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楓之涵31080469

    我爸媽沒打過我,重話都沒說過,但我婆婆老說我還拐彎抹角的罵我煩死人了,她還打了我一巴掌然後我就跟她打起來了

  • 2 # 早早媽育兒

    對於父母的“打罵”,我小時候,可是有相當豐富的經歷。成人後,回頭看,我又有了全新的感受和不同的認識。

    父母的家庭教育相當嚴厲,對我的要求和期望也是相當高的。所以,我是在“愛”和“恨”的雙重壓力成長的。好在,我懂事較早,理解了父母“打罵”的背後,都是因為“愛”我,否則,要是我是男孩子,估計早就是叛逆的熊孩子了。

    上學前班的時候,算術題,加減法超過了10,我就不會做。媽媽在家教我,但她過於心急,不知道我接受能力慢,幾次還沒學會,她就氣得用織毛衣的籤籤打我……她越急,我更學不會……最後,鄰居家小姐姐竟然不會吹灰之力把我教會了,從此我的數學成績一路開掛,到小學畢業,都是數學科代表。但我媽媽在“打”我的同時,也讓我很有自豪感。記得小學一年級,每天晚上我做家庭作業時,媽媽都會給我削鉛筆(我媽削鉛筆的技術真不是吹,每支鉛筆,銷的很工整,比刨筆刀銷的還整齊)。我同桌是一個男生,他的鉛筆筆芯總是斷的不成樣……每當我開啟文具盒,總能贏得前後左右同學羨慕的眼光。可能是因為我媽上學少的原因,她對我學習成績要求特高。有一次,自然考試我考了98分,竟回家被我媽抽了鞭子。她說:“現在都考不到100分,等五六年級,題難了,還能得多少?”這句話我至今都記得很清楚,可惜當時我是不理解的。對媽媽的印象,總是在“愛恨”交集中……小學3年級,我媽竟在市場上遇到了一位70多歲的書畫家,素不相識,她竟成功讓老畫家收我當了他第一個徒弟。那是90年代,10塊錢一節課,對我們家來說是相當昂貴的……從此,我總是坐在我媽腳踏車上(老式腳踏車,我是做前面那根槓上),每個週末,風雨無阻。有個夏天,雨太大,我媽把我送到老師家裡我衣服都溼透了,老師把她孫女的衣服給我換上。但我媽媽的衣服又何嘗不是溼透了呢,她還得繼續去工作……

    小時候,我捱過很多打,我印象中,他們皮帶都打斷了好多根,打人工具也是相當豐富,梳子、毛線籤、黃金條、竹子……所以,到現在我的性格里都帶著叛逆,帶著倔強。萬幸,我最終體會到了,這是我媽的良苦用心,沒有走上歧途。

    現在,自己也當了母親,我愛孩子,也希望他成才,我會學習我媽媽對子女“無私奉獻”的精神,但是不會採納她用“打罵”教育的方式。

    除了“打罵”,還有更好的方式教育孩子。我更希望和孩子做朋友,與孩子交心,以朋友的身份去引導孩子,幫助孩子,或許這樣,孩子更多感受到的是快樂和幸福;我不希望將父母的付出表現給孩子,那樣傳遞給孩子的更多是責任和感恩,無形中對孩子也是一種壓力。

  • 3 # 喵糧都吃光

    我不信這世界上會有沒打過或者沒罵過孩子的父母,要真是如此,這孩子一定是嬌生慣養壞了,將來長大了可是要出大事的

  • 4 # 隔壁二師哥

    我87年的,安慶農村人,小時候經常跟小夥伴一起去河裡野泳,大家都知道的,野泳很危險,所以雙方父母知道了少不了一頓皮肉之苦;可小孩子貪玩,記吃不記打,就野泳這事沒少打

    最記憶深刻的一次,是我爸用扁擔劈我,到現在我都還記得很清楚。

  • 5 # 我高興18

    謝邀。無需諱言,父母打罵過我,我也打罵過孩子。不是有句老話叫打是疼罵是愛嗎?不管此話對否,許多人都施行過承受過。這是實情真話,好在大多都不記仇記恨。當然有不打不罵孩子的父母,那必僅是少數人呀。父母是不會無緣無故打罵孩子的,兒時刁皮搗蛋,犯錯闖禍難免惹父母生氣,氣頭上捱罵是必然的,捱打也是常有的。雖然不提倡打罵孩子,但是惹急了,有多少父母修養到家,只是苦口婆心說服教育呀?我小時雖然也被父母罵過打過,但至今仍然感激父母對我的教導。我也罵過打過兒女,但他們長大後也沒有對我記恨在心。以上我說的都是大實話。

