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張明揚不說話
-
2 # 小王解史
玄武門之變以後,唐太宗就開始考慮自己哥哥弟弟的歷史定位問題。 貞觀二年,李世民追封其大哥原太子李建成為息王,諡號為“隱”:其弟原齊王李元吉為海陵王,諡號為“刺”:這兩個帶有貶義性的稱呼反映了貞觀之初李世民還是很有一些勝利者的姿態的。
貞觀十六年 隨著唐太宗李世民的漸漸老去,其子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為爭奪儲位開始了明爭暗鬥,這讓唐太宗李世民苦惱不已,他開始漸漸明白了父皇唐高祖李淵的心態,明白了父皇當年為了他和大哥的太子之爭甚至想到了分裂國家,甚至想透過讓李世民到洛陽,來化解兄弟之間對儲位的爭奪。李世民於是在貞觀十六年追贈李建成為太子,史稱隱太子。又追封李元吉為巢王。並且過繼給李元吉一個兒子。應該說,李世民後來因為自己身後的太子之爭還是多少有些悔意的。
-
3 # 於左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率領親信發動玄武門政變,殺死皇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
李建成死的時候三十八歲,五個兒子都被處死。李元吉死時只有二十四歲,五個兒子也一樣被處死。不久,李世民又下令除去李建成、李元吉二人的屬籍。
李世民登基之後,對兩個兄弟的態度有所緩和,追封李建成為息王,諡號為“隱”。同時追封李元吉為海陵郡王,諡號為“剌”。同時,又按照一定的禮節,為二人重新舉行了葬禮。《舊唐書》中說,舉行葬禮的那一天,唐太宗李世民親自到宜秋門,“哭之甚哀”。
此前,在玄武門政變的當天,李世民就曾經在父皇李淵面前放聲大哭。手足相殘的悲劇,李世民自己其實也是於心不忍的。但是,當時的局面並不是他完全能夠控制的,政變的成敗,不單單是他個人的事,也決定著他的眾多親信部將的生死榮辱。
《舊唐書》記載,到了貞觀十六年的六月,唐太宗李世民下詔,恢復隱王李建成的皇太子地位,稱為“隱太子”。改封海陵剌王李元吉為巢剌王。兩個人的諡號不變,仍然是“隱”和“剌”,都屬於惡諡,但是,比起此前開除二人的宗籍來,已經是大大的緩和了,重新承認了他們在皇族中的位置。
同時,因為兩個人的兒子都被殺光了,李世民讓自己的兩個兒子過繼給二人為嗣,其中趙王李福成為李建成的嗣子,曹王李明成為李元吉的嗣子。
這樣的舉動,比起貞觀初期的態度更進一步,但象徵的意味要比實際的意味大得多,也不意味著李世民是為自己當初的舉動後悔了。更大的可能,李世民要給世人一個寬容、仁慈的印象,而且他非常重視歷史的評價,希望後人對於他在玄武門政變的冷酷,能有更全面的評價。
此後的貞觀十七年,李世民自己的三個兒子先後出事,謀反、爭太子位,差一點兒又搞出一個玄武門政變。到了這時,大概李世民多少會有一點悔意了。
-
4 # 集賢院居士
李世民從來沒有後悔過殺死兄弟,畢竟那是你死我活的政治鬥爭,但是一輩子玄武門之變都是他內心深處揮之不去的巨大陰影。
-
5 # 史海爛柯人
恕我直言,李唐政權中的許多人,根本就不是什麼注重手足之情的人,這既是歷代帝王世家的共性,也與其具有部分胡族血統有關。我曾多次提到,唐代的權力更迭,很多時候都伴隨著殘酷的流血犧牲。我個人覺得,李世民並沒有後悔。
宣武門之變,充分展示了李世民殘忍的一面李世民在宣武門之變中殺兄誅弟,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世民都在這場鬥爭中殞命。其中,李建成是被李世民親手射殺的,而齊王李元吉則是被尉遲恭當著李淵的面弄死的。在李世民的授意下,尉遲恭等人對李淵進行了逼宮,最終得以順利繼承皇位。
可以說,如果不是李淵識時務,連他這條老命都得一併報廢了。試想,一個不念及父親感受,能對自己親兄弟下死手的人,能有什麼悔意?與權力和皇位相比,在李世民的眼中,這些人的性命都算不得什麼。
兄弟喋血之後,李世民依然對競爭者的後人趕盡殺絕李世民有多恨,並非常人可以想見的。他不僅在宣武門之變中殺了自己的哥哥和弟弟,而且還將兩人的子嗣全部處死,以絕後患。可以說,為了維護自己的皇位,李世民已經是六親不認,毫不顧及一絲一毫的親情。
更為甚者,李建成和李元吉家中的女眷,還多被用於充實李世民的後宮。這是什麼概念?就是不僅殺了人家男人,還霸佔了對方的女人。其中,最為有名的便是李元吉的王妃楊氏,因年輕漂亮,而被李世民封為了妃子。
試想,一個能兄弟媳婦同床共枕的人,會後悔殺掉自己的兄弟麼?
