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189701024573

     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聞也;夫子言天道與性命,弗可得聞也已.

      【譯文】

      子貢說:“老師關於《詩》、《書》、《禮》、《樂》等的講授,能夠聽得到;老師關於人性和天道的言論,是沒法聽得到的.”

      .“文”,花紋;“章”,彰顯的色彩.文章是和道德對舉的,道德是內容,文章是形式,即人的道德的外在表現.具體而言,就是指人的外觀、神色、語言、舉動.子貢說,夫子的道德的外在表現,“可得而聞也”,我們看到得、聽得到.可是,“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老師關於人性和天道的認識,我們聽不到.首先要解決了生活的實際問題,才能來談生活的意義.如果生活本身都沒有弄清楚,就來談生活的意義,又有什麼意義可言?就像有的人,一天到晚要追求真理,要求道,可是自己的生活卻一團混亂:夫妻反目,孩子吸毒,父母抱怨,同事厭惡,可是他對這些實際的問題視而不見,或者不屑一顧,只是一門心思要修天道.殊不知,孔子不言性與天道,卻已說明性與天道.什麼是天道?孔子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什麼時候說過話呢?天並沒有說我是天道,我讓你們怎樣怎樣,可是春夏秋冬四季更迭,萬物自然生長、枯榮.所以孔子不談天道,卻已經告訴你何謂天道:把生活過好,這就是天道——在家做好兒女,在學校做好學生,在單位做好同事,把個人的生活安排好.孔子並不抽象地談天道,他教你切實地安排好具體的生活.《八佾》篇有“子入大廟,每事問”,孔子在宗廟裡遇到什麼都去問,表面上看好像他不懂得禮,其實他所行的就是禮.一樣的道理,孔子不說天道,因為天道不是靠說的,而是要踐行的.“不離日用行常外,直到先天未化前”,儒家哲學是指導人生的,而不是抽象談玄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富人,什麼是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