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一個國家要發生戰爭,無非一個原因:利益。經濟方面的,包括土地、人口、物產等。政治方面:權力。權力代表資源,資源代表利益。一旦利益中的任何一個部分被破壞,或者得不到滿足,就會發生戰爭。戰爭結束之後,權力和利益重新分配,心滿意足之後社會進入平靜期。在中國,由於經濟制度上的特點:小農經濟,加上物產確實豐饒:處在溫帶氣候區,河流密佈土地肥沃,氣候溫暖。這兩個條件意味著,華人對任何東西的需求都可以從充足的土地資源那裡索求,不必擔心人口過多,人口是按照生產力來生的,沒有誰喝著涼水還在努力生孩子的。因此,中國曆朝歷代的戰爭,除了統治階級之間的權利爭奪之外,一定是因為土地養不活那麼多人了。
可是剛才不是剛剛說了,人口是按照生產力水平來生的嗎?這話沒有錯,土地總量沒有減少、生產技術也沒有提高的情況下,人口增長會非常慢,除非土地開墾增加或者畝產增加。但是人口和土地總量都沒有變的情況下如何能出現因養不活人而引發戰爭呢?因為土地的分配方式變了。王朝開始,每戶十畝地。王朝末年,土地兼併,十戶人有三戶沒土地。這三戶人就一定會成為戰爭的發動者。經過戰爭改朝換代,土地重新分配,什麼問題都解決了。那為什麼還要對外擴張?
再者,往東是大海,往西是冰原荒漠,往南是叢林山嶺,往北是大漠和雪山。而文明發展過程中,有必然規律的同時,會伴隨著一些看似偶然的東西出現,比如秦始皇對分裂局面終結。當然這還不夠,還得有人提供一套方案,讓統一的局面能夠長久保持的,這個人叫李斯,他發明的郡縣制讓國家進入了一個不容易分裂的治理模式裡。當然,還少一樣東西,就是對意識形態的控制方案,這個東西也有了,就是孔子學說的出現:仁政。以仁治民,以禮匡天下。仁政的施行會極大的緩解階級矛盾,以禮制來規範各階層之間的關係,使得社會結構可以保持相對安穩。
在合適的地方,於合適的時間,出現了合適的人。天時地利人和。造就了一個完全可以自己解決生存和發展所有問題的中華文明。那還會出現擴張嗎!只需要抵擋外來入侵即可。這無關血性,這是關乎人的後天本性。所謂後天本性,例證為:彪悍嗜血的蒙古騎兵在元末時期一樣會變成圓滾滾的財主,刀都不會用了。人會把自己的秉性編織進文明的體系裡,文明系統反過來會改變人的秉性。
反觀歐洲。他歷史上沒有被嬴政這樣的人統一過,也沒有出現李斯或者孔子這樣的人來給社會定製牢籠。歐洲的土地未嘗不遼闊,氣候也不能說不好。一輛馬車,行進過程中,如果左邊的山石踏落,馬車一定會偏向右邊。套用歷史發展的模式講就是,歐洲這輛馬車在一路狂奔的過程中並沒有出現誰來把它拉進統一的馬廄裡,於是它就只會繼續在分裂的曠野上賓士。直到1914年,每個國家都是一輛馬車,但是明顯誰都嫌別人的地方太大,誰都嫌自己的東西不夠好。但是基於大家都有得失利弊的考慮,各馬車之間會保持相對平衡。當然這樣的平衡一定是因為彼此剋制。但並不意味著這種剋制會逐漸成為常態,因為文明的秉性會把人限定在某種範疇裡,這個範疇決定了人必須要以什麼方式才可以生存:一片群獸共居的土地上,狼會防著虎,虎會防著豹,豹會盯著狼,誰都不安生,若想解決這個問題,只有消滅其他競爭者。但是自身的存活必須得以保證——既要決絕問題,又要保住自己,唯一的辦法就找準敵人,拿來消滅,找準朋友,拿來互保。於是出現了德澳意聯盟對峙英法俄聯盟的局面——他們兩個陣營只要消失掉其中一個,剩下的人將可以得到更大的生存空間。因此可以確認,薩拉熱窩的槍聲一定會響起來。即使沒有這個事件,任何其他偶發的事件也會導致戰爭爆發。
