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凡世俗人

    這個話題知道一旦開始,就會讓很多人心緒難平,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往往都是那麼的複雜,童年的不開心,無非就是父母對兒女都高期盼,高要求。

    不知道多少子女是生活在父母的希望中,只感覺好多人不是因為自己的處境累,而是因為總是不能完成父母的期望,感覺如山般的壓力難以表達。天下父母心,是的,天下最真的心就是父母心,無論你是哪個階層的人,都能感受到摯愛的父母心。

    父輩的高峰

    但是,現在我只想說一下不再年輕的年輕一代人。其實這個人群應該是從70後開始說起吧。在中國大地上,70前的人都非常之努力,不斷的在生機勃勃的大地上努力,一般能成就一片天的都可以說是一方霸主,即使成就不了一片天的,那也是風光無限,但是,他們的成就在他們眼裡還是不夠,他們還是有自己的高峰,但是這個高峰好像是不容易再攀登。對於他們的子女來說,已經有了一個最小的目標,那就是最小的起點就是他們的高峰,然而,子女的時代不再是那樣順風順水。

    不再年輕的年輕人

    70後就開始應對各種的困難,70後有成就的都可以攀上無數的高峰,但是能攀峰者卻不再是70前那樣比比皆是。70後最多的還是隻能在父輩的高峰邊徘徊。

    80後開始承受好多好多,也許是地球轉的快了,人類進化的慢了,真正能跟上時代步伐的人好少好少,我想還是稱呼這部分人為年輕人,這部分年年輕人包括不再年輕的80後,還算年輕的90後,年輕的00後。其實不知道這些後怎麼來的,有過質疑,也有過慶幸,但是這部分年輕人,好像真的進入了漩渦,這部分年輕人都承受的上輩的壓力,真的是受到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壓力。

    無邊的焦慮

    年輕人,已經開始了無邊的焦慮,工作,創業,買房,結婚,育兒等等無形的大山無處不在,陡升的焦慮無處安放。然而,最重的焦慮,其實是父母那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壓力,雖然他們是對的,但是他們把自己的高峰全寄望到了子女身上,年輕人都差不多在為活成父母心中的樣子而努力著,本來與眾不同的年輕人,基本都在一個模板裡生活。

    討厭的樣子

    慢慢的,年輕人發現,自己終究還是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碌碌無為,一事無成,碌碌無為的過一輩子,想來應該是最大的恥辱,但是平庸的一生有可能才是年輕人最大的奢望,有時候活在父母的關愛中,時刻在想著能不能成為父母希望的那樣,從來沒有想著為了自己的活法去反抗。也許說反抗是一種不敬,所以,很少有年輕人去反抗,一步步為父母寄望的方向走去。

    遍體鱗傷的是誰

    心懷希望的人,常常遍體鱗傷。有多少父母對這代年輕人滿懷希望,然而這代年輕人卻在這個現實中被磨去了稜角,根本無力還擊,隨著現實的現實,年輕人已經變成了一樣。有時候在想,安於現狀,得過且過是庸庸碌碌的罪魁禍首,在父母的期望下,又有幾個敢於跳出既定的航線。其實這個時候遍體鱗傷的是父母,他們多年的期望已經不再可能實現,他們的痛苦可能會比子女更多,然而他們的痛苦,卻又給子女無形中加上了一層冰霜,身上的高山,依然成為了雪峰。

    長江前浪助後浪

    再累,也在一直前行,這可能就是年輕人吧。

  • 2 # 心遠未至

    幸福的人用童年回味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幸福是什麼?每個人答案不同,有錢有車有房,或者,四季平安,三餐溫飽,兩人一生!窗明几淨,一頓溫馨的早餐!內心富足的人,覺得平安健康就好!精神匱乏的人,永遠不會知足。所以,我不同意用童年的不幸獲取成長後的幸福。

  • 3 # user2967448950190

    千萬不能有這樣有這樣的想法,童年就是應該要快樂幸福,缺少了是彌補不了的,比如三歲的孩子是學習講話的最佳時期,有些狼孩錯過了這個時候,以後最很難學好的,特別是父母對孩子不能這樣教育孩子,會造成人格的缺失,古代帝王的後代,敎育是一流的,苛刻的要求後來不一定是好皇帝有人感慨,下輩子不要生在帝王家。

  • 4 # 北漂結束的老杜

    童年和少年的不開心我們首先來看看能帶給成年人什麼?

