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162891470254

    咳嗽痰多,止咳不是目的,而是排痰!痰是呼吸道分泌出的黏液,咳嗽把痰排出,可保持呼吸道自潔和通暢,咳嗽自然就會減輕或治癒;若不能排出,成為身體裡病理產物,則疾病難愈。

    咳嗽是排邪反應,一味止咳,邪氣(分泌物)存留體內,則反覆咳嗽。如果一再的咳嗽—止咳—咳嗽—止咳,排邪—壓抑—排邪—壓抑,最終邪氣閉在體內無法排出,或轉化為慢支和哮喘等久治不愈之症。

    在此,介紹12種止咳化痰的方法:

    7種按摩止咳化痰法

    分推八道

    也稱胸八道,有止咳化痰,降逆平喘之效,對各種咳嗽、胸悶胸痛都可應用。一次可操作三五分鐘以上。

    操作方法:從第一肋間隙,以兩拇指自胸骨向兩側肋間隙分推,由中間向兩側推,推到第四類間隙,左右共八道。手要貼,手法穩而不亂,再配揉膻中效果更佳。

    分推肩胛骨

    適應各種型別的咳嗽,無論寒熱,尤其是咳嗽剛剛開始時,止咳效果更好!時間次數的操作上每次至少不低於300~600次。

    操作方法:用兩個手的拇指指腹從肺俞穴沿著肩胛骨後緣向下分推,沿著肩胛骨骨縫從上向下推如彎月。

    運八卦

    特別注意,寒咳做順八卦,熱咳做逆八卦。一次可操作10分鐘以上。

    能寬胸理氣,健脾助運,運化痰溼,故適應於呼吸道病症止咳化痰,對咳嗽痰喘有良效。

    操作方法:

    關鍵是要以掌心內勞宮穴為圓心,而且要不大不小用拇指前側端畫圓,是以圓心至中指根橫紋內2/3和外1/3交界點為半徑,八卦穴即在此圓上。

    推四橫紋

    來回搓四橫紋可以增加行氣的力量,幫助把痰咳出來。一次推拿10分鐘以上。

    這個穴能清熱散結,我們經常在臨床中把它用於燥痰,就是因為有熱,聽著那個痰是刺啦刺啦聲音的燥痰。還有扁桃體腫大,腺樣體肥大,鼻淵就是我們西醫裡講的鼻竇炎。這些病中用四橫紋的效果非常好。

    操作方法:位於我們手掌的指側緣,從第二到第五指指根與掌相接的橫紋中央,用我們的拇指來回推拿這四處橫紋。

    揉掌小橫紋

    是化痰要穴,它特別適合用於痰多雍盛的這種咳嗽。一次揉10分鐘以上。

    脾虛生溼,溼聚成痰。就是我們說的痰很多,但是痰是那種痰呼嚕呼嚕的痰,那麼透過按揉這個穴位它就容易咳出。

    揉掌小橫紋配合揉二馬,能加強咳喘、肺炎、氣管炎、支氣管炎等症的功效。

    操作方法:在小拇指指根下方,掌橫紋感情線稍上,用我的拇指指端按揉。

    揉肺俞穴

    如果找不到準確位置,可以用搓法代替,即用手掌橫擦該部位,以皮膚髮紅為度。一次揉5~10分鐘,或搓300~600下。

    小兒咳嗽不止推薦揉肺俞穴,本穴有補肺氣的作用,故多用於治療肺系虛證,也可與其他具有清宣肺氣作用的穴位合用,以治療肺系實證。

    操作方法:

    位於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家長可用兩手的拇指或食、中兩指輕輕按揉肺俞穴,每次5分鐘。小兒面板嬌嫩,手法要輕柔,按揉時沾少許鹽粉效果更好,此手法能調肺氣、補虛損、止咳。

    只要咳嗽有痰都加以揉肺腧和膻中,其實肺腧和膻中雖然是體穴,它們因為是近端穴,但是在治療這個孩子化痰或者是排痰效果都是非常好的。

    橫搓三焦或拍打前胸和後背

    可通三焦之氣,起到增強體質,止咳化痰的作用,媽媽們也可以作為日常保健推拿手法使用。

    操作方法:

    我們可以用手掌橫搓前胸和後背三焦部分,包括後背的上背部、腰背、和腰骶;前胸的上胸、上腹和下腹部。一個部位可300次左右。

    孩子有痰咳不出來時,媽媽奶奶也可以在寶寶的前胸和後背(左右肺部位置)由下往上有次序地拍打,尤其要拍打背部和胸部下方痰液易積聚的部位,促進寶寶痰液排出。

    5種對證食療方法

    中醫認為,咳嗽有外感和內傷之分,而外感咳嗽又分風寒和風熱,不同型別的咳嗽在用藥上是完全不同的,食療方法也就不同。

    內傷咳嗽指長期的、反覆發作的慢性咳嗽。或是因感冒發燒引起的咳嗽,雖然感冒發燒的症狀已消失,但咳嗽卻一直好不了。

    風熱咳嗽方:梨+冰糖+川貝

    川貝能潤肺止咳化痰平喘,清熱化痰,用於熱症咳嗽。

    將中間梨核挖掉放入五六粒川貝,二三粒冰糖,拼好梨放入碗裡上鍋蒸半小時,分2次吃。注意川貝要敲碎成末。

    風熱咳嗽食療方,同時一定要戒一切發物、辛辣和肥甘厚味食物。切記!

    風寒咳嗽方:烤橘子

    橘子性溫,能化痰止咳,吃了烤橘子後痰液會明顯減少,鎮咳效果好。

    小小的蜜糖桔、柑橘都可以,但不能是橙子和柚子。將橘子直接放在小火上烤,不斷翻動,烤到橘皮發黑,有熱氣從橘子裡冒出。稍涼剝去橘皮吃溫熱的肉。如果是小小的蜜糖桔,可以吃幾個。最好配合大蒜水一起喝,一天2~3次。

    風寒咳嗽食療方,同時一定要戒一切寒涼食物。切記!

    內傷寒痰方:山藥+用炒薏苡仁熬水喝

    寒痰,白色而稀,需溫肺健脾化痰。

    山藥健脾胃、補肺氣,益腎精,此方最適合嬰幼兒食用,不但能止咳治哮喘,還對小兒的厭食、虛汗多、流口水等病症也有很好的治療效果。炒薏米,有非常高的健脾養胃效果,熬水喝可利溼化痰。提示一下,用鐵鍋把薏米炒熟變成金色,炒薏米的時間大約是二十分鐘左右。

    內傷熱痰方:白蘿蔔+川貝熬水喝

    熱痰,痰黃黏稠,堅而成塊者,熱邪煎熬津液導致的,需清熱化痰。

    用三五片白蘿蔔、三五個川貝熬水喝。白蘿蔔能降氣化痰、消積排便,寒痰熱痰都可以。

    在臨床中發現,小兒推拿+食療驗方,是非常有效的綠色療法,可謂相得益彰,錦上添花。

    以上12種咳化痰方法可以根據寶寶的症狀配合起來使用,療效更加顯著。

    中醫認為:飲食不節,損傷脾胃,會導致運化功能失常,生溼生痰。在此,特別提示:咳嗽痰多、反覆不斷的寶寶在生病期間,忌口非常重要。

    寒涼、甘厚味、牛奶、酸奶、芝士、奶油、蛋糕、魚腥蝦蟹(腥臭)、甜酸食物、橘子、花生、瓜子、巧克力、糖果以及補品都不適宜食用。 一定要清淡飲食多喝水,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三分治療,七分靠養”,多喝點水,才能使黏稠的分泌物得到稀釋,使痰液更容易咳出來。生病期間不是講究營養的時候,越增加營養物質,寶寶的脾胃負擔就越重,脾胃越是運化不動,就越容易積滯生痰,杜絕生痰之源,痰才會快速被“消化”哦。 寶寶入睡時咳個不停,可適當墊高枕頭,或用吸入蒸氣方法,讓潮溼空氣助其清除肺部黏液而平息咳嗽。

    寶寶咳嗽時父母可參照以下症狀,來判斷病情的嚴重與否,警惕以防肺炎或哮喘,應及時就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最炫民族風的原唱叫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