晚年恢復了李建成、李元吉的皇室身份,不過是故作仁慈的粉飾之舉有答友提出,李世民晚年時,曾對死去的李建成、李元吉進行了追認,從宗法上恢復了兩人的皇室身份,並將自己的兒子“過繼”給李建成、李世民,以繼承封位。這種做法,看起來算是“皇恩浩蕩”了。
可是,當初被李世民誅殺的那十名侄子,卻真的是刀下冤魂。而且,這種“恢復”又有和意義呢?說白了,還是想向世人展現一下自己寬仁的胸懷。
所以,我認為李世民直到臨死時,都未曾後悔過自己當初的行為。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儘管李世民在權力爭奪時對手足不念情面,卻算得上是一位明君。最為後人,又有何過於苛責之處呢?
-
6 # 獄子205639727
會的,但是不這樣做可能就不會有他了,這個鬥爭非常的明顯,必須要做一個決定,哥哥和弟弟都不會放過他的,所以,這樣的話,就逼他下手了
-
7 # 鋒楓2016
個人認為李世民不會後悔。自古以來皇位爭奪都是腥風血雨,你死我活的鬥爭。君臣,父子,兄弟毫不例外。
李世民為大唐南征北戰,滅王世充,平定十八路反王,為大唐建立立下不世之功,手下人才濟濟,戰將如雲,謀士眾多。按功績李世民當仁不讓,理應繼承太子之位,但唐高祖李淵卻將太子之位傳給了長子李建成。只封了一個“秦王”的名號給李世民,待遇甚至不如齊王李元吉。為了兄弟和睦,天下安定,李世民選擇了隱忍。
為了讓李建成順利登基,唐高祖不斷地卸下李世民的兵權,將追隨他的瓦崗戰爭不斷從他身邊調離從而架空他。這件事不僅沒有幫助李建成,反而將他、將自己推向了無底深淵。自古中國有句老話“一朝天子一朝臣”,秦王府那些謀士大將門,紛紛諫言,在不有所行動,恐怕秦王府將蕩然無存。
深感不公平的李世民在謀臣們的攛掇下,心中的復仇之火冉冉燃起。而李建成為感受到來自秦王李世民的威脅,李元吉曾幾次建議除掉李世民,謀士魏徵,也幾次勸諫他,找機會殺掉李世民,不然必成後患,但均遭李建成拒絕。但李世民卻先下手為強,在公元627年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凌晨四點,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長安城皇宮的北宮門——玄武門附近發動的一次流血政變。其結果李元吉與李建成兩人均被殺害。兩個月後,李淵下達聖旨,昭告天下,將帝位傳於李世民。
踏著兄弟鮮血走上帝位的唐太宗李世民深知其皇位得之不正。所以立志好好治理天下,造福天下萬民,做一個千古一帝,好洗刷自己這一汙點。在其在位的二十三年裡,唐太宗將其治國之才發揮到了極致。唐太宗以史為鑑,吸取了隋朝消亡的經驗,愛民如子;而且唯才是用,科舉選拔人才,完善了人才的選拔準則;樹立諫官,虛懷納諫,魏徵便是其時諫臣的代表人物。在經濟上,減輕大眾的賦稅,勞役,兵役,重視經濟的開展以及農業的出產,從根本上提高了大眾的日子水平,藏富於民,使得盛唐呈現“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社會現象。對外打敗了西突厥頡利可汗,與各國交好通商。大唐包羅永珍,富麗繁榮,後世稱之為“貞觀之治”。
也許在晚年時,唐太宗想起自已兄弟時也許會有此愧疚,但他絕不會後悔。因為他無愧於千古一帝的稱號!
