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念塑

    口袋房、萬字炕、暖房

    自明朝中期到清末是繼西周前期、西漢末年到隋朝初年、兩宋時期之後的中國氣象史上的第四個寒冷期,這一時期被稱為“明清小冰期”,在國際上被稱為“現代小冰期”,大雪使得洞庭湖“冰合,人騎可行”,南方尚且如此,北方自然更加寒冷了。聚居在東北的滿族人,離不開口袋房、萬字炕,正如俗語所說 “口袋房,萬字炕,煙囪坐在地面上”。

    口袋房

    口袋房平面圖

    口袋房又稱斗室,是指三間房多在最東面一間南側開門,五間房多東起第二間開門。整座房屋形似口袋,因此稱作“口袋房”。為了禦寒,牆壁都很厚,《寧古塔紀略》有載,“牆厚幾尺,然冬間寒氣侵入,視之如霜。屋內南、西、北接繞三炕,炕上用蘆蓆,席上鋪大紅氈”。口袋房開門的一間被叫作“外屋”或“堂屋”,西面屋又稱“上屋”。上屋裡南、西、北三面築有“∏”字型大土坯炕,叫作“萬字炕”,民間也稱為“拐彎炕”“轉圈炕”。室內“以西為尊,以南為大”,西炕用於祭祀祖先和神靈,擺放供物,不得隨意踩踏、坐臥或放置不清潔、不吉利的物品。南炕溫暖向陽,是家中的尊長寢居坐臥的地方,若有賓客前來,也要請到南炕上坐,若是賓客留宿也應住在此炕。平日在炕上就寢時,方向和位置也有一定的規矩。無論睡南炕還是北炕,正式就寢時,頭部都在炕沿一側,身體垂直於炕沿方向,不許平行於炕沿方向睡,因為只有在室內停放死人時才順著炕沿方向放。

    瀋陽故宮萬字炕

    在寒冷的季節,把火炕都燒熱,室內就會因炕面散發的熱量更加溫暖。炕的用途不只是寢臥,滿族人在室內的大部分活動都是在炕上進行的,“無椅凳,有炕桌,俱盤膝坐”。不管是達官顯貴,還是平民百姓,幾乎都使用口袋房和萬字炕。而火牆則是宮中貴族使用較多,實際上是一種地熱供暖,是將宮殿的牆壁砌成空心的“夾牆”,也稱“地炕”。

    火牆結構圖

    清代皇宮中,皇帝辦公的三大殿(一般指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養心殿及部分寢宮的牆都是空心的,殿內地磚下面砌有縱橫相通的火道,直通向殿外廊簷底下地爐子的添火口,燒上上好的煤或木炭(清代皇宮用的“御煤”多是來自寧夏的太西煤,“烏黑髮亮,觸之不染,燃之無煙無味”,且有極高的發熱量。木炭則為來自涿州、通州、宛平、大興等近郊地區,用硬實木材燒成的按標準規格鋸成一節節的 “紅羅炭”。乾隆年間曾欽定過薪炭的供應標準:皇太后為120斤,皇后為110斤,皇貴妃為90斤,皇妃為75斤……依級別大小供應薪炭。供薪炭的日期也有規定:即在每年的農曆十一月初一時開始發放,在次年春暖花開時節停止發放。熱力順著火道和夾牆迴圈傳到整個大殿,即使在寒冷的冬日,也能瀰漫著濃濃的暖意。這些宮殿地下火道的入口一般都設在房屋的北邊,進氣口平日都用很厚的木板蓋住,還另設有排煙口,不僅可以排煙,還可通風供氧。設有地下火道的房間也叫“暖閣”,故宮博物院坤寧宮的東暖閣就是這種結構的典型代表。

