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真情獨鍾

    先說說平水韻的來歷。

    平水韻是由於其刊行人叫劉淵,原籍江北平水而得名。他把漢字分成106個韻部,寫律詩絕句,押韻的字必須是同一韻部,不能出韻用錯。後人寫律詩都遵守這個韻書。

    再說入聲字。古代是有入聲字的。現代拼音已經沒有入聲字了。古代漢語發音有平上去入,去入聲字歸入仄聲,而現代拼音字中,入聲字分別併入到了平上去聲字裡去了,但是有些方言仍有入聲字。

    古代人寫詩是有韻書的,同樣,現代人寫詩一樣有韻書。為什麼現代人寫詩仍然用平水韻呢?我認為你這是韻律的要求,千百年流傳下來的約定俗成的規矩,你既然寫律詩,就得按律詩的規矩來。至於不知道入聲字的發音,不要緊,有韻書參考,而且現代科技發展如此迅速,已經有軟體檢測平水韻的用韻情況,那就更容易使用了。

    但是也有人不用平水韻,現在有中華新韻了,也未嘗不可。但一般都會標識出平水韻還是新韻的。

  • 2 # 領悟世間

    要說入聲怎麼發音,首先要知道什麼是入聲,在古代漢語中,有上下去入四個聲調,到了元代,平聲分化成了陽平和陰平,就是現在的一聲和二聲,上聲部分歸了去聲裡,剩下的歸了現在的去聲裡,所以現在沒有了入聲,現在北語言,既普通話就沒有了入聲,中國方言眾多,發音也不一,現在推廣普通話,所以本人認為,對於現代詩作者,沒必要那麼在意舊時的聲調,因為入聲已在普通話消失。

    至於平水韻,也是隨著歷代的發展在不斷變化和修訂,古時劃分也不一至,平水韻是以唐代的用韻情況分了106韻,也就是流傳至今的平水韻,要是想把平水韻記下來,就要死記硬背,所以對現在愛好寫詩的人來講有一定難度,2004年中華詩詞學會指出了“倡今知古,雙軌並行,今不妨古,寬不礙嚴”的創作方針,並從新修訂了《平水韻》,所以我認為。自認為懂得多的那些詩老們,不要總拿以前的舊體,那些條條框框來壓現在愛寫詩的朋友們,對古詩詞的寫作知道些就行了,還是按現在提倡的寫作理念去創作好,不然會打壓很大部分詩詞看好者。

  • 3 # 滄海人間

    平水韻始於初唐,傳至今日,已經使用一千多年,歷代名家的詩詞名作皆用該韻。平水韻能夠使用一千多年的本身就說明了該韻的生命力和存在意義!今人使用平水韻,尤其對於入聲的使用,存在著很大的難度,但是對於熱愛近體詩詞創作者而言,那些難度又算什麼呢!平水韻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對於熱衷繼承傳統文化和傳播傳統文化的詩詞創作者而言,使用平水韻是樂意而為!而就學習的角度而言,不懂平水韻,也難以完全理解以前詩詞的精要。

    新韻的形成是近幾年的事,而很多創作者之前已經使用平水韻了,如果再去用新韻,勢必與記憶中的平水韻產生矛盾和混亂。對於這些創作者而言,不管從心理上還是實際操作上,都難以接受再使用新韻。即使後來開始詩詞創作的愛好者,也會有很多人選擇使用平水韻。執著於詩詞創作,把詩詞創作當作生活一部分,關鍵是懷赤子之心!熱愛生活!

    永珍自冬春,東風到處新。創作詩詞是生活的美好體驗,願更多的人投入,並去堅持!“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適逢元宵佳節,願大家節日快樂!

  • 4 # 情感中轉站

    不知道入聲字發音和堅持用平水韻寫詩,並不矛盾。

    正如有人願意為錢不擇手段,而也有人為了詩歌而窮困潦倒。

    我們常說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既然選擇格律詩,那就按規矩來!

