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桃子偷猴
-
2 # 破雲曉
張三丰沒有正式練過武功…………你是被金庸老爺子給誤導了吧,根據道教的一些記載,以及正史和野史的記載,張三丰祖師的修行過程應該是這樣的。
武當山在張三丰祖師還沒去的時候,山上就已經有很多道觀了,這些道觀裡面,有些人是會太極拳的,但是這只是太極拳的雛形(先說一下,太極拳幾乎是道教各個門派都會的武功,裡面運用的武術理論全都是道家理論,尤其是以柔克剛等理論),還沒有稱為一種已經大成的武功體系,後來張三丰祖師在山上學到這些太極拳後,融會貫通,創立太極拳(第一點,所有的武術都不是一個人能夠創出來的,肯定是由一個祖師爺,然後慢慢的不斷完善,才能成為一個大乘的拳種,第二點,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張三丰祖師在少林寺學過武,金庸老爺子屬於佛教的腦殘粉,所以你看他的武俠小說,佛教的出場很多,道教的很少,這是張三丰為何會去少林學武的原因)。
張三丰祖師在正史之中記載,一個人對付百位山賊(這個數字很有可能是虛指,但是那也有幾十位左右),就憑藉著一張拳,將這些人給收拾了,不得不說厲害。
而且別忘了,張三丰祖師還是一位內丹宗師呀,他傳下武術流派好多個,傳下修真法派也有好多個,他的內丹功,即使沒有出陽神,那也絕對無限接近,這樣的人,是有很多神通的,所以說那些人打不過正常的,比如正在打的時候,忽然你一慌神,當然就被打到了,現在還流傳著張三丰七戲方士的故事,也可能會雷法,這樣的人,惹他能夠有好果子吃,嗯,我是不相信的,綜合實力,在當時那個環境下,想勝過他,難哦,這樣的人,創立任何流派,很難嗎?難嗎?
-
3 # 電動車01
三豐沒有正式練過武功…………你是被金庸老爺子給誤導了吧,根據道教的一些記載,以及正史和野史的記載,張三丰祖師的修行過程應該是這樣的。 武當山在張三丰祖師還沒去的時候,山上就已經有很多道觀了,這些道觀裡面,有些人是會太極拳的,但是這只是太極拳的雛形(先說一下,太極拳幾乎是道教各個門派都會的武功,裡面運用的武術理論全都是道家理論,尤其是以柔克剛等理論),還沒有稱為一種已經大成的武功體系,後來張三丰祖師在山上學到這些太極拳後,融會貫通,創立太極拳(第一點,所有的武術都不是一個人能夠創出來的,肯定是由一個祖師爺,然後慢慢的不斷完善,才能成為一個大乘的拳種,第二點,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張三丰祖師在少林寺學過武,金庸老爺子屬於佛教的腦殘粉,所以你看他的武俠小說,佛教的出場很多,道教的很少,這是張三丰為何會去少林學武的原因)。 張三丰祖師在正史之中記載,一個人對付百位山賊(這個數字很有可能是虛指,但是那也有幾十位左右),就憑藉著一張拳,將這些人給收拾了,不得不說厲害。 而且別忘了,張三丰祖師還是一位內丹宗師呀,他傳下武術流派好多個,傳下修真法派也有好多個,他的內丹功,即使沒有出陽神,那也絕對無限接近,這樣的人,是有很多神通的,所以說那些人打不過正常的,比如正在打的時候,忽然你一慌神,當然就被打到了,現在還流傳著張三丰七戲方士的故事,也可能會雷法,這樣的人,惹他能夠有好果子吃,嗯,我是不相信的,綜合實力,在當時那個環境下,想勝過他,難哦,這樣的人,創立任何流派,很難嗎?難嗎?