  • 6 # 黎明小志

    父母打過你,罵過你嗎

    爸爸打過我,媽媽只罵過我,現在想

    想還覺好笑

    爸爸很有文化,也很有才,爸爸在最早的時期當過老師

    爸爸的字寫的特別的漂亮,他的字寫出來龍飛鳳舞

    爸爸從小就教育我們做人要誠實和善良

    媽媽,小學文化,但是人長的特別漂亮,媽媽也是誠實和善良的人

    爸爸和媽媽所謂就是郎才女貌,過去都是包辦婚姻

    現在想想爸爸和媽媽對我,的教育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

    父母是我孝順到終老一直到去世不離左右

    人生沒有遺憾了,現在想想還是對父母有虧欠

    因為那時候都很窮,沒有給父母最好的生活

    也非常感到遺憾,時過境遷,一切都已成為過去

    往事如煙就把它當成美好的回憶吧

    如今我也成家立業了,我也有了孩子,還好孩子很聽話

    我也教育我的孩子,教育他為人善良,正值

    用真誠的心去對待每一個人,用善良,去溫暖每個人的心

    父母的教育要記在心中

    父母如今早已去世,天堂上沒有痛苦,願父母在天堂上幸福快樂的生活

  • 7 # 牽住夕陽的手

    過去家裡孩子多,父母都很辛苦養家,孩子之間大一點的帶小的,就這樣一天天度過,哪有孩子小時候不挨父母打,不被父母罵的。多數孩子可能都被父母打罵過。

    我小時候,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被父親打過一次,沒母親罵過一次,這是記憶中的,也許還有記不起來的。

    過去的小孩被父母打罵可以說是家常便飯,不像現在的孩子,被幾個大人寵著,護著。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沒人敢說,更別說打罵。有些人隨著孩子的性子來,最後孩子長大了,不尊重父母,不愛護長輩。

    前不久在影片中看到一個小男孩,想讓奶奶給他買一個玩具,奶奶沒答應,這個孩子在大街上打奶奶,過路的人勸都勸不住。

    聽話的孩子小時候不捱打,但是不聽話的孩子父母如果捨不得打,最後導致的結果是孩子成人後,根本不把父母放在眼裡,對父母沒有敬畏感,所以,當父母滿足不了她們的要求時,就會對父母下狠手。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過幾個子女動手打父母,有打死母親的,也有打死父親的,這樣的忤逆就是小的時候父母太寵愛的結果。

    總之,小時候被父母打過,罵過的孩子,成人之後尊敬老人,尊重父母的比較多。

    你說是不是?

  • 8 # 戒你如煙

    有些父母把體罰錯認為是訓導孩子的一種方式,為了教導孩子養成良好的品性,父母打罵孩子的情況很多。但這不是訓導孩子而是虐待兒童,打孩子並不能改正孩子的行為,反而會讓孩子產生攻擊性心理。捱打長大的孩子認為用暴力能夠解決所有的問題,長大後進入社會,把使用暴力作為解決問題的方式,所以家庭暴力就會引發社會暴力。

    偶爾去遊樂場,用大約30分鐘的時間觀察孩子玩的情況,就能大體瞭解孩子的性格。動不動用拳頭打別人的孩子顯然是在家裡捱打長大的孩子。而有些孩子即使被朋友打了或者朋友往自己身上扔沙子,也還是會對朋友說“你為什麼這麼做?不應該這樣做。你如果老這樣,我就讓我爸爸打你”,用這種話不停地去說服朋友。這樣的孩子大部分是在家裡沒有捱過打的。般來說,遭父母打的孩子很早就會學會攻擊別人,有時和朋友們一起玩著玩著,某些事不如自己的意願,就去打朋友。而在家裡沒有捱過打的孩子不知道用攻擊性方法去解決問題,所以就想不斷地去說服那些打朋友的孩子。