-
8 #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李世民當年做為秦王時,李淵一般讓太子李建成"監國",而智勇雙全的李世民則東征西戰,並立下赫赫戰功,為大唐的一統天下功不可沒。後李世民被封為秦王,在他手下功臣的鼓惑和自己功績的膨脹下,他和太子李建成展開了激烈太子之爭。
在最初不利的局面下,李世民憑著超級智慧和膽識逢凶化吉,並最終憑藉著玄武門之變,李世民以快刀斬亂麻的方式,殺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並逼唐高祖李淵退位,李世民遙身一變成了唐太宗。
也許正是這種不光彩的方式奪取的皇位,繼任後的李世民為國為民,勵精圖治,開拓進取,開啟了盛唐的序幕。同時,他還鍾情於長孫皇后,對她極為痴情。
然而,長孫皇后病逝後,晚年的李世民開始放蕩不羈,過起了醉生夢死的生活,顯然,在他晚年對當年的玄武門變是耿耿於懷的,但在當時成者為王敗者為寇的封建時代,李世民有過內疚有過傷感有過悲憫,但不在後悔,畢竟他如果當年不發動政變,慘死的就是他。
總之,唐太宗李世民晚年有過孤獨有過寂寞,最後在無限感慨和悲憫中度過餘生的。
-
9 # 世界歷史唯物觀
李世民晚年是後悔過玄武門之變,但是那是因為報應,因為他的兒子也發生了類似的手足相殘。而李世民也是人之將死,所以對於一些事情也是非常害怕的,就如同做了壞事的人害怕下地獄一樣。玄武門之變成為了李世民的一大汙點,真實的歷史就算是李世民被迫反擊,但是也是名不正言不順的。
玄武門之變本來是可以避免的,但是李淵十分的不識趣,第一就是李世民的才能如此高,李淵卻放手讓三兄弟明爭暗鬥。本來就算是兄弟同心,也必須是留一手,何況李世民當時還有這麼多死黨,所以李淵才是玄武門之變的源頭。
李淵本來可以透過限制李建成的實力,使得李建成識趣的放棄太子之位。本來李建成也意識到了李世民的厲害,但是仗著有李淵在,他反而認為自己的拼死一戰。最後李世民不得不將李建成全家殺了個精光,李建成五個兒子全部死在了叔父的手上。
到了晚年李世民也是非常孤獨的,連個可以說話的親人都沒有,或許當時雄心已經退卻,激情也已經消退。李世民那時肯定是思量那兩個兄弟的,但是再給李世民選擇的機會,他還是會選擇殺,無情最是帝王家,帝王家的家務事就是國事,國事往往就不能用尋常手段解決。
-
10 # 巫女阿滿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後悔,我覺得李世民是不會後悔的,因為政治鬥爭這種事兒,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當時他要不是先下手為強,李建成在即位後肯定會找他麻煩,好點的話是自己能離開長安再起兵馬和李建成爭奪天下,要不然就是被李建成軟禁終生,最壞的結果自然是被李建成藉故搞死,這都是很正常的事兒。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這種事兒是沒得選擇了之後做出的決定,李世民這種人物後悔是不會有的。
但是對建成元吉兩兄弟的愧疚之情肯定還是有的。其實這也不需要等到晚年,即便在即位之初,李世民的所作所為也證明了他對這兩位兄弟其實沒有什麼很深的刻骨仇恨,他們矛盾的來源是因為帝位只有一個,大家都想上去,所以只能爭鋒相對,這不代表他們以前感情多麼不好。
李世民即位後,還是承認了李建成的太子帝位,也讓兩人以親王的禮儀下載就足以證明了。當然,很多人會說李世民這是在故作大度,作秀收買人心,這就看從哪方面來想了。
下面我來說一件事兒證明李世民晚年確實對當年弒兄屠帝有愧疚之感。
在李承乾被廢后,李世民想立魏王李泰,長孫無忌則建議立晉王李治。李世民明顯更喜歡李泰一點,但是最終還是選擇了李治,為什麼?因為李泰太強勢,太有心機,能把李承乾逼到造反的程度,如果以後即位的是他,李承乾和李治這些兄弟都不會有什麼好果子吃。長孫無忌的話打動了李世民,他想起了當年的宮廷喋血,於是最終選擇了李治。
這就足以證明李世民對建成元吉兄弟還是有愧疚之心的,他自己承受弒兄屠帝的心理壓力大半輩子,他不喜歡自己的兒輩還走自己的老路。
所以我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是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已經是沒得選擇了,這種政治人物下了決心就不會後悔的,再說了,後悔這種事兒,有什麼意義麼。但是對建成元吉兄弟的愧疚之情還是有的,特別是對建成。畢竟李建成大李世民十歲,小時候應該還是很照顧他的,而且兩人在起兵之初配合默契,一直都是聯手作戰。而且建成為人仁厚,李元吉就徹頭徹尾是個垃圾了,李世民對他有沒有愧疚之情還真不好說。
感謝閱讀,敬請關注!
