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田園番茄

    在規模化飼養過程中,由於營養不平衡會導致母豬的一系列問題,不單單是發情問題,也有可能產後病發症。增加了母豬的淘汰率。

  • 2 # 培川

    飼養不合理包括飼料(用專母豬料,青綠飼料,飼養管理……)、養殖環境(衛生、防疫、活動空間……)、疾病防控等等不合理,用發黴飼料、營養不充足飼料餵養可定會造成腸胃不適,疾病發生,降低發情率受孕率,活動不足水不足青綠飼料纖維不足還可能造成便秘,疾病沒及時治療還會造成母豬消瘦,不肯吃,卵子質量差等,所以飼養母豬把她當作愛人一樣看待就好了,現在有母豬的都該偷笑。

  • 3 # 持槊斬敵酋

    很榮幸回答你的問題,我為為造成母豬不發情的原因,不單單是飼養不合理,豬舍還有豬的活動空間周邊環境都有很大關聯,是否你的豬舍不及時打掃,造成豬糞便積壓過多地面潮溼等,造成氣味太大,豬本來想發情的,剛嗷嗷叫了一嗓子,一吸氣聞到這氣味,尼瑪差點當場去世,又或是種豬長的太醜,母豬看了一眼把上頓吃的都給吐出來了,你讓它如何發情。總之影響發情的因素很多,但無外乎環境因素、種豬等。想要它發情,就營造好溫馨的環境(三亞海景房配點紅酒和音樂比火車站的旅館你想想那個更溫馨),種豬經常給他洗洗刷刷梳理一下毛髮,定期趕出去遛一遛,使她看起來更加帥氣威猛,讓母豬一見嗷嗷叫那種,當然也要準備一些備用母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 4 # 南牆已撞丶故事已故

    經常在農村聽到農民對養母豬說長到短。有的說:養母豬划得來利潤大,一個母豬每年生成七、八個仔豬就夠本了。實際上母豬每年生兩窩半產仔20頭以上,肯定掙錢;有的說:他們養的母豬產死胎、畸形、肢體不全等。有的生下來也活不久,多病還死,小豬仔也難養育,不如肥育豬好養。更有甚至全窩死在肚子裡,連老母豬生命都難保,母子全完了,哭都沒眼淚。因此,現在養母豬尤其是孕母豬,應該取長補短,才能有效生產。 一、取長取長就是千方百計管理好母豬,讓其多產仔、產壯仔,達到“多生、少病、不死”的目的。

    辦法是: 1.加強母豬的飼養管理首光要想到養母豬不同養肥豬,既不能太肥(不好配種),也不能太瘦(養不好胎兒),尤其是懷孕的經產母豬要遵照“抓兩頭顧中間”的原則飼養,一般母豬配準後的十天半月裡,是受精卵在子宮角的定植時間,要求環境安靜,不得驚嚇、鞭打、追趕,更不能喂發黴變質的草料。有條件時要單圈飼養,防止互相擁擠、咬架、碰撞等。要做到冬保暖、夏防暑,減少環境應激影響。達到懷孕期間胎兒在母體內正常發育,母豬應為產後初期泌乳貯備足夠的營養。這樣才能孕育好的小豬仔。個人觀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 5 # 魅影九零後