    故宮博物院養心殿東暖閣

    酷愛皮草的滿族人

    從遠古到現代,皮草一直是重要的禦寒服飾之一。到了數九寒冬,大量的紫貂、銀鼠、黑狐、猞猁、豹子都會變成滿洲貴族們身體上的暖帽、端罩、大襟、袖口和披肩等,就連地位較低的宮女和太監也會想要穿著一張老狼皮或是羊羔皮。然而,穿皮草也是要講時序規矩的,《道鹹以來朝野雜記》記載:“衣冠定製,寒暑更換,皆有次序。由隆冬貂衣起,凡黑風毛袍褂如玄狐、海龍等,皆在期內應穿。由此換白風毛,如狐皮、猞猁、猧刀之類,再換銀鼠,再換寒羊皮。皮衣至此而止。”

    滿族興起於白山黑水,有狩獵和穿著皮草的傳統,到了比家鄉暖和些許的北京城,也沒有削減他們對動物皮毛的熱愛,更是把貂皮穿出了新高度。從前,人們一般將毛皮衣服皮子朝外,毛絨一面包上布帛朝裡,而大清皇帝,偏偏喜歡“反穿皮襖毛衝外”。曾有人說三萬多隻貂都不夠為皇帝做一件端罩,並引用了清代乾隆二十一年十月十九日的《穿戴檔》中的記載,胡世傑奉旨問內務府相關人員:“貂尾有多少個,夠做端罩不夠?”總管馬國用、首領張玉隨應奏:“貂尾現有三萬一千九百六十個,不夠做一件端罩。”

    端罩

    上面的說法難免有誇張之嫌。端罩是一種圓領、對襟、平袖、長及膝、左右垂帶的翻毛外褂,只有宗室成員和高階官員才能穿著。按《大清會典》的制度,端罩有黑狐、紫貂、青狐、貂皮、猞猁猻、紅豹皮、黃狐皮等幾種;按質地、皮色的好壞及其裡、帶的顏色等內容,又分為八個等級,以此來區別其身份、地位的高低尊卑。若做一件上等的端罩,就要認真的挑選毛色、大小,不但耗時耗力,還要戕害許多生靈。

    《甄嬛傳》中皇帝與甄嬛穿著的端罩

    種類繁多的禦寒物件

    禦寒的物件種類很多,從簾子、毯子到手爐子、湯婆子,各有功能與特色。簾子,也稱“堂簾”,清代時紫禁城的造辦處曾在地安門外設有簾子庫,專門製作皇宮冬天或夏日使用的各種簾子。冬天掛的簾子有皮簾、棉簾、毛氈簾等,也是按官銜等級來懸掛:紫禁城皇帝、皇后以及妃子等寢宮內,為避冬寒均以裘簾錦幕,或以皮棉帷幕深垂。而太監宮女們的居屋則是使用蒲草製成的草簾子。除了簾幕,帝后以及嬪妃們的臥具則是很厚的“庫緞”(庫緞,又名“花緞”,原是清代御用“貢品”,因織成後送入內務府的“緞匹庫”而得名)、“栽絨”(絲絨織品之一)等,有時皇帝的床上還鋪著幾層大紅毯與明黃毯。

    滿族門簾

    滿洲貴族取暖,最為人們所熟知的大概是火盆。火盆移動方便,從仍存於故宮的炭火盆文物來看,那時的炭火盆樣式非常多,太和殿的兩個炭盆均是用造價高昂的景泰藍燒製而成。《乾隆帝雪景行樂圖》中,乾隆與子女們觀雪玩耍,乾隆帝即“端坐火盆旁”。在室外還好,沒有一氧化碳中毒和著火的危險,在室內放置火盆,就需要有專人看守、不得馬虎。嘉慶二年(1797年),就因太監在看守火盆時,沒有將火盆內的炭火蓋嚴,使得火星復燃引起了一場大火。

    銅胎掐絲琺琅大火盆

    帶罩子的火盆就是燻爐,燻爐外的籠罩叫熏籠,熏籠製作精美,有青銅鎏金的,有掐絲琺琅的。有些大的熏籠重達數百斤,一米多高。如今故宮博物院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宮、坤寧宮等處,都陳列有熏籠。《紅樓夢》中有關於熏籠的描繪:“晴雯只在熏籠上圍坐”,睡也睡在熏籠上。熏籠能坐能睡,可見有的熏籠是很大的。

