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Luzhanxiao
-
2 # 歲月靜好xy
有道理!
大家都知道:“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在我們的意識里君子是個高尚的概念,真誠優雅,言談舉止恰當好處。
我們還知道:“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所以真君子,不只有優雅得體的舉止,更應該有敢於擔當的魄力!
基於此遇到問題時,君子總能坦蕩地面對,反思自己的對與錯,審視問題的是與非,尋根究底改過自新,讓自己更君子;而小人則不然,見利忘義,斤斤計較,趨利避害,投機取巧,遇事總是推脫逃避,所以會越來越小人!這也是君子與小人截然不同的處世風格。
願我們都能遇事反思己過敢於擔當,做世人仰慕的君子!
-
3 # 水底之物
應該是論語中的“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要想了解君子的義,還要結合這句“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大意就是,要在變化多端的社會辦事要合情合理也要合禮。並非簡單的對錯。
-
4 # 味哎兒
不是這樣的,君子遇事考對錯得失益害外,主要是在該做條件下考慮怎樣做成作好,小人在該作條件下只嚷不可行不能做成作好,總為不做且找不做的理由。
當別人做成作好時立刻貼上去,除誇讚宣傳渲染外,有如自始至終者參加著,當論功分賞時不分給他,其人就生氣,到處散謠傳汙髒摸黑做者的人,甚至打小告告黑狀,不整垮做成者誓不罷休,若分點賞給他,又整天陪著做成者如兄弟一樣是最親的親人樣子了。
此為君子重於義,小人重於利現象。
義為大義,即刻做不論條件怎樣都去做,且努力盡心盡力的做成作好的,包括報酬或功績的有無都不在其考慮範圍。小人僅注重不自掏力條件下怎樣沾盡便宜,沾不到就氣憤無比,所有封賞的都劃為仇人甚至敵人。若可沾到些便宜受封賞者同其則比誰都親。
因而通常下一般會有某人莫名其妙的同自己成了仇敵,或成為最最好的友人了。
-
5 # 塵緣未了話江湖
我說過很多次啦,目前的社會,以君子和小人來區分人,是不太合適的。
或者說,在我看來,君子少之又少,小人越來越多的。
這句俗話,我是沒有聽說的,如果有,那麼我想也是互文的修辭手法。
意思是,君子也好,小人也罷,遇事都多考慮下利害對錯。
凡事多為自己考慮下,沒錯的;在為自己考慮的同時,也能體諒下對方,以求得利益等各方面的平衡,那是最好的。
若是一定要區分君子或者小人,應該是在事情或者利益面前,君子考慮的是長遠的,更大的利益;小人,往往會顧眼前的利益。
現實的情況是,君子為了長遠的利益,可以寬慰自己,哪怕長遠的利益僅僅存在於想象中;
小人,得到的是現在的實惠,而慶幸不已,禍事將近而不自知。
舉例說明:有個人凡事都要佔便宜的,指示別人從不曉得何為臉紅,當誰都是他的父母一般。結果,自己沒朋友。
自然,願意跟他打交道的,都是所謂的君子,被佔點便宜又如何呢?
會識人的,自然不會跟這樣的小人打交道;更會識人的,會認為這樣的君子,值得深交,對一個處處小氣的人都這麼好,對其他人更不會壞到哪裡去。
劇情沒有結束的是:這個小人,資助了一個失學兒童,每年大概付出8000左右的學費生活費,而這個所謂的君子,僅僅是安貧樂道而已。
小人和君子,又如何分得清呢。
只要注意自己別當小人,也就罷了。
回覆列表
這句俗話說的就是君子和小人的差異。君子遇事先想錯是處於道德理質,把遇到的事情比較完美的於以解決,從自我安心順名。小人遇事先想利益,這就是做小人的原因。小人為了利益可以不記後果,不管名聲。以利益為重是小人的先決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