    後備母豬的發情是後備母豬受胎能力和篩選的重要標記,及時確認具有繁殖能力的後備母豬,提高後備母豬的篩選效率,對不發情的後備母豬進行有效處理,可以大大提高後備母豬的種用率,減少後備母豬的飼養量和飼養費用,提高豬場的總體效益。一、預防後備母豬不發情措施1.1合理的營養後備母豬30~80kg階段日喂3次或自由採食,不進行限料。80kg以後更換哺乳母豬料,適當地限飼,保證其身體各器官的正常發育,尤其是生殖器官的發育,同時防止過肥。後備母豬配種前的理想p2點背膘為18~20mm.過肥或過瘦均有可能出現繁殖障礙。有條件的場,6月齡以後每天投餵一定量的青綠飼料,如胡蘿蔔。1.2飼養方式對後備母豬而言,大欄飼養(4~6頭)優於定位欄飼養。母豬間適當地追趕、爬跨能促進發情,但大欄飼養密度不宜過大,否則造成擁擠且打鬥頻繁,不利於發情。確保每頭豬有效的使用面積在1.5―l.8m2.若用定位欄飼養,應加強運動。1.3環境溫度有研究發現,對150~230日齡的後備母豬進行持續的熱刺激(33.3c)會引起80%的後備母豬不發情,但對發情母豬的排卵數影響不明顯。泰國有學者對發情期的後備母豬進行熱應激處理(35。c.10小時)造成42.9%的母豬第二情期異常。因此,在後備母豬的飼養過程中應該十分重視防止熱應激。1.4利用公豬早期誘情後備母豬160日齡以後開始與試情公豬直接或隔欄接觸,誘導早期發情。每天1~2次,每次15~20分鐘,使用不同公豬誘情比使用一頭公豬效果更好,同時應注意公豬與母豬的數量比,後備母豬太多或太少都會影響誘情效果,公母比例1:5~1:15之間最好。1.5建立完善的發情檔案後備母豬在160日齡以後,在誘導發情的同時,應及時鑑定發情的後備母豬,對發情的後備母豬要建立完善的發情記錄,為以後配種做好準備,並根據發情情況建立發情區與非發情區,對不發情的後備母豬做到早發現、早處理。1.6做好衛生及疾病防治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應注意後備母豬的衛生情況,尤其是後備母豬發情期的衛生。減少子宮內膜炎的發生。按照科學的免疫程式進行免疫,針對豬群的具體情況定期擬定詳細的保健方案,及時治療,嚴格防止prrs、子宮內膜炎、卵巢囊腫等導致母豬不發情的疾病發生。二、後備母豬不發情處理2.1公豬刺激(1)讓成年公豬在後備母豬欄內每天追逐10~20分鐘,刺激發情。但追逐的時間不宜過長,否則對母豬易造成傷害,反而不利於發情:(2)將母豬趕到公豬舍內,利用公豬舍內公豬氣味進行刺激發情:(3)後備母豬日常應與試情公豬相隔離飼養,確保母豬看不到公豬,並不在公豬下風口飼養後備母豬。這樣有利於公豬刺激的有效強度。22外源刺激向後備母豬鼻腔內每日噴入少量成年公豬精液,刺激其發情。23日光浴每天后備母豬最少曬4~5小時太陽,或將後備母豬趕出舍外運動,進行日光照射1―2小時。2.4轉運效應透過混群、換圈、轉運及這些方法的聯用改變小環境,即所謂非公豬處理“應激源”的刺激.這些方法單用或合用的效果差異很大。轉運效應和公豬誘情結合使用比僅靠公豬誘情效果好。此外,將不發情的母豬調換到有正在發情的母豬場內,讓發情母豬追逐、爬跨,一般在4~5天即可出現明顯的發情行為.??????2.5乳房按摩乳房的神經分佈較廣,神經末梢數量多,與其他性器官關係十分密切,按摩乳房及相關部位能刺激母豬乳腺發育,興奮性活動,促進後備母豬發情、排卵。2.6激素處理對於在臨床上出現長期乏情的後備母豬(日齡大於230天,體重大於140kg),可利用激素處理1~2次,仍不發情的則考慮淘汰處理。激素處理方法:(1)用氯前列烯醇做皮下或陰門旁側注射,隔一週再用pg600(1頭份)處理;(2)肌注8001u~10001u孕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6001u~8001u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後備母豬培育的最終目標是進入種群,更新群體,維持種群高生產水平,因此,在提高後備母豬發情率的同時,還應注重後備母豬配種時期,初配日齡影響其正常的性機能活動、繁殖力和利用年限。初配過早不僅產仔少、仔豬弱,而且影響母豬的生長髮育:初配過晚則造成母豬不安,影響母豬的發育和性機能活動。在建立完善的發情檔案的基礎上,在後備母豬第二情期或第三情期,體重達到140kg時進行適時配種。

  • 6 # 泰山頂上壹枝花

    後備母豬是豬場的未來,良好的後備母豬管理可以保證豬場正常的更新,使豬場的胎次結構處於一個合理的範圍,可以最大化豬群的生產效能,提高豬場效益。

    因此後備母豬入場後要給與更多的額外照顧,不能將後備母豬當做育肥豬來飼養,如果後備母豬飼養不合理,會造成後備母豬發情率低,淘汰增加,無形當中增加了豬場的飼養成本,所以我們要從以下九個方面來著手:

    一、環境控制

    1、溫度:後備配種懷孕舍溫度應控制在20℃-22℃之間。

    2、溼度:後備配種舍相對溼度應控制在60%-70%之間。夏季有水簾工作,溼度較大,春秋冬季應做好豬舍的沖洗工作,保證溼度。

    3、有害氣體的含量應控制在:二氧化碳小於0.3%,一氧化碳小於5PPM,氨氣小於10PPM,硫化氫小於10PPM。如果一進到豬舍聞到有較濃的氣味,則要加強抽風。

    二、衛生管理

    為保證豬隻良好的生產環境和優質新鮮的飼料,在平時的飼養管理中,應做好豬舍內外環境衛生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每天早上喂料時,清糞1次;下午加料時,再清糞一次。每天兩次清糞以保證豬舍乾淨衛生;

    2、每天清潔母豬料槽裡的溼料(防止因溫度高而引起的飼料發黴)和粉料(適口性差,豬隻減少採食量);

    3、水廁所每2~3天清洗一次,以保證豬舍內空氣新鮮;