    嵌琺琅三足燻爐

    便於攜帶的禦寒物有手爐、足爐。手爐,也叫“捧爐”“袖爐”,有的手爐有提樑,有的沒有,可以直接放在袖子裡。足爐又叫有腳婆、暖足瓶、湯媼、湯婆子等,是一種銅或錫製成的扁瓶,裡面灌上熱水,可放在被子內暖腳,與現代的熱水袋類似。此外,還有較大的內建炭火,外罩罩子的足爐。然而,乾隆皇帝晚年曾不用湯婆子,而用一種特別的方法:史載乾隆皇帝“冬一夜暖足,用大鵝子石爆火中極熱,以舊絮裹之,置諸被中,終夜溫暖異常,俗間所用湯婆子,不免有水氣也。”

    嵌琺琅花卉紋手爐

  • 2 # 娛樂電臺早知道

    她們有口袋房、萬字炕、暖房。而且酷愛皮草。還有種類繁多的禦寒物件,從簾子、毯子到手爐子、湯婆子,各有功能與特色。

  • 3 # 左右看史

    滿族興起於白山黑水,有狩獵和穿著皮草的傳統,到了比家鄉暖和些許的北京城,也沒有削減他們對動物皮毛的熱愛,更是把貂皮穿出了新高度。從前,人們一般將毛皮衣服皮子朝外,毛絨一面包上布帛朝裡,而大清皇帝,偏偏喜歡“反穿皮襖毛衝外”。曾有人說三萬多隻貂都不夠為皇帝做一件端罩,並引用了清代乾隆二十一年十月十九日的《穿戴檔》中的記載,胡世傑奉旨問內務府相關人員:“貂尾有多少個,夠做端罩不夠?”總管馬國用、首領張玉隨應奏:“貂尾現有三萬一千九百六十個,不夠做一件端罩。”

    穿皮草也是要講時序規矩的,《道鹹以來朝野雜記》記載:“衣冠定製,寒暑更換,皆有次序。由隆冬貂衣起,凡黑風毛袍褂如玄狐、海龍等,皆在期內應穿。由此換白風毛,如狐皮、猞猁、猧刀之類,再換銀鼠,再換寒羊皮。皮衣至此而止。”

    清代皇宮中,皇帝辦公的三大殿(一般指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養心殿及部分寢宮的牆都是空心的,殿內地磚下面砌有縱橫相通的火道,直通向殿外廊簷底下地爐子的添火口,燒上上好的煤或木炭(清代皇宮用的“御煤”多是來自寧夏的太西煤,“烏黑髮亮,觸之不染,燃之無煙無味”,且有極高的發熱量。木炭則為來自涿州、通州、宛平、大興等近郊地區,用硬實木材燒成的按標準規格鋸成一節節的 “紅羅炭”。乾隆年間曾欽定過薪炭的供應標準:皇太后為120斤,皇后為110斤,皇貴妃為90斤,皇妃為75斤……依級別大小供應薪炭。供薪炭的日期也有規定:即在每年的農曆十一月初一時開始發放,在次年春暖花開時節停止發放。熱力順著火道和夾牆迴圈傳到整個大殿,即使在寒冷的冬日,也能瀰漫著濃濃的暖意。這些宮殿地下火道的入口一般都設在房屋的北邊,進氣口平日都用很厚的木板蓋住,還另設有排煙口,不僅可以排煙,還可通風供氧。設有地下火道的房間也叫“暖閣”,故宮博物院坤寧宮的東暖閣就是這種結構的典型代表。