    一,好強獨立,卻孤獨,創傷性應激反應

    可能有些人已經不記得自己的童年是怎樣的了,有些會不假思索回答幸福。

    還有一部分人可能心會咯噔一下,然後不禁起一身雞皮疙瘩。

    這部分人在本該天真快樂的時期,卻默默承受著無力抵抗的傷害。就算這種傷害在小時候擱淺了,也會在成年後的某個時刻被喚醒。

    一個小時後家庭不幸福的小孩,長大後對自己的身邊朋友和戀人也充滿著不信任,這種不信任不是主動的,而是一種應激反應。也就是潛意識中的反應,是他不自覺流露出來的。

    甚至影響著他自我評價、人際關係、情緒管理...

    不要輕視童年時代的恐懼與不安,它們將伴隨人的一生;不要低估孩子的洞察力,他們什麼都知道。

    二,叛逆,孤獨,暴力

    在童年,也許是因為首次攝入世界的影像,才對任何傷害感觸很深;也許是因為年齡小,才那麼無助和無法承受。這些傷害甚至潛移默化影響我們人格成長、人際關係、對世界認知等方方面面。

    從小缺少父母陪伴的人,可能會比較叛逆;小時候遭受過性侵、猥褻的人,可能會害怕接近異性;在暴力下成長的孩子,脾氣會比較差;從小被要求優秀的人,可能隱藏著深深的自卑...

    揹負創傷成長的人,不僅會懲罰自己,也會將傷害投射在與別人相處過程中,不信任他人,甚至會模仿傷害行為。比如言語刻薄傷害別人,更甚者實施暴力傷害...

    三,分離/被遺棄,缺乏信任,自我缺陷、尋求認可、空虛假我

    童年的經歷使部分人變為感覺屈從者。即永遠不敢真正的認可自己。不敢直視自己的能力,變得膽小,懦弱,怕事。

    為了讓心理滿足,會使用屈從的方式去討好被滿足者,活的既痛苦又壓抑。嚴重者甚至可能抑鬱甚至自殺。

    四,缺乏自控、情感壓抑、自我犧牲

    還有一部分人由於童年的暴力陰影,會形成缺乏自控力,易怒的人格特徵。

    他們情感壓抑,不會表達,為了滿足童年的感情缺陷,不像尋求認可的人一樣去滿足別人以獲得精神愉悅。

    而是透過傷害別人,傷害自己來獲得別人的關注。

    綜上所述,你還願意交換嗎?請關愛兒童吧。

  • 5 # 知行文化圈

    一個人的童年和少年時期,是人生情感基調的奠基時期。

    如果這個時期,沒有真正快樂和幸福過的孩子,那麼Ta以後的人生中,能夠真正快樂和幸福的可能性,真的是很小的。

    所以有一句話說:幸運的人,能用童年的幸福治癒一生。不幸的人,在用一生治癒童年的不幸。

  • 6 # 起航路上

    一,好強獨立,卻孤獨,創傷性應激反應

    可能有些人已經不記得自己的童年是怎樣的了,有些會不假思索回答幸福。

    這部分人在本該天真快樂的時期,卻默默承受著無力抵抗的傷害。就算這種傷害在小時候擱淺了,也會在成年後的某個時刻被喚醒。

    一個小時後家庭不幸福的小孩,長大後對自己的身邊朋友和戀人也充滿著不信任,這種不信任不是主動的,而是一種應激反應。也就是潛意識中的反應,是他不自覺流露出來的。

    甚至影響著他自我評價、人際關係、情緒管理...

    不要輕視童年時代的恐懼與不安,它們將伴隨人的一生;不要低估孩子的洞察力,他們什麼都知道。

    二,叛逆,孤獨,暴力

    在童年,也許是因為首次攝入世界的影像,才對任何傷害感觸很深;也許是因為年齡小,才那麼無助和無法承受。這些傷害甚至潛移默化影響我們人格成長、人際關係、對世界認知等方方面面。

    從小缺少父母陪伴的人,可能會比較叛逆;小時候遭受過性侵、猥褻的人,可能會害怕接近異性;在暴力下成長的孩子,脾氣會比較差;從小被要求優秀的人,可能隱藏著深深的自卑...

    揹負創傷成長的人,不僅會懲罰自己,也會將傷害投射在與別人相處過程中,不信任他人,甚至會模仿傷害行為。比如言語刻薄傷害別人,更甚者實施暴力傷害...

    三,分離/被遺棄,缺乏信任,自我缺陷、

    為了讓心理滿足,會使用屈從的方式去討好被滿足者,活的既痛苦又壓抑。嚴重者甚至可能抑鬱甚至自殺。

    四,缺乏自控、情感壓抑、自我犧牲

    還有一部分人由於童年的暴力陰影,會形成缺乏自控力,易怒的人格特徵。

    他們情感壓抑,不會表達,為了滿足童年的感情缺陷,不像尋求認可的人一樣去滿足別人以獲得精神愉悅。

    而是透過傷害別人,傷害自己來獲得別人的關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魯迅為何沒有被腐化掉,支撐他的是什麼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