    統計資料表明,全世界的孩子中,南韓的孩子挨父母打最多。但是,雖然捱打最多,有問題的孩子卻不多,這是因為南韓的孩子們挨父母打的時候,他們都認為“父母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父母是因為愛我才這麼做的”,會做出非常理性的思考。但是,其他國家的孩子們捱打的時候會很傷心,對父母產生報復心理,所以他們非常害怕遭體罰。可能是因為這樣,有些人看到父母把孩子打哭的時候,邊搖頭邊說:“為什麼那樣對待孩子啊?”雖然孩子對父母的體罰會作出理性的反應,但是也不能把體罰看作一種合理化的方式。現在,體罰作為一種身體上虐待兒童的方式,是受法律制約的。由於受父母的毆打,兒童的死亡率在不斷地提高,為了用法律有效地去保護兒童,國家頒佈了相關法律。尤其是,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不多或者父母在情感上不能和孩子進行積極溝通的情況下再體罰孩子的話,孩子就會像西歐國家的孩子一樣產生復仇心理。

    我想對所有養育孩子的父母們提出“打孩子的時候有沒有想過要停下來?”這樣的問題。也許大多數的父母都有這樣的經歷,旦開始拿起棍子打孩子,漸漸地就無法控制自己的感情,從而向虐待兒童的暴力面轉化。實際上,我作有關養育子女方面的演講時,我讓那些在養育子女的過程中一次也沒有打孩子的父母舉起手,很遺憾的是沒有一位水父母舉手。之後我又問:“打完孩子之後有沒有感到心情很輕鬆?”這時仍然沒有人舉手。安靜了一會之後我接著問:“體罰孩子之後心情沒有感到輕鬆,那麼是不是應該仔細想想除了體罰孩子之外,是否還會有別的方法?”這時大多數的父母都點頭表示同意。實際上那些遭父母打的孩子以後也會用同樣的方式去養育自己的孩子。

    相比之下,讓孩子親身體驗比教育孩子更重要。因為我們對於成長過程中的親身體驗比我們學到的東西記憶更加深刻,所以小時候遭父母打的這一代孩子以後也會用同樣的養育方式去教育自己的下一代。“我是捱打長大的,但是我沒有出現任何的問題,所以孩子捱打的話也不會有問題。”父母懷有這樣的想法去打孩子,感覺很合理。其實,父母用棍子打孩子是因為不知道有其他方法。難道除了打孩子就沒有其他可以正確養育孩子的方法嗎?來討論的媽們大部分的苦惱是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一心想讓孩子養成好的習慣,所以只想透過打孩子來改正孩子的壞習慣但是不知不覺她們也開始懷疑:打孩子果真就是正確的方法嗎?從結論說起,媽媽不應該打孩子,而是應透過不斷地和孩子進行對話來解決問題。

    一般來說,捱打長大的孩子很會察言觀色,但是卻沒有自尊心。即,孩子過度處於被動的位置,像奴隸似的受壓迫或者做出攻擊性的行為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攻擊性的孩子大都行為粗暴,粗暴的行為當中隱藏著不害怕捱打的意識,因為他們認為可以透過捱打來彌補自己犯下的錯誤。最後,也就習慣了挨父母打。相反,父母一拿起棍子,孩子就舉起雙手哀求父母,並且無條件地說自己做錯了,從而想逃避父母的棍子,這樣的情況也很?多。但是,在這種時候,問孩子哪裡錯了、為什麼做錯了的話,大部分孩子都不知道原因以及對應的方案。英國哲學家約翰·洛克指出:這樣毫無考慮地把孩子養大,孩子就會像奴隸一樣形成“受壓迫的性格”,“一拿棍子的時候,孩子無條件地說自己做錯了,但是沒有棍子的話,孩子就會像混混一樣隨心所欲”,因此父母應該慎重地教育孩子。