    在寒冷的季節,把火炕燒熱,室內就會因炕面散發的熱量更加溫暖。炕的用途不只是寢臥,滿族人在室內的大部分活動都是在炕上進行的,“無椅凳,有炕桌,俱盤膝坐”。不管是達官顯貴,還是平民百姓,幾乎都使用口袋房和萬字炕。而火牆則是宮中貴族使用較多,實際上是一種地熱供暖,是將宮殿的牆壁砌成空心的“夾牆”,也稱“地炕”。

  • 4 # 歷史文堂

    明清時期滿族人是如何取暖的呢?他們那個時代既沒有暖氣,又沒有地熱的,那麼他們的取暖方式自然離不開口袋房、萬字炕。俗話說:“口袋房,萬字炕,煙囪坐在地面上”。

    口袋房又叫斗室,整座房屋形似口袋,所以被稱為“口袋房”,口袋房牆壁都很厚,是為了更好的隔離寒氣。口袋房進門第一間房叫“外屋”或者“堂屋”,西面的屋子稱為“上房”,上房內西、北、南建有U字形的環形土坯炕,固叫做“萬字炕”。

    到了冬季,將萬字炕燒熱,土炕表面散發的熱量會使室內溫度升高,使人不會感覺到寒冷。無論是達官顯貴,還是普通百姓,都使用口袋房和萬字炕禦寒。還有就是火牆,而火牆只有宮中貴族才會享受到。

  • 5 # 夢想仗劍天涯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冬末春初,忽冷忽熱,偶有陣陣寒風,似乎比冬日裡的更加刺骨和凜冽。古代沒有空調,沒有暖氣,乾隆卻喜歡過冬天,有《冬日偶成》為證:“人苦冬日短,我愛冬夜長。皓月懸長空,朔風飄碎霜。垂簾在氍毹,紅燭明塗堂。博山炷水沉,和以梅蕊香。敲詩不覺冷,漏水夜未央。”

    口袋房、萬字炕、暖房

    自明朝中期到清末是繼西周前期、西漢末年到隋朝初年、兩宋時期之後的中國氣象史上的第四個寒冷期,這一時期被稱為“明清小冰期”,在國際上被稱為“現代小冰期”,大雪使得洞庭湖“冰合,人騎可行”,南方尚且如此,北方自然更加寒冷了。聚居在東北的滿族人,離不開口袋房、萬字炕,正如俗語所說 “口袋房,萬字炕,煙囪坐在地面上”。

    口袋房

    口袋房平面圖

    口袋房又稱斗室,是指三間房多在最東面一間南側開門,五間房多東起第二間開門。整座房屋形似口袋,因此稱作“口袋房”。為了禦寒,牆壁都很厚,《寧古塔紀略》有載,“牆厚幾尺,然冬間寒氣侵入,視之如霜。屋內南、西、北接繞三炕,炕上用蘆蓆,席上鋪大紅氈”。口袋房開門的一間被叫作“外屋”或“堂屋”,西面屋又稱“上屋”。上屋裡南、西、北三面築有“∏”字型大土坯炕,叫作“萬字炕”,民間也稱為“拐彎炕”“轉圈炕”。室內“以西為尊,以南為大”,西炕用於祭祀祖先和神靈,擺放供物,不得隨意踩踏、坐臥或放置不清潔、不吉利的物品。南炕溫暖向陽,是家中的尊長寢居坐臥的地方,若有賓客前來,也要請到南炕上坐,若是賓客留宿也應住在此炕。平日在炕上就寢時,方向和位置也有一定的規矩。無論睡南炕還是北炕,正式就寢時,頭部都在炕沿一側,身體垂直於炕沿方向,不許平行於炕沿方向睡,因為只有在室內停放死人時才順著炕沿方向放。

    瀋陽故宮萬字炕

    在寒冷的季節,把火炕都燒熱,室內就會因炕面散發的熱量更加溫暖。炕的用途不只是寢臥,滿族人在室內的大部分活動都是在炕上進行的,“無椅凳,有炕桌,俱盤膝坐”。不管是達官顯貴,還是平民百姓,幾乎都使用口袋房和萬字炕。而火牆則是宮中貴族使用較多,實際上是一種地熱供暖,是將宮殿的牆壁砌成空心的“夾牆”,也稱“地炕”。