-
11 # 傅船山
後悔應該有一點,但是大唐王朝經過他的治理這麼強盛,更多的應該是自信,天下英雄捨我其誰。
但在太子李承乾造反之後,後悔應該表現得多起來,明顯起來。可能在他的內心,他覺得他給他的後代子孫樹立了一個不好的榜樣,讓他們以為皇位可以透過爭奪而得到,增加了皇位繼承的不穩定性和流血性。
-
12 # zhangbin10116
當然不會!
首先我們知道“玄武門之變”是李世民在當時,當地唯一正確之選擇,是他即將被逼入絕境,萬劫不復之際,做的“一擊致命”式的反擊。即,李世民的反應是一種被動的選擇,而不是一種主動進攻。跟據常理,人只會後悔主動的選擇,而沒有必要去後悔被動的反擊。
其次,正是因為有了“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才有了在更高層次上繼續施展其才華的機會,才得以展現其高超的治世才華。這種才華及其輝成就被當世及後世廣泛讚譽。而李世民亦深知其功業之深。簡潔一點講:“玄武門之變”是一個偉大時期的起點,基礎。創造這一基礎的人,可能會後悔嗎?
李世民以“玄武門之變”取得了皇帝位,這是多大的實惠與榮耀。他會後悔取得這一榮耀嗎?
但他會不會後悔“玄武門之變”的一些具體手段與之後的一些措施呢?我覺得,在這個層面上,是有可能的,僅限於“可能”。
-
13 # 一木參天
李世民應該沒有後悔過。假如沒有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會陷入萬劫不復,何況自己對皇權也是志在必得,這場奪嫡鬥爭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決戰,無可迴避。李世民活了五十多歲,以他的雄才大略和心狠手毒,絕不至於在這個年令後悔,他知道自己沒做錯什麼。
回覆列表
在之前有一個回答中,我談到李世民玄武門之變後關於“不敢殺”父親李淵時,重點強調了失去合法性會導致政局崩盤和政治影響這一方面。看到一位朋友的回答說到了李世民殺李淵會為後世“開一個政治惡例”,覺得深以為然,這雖然未必是李世民的重點考慮,但卻是一個很容易忽視的點,所以我也想就此多說幾句。
事實上,雖然李世民沒殺李淵,沒給自己的兒孫留下一個“弒父”的傳統,但他卻留下了一個“宮廷政變”傳統,對日後的大唐政局產生了深刻影響,這可能是李世民始料未及的。
唐太宗的這次政變對兒孫們是堂非常有寓意的政治課,他們從中或許可以得到三點啟示:第一,不用去管什麼嫡長子繼承製,只要有能力就可以當太子當皇帝;第二,如果已經立了太子也沒關係,搞一次玄武門這樣的軍事政變奪位就是;第三,不要怕武力奪位被世人詬病,只要日後的政績好,你照樣是位偉大的帝王。
這堂課的精髓首先被唐太宗的兒子們悉心領會了。唐太宗遭遇了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的奪嫡之爭。李泰顯然是將父親的奪嫡之路視作“最好的榜樣”,處處仿效父親的各種手段;而太子李承乾顯然也將李建成被奪嫡視作身邊的歷史教訓,處處防範李泰。
最終,這場奪嫡之爭兩敗俱傷,李承乾和李泰雙雙被廢。當李世民看到兒子走父親的路鬧成這樣,真的一點點都沒有後悔麼?
再往後,李隆基也走了玄武門模式。李隆基連續發動政變並逼宮父親睿宗李旦,不僅鞏固了太子之位,還將父親變成了太上皇;而後,李隆基也成了玄武門模式的受害者,太子李亨趁著安史之亂,在李隆基不知情的情況下自立為帝(唐肅宗)。他們都在不斷重演著各自版本的玄武門之變。
正如李樹桐先生在《唐史研究》一書中說:“唐太宗既成為全國大多數官吏和人民所崇拜的物件,太宗家庭裡的諸皇子,當然也不例外。他們沒有指摘太宗得天下的手段毒辣,全都景仰太宗是對內對外的成功者。他們認為奪嫡不只是可通之路,而且是成功的必要手段。他們認為太宗是奪嫡成功最好的榜樣,他們都想模仿效法,希望做太宗第二。”
唐太宗與玄武門之變,在大唐時代,既是一個成功學的榜樣,也是一個揮之不去的政治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