    4、對於病豬欄舍應重點打掃,使豬欄整潔,以便增加豬隻自身抵抗疾病的能力;

    5、豬舍外環境每週整理清掃一次。

    三、飼餵管理

    1、喂後備母豬飼料,採用自動料桶給料,讓後備種豬自由採食或每天每頭大約2.5-3.0Kg;

    2、每天至少加料兩次,每天檢查自動料桶下料速度是否合適。對病豬、弱豬應加強飼養,確保給新鮮飼料,促進其快速康復;

    3、飼料的擺放不能直接放在地面上,要用木板墊高距離地面10cm高,距離牆壁30cm寬,整齊擺放,每用完一批就要清掃乾淨。

    四、健康檢查

    1、健康檢查

    ⑴每天全面檢查豬舍豬隻兩次,看是否有異常:檢視豬舍溫度、通風及豬隻飲水、採食情況是否正常,若採食量下降,可能是有些疾病的徵兆,應引起注意;

    ⑵觀察豬的精神狀態是否正常,健康的豬活潑好動;病豬常反應遲鈍,眼部分泌物過多表明精神不好,趕起每頭豬仔細觀察其狀況,檢查體溫等;

    ⑶觀察豬隻的被毛、面板、口唇、四肢和蹄部是否正常;

    ⑷安靜條件下,觀察豬的呼吸,臥姿等是否正常;然後進入欄內將豬趕起,觀察豬的運動狀態是否正常;

    ⑸透過觀察豬欄內的地面衛生和豬的後驅,檢視母豬的糞便和尿液,判斷豬隻是否有拉稀;

    ⑹觀察豬隻有無外傷,發現後應及時處理。

    2、病豬管理

    ⑴發現病豬做上記號,對出現問題的豬隻,應及時報告技術員,同時,根據技術員建議進行治療;

    ⑵嚴重的病豬應隔離到病豬欄治療;

    ⑶詳細填寫病豬治療記錄表;

    ⑷按獸醫指導用藥;

    ⑸跟蹤治療效果,使用兩種治療方案無效的立即淘汰。

    五、隔離

    隔離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引進的種豬群或其在運輸途中感染的烈性傳染疾病傳染到本場豬群而採取的一種特殊的飼養管理手段。

    1、建議至少有4周的隔離時間,此時間在供求雙方獸醫確認無重要傳染病、能保證良好健康狀況的情況下,可進行適當調整;

    2、隔離舍要採取全進全出方式,設施要徹底沖洗、消毒,並保持乾燥;

    3、種豬引進的第1周,要給予特殊的管理,必要時可補充電解質或多維等;

    4、種豬到達2周內,應激反應強烈,應給予特別照顧,飼料中可新增預防劑量的抗生素;

    5、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同生產區飼養員的接觸。種豬引進後的最初2周,禁止與其它豬接觸;

    6、隔離舍內的器械要專用;

    7、按照免疫程式,對所有引進的種豬進行免疫。

    六、混養

    混養的目的是為了是使引進的種豬適應本場的環境,與本場種豬的抗體水平達到基本一致,使引進豬群和本場豬群的主要幾種疾病的抗原和抗原譜值相當,從而大大減少疾病的發生機率。混養的過程可透過接觸活豬或糞便等方式來完成。

    1、糞便:在隔離期,可用生長豬、成年公豬和母豬的糞便與引進的種豬接觸,一天一次,連續進行14天。如果原有豬群有豬痢疾、球蟲、C型魏氏梭菌感染或豬瘟、豬丹毒、藍耳病、口蹄疫等,不能進行病原接觸。

    2、豬隻:與淘汰的種豬或老母豬接觸,選擇胎次較小的淘汰母豬。

    混養從後備豬進混養舍無異常的情況下才能進行;

    24周齡開始混養至32周齡結束;

    老母豬和後備豬混養比例:1:5-10頭;

    健康後備母豬從24周齡時,將本場老齡健康斷奶母豬與後備豬混養2月(期間應更換老母豬2-3次)。可使後備豬適應場內疾病水平,併產生相應抗體。

    七、抗體監測

    引進後第2天抽血檢測豬瘟、藍耳、偽狂犬、圓環、口蹄疫等抗體水平,如有異常應由主管獸醫拿出預防或治療方案。

    八、記錄

    每天按時認真、準確填寫豬舍內的生產報表,並按規定時間及時上交各種報表。

    《豬舍溫度記錄表》;《豬隻清單》;《豬隻治療及疫苗接種記錄》;

    九、日誌

    每天發生的情況都應該在日誌中記錄,此日誌作為原始記錄,是各類報表的基礎,有許多沒有在報表中反映的特殊情況都可以在日誌中加以敘述,以詳細記錄生產,完善產品追溯系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現在有些父母隱瞞孩子孤獨症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