    火牆結構圖

    清代皇宮中,皇帝辦公的三大殿(一般指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養心殿及部分寢宮的牆都是空心的,殿內地磚下面砌有縱橫相通的火道,直通向殿外廊簷底下地爐子的添火口,燒上上好的煤或木炭(清代皇宮用的“御煤”多是來自寧夏的太西煤,“烏黑髮亮,觸之不染,燃之無煙無味”,且有極高的發熱量。木炭則為來自涿州、通州、宛平、大興等近郊地區,用硬實木材燒成的按標準規格鋸成一節節的 “紅羅炭”。乾隆年間曾欽定過薪炭的供應標準:皇太后為120斤,皇后為110斤,皇貴妃為90斤,皇妃為75斤……依級別大小供應薪炭。供薪炭的日期也有規定:即在每年的農曆十一月初一時開始發放,在次年春暖花開時節停止發放。熱力順著火道和夾牆迴圈傳到整個大殿,即使在寒冷的冬日,也能瀰漫著濃濃的暖意。這些宮殿地下火道的入口一般都設在房屋的北邊,進氣口平日都用很厚的木板蓋住,還另設有排煙口,不僅可以排煙,還可通風供氧。設有地下火道的房間也叫“暖閣”,故宮博物院坤寧宮的東暖閣就是這種結構的典型代表。

    故宮博物院養心殿東暖閣

    酷愛皮草的滿族人

    從遠古到現代,皮草一直是重要的禦寒服飾之一。到了數九寒冬,大量的紫貂、銀鼠、黑狐、猞猁、豹子都會變成滿洲貴族們身體上的暖帽、端罩、大襟、袖口和披肩等,就連地位較低的宮女和太監也會想要穿著一張老狼皮或是羊羔皮。然而,穿皮草也是要講時序規矩的,《道鹹以來朝野雜記》記載:“衣冠定製,寒暑更換,皆有次序。由隆冬貂衣起,凡黑風毛袍褂如玄狐、海龍等,皆在期內應穿。由此換白風毛,如狐皮、猞猁、猧刀之類,再換銀鼠,再換寒羊皮。皮衣至此而止。”

    滿族興起於白山黑水,有狩獵和穿著皮草的傳統,到了比家鄉暖和些許的北京城,也沒有削減他們對動物皮毛的熱愛,更是把貂皮穿出了新高度。從前,人們一般將毛皮衣服皮子朝外,毛絨一面包上布帛朝裡,而大清皇帝,偏偏喜歡“反穿皮襖毛衝外”。曾有人說三萬多隻貂都不夠為皇帝做一件端罩,並引用了清代乾隆二十一年十月十九日的《穿戴檔》中的記載,胡世傑奉旨問內務府相關人員:“貂尾有多少個,夠做端罩不夠?”總管馬國用、首領張玉隨應奏:“貂尾現有三萬一千九百六十個,不夠做一件端罩。”

    端罩

    上面的說法難免有誇張之嫌。端罩是一種圓領、對襟、平袖、長及膝、左右垂帶的翻毛外褂,只有宗室成員和高階官員才能穿著。按《大清會典》的制度,端罩有黑狐、紫貂、青狐、貂皮、猞猁猻、紅豹皮、黃狐皮等幾種;按質地、皮色的好壞及其裡、帶的顏色等內容,又分為八個等級,以此來區別其身份、地位的高低尊卑。若做一件上等的端罩,就要認真的挑選毛色、大小,不但耗時耗力,還要戕害許多生靈。