-
4 # 武松
要談這個問題,就要說說什麼是武術,其實沒什麼神秘的,武術是古代人與猛獸搏鬥中總結出來的,找的都是弱點,同時有感於猛獸的特長,模仿了一些動物的特點,五禽戲,古象形拳都是如此。所謂內力修煉也是閉氣,虎豹雷音,騎馬射箭發現了腰胯的重要性,耍大槍明白了捅的重要性,重兵器馬槊,錘斧的運用明白了穿透勁,隔山打牛的功效,然後總結,鍛鍊形成了武術。古代的道家實際很艱苦,深山採藥鍛鍊了全身,你看看跑酷,攀巖高手與我們普通人的區別就知道能活著的道士身體的強大。再有山中多猛獸,實踐出真知,身手不好的道士都被猛獸咬死了,能在山中活好幾十年說明打死無數猛獸啊,武術自然通神了!現在人一隻不聽話的貓你都不見得能抓住,一隻大狗可以咬傷好多人。猛獸是不跟你講道理的!古代人少動物多,張三丰真人的武學原理據說就是觀看了龜蛇相鬥悟出來的,靜如處子,動如脫兔,後發先至,空間換時間,師法自然而已!說的不好的地方,請師友批評指正。
-
5 # 烈酒灑向青春
張三丰原名張君寶,追隨覺遠大師在少林寺修行,他倆的日常工作是挑水、整理少林藏經閣衛生。
從倚天屠龍記原文開篇就能看出覺遠和張君寶光是挑水的工作量就有多大了,這也為張君寶日後能有強健體魄打下了堅實基礎(能活100多歲也不稀奇)。
張君寶本身就是武學奇才,隨覺遠大師在華山之顛觀看過武學宗師比武,又每天都打掃藏經閣衛生(要說打掃過程中不看經書內容誰也不信),就算當時因為年齡小不知道佛經中的武學成分,多多少少他也能背誦一部分吧。覺遠大師身死前把九陽神功的心法口訣的一部分又傳誦給了張君寶。
張君寶隨郭襄一同逃離少室山,雖然沒一起遊歷江湖,也沒受到郭襄家世光環的庇佑,但到張三丰創派前這麼多年的時間裡,他為了能在江湖中生存肯定早已將少年所學融會貫通了,雖然沒有所謂的名師指點,但武俠小說裡但凡有成就的武學奇才都是透過奇遇成為一代宗師的。
再說武當山,其實張三丰到達之前山上就已經有很多道觀存在了,甚至有很多小門派,張三丰只是靠本領將武當山統一了,也就是說張三丰創立了一個總的門派叫武當派。
-
6 # 雷襌
金庸小說裡的張三丰武功天下第一,師從覺遠!那麼現實中的張三丰有沒有修煉過武功呢?
張三丰14歲考取功名,18歲成為縣令,為官多年以後,1280年33歲辭官上武當山拜火龍真人為師,之前即便有武學天賦,但應該很難雙修吧?應該主要精力在文科上,按說真正練武也應該是上武當山之後機會更大!
張三丰有過為官的背景,文化程度高,溝通交流能力強,而且詩畫字都有所成,在武當山眾多門派和道觀中,他很容易脫穎而出!
但真正引起朝廷重視的還是到了明朝,朱元璋對張三丰的賞識!明朝重道教文化,連西遊記都是禁書,只因西遊記揚佛抑道!而當朱元璋得知張三丰的訊息時,張三丰已是百歲高齡,再到朱隸時更是169歲,被封為武當真人等數個頭銜,原因都是討教長壽秘訣!
張三丰真人的武功到底如何,我們沒有辦法得知了,但可以從他留下的痕跡裡看出,他至少也是對武學有著很高領悟力的!
而小說中的張三丰則是出自少林,師從覺遠,跟郭襄一起習得部分九陽神功,而創出武當和峨眉!在郭襄死後更是無人能出其右!
不論真實還是小說,張三丰作為一個修道之人,卻還能引得世間三代王朝,無數皇帝達官貴人追捧,也是極其罕見的了!說他天下第一,也確實沒有人敢跟他爭!
