線上的工人一般都不會太老。過了一定的年齡段,問題就會集中暴發,那就是當奉獻了大半輩子人生大好時光於流水線前,產業升級被淘汰之後,之前的付出還能供得住衰老體弱所產生的困頓?沒有相對優厚的福利待遇,當奉獻了大好時光的年輕人老了之後,餘生何依?

    工會組織,如果能為職工謀福利,那職工有何理由反對?制衡企業過度使職工勞累的制度是好的,但要讓企業自主管理這個事,理論上是靠不住的。企業在追求利潤最大化之時,最可觀最能被壓縮的部分,就是對工人工作時間和勞動報酬施以手段。除非法律制度建全,職工福利制度不是企業自治的問題,而是法律強制的。也只有這樣才可至少在形式上保障了勞動者的基本權益,在這裡特別強調的是形式上,為什麼呢?因為實際上,侵害職工權益的行為到處都是,隨處可見。但讓勞動者自己主張的可能很小,因為主體的不對等本身就是對行使權利的最大阻礙。在爭取權利和砸碎飯碗之間做選擇的話,相信沒有人會選擇後者。企業會利用自己的優勢地位來打壓職工權利的正常行使。良心企業除外,但將重大事項建立在道德之上的風險是巨大的,也是不可靠的。

    製造業的發展,是一個過程,需要成長,更需要技術,其實更重要的是人才。產業工人的工作,尤其是流水線上作業的,未來的趨勢很明顯,那就是被智慧所取代。那麼,社會要發展,人民要生活,如果沒有其他可以謀生的方式的話,在生存尚且存在巨大問題時,權利只能是鏡中花水中之月,可望而實不可及。順應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那就是,要讓老百姓有尊嚴地活著,那必須要先讓他們的錢袋子鼓起來。否則,這就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代歷史上有哪些“硬碰硬”的戰役呢?怎樣評價這些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