    《甄嬛傳》中皇帝與甄嬛穿著的端罩

    種類繁多的禦寒物件

    禦寒的物件種類很多,從簾子、毯子到手爐子、湯婆子,各有功能與特色。簾子,也稱“堂簾”,清代時紫禁城的造辦處曾在地安門外設有簾子庫,專門製作皇宮冬天或夏日使用的各種簾子。冬天掛的簾子有皮簾、棉簾、毛氈簾等,也是按官銜等級來懸掛:紫禁城皇帝、皇后以及妃子等寢宮內,為避冬寒均以裘簾錦幕,或以皮棉帷幕深垂。而太監宮女們的居屋則是使用蒲草製成的草簾子。除了簾幕,帝后以及嬪妃們的臥具則是很厚的“庫緞”(庫緞,又名“花緞”,原是清代御用“貢品”,因織成後送入內務府的“緞匹庫”而得名)、“栽絨”(絲絨織品之一)等,有時皇帝的床上還鋪著幾層大紅毯與明黃毯。

    滿族門簾

    滿洲貴族取暖,最為人們所熟知的大概是火盆。火盆移動方便,從仍存於故宮的炭火盆文物來看,那時的炭火盆樣式非常多,太和殿的兩個炭盆均是用造價高昂的景泰藍燒製而成。《乾隆帝雪景行樂圖》中,乾隆與子女們觀雪玩耍,乾隆帝即“端坐火盆旁”。在室外還好,沒有一氧化碳中毒和著火的危險,在室內放置火盆,就需要有專人看守、不得馬虎。嘉慶二年(1797年),就因太監在看守火盆時,沒有將火盆內的炭火蓋嚴,使得火星復燃引起了一場大火。

    銅胎掐絲琺琅大火盆

    帶罩子的火盆就是燻爐,燻爐外的籠罩叫熏籠,熏籠製作精美,有青銅鎏金的,有掐絲琺琅的。有些大的熏籠重達數百斤,一米多高。如今故宮博物院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宮、坤寧宮等處,都陳列有熏籠。《紅樓夢》中有關於熏籠的描繪:“晴雯只在熏籠上圍坐”,睡也睡在熏籠上。熏籠能坐能睡,可見有的熏籠是很大的。

  • 6 # 遨遊時空

    主要是透過燒火炕,火炕燒熱之後,室內會因為炕面散發的熱量變得溫暖。其實,炕的用途也不只有取暖,滿族人在室內的大部分活動都是在炕上進行的,不管是達官顯貴,還是平頭百姓,幾乎都使用口袋房和萬字炕。正如俗語所說"口袋房,萬字炕,煙囪坐在地面上。"

    此外大家所熟知的就是火盆,火盆移動方便,帶罩子的火盆就是熏籠,熏籠製作精美,重達百斤,一米多高。

  • 7 # 野驢說

    古人的智慧,在今天有很多仍然適用。他們取暖的方式在朝代更迭中也各有不同。

    清代皇宮中,皇帝辦公的三大殿(一般指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養心殿及部分寢宮的牆都是空心的,殿內地磚下面砌有縱橫相通的火道,直通向殿外廊簷底下地爐子的添火口,燒上上好的煤或木炭(清代皇宮用的“御煤”多是來自寧夏的太西煤,“烏黑髮亮,觸之不染,燃之無煙無味”,且有極高的發熱量。木炭則為來自涿州、通州、宛平、大興等近郊地區,用硬實木材燒成的按標準規格鋸成一節節的 “紅羅炭”。乾隆年間曾欽定過薪炭的供應標準:皇太后為120斤,皇后為110斤,皇貴妃為90斤,皇妃為75斤……依級別大小供應薪炭。供薪炭的日期也有規定:即在每年的農曆十一月初一時開始發放,在次年春暖花開時節停止發放。熱力順著火道和夾牆迴圈傳到整個大殿,即使在寒冷的冬日,也能瀰漫著濃濃的暖意。這些宮殿地下火道的入口一般都設在房屋的北邊,進氣口平日都用很厚的木板蓋住,還另設有排煙口,不僅可以排煙,還可通風供氧。設有地下火道的房間也叫“暖閣”,故宮博物院坤寧宮的東暖閣就是這種結構的典型代表。