-
7 # 斌比冰水冰
張三丰本身就是一個有著無數傳說的歷史人物,在金庸小說中是歷史人物再創作,金庸小說中借用了道教傳說人物張三丰進行創作,而後其他武俠作家也用這一設定,在武俠小說電視電影中張三丰就一直以武功高強而為人所知。我總覺得金庸對張三丰身上投入了無數心思和感情才讓這個人物這麼讓人印象深刻。
張君寶在金庸小說中沒有正式練過武功,但是覺遠大師教過一部分九陽神功,後來為了追尋尹克西瀟湘子偷走的經書得楊過傳了三招,而後郭襄上少林送了一對鐵羅漢,十天之後何足道一人單挑少林合寺僧眾,張君寶以此羅漢拳對敵,讓何足道暗自佩服取巧才能得勝算,可見張君寶天賦過人,此後一切武功是法天地,習自然而來最後成為武林第一高手。
少林以佛學為根基,武當以道學為根本,都有其依託。所以能經久不衰,更兼武當以俠義為懷,武林中多行好事,自能成一大派。其實我們看看金庸的職業生涯,在大公報任職,因為寫小說一炮而紅,而後射鵰英雄傳奠定了基礎。而後辦明報,靠的是神鵰俠侶撐著,到倚天屠龍記時,明報總算是站住腳跟,一手社評一手小說,鼎立了明報四大報之一的名聲。小說中張三丰草創武當,而後數十年終於成為和少林並肩的大門派,自己成為當時天下第一高手,而金庸先生也成為新派武俠小說繼往開來,承前啟後的大宗師。如何創立武當,正如金庸創立明報,其間艱辛,絕不僅僅是張三丰依靠武功,金庸依靠才藝所能成,實在不足為外人道也,所以我們只能看到成名已久的張三丰了。
連載版的張三丰武功是達摩祖師所傳的九陰九陽,得覺遠大師所授一小部分,而後自認為當有一部偏陰的武功與之相配,於是自創太極,很好的解釋了太極陰和陽調和之態,為張三丰創立太極拳太極劍立下了伏筆。而後修改版九陰改為黃裳成為天下武學總綱,九陽由一變無名僧而再變斗酒神僧,儒釋道俱集。張三丰也終於是獨自創立武當功夫脫離前人窠臼了。
我始終覺得,金庸先生在張三丰身上投入了很深的感情和心血,所以武當門下七弟子個個都成才,而且兄弟和睦,雖然性格不同,但是每個人都行俠仗義,每個人都是美好的性格,武功雖然不是頂尖,卻基本都不遜於大門派的掌門,立身正都成才雖然都源自歷史人物,卻個個人物鮮活有特色。而且後記寫到著重描寫七俠兄弟間的感情,張三丰謝遜對翠山,無忌的父子之情。(關於金庸對張三丰感情投入的論述在前面答案張三丰為何要親自處死宋青書中有回答此就不多說了)。 -
8 # 一覽眾河小
張三丰在諸多歷史傳說和武俠作品裡出現過,這裡主要說一下金庸小說裡的張三丰。武俠小說裡偶爾會評判一個人,幾百年不世出的武學奇才,天生神授,這樣的人已經及其罕見了,而張三丰更是少數幾個天生神授裡的佼佼人物,所以他的成功之路無法複製,只能被後世膜拜。
張三丰的武功來源是一部分《九陽神功》,而最初他這部分武功也不是他刻意修煉而來,因為他跟了一個老實師父——覺遠大師。覺遠大師是少林寺一個打雜和尚,都沒有正式法名,他每日除了幹活就是閱讀經文,無意間在《楞伽經》夾縫裡發現了九陽神功,他以為也是達摩祖師留下的經文,照樣閱讀,裡面有些練氣法門,他練了以後身輕體健,他認為是鍛鍊身體的法門,就習練開來。張三丰是跟著他混的小和尚,也就跟著學習了一段。那時候他倆都不知道這是絕世武功,無慾無求,進階反而更快,所以張三丰小小年紀就有一身深厚內力。