    規矩,是一切秩序的保證,壞了規矩,就壞了秩序。當然,從 一種秩序到另一種秩序,也會有一個漸進的過程,畢竟,時代是發展的、語言是變化的、審美是教化的。

    近體的格律詩,之所以受到人們喜歡,跟它抑揚頓挫的節奏和美輪美奐的意境是分不開的。

    也許我可以這麼說:讀詩,讀的是一種情懷、一種共鳴、一種超然,寫詩,寫的是一種文化、一種傳統、一種情景,我們固然可以不必太過拘泥,但有人以格律詩傳承為己任,堅守平水韻寶典,並不是壞事,不管時代怎麼發展、不管語言怎麼變化,優秀的東西需要一代一代傳下去而不是讓其消亡,這也是一份責任。

    花開兩朵,各有各的好,都不必強求,才是王道。

  • 5 # 三榴齋主

    其實,不知入聲字如何發音者一般都是北方人。閩浙、兩廣、兩湖均有當地方言。當他們遇到入聲字時,肯定能用其家鄉話發音。所以,這部份方言區是傳統詩詞流行的語言基礎。傳承國學,發揚傳統。加上中央臺的推介。所以古詩詞熱方興未艾。筆者是廣州人,自然用粵語寫作不成問題。而且,我們還會教北方同志如何解決用入聲字的困難問題。首先是從範文中,從《唐宋詞格律》這本書中熟悉入聲字的運用。再教他們如何讀入聲字,方法是凡是遇到按古音該發入聲的字。一律按去聲發音,時間掌握在半拍。也就是〈促音〉。這樣,認和讀都解決了。自然學習就有信心了。俗話講,人望高處,水望低流。愛好古詩詞的北方人,同樣會希望將自己的水平進一步提高的。所以,學習平水韻是必然的。也是朗誦古詩詞從普及到提高的必然結果。熟能生巧,水到渠成。當他們達到一定的古文修養以後,自然會傾向於用《平水韻》寫作了。我曾看過孫正剛的《詞學新探》,他將詞部進一步合併,但還是保留了〈入聲〉,孫正剛是紅學家周汝昌的老同學(北大)。他們老一輩學者的觀點是值得我們這些老人和年輕詩詞愛好者重視的。專此,三榴 白。

  • 6 # 夜小紫

    實際上,有很多證據表明,在唐代的時候,入聲韻尾合併消失的過程就已經開始了,這個過程持續了很久,一直到現在仍在繼續。

    譬如,很有名的一個例子是下面這首詩:

    戲妻族語不正(唐) 胡曾呼十卻為石,喚針將作真。忽然雲雨至,總道是天因。

    “十”是入聲字,韻尾是[-p];“石”也是入聲字,韻尾為[-k],兩個不同的韻尾開始合併。這個例子被很多音韻學家認為是入聲消失的先聲。

    到了宋代的時候,實際上日常說話和寫詩的語言體系已經不盡相同,時有詩歌作品將日常說話的口音帶入到了詩歌作品中,譬如辛棄疾就有將“綠”這個入聲字(擬音為[liok])當作去聲入韻的例子。

    而到了元明清,北方官話中的入聲韻尾實際上已經大規模消失了,元人的《中原音韻》可資佐證。朱元璋開國定《洪武正韻》,有參考南方方言,恢復入聲的舉動,可見北方官話的狀況。

    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從唐到清,基本上沒有詩詞大家因為“便讀”而在創作的時候廢入聲字。這一千年裡,卓越的文學家多如繁星,智識超越我們的大宗師也不在少數。

    我們是不是該想想,難道他們不知道說話的口音已經發生變化了麼?他們不知道很多時候自己寫出來的東西朗讀出來是不押韻的麼?

    他們為什麼沒有改動?

    這就涉及到一個詩體成型的問題了:現存的若干詩體,出現在歷史上的次序先後有別,黃金期也不盡相同,後人搞創作的時候,不能因為自己的便利而妄加更改,讓這一詩體中最優秀傑出的一批作品成了“不押韻的”“寫錯了”。

    從古到今,大體上都是後人因循前人。

    譬如:

    近體詩成熟於唐,所以用韻基本上符合唐的實際,用韻比較嚴格,鄰韻不可通押。(比如“東”“鍾”,我們現在讀是押韻的,唐人那裡算鄰韻,不押韻。)

    後來宋人寫近體詩的時候,實際上的語音已經不符合這種狀況了,但他們沒有因為口音不符就亂來,而是依照唐人的準則來操作。

    但是,詞這一詩體成熟於宋,所以詞的用韻就比近體詩寬鬆很多,唐人所謂的鄰韻在詞裡是可以通用的。(比如“東”“鍾”用在詞裡頭,就算押韻了。)