    有些父母認為大聲喊叫好像沒有什麼,但這實際上和打孩子是樣的。在美國,大聲喊叫也被看做體罰,因為這讓對方感到不高興了。不要大聲喊而要用溫和的語氣對孩子說話,生氣的話先站起來走走,找回內心的平靜之後再和孩子交流。如果這樣解釋的話,幾乎大部分的父母都會異口同聲地說要想養育孩子“必須得修道啊”,用這種不好的語氣來頂撞。我們再來審視一下,生了孩子之後好好地養育孩子是一件多麼偉大的事。或者說孩子就是“正在生長的花草”,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堂堂正正的人雖然真的很難,但卻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父母就像養花和樹的園丁。園丁給花和樹施肥澆水,使其感受Sunny,最後開花結果,父母也給予孩子關愛保護,適時地教導孩子,把孩子培養成社會的一員讓孩子為社會作出自己的貢獻。

    把孩子培養成堂堂正正的人,這難道不是父母在修道嗎?世界上容易做的事情很少,反而困難的事情很多。父母要成為子女的榜樣,不斷地在子女面前起好模範的作用,是件很難的事情。如果以前透過打孩子來解決問題,那麼現在請開始學會用對話去解決問題吧。爭取做到“相同的話即使說三千次也不厭煩”,並且用溫和的聲音去說,只不過語調要有力度,偶爾也做出沉重的表情。這種情況下,一般爸爸的作用會更加有效,不過也不一定。如果爸畫是小心軟弱的性格,那麼媽媽如果起到這樣的作用,教育效果會苦象顯著

    媽媽要用語言和孩子進行溝通。有的媽媽說“本來平靜地用語言和孩子進行對話,教導孩子,但是孩子總是惱火,我無法忍受就又開始大聲喊叫”。開始的時候感到內疚,再遇到相似的情況試著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這樣慢慢地就形成了自己的方法和對策。時候重要的事情是問孩子為什麼做錯了,應該給孩子說一些適當的理由,不要忘記要說上3000次。提出“白板說”的約翰·洛克說,媽媽利用“冷淡的眼神”來指導孩子正確的行為。孩子們都害怕媽媽“冷淡的眼神”,最好的方法就是媽媽利用“冷淡的眼神”讓孩子感到愧。那麼媽如何利用“冷淡的眼神與孩子進行交流才會使孩子感到羞愧呢?這是值得考慮的問題。“打孩子”不是訓導而是體罰。即使是親生父母打孩子,也屬於虐待兒童,應該受到處罰。過去的俗語說“疼愛孩子的話就多打孩子一棍子”,那個時候如果捨不得打孩子的話,反而會毀掉孩子的前途。但是現在不同了。法律規定的虐待兒童是指“包括監護人在內的成年人損害兒童的健康或阻礙兒童身體的正常發育,對孩子進行身體的、精神的、性的暴力和殘酷行為以及監護人對兒童的遺棄和放任”。

    根據調查顯示:每年申報的虐待兒童疑似案件達7000餘件,其中虐待者是親生父母的情況佔80%。這樣如果再加上那些沒有申報的案件,我們可以想象會有多少兒童正在遭受虐待。尤其是由於離婚等原因,單親家庭中虐待兒童的比例非常高。保健福利家庭部調查顯示:在遭受虐待的兩萬九千多名兒童中,單親家庭兒童佔47%。單親家庭裡,父親或母親一個人養育子女,獨自承受經濟上的重任,無形中很多壓力就轉移到孩子身上,出現虐待兒童的現象。開始的時候對孩子大聲喊罵進行精神上的虐待,慢慢地就用棍棒、衣架、掃帚胡亂地打孩子,對孩子進行身體上的虐待。

    最近討論的事例中有一件事讓人印象很深。一位正在就讀研究生的媽媽,因為有考試就讓女兒整天和爸爸一起玩。早上很早就準備好早飯然後自己去圖書館學習,晚上回到家卻看到了觸目驚心的幕。丈夫說孩子到處亂跑,把自己弄得特別累,於是就用繩子把孩子的腿綁在沉重的飯桌上,自己則躺在沙發上看電視……看到廚房的飯桌下,女兒在冰冷的地面上蜷縮著身子睡覺,她趕緊過去抱緊孩子,這明顯就是對孩子身體上的摧殘、精神上的虐待。原來都說無知造就兇猛。正是因為不知道什麼是法律,什麼是虐待,所以這位爸爸無所顧忌地對孩子進行殘酷的虐待。雖然說不知道,但這仍然是犯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雪梨燉冰糖裡面放什麼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