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你的方式太殘忍

    物質匱乏的二十年前,大家期盼著可以有好吃的,有新衣服可以穿;心思單純的二十年前,大家會把平時省吃儉用省下的置辦年貨熱情招待親朋好友;交通不便利的二十年前,因為平時來往不便,大家總是會找著過年的機會齊聚一堂,談天說地……現在物質豐富,就算過年大家都希望吃全素清淡的;現在資訊量大,科技發達,人與人之間反倒是更為冷漠;現在交通便利,生活半徑更大,過年的時候往家趕的現象改成趁著有假,抓緊去到度假放鬆放鬆~~

  • 2 # 日捐一笑

    現在的過年就是放假吧,沒有什麼年味。以前很熱鬧興奮的,每天去各家親戚拜年收紅包。現在反而沒有這種感覺,情願出去逛也不去親戚家拜年。

    現在生活比較物質了,親戚一見面就誰誰在哪裡當高管,收入多少。誰誰誰,找了個有錢老公。然後矛頭就會指向你。說真的,見到就煩了。

  • 3 # 好馬識途166138458

    因為時間就是金餞,心裡的目標變了親情也就少了許多,農村大年初五以後也就沒多少人了,少了些熱鬧,多了些清靜,這也是農村人不願看到的,農村在慢慢的消失,城裡的人越來越多,但是親情,友情,也少了許多

  • 4 # 遊山歷水

    以前人雖然貧窮,但是內心卻非常高興,現在的人雖然富裕,但卻沒有那麼快樂和高興,這到底是什麼原因?精神空虛還是需求更高?

  • 5 # 九點半的夜

    二十年前的條件肯定沒有現在好了,物質上,生活上也沒有這麼豐富多彩,現在過年的攀比性都很高,已經失去了那種淳樸的民風,在我們這裡是看不到了。過年只是一種形式了現在,並不感覺到有那種過年的氛圍。感覺就和放假一樣。

  • 6 # 用心撞地球

    二十年前的過年和現在的過年,從年齡上打個比方,二十年前你還小學沒畢業,只是一個萌萌曈曈的孩子,過年對你來講可以盡情放鬆遊玩,經過二十年的時間磨鍊或許你早已成家生子,一種責任感也會越來越強,過著上有老下有小的日子,重心偏移,過年對你來講就是花銷需要計劃的日子,如果二十年後你從中年步入老年,更需要的是兒女能常回家看看!!過年的需求不一樣,只有經歷過才會懂,我們無法回到過去,但我們可以把握現在,好好生活,學會珍惜,愛自己,愛家人!!!

  • 7 # 在南方以南聽北風吹

    每一個人看待問題的方向和全面性都會隨著年齡的變遷有些相應的改變,二十年前,那時候的交通沒有二十年後的便捷,車馬勞累奔波幾夜,或許才能回到家鄉,與家人團聚。那時候的經濟沒有二十年後的繁榮,逢年家人相聚才能有一頓勉強算得上豐盛的晚餐。那時候的情懷,卻比二十年後的人們的情懷深刻。那時候的過年,闔家團圓,喜慶的氣氛塞滿全中國。二十年後的過年,親戚朋友的相互攀比,社會的壓力,逐漸的就讓這些該有的年味消失了。說是人創造了經濟,推動了發展,也可以說社會改變了人心,顛覆了社會。兩者相輔相成,卻又相互逃避。願再二十年後,人們能夠尋回那份最初的喜悅。

  • 8 # 15056218037

    二十前過年時就是新衣服和高檔吃的,年味特濃,現在過年,沒了年味,現在吃的好,穿的好,隨時隨地都能買,天天都是過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過年了大家要花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