後來發生了一系列事情,張三丰無意中對戰過瀟湘子、伊克西、何足道等高手,他開始意識到自己身懷絕世內功。不過那時候九陽神功已經被瀟湘子他們偷走,藏在一個猿猴身上,而張三丰只是跟隨覺遠練習,並沒有背誦過經書。後來覺遠大師圓寂之時,背誦九陽神功,張三丰憑記憶記住了一部分,這才接觸九陽神功要訣,可惜那時候覺遠大師已經燈枯油盡了,他背誦過程中就圓寂了,是以張三丰到最後也沒有完全掌握九陽神功。
不過天才就是天才,張三丰憑藉這不完全的九陽神功開始自己參悟武功,在山野裡修習十幾年,終有所悟,神功大成。在這之前,張三丰只是憑藉九陽神功的精妙和自己的天賦修得一身內力,對武學的領悟和理解是很淺薄的,但是經過十幾年參悟,後來又遍讀道藏,他悟出了柔能克剛的武學至理,對武學的理解已經是宗師水平了。這時候的他,應該已經強於同樣年齡階段的郭靖、楊過了。
一個有本事的人,時代是不會埋沒他的,何況是張三丰這樣有驚天動地武功的人。那時候是元朝統治時期,時有反抗之人起義,天下局勢動盪,張三丰主要走道家一脈,利用道教開宗立派並非難事。就這樣長時間經營,張三丰創立武當派,後來年紀大了,還逐漸收了一些徒弟,最後合稱武當七俠。
張三丰根基是最精妙的內家功夫九陽神功,他自己又有天縱之才,其他武學盡皆自創,所以他對武學的理解和運用要比一般高手厲害的多,和他同一時期的高手就沒有幾個可以和他做對手。而且張三丰還有個特點,特別長壽,跟他同一輩甚至低一輩的高手都死差不多了,他還健健康康活著,這份本事也是無人能及。活到最後當然是武林第一人了。
在《倚天屠龍記》裡,少林三渡隱世不出,人家都以為他們死了,實際還活著,是三個老怪物,可是細算起來,他們還低張三丰一輩。記得張翠山、殷素素返回中原,給張三丰拜百年大壽。俞蓮舟還提到了不久前張三丰在閉關,殷素素插嘴一句:是要修煉長生不老之術嗎?可見在外界小輩眼裡,張三丰已經不是凡人了,已經達到修仙境界了。
-
9 # 日記哥愛讀書
【張三丰道家領軍】
歷史武俠人物因年代久遠,但大多是無法細細考證的,因為裡面有太多的東西尚待挖掘!
張三丰從覺遠,武術上練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在道家壁壘森嚴的青燈黃卷中,除了道家清規戒律的暈習,練武武功是唯一增加信心的辦法!張三丰,全真武當派祖師,俗名子衝,字元實,元季儒者、武當山道士。善書畫,工詩詞,中統元年,漢族。其人是文武全才,天資聰穎14歲考入秀才。《張三丰先生全集》,囊括《大道論》、《玄機直講》、《玄要篇》等!
-
10 # 夢露居士
一、初出茅廬
覺遠圓寂,三人將其火化。無色回了少林,郭襄繼續浪跡天涯尋找楊過,張君寶本想去襄陽投奔郭襄之父郭靖,走到武當山下,突然領悟大丈夫不能寄人籬下,於是擔起一對鐵桶便上了武當。
在武當山上,張君寶渴飲山泉,飢食野果,日夜勤修那殘缺的《九陽真經》,忽忽數年過去,張君寶武功大進,成為一位二流中的高手。
又過了幾年,張君寶在山下聽人說元朝糾集大軍進攻襄陽城。他突然想起郭襄,不知郭襄是否在城內,便趕往襄陽,想確認故人的安危。