    到了元代,口音已然劇變到更類似我們如今而非唐代了。但元人寫近體詩,依然依照唐的嚴格要求,寫宋詞的時候,仍然依照宋人的規律去做。

    但,成熟於元朝的曲,則根據元人的口音來操作了,譬如元曲裡平、仄都是通押的,這更類似於如今大眾的認識。

    ……

    發現沒有,這個問題並不是我們如今才有的新問題,口音的發展也不是今天才有,從有人類以來就沒停過。怎麼壓韻的問題,上千年來,我們一直就是這麼走過來的。

    舉個例子,Windows開發新版本的系統,必須考慮相容性的問題,這個處理不好,大版本更新之後,很多軟體就會出現不相容的情形。我們把“近體詩用韻”視為系統,將唐代偉大的近體詩視為永遠不會更新的偉大軟體,您更新系統到如今,難不成就拋下這批最典型成就最高的東西?

    今人的語音?宋有詞,元有曲,明清有戲曲,現如今不是有新詩麼?

    實際上很多人存在一些重大的誤解:古人就是按照《平水韻》說話的。

    這是一個錯誤的認識,《平水韻》只不過是一個擬音系統。

    啥意思呢?用通俗的語言說:語言會在時空中不斷產生差異。

    從空間來說,很容易理解,距離遠了,口音就會有很大不同。我們現如今,不同的國家會有不同的語言,一個國家內,不同的地方會有方言有口音。

    注意,我們現在如此,古人也是如此。

    從時間來說,三千年前的人和兩千年前的人,說話絕不一樣,兩千年前的人和一千年前的人說話也不一樣。

    注意,我們現在如此,古人也是如此。

    所以,假設你作為一個清代科舉考試的主考官,你要在考試中考察寫詩歌。就會面臨一個標準化的問題,不然就會出現以下問題:

    俺們老家就是則麼說話的,你咋個能說我沒壓韻尼?(全國方言種類繁多,很多省份甚至隔壁縣說話都不一樣,這樣無疑是無法定成標準的。)

    我這個詩押韻和唐人杜甫一樣,你怎麼能說我是錯了?(依照傳統,是沒毛病啊,總不能說杜甫寫錯了啊。)

    所以,這個用韻的標準,必須兼顧歷史傳統和地域方言,這套東西,實際上就是《平水韻》,在宋代,這東西叫《禮部韻略》,在清代,這東西叫《佩文詩韻》,都是政府頒佈,考試執行的。

    這套東西的意義在於取一個最大公約數,保證任何時代任何地區的人,都有一個比較大的機率是統一的。比如,假設宋代的西南方言,有百分之九十是符合的;今天的普通話,有百分之八十五是符合的,這就夠了。

    所以,歷史上也沒有任何一個人,完全按照《平水韻》來說話,這套東西是擬定出來的,而非反應某一時期語音的實際。

    很多問題,比我們聰明很多的大腦已經想過了,著急反對是比較幼稚的表現,而先想明白蘇東坡為何不改、周邦彥為何不改、姜夔為何不改、龔自珍為何不改,偏偏輪到我來改?

  • 7 # 古詩今詞

    說好聽點,這類人只是盲目衷愛傳統文化;說難聽點,這是典型的食古不化。

    《平水韻》的來歷

    我們如今寫詩常用的《平水韻》,並非是南宋劉淵所著的那本,而是清代康熙年間官修的《佩文韻府》,最早成書起源於隋代的《切韻》。

    韻書的發展

    這裡就有個問題,隋朝已經有韻書發行了,為什麼後朝還要重修韻書?

    答案很簡單,因為舊朝韻書有些不合時宜。我們知道,制訂的韻書的標準是官方語言,而每個朝代的官話都在發生變化。反過來說,當古代的韻書已經不符合當下的語言環境,就有重修的必要了。

    古代都知道因時制宜,今人有何理由不知變通?

    古今韻書的缺陷

    我們先說平水韻。在格律詩中,一直有一韻到底的要求,意思就是隻能用同一個韻部的字押韻,這麼做的原理是,用讀音相似的字作韻腳,以達到吟誦的和諧感。

    前人這麼設計的初衷是有道理的,但是後人重修韻書卻不一定按照這個邏輯。舉個例子:

    在平水韻中,“東”屬一東部,而“冬”屬二冬部。按照“一韻到底”的要求,這兩個字如今雖然讀音相似,但卻不能出現在同一首詩的押韻處,這不是已經違背了押韻的初衷了嗎?早在唐朝就有人提出異議,可怕的是,到了今天還有人抱著一成不變的規定,不思變通。