  • 8 # 中華歷史五千年

    明清時期在中國東北地區一直到北極地區生活的人統稱為女真人。滿族是從皇太極時期才改的民族稱呼。也算是個比較年輕的民族。有300多年的歷史。只是女真人的一支,現在的俄羅斯境內的黃種人,也還算是女真人。

    北方是高緯度地區,氣候異常寒冷,冬季漫長。最低氣溫有零下五六十度。生活在這一地區的人們慢慢也適應了這樣的天氣。北方寒冷卻森林廣闊。大面積的原始森林。比如中國的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和外興安嶺。都是以平方公里和公頃計算的。大面積的森林也提供了充足食物和木頭。木頭可以用來做飯和取暖。非常方便。在明清時期,這麼大的森林有基本上無窮盡的取暖資源。

    明清時期的滿族人大多是一家人圍著一個大火盆取暖。晚上休息則是在大火炕上睡覺。很暖和也舒服。大火炕流行於遼宋時期的中國北方。到明清時期已經改進的相當成熟。有一定的規模,基本家家戶戶都能掌握火炕技術。中國的古人是很聰明的。不得不佩服他們的智慧。

  • 9 # 陌陌之情

    清朝皇家在冬天可是可以享受“地暖”供應的。當時皇室主要靠“地龍”取暖,這是古代皇宮的一種重要的取暖方式。

    在很多宮殿的地下有火道,火道在地面有洞口,在外面燒火,熱氣透過火道傳到屋內。

    地龍這種供暖系統的燃料是木炭,但是偌大的紫禁城卻沒有一個煙囪。燃料燃燒離不開這樣的構造(圖示),可見華人的聰明才智。

    圖為原理構造圖。

    另外也可以透過屋內燒炭火取暖,但這不是主要的取暖方式。

    當然也可以透過手爐取暖。

    到了民國,為解決北京燃料短缺問題,老百姓主要用煤屑加黏土製造煤球,就用煤球爐來供暖。這種方式在皇宮中也得到應用。

  • 10 # 人定勝天天定勝人

    天氣逐漸變冷,大家都全副武裝準備抵抗這個寒冷的冬天。我們現在是屋內都有暖氣、空調趨冷,在室外有各種取暖衣物。而且我們現在的溫度整體要比明清時代要高一些,我們知道明清的皇宮都是在四季分明的北京城,冬天也不時地出降雪天氣。在這樣的天氣中唯我獨尊的皇宮是怎麼度過這個寒冷的冬季呢?

    我們知道當時的皇帝有獨立的住所為養心殿,裡面有一個暖閣就是專門為皇帝建設的取暖之處,去過故宮的人都知道故宮都是由土木結構的材質建造起來的,暖閣取暖自然而然是不能用明火的,專修地道,在地道之中點火,養心殿暖閣是最重要的地方,點火之後養心殿如同我們現在的地暖一樣暖和。

    整個皇宮,人數眾多,雖然地道取暖可以到達皇宮的各個地方,但是除了皇上的養心殿,其他地方地道取暖是不夠驅寒的,所以就開始生火盆。前段時間熱播的《如懿傳》就因為冬季取暖的炭火皇貴妃在雪夜誤會海蘭,可見當時的地位不一樣用的炭火也不一樣。據記載,在乾隆年間,每月皇太后的炭火供應為120斤,皇后110斤,皇貴妃、公主、皇子依次遞減,即使有嚴格的等級,但每月用的炭火相當驚人。

    皇室為滿族人,滿族以打獵為生,所以對動物的皮毛沒有害怕心理,所以一些動物的皮毛,像貂皮成了皇室貴人們的青睞,這些一直是皇室家族取暖的衣物材質。

    皇室家族在當時用的取暖材質肯定是當時最好的,無論再怎麼好。也不如咱們當下的暖氣空調羽絨服舒適保暖,所以說我們應該珍惜現在,少些抱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6計的故事(要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