張君寶趕到襄陽城外,遠遠望見城中火光沖天,原來襄陽城已被攻佔了。張君寶不住地嘆息,突然看見襄陽城方向跑來一對夫婦,丈夫英挺秀拔,妻子貌美如花,僅有幾分像郭襄,二人步履不穩,身上似是有傷。他們身後跟著一隊元軍在苦苦追趕,張君寶立刻上前,三拳兩腳料理了那一對元軍,才知道自己救的乃是耶律齊與郭芙。
張君寶忙運真氣護住二人心脈,封住了傷口,護送他們到了最近的丐幫分舵。一路上聽二人說起,郭靖、黃蓉及郭破虜已經殺身成仁,郭襄則帶著倚天劍逃出了襄陽,她武功不弱,又有神兵護身,想必沒有大礙。
將二人送到分舵後,張君寶也不會武當山,而是四處雲遊,增長見識去了。
二、拜入道門
張君寶走走停停,就走到了武夷山。在山腳的鎮子上,張君寶聽居民說起武夷山上有位神通廣大的老神仙。張君寶也是與道有緣,便心血來潮登上武夷山訪道。
那位老神仙乃是白玉蟾,是全真道南七真之一,不僅武功高強,而且精通道家修養之術,端地是為鶴髮童顏的老神仙。張君寶便欲拜白玉蟾為師,白玉蟾見張君寶骨骼清奇,神清氣朗,日後必有作為,便收他做了弟子。
於是張君寶跟著白玉蟾修煉道家的練氣導引之術,同時他閱覽諸多道家經典,於道家沖虛無為之理有了更深的領悟。
這一天,張君寶在武夷山中仰望浮雲,俯觀流水,被天地萬物之變化觸動,他冥想七天七夜,突然頓悟了《道德經》中“道法自然”的道理,他將道家沖虛圓通之理與《九陰真經》中剛柔並濟的武功融會貫通,想出了以柔克剛的武學至理。這一頓悟,成為他日後自創武當派武功的發端。
三、一生宿敵
當時拜白玉蟾為師的,還有一位青年,與張三丰年紀相仿,道號白圓子。白圓子雖入道門,卻猜忌過甚,心胸不廣,又愛爭勝負。
白玉蟾授徒毫無偏私,但是張君寶有《九陽真經》之助,又自悟拳理,武功大進。白圓子見張君寶的境界一日千里,不知內情,以為師父偏袒師弟,私下授他精妙武學,因此憤憤不平。就因為一念之差,白圓子便走上了邪路
這一天,白圓子約張君寶去山中游玩,在他觀山景之時猛地把他推下懸崖。幸好武夷山懸崖峭壁上多生有松柏,張君寶身手敏捷,忙以手抓松枝,松枝也支撐不住,被其下墜之力這段,不過已然減緩了下落之勢。落了幾丈張君寶又抓住一枝松枝,緩了一緩,如此不斷藉助松枝緩衝之力,終於平安到達崖地。
張君寶剛一落地,一條皮鞭襲來,纏住了他。他定睛一看,竟是一條巨蟒在身上繞了幾繞,不斷收緊,想要把張君寶勒死。巨蟒力大無比,張君寶無法掙脫,幸而從崖上飛下一隻巨雕,去啄蟒蛇的眼睛。蟒蛇只得放了張君寶,與巨雕搏鬥,這一蟒一雕靈動無比,竟似太極陰陽相生之相。張君寶從蟒雕搏鬥中悟出了新的武學道理,日後才得以自創太極拳劍。
張君寶千辛萬苦回到道觀,白圓子見他未死,害怕他向告知,便悄悄離開了武夷山。此後,白圓子終其一生與張君寶為仇作對。
四、三豐真人
此時白玉蟾見張君寶已躍入一流高手之列,便送他下山,讓他去四方遊歷,開闊眼界。
這一天,張君寶遊寶鳴,觀雲海中聳立三座奇秀三豐,忽地頓悟了全真道祖師王重陽所提出的“儒釋道三教合一、性命雙修”的宗旨。原來張君寶少年在少林寺跟著覺遠學佛,後來被郭靖郭大俠為國為民的儒家精神感染,最後又跟著白玉蟾學道,於儒釋道三教各有領悟,才知“三教合一”方是濟世度人的真理。
張君寶因為見到寶鳴三峰而悟道,因此自號“三豐”,從此主張三教合一,性命雙修,並以此度人無數。
五、真假三豐
張三丰回到武當,自立門戶,名號漸漸在江湖傳揚。