    我們再在看新韻。新韻之所以遭到許多用平水韻寫詩的人排斥,一方面是沒有入聲,另一方面是太簡單了。

    可是入聲早就在元代之後的官話中逐漸消失了,倒是有一些方言儲存至今。也就是說,不僅如今有些人不知怎麼入聲怎麼讀,古代也有這種現象。在古人看來,平上去入四聲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中原正統,所以歷來官方雖然知道沒有入聲,但都是心照不宣,依舊沿用。

    直到近代,《中華新韻》的提出不是憑空想象的,當中有一定的歷史積累因素。如今已經不是封建社會,沒有必要再限制韻書的大刀闊斧。

    至於說到新韻過於簡單,我想說,這對於有興趣寫詩的人來說不是好事嗎?難道非得拿一本不識入聲的韻書背下來,才算入門嗎?還是說,因為自己研究平水韻花了不少精力,所以看不起用新韻寫詩?

    還有一個問題,如今用平水韻寫詩的人有幾人知道入聲如何讀?

    我個人寫詩用平水韻,是因為粵東方言中帶有入聲字。我認為韻是用來讀的,只要知道怎麼讀,用什麼韻又有什麼區別?況且如今普通話是官方語言,新韻必然是趨勢。

    與其有精力批評新韻,不如多花點提高自己寫詩水平,畢竟詩看的是文字意境,不是看你用了什麼韻。

  • 8 # 老街味道

    問題:為什麼很多人不知道入聲字怎麼發音,卻還堅持用平水韻寫詩?

    ...

    前言

    這還是一個古韻與新韻的問題,問什麼今天的很多人不知道古人的發音,還堅持用平水韻寫詩呢?我說說我自己為什麼吧。

    一、為了更好地閱讀學習古人作品

    寫詩也是一種學習,例如石、急、出、忽這些字,自己用的多了, 記住的也多,在閱讀古人作品時,當然就能知道“風急天高猿嘯哀”是平仄平平平仄平。

    我在小時候很奇怪,為什麼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不押韻呢?後來學習寫詩才知道,原來古韻裡還有入聲字,好多的入聲字在普通話裡已經消失了。

    想要學好古詩詞,一定要了解古韻,想要了解古韻,堅持用古韻作詩是一個捷徑。特別是填詞時,有很多詞牌是需要用入聲字來押韻的,不得不用。

    二、科舉的推動

    從隋朝的切韻開始,到唐韻、廣韻、平水韻、一直到清朝的佩文詩韻,我們的音韻系統一脈傳承而來,不曾中斷過。

    我們不知道古人的準確讀音,但是詩人們的生活語音,並不完全等同於平水韻的發音。這一點不是今天才有的,唐朝的發音在宋朝就有很大變化,到了元、清少數民族掌握政權的時候,變化就更大了。

    不過科舉考試的韻書一直堅持切韻系統沒有改變,也常常會有讀書人因為記不住韻部而落韻的故事《”狀元郎“被詩韻絆倒 曹雪芹馬失前蹄 什麼是該死十三元?2018-11-05 06:33》。

    在清朝,政府科舉考試的是五言八韻16句的試帖詩,如《陰陰夏木囀黃鸝》(李惺,嘉慶丁丑翰林),依然是平水韻的音韻系統《佩文詩韻》:

    長夏千章木,濃陰百囀鸝; 雙襟黃似繡,一帶綠成帷; 葉暗佇蹤久,枝高送響遲; 舌尖風剪剪,身外雨絲絲; 坐宛遮雲母,歌能鬥雪兒; 好音難自閟,炎景不曾知; 楊柳三義路,櫻桃四月時; 幽情煩鼓吹,寫出畫中詩。