沒想到這一天,有一武林高手打上武當,口口聲聲要殺淫道張三丰,招招不留餘地,不離張三丰要害。
張三丰此時武學已經登峰造極,本可將來人一掌斃命,不過他心地慈悲,未施重手,小心與來人過招,數十招之內便點中了對方的穴道。張三丰細細詢問,才知道江湖上另有一道人自稱張三峰,練男女雙修之道,慣常淫人妻女,採陰補陽,引起眾怒。
張三丰哭笑不得,像來人解釋自己乃是三豐,不是三峰,而且主張性命雙修,不是男女雙修。
不過自己既然被人冒名,自然不能坐視不理。張三丰踏入江湖,費了一番周折探聽到了張三峰的行蹤。張三丰設下陷阱,終於在一富家小姐的閨房中擒住了張三峰。
這張三峰不是別人,正是張三丰的師兄白圓子。白圓子離開武夷山後,從南疆學了一身採陰補陽的邪功,武學大進。他依然對張三丰懷恨在心,便自稱張三峰,在江湖上行不軌之事,敗壞張三丰的名頭。
張三丰不忍殺死昔日的師兄,便想將他押到武夷山交由師父處置。沒想到張三峰練有縮骨之術,半途中竟自脫了繩索,逃之夭夭。
六、掌斃百損
從此張三峰銷聲匿跡,張三丰則名聲大振,許多人來到武當山拜他為師。張三丰建的真武觀成為天下聞名、香火極盛的道觀,武當山下也漸漸成了一處熱鬧所在。
這日清晨,張三丰的徒弟早起,發現院中橫臥著幾具小道士的屍體,連忙稟告了師父。張三丰細細差異幾具屍體,發現這幾人滿臉青氣,背心皆有一暗青色掌印,觸之發冷,顯而易見是一種陰冷寒毒的掌法所致,幾人的屍身緊緊蜷縮,表情扭曲,想是死前遭受了極大的痛苦。
張三丰見多識廣,竟不知這是何門何派的武學,只能暗自提防。這天深夜,張三丰正在入定運功,一條黑影飄入他的房間,一掌打在張三丰胸前。張三丰突遭偷襲,只覺得周身冰涼,奇寒刺骨,來人掌法中的寒毒內勁已散入了五臟六腑。
張三丰立時運氣反擊,從屋裡打到了院中。藉著月光,張三丰發現此人正是昔日的師兄白圓子。白圓子神情張狂,說自己已改名百損道人,從西域阿薩辛派學到了一路邪功,並與採陰補陽的功法融合,自創了這玄冥神掌。
百損道人只道自己的玄冥神掌陰毒之至,不可解救,所以在早間殺了幾個小道士示威,夜裡便來殺張三丰。他就想看著張三丰因寒毒在地上蜷成一團的可憐之狀,最好能向自己哀求,方能解心頭之恨。
百損道人怎知張三丰身負的九陽神功天下無雙,雖然殘缺,但張三丰修習已久,功力深厚。從阿薩辛派邪功中化來的玄冥神掌,遇到九陽神功,正如冰雪被太陽消融。因此張三丰暗自運氣內力,已將寒毒消去。
這邊百損道人正在哈哈大笑,卻見張三丰臉上青氣漸消,已恢復了紅潤,顯然玄冥神掌並未奏效,便再也笑不出來了。張三丰知道百損入魔已久,無法回頭,便趁他驚慌分神之際,一掌斃了百損道人。
張三丰以為邪門的玄冥神掌就此失傳,不料數十年後,百損道人的兩個徒弟竟將此掌打在了徒孫張無忌身上,引出了《倚天屠龍記》的故事。
回覆列表
英雄
話說那日蕭峰逼得遼帝耶律洪基終其一生不得對南朝用兵,心中難受,自盡於雁門關外。未久,牛頭、馬面前來接引。迷迷糊糊中,蕭峰來到一個大殿,兩邊旌旗招展、鼓聲陣陣,氣勢勝了凡間何止十倍。正上方坐著一個王者,威嚴肅穆,正是閻羅王。