    大家注意“歌能鬥雪兒”的“兒”,和遲、絲、知、時等字都在一個韻部,北方人發音為er,南方的方言有yi、ni等發音,這是古韻的發音。

    三、傳統的力量

    讀書人沒有改變不僅僅是因為科舉考試的原因,在元朝、明朝期間科舉並不考律詩,但是詩人們一直堅持以平水韻作詩。

    例如王冕的這首律詩嚴格堅持了首句鄰韻、其他一韻到底的規則。2、4、6、8都是嚴格的押六魚韻,只有第一句押七虞。

    滿目青山似畫圖,道人於此即安居。不知世上功名好,但覺門前車馬疏。、風月四時同笑傲,乾坤千古一蘧廬。我生亦有林泉癖,欲老衡茅愧不如。

    清朝以後,在民國時期的詩人也一直堅持用平水韻作詩,例如魯迅的 《學生和玉佛》嚴格按照平水韻的一先韻,不摻雜十四寒、十五刪等韻部

    寂寞空城在,倉皇古董遷。頭兒誇大口,面子靠中堅。驚擾詎言妄?奔逃只自憐。所嗟非玉佛,不值一文錢。結語

    為什麼堅持用平水韻寫詩?一句話,因為喜歡古詩詞,所以堅持。

    入聲字怎麼發音?南方還有很多入聲字,北方人可以讀作短促的去聲。這樣有利於記憶。

    元朝不改、清朝不改,為什麼我們現代人一定要改呢?用新用古隨意就好。

  • 9 # 雲鶴166082174

    即然要對詩詞加以瞭解或研讀,你就得熟悉詩詞的各種內涵的寫作技巧。只要清楚了這些再去變通,就不會出大格了。

    押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精通了也就不難了。雖然現在沒了入聲韻,但是也得對她有所瞭解才行。南方還有很多地方的發音還有入聲的,不瞭解能行嗎?

    我這樣說並不是教條,非得死套,但也不能不著邊際的亂寫。

    總之多讀多看細品,要是意境到了,有點突破也未尚不可,古人的名作裡也有很多出律的不是。

  • 10 # 默金cc

    平水韻被複古者奉為詩歌廟堂上的聖經,而入聲字堪稱是平水韻中的“戰鬥機”。

    然而,古今聲調的變化太複雜了,最近我又重新複習了教育部重點改革專案之一的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現代漢語》教材中的有關章節。現摘錄講授入聲字的一個段落如下,大家看後,就知道這課文有多麼艱澀難懂了。

    摘自重慶大學出版社主編的《古今調類的演變規律》:入聲字是古代漢語調類名稱,其發音是調值短促,古代入聲字韻尾還帶有一個塞音尾[b]或[d]或[g]。由於語音的歷史變化,現在只有粵方言保留了這三個塞音尾。其它有入聲的方言,如吳方言,閩方言,贛方言等的入聲字的韻尾多變為喉塞音[?]。北方方言裡保留入聲字的不多(由於這個原因,平水粉說支援新韻者主要是北方人),比如西南方言中部分保留了入聲,如瀘州話(不好意思,俺瀘州話,宜賓話和樂山自貢話都懂,卻非常支援新韻),但它已經丟失了塞音韻尾。長沙話的入聲字無塞音韻尾,可以拖長。——夠了,再掉書袋我都要暈過去了。

    我屬於敢於獻醜的,詩詞習作在《悟空問答》平臺也發過一些,皆因為發現智慧小編特愛推薦原創(這也讓我屢屢嚐到甜頭)。即使在發表新韻作品時遭遇平水粉跟帖發難,說你這是仄仄仄仄仄仄平,不是七律!之後為了不引起無謂的爭吵(同是文學邊緣淪落人嘛,相煎何須太著急)。我就再也不貼上高大上的近體格律詩詞標籤,更多寫寫古體詩了。

    但是然而,即便這樣也遭到了某位超級平水粉的跟蹤追擊,其態度生硬,堅決抵制,說“你這詩不倫不類,說律詩不是律詩,說古體不像古體”云云云云,無語。還有位老者甚至跟帖痛說古詩詩史,狠批用新韻寫詩的愛好者,要斷送中華詩詞等等(你律詩後繼乏人青黃不接怪我咯)。微怒之下,我才被迫發了幾個回答反駁,以正視聽。反正現今我也沒多大興趣寫律詩了,也就偶爾寫寫現代詩文和打油詩,只求自娛罷了。中華詩詞就讓平水韻大師和忠粉們去復古繼承吧。

    當今中小學普通話拼音教學,電視臺詩歌朗誦用的都是《中華新韻》。平水韻復古朗誦我還真沒搜到影片,不然可做朗讀對比。沒辦法,只好把新韻朗誦李白和崔浩的同題詩《黃鶴樓》獻上。平水粉稍安勿躁,因為,我倒是覺得用普通話朗誦,即便是仄仄仄仄仄仄平,也一點都不覺得彆扭和生硬。請網友欣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患有鼻炎已經幾年了,最近呼吸有些困難,有什麼辦法可以緩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