牛頭、馬面帶著蕭峰來到殿內。剛剛站穩,便聽得一聲大喝:“堂下何人,見了本王還不跪下?”這聲音攝人心魄,便是蕭峰這樣的英雄也是一驚。好在他生前先為丐幫幫主,後又為遼國南院大王,氣度非凡、膽色過人,卻不是這喝聲所能嚇倒的。左右府兵見蕭峰無禮,便要上前拿住。閻羅王擺了擺手,示意他們退下。閻羅王並不說話,自有判官上前拿了生死簿便讀。蕭峰生前化解了宋、遼之戰,功勞甚大,本應轉世成為王孫貴胄。可是因為對閻羅王失了禮數,便只許他轉世成為孤兒。
蕭峰餘生心願已了,對於轉世並不在意。來到奈何橋上,忽聞酒香陣陣,走近一看,竟然是孟婆湯。蕭峰生性好酒,拿起一碗就要喝。
仙途“且慢。”蕭峰放下湯碗看去,只見一個老僧正在橋上掃地,依稀就是少林寺藏經閣的那個和尚。蕭峰不敢怠慢,趕忙上前跪下行禮。先前閻羅王他尚且不跪,現在見到掃地僧竟然恭恭敬敬磕了三個頭。掃地僧受了他三個頭,便往他頭上拍落,蕭峰躲閃不及,意識漸漸模糊,只迷迷糊糊聽到一句:“入得我門,仙路常開。”醒來時,蕭峰竟然發現自己到了人間。只是別人瞧不見他,也聽不見他說話。
蕭峰先去縹緲峰看了虛竹,見他武功日益精深,又有嬌妻作伴,也暗暗為他高興。之後來到大理,見大理國雖小,卻在段譽的治理下繁榮昌盛,心中覺得甚為欣慰。就這樣,蕭峰到處行走,見到了無數普通百姓的悲歡離合,也見到遼國被女真所滅,女真又被蒙古所滅,心中若有所思。
睜開眼來,原來仍然在奈何橋上。掃地僧看了看蕭峰,知道他最大的心結已解,大道可期,只是對阿朱的執念尚未散去。掃地僧搖了搖頭,拉著蕭峰朝奈何橋另一端走去。
故人“絕遠,又去藏經閣看書啊?”
絕遠只是笑笑,並不答話,那人也不惱,顯然已司空見慣。這個叫絕遠的老僧,誰也不知道他什麼時候來的少林寺,只知他從不練武,只知道去藏經閣研讀佛經。
這一日,絕遠不知道從哪抱回來一個小娃,名叫張君寶。君寶不知自己爹媽是誰,只知道從記事起就跟在師父身邊了。絕遠不會武功,自然教不了他武功,只是教他一些從書裡看來的健體之術。君寶一天天長大,已有十二三歲,長得高大威猛、英武不凡。
天剛矇矇亮,絕遠就拉著他往外走,說是要帶他去見一個故人。一路風餐露宿,竟然來到了華山。師徒二人在華山上見到了神鵰大俠楊過,還有郭家二小姐郭襄。君寶一見到郭襄便覺得歡喜,倒似在哪裡見過一樣。回到少林寺後,絕遠因為弄丟了經書,被罰挑水三千一百零八擔。
重逢三年後,一個騎著毛驢的少女來到了少林寺,並且送了對鐵羅漢給君寶。這個少女自然就是郭襄了。張君寶見到郭襄好生歡喜,沒日沒夜地擺弄那對鐵羅漢。他也不知道什麼緣故,那鐵羅漢上的武功看了一遍就會了,使將出來,竟然跟鐵羅漢所演示的分毫不差。後來,寺裡來了個叫何足道的人,非要找人下棋。絕遠用腳擦去了他的棋盤,他就要拔劍殺人。君寶知道師父不會武功,捨命向何足道攻去。十幾招羅漢拳使出來,自有一番宗師氣度,少林寺僧人齊聲喝彩。何足道和他拆了十招竟然未能取勝,一向引以為傲的內力居然也頗有不如,羞愧之下,憤然離去。
強敵方去,心禪堂老僧竟然怪罪君寶私學武功,要將他廢掉。絕遠將君寶和郭襄放入水桶,挑著就走。是夜,絕遠開始誦經,竟然便是那部君寶常練的《九陽真經》。君寶、郭襄和追尋而來的無色禪師紛紛用心記憶。
後來張君Bora到武當山,通讀道藏,居然悟出了武學至理。他武功越練越深,道藏越看越多,終於勘破了情障,成為一代武學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