歷史發展方向的不一樣,導致了文明體系的差異。中華文明過了秦漢之後,徹底變成了自我修復和滿足的體系型別,而歐洲文明,從一開始就沒有出現過任何契機使其具備自我修復和滿足的能力,他只能靠改變外部環境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但凡一個國家要發生戰爭,無非一個原因:利益。經濟方面的,包括土地、人口、物產等。政治方面:權力。權力代表資源,資源代表利益。一旦利益中的任何一個部分被破壞,或者得不到滿足,就會發生戰爭。戰爭結束之後,權力和利益重新分配,心滿意足之後社會進入平靜期。在中國,由於經濟制度上的特點:小農經濟,加上物產確實豐饒:處在溫帶氣候區,河流密佈土地肥沃,氣候溫暖。這兩個條件意味著,華人對任何東西的需求都可以從充足的土地資源那裡索求,不必擔心人口過多,人口是按照生產力來生的,沒有誰喝著涼水還在努力生孩子的。因此,中國曆朝歷代的戰爭,除了統治階級之間的權利爭奪之外,一定是因為土地養不活那麼多人了。
可是剛才不是剛剛說了,人口是按照生產力水平來生的嗎?這話沒有錯,土地總量沒有減少、生產技術也沒有提高的情況下,人口增長會非常慢,除非土地開墾增加或者畝產增加。但是人口和土地總量都沒有變的情況下如何能出現因養不活人而引發戰爭呢?因為土地的分配方式變了。王朝開始,每戶十畝地。王朝末年,土地兼併,十戶人有三戶沒土地。這三戶人就一定會成為戰爭的發動者。經過戰爭改朝換代,土地重新分配,什麼問題都解決了。那為什麼還要對外擴張?
再者,往東是大海,往西是冰原荒漠,往南是叢林山嶺,往北是大漠和雪山。而文明發展過程中,有必然規律的同時,會伴隨著一些看似偶然的東西出現,比如秦始皇對分裂局面終結。當然這還不夠,還得有人提供一套方案,讓統一的局面能夠長久保持的,這個人叫李斯,他發明的郡縣制讓國家進入了一個不容易分裂的治理模式裡。當然,還少一樣東西,就是對意識形態的控制方案,這個東西也有了,就是孔子學說的出現:仁政。以仁治民,以禮匡天下。仁政的施行會極大的緩解階級矛盾,以禮制來規範各階層之間的關係,使得社會結構可以保持相對安穩。
在合適的地方,於合適的時間,出現了合適的人。天時地利人和。造就了一個完全可以自己解決生存和發展所有問題的中華文明。那還會出現擴張嗎!只需要抵擋外來入侵即可。這無關血性,這是關乎人的後天本性。所謂後天本性,例證為:彪悍嗜血的蒙古騎兵在元末時期一樣會變成圓滾滾的財主,刀都不會用了。人會把自己的秉性編織進文明的體系裡,文明系統反過來會改變人的秉性。
反觀歐洲。他歷史上沒有被嬴政這樣的人統一過,也沒有出現李斯或者孔子這樣的人來給社會定製牢籠。歐洲的土地未嘗不遼闊,氣候也不能說不好。一輛馬車,行進過程中,如果左邊的山石踏落,馬車一定會偏向右邊。套用歷史發展的模式講就是,歐洲這輛馬車在一路狂奔的過程中並沒有出現誰來把它拉進統一的馬廄裡,於是它就只會繼續在分裂的曠野上賓士。直到1914年,每個國家都是一輛馬車,但是明顯誰都嫌別人的地方太大,誰都嫌自己的東西不夠好。但是基於大家都有得失利弊的考慮,各馬車之間會保持相對平衡。當然這樣的平衡一定是因為彼此剋制。但並不意味著這種剋制會逐漸成為常態,因為文明的秉性會把人限定在某種範疇裡,這個範疇決定了人必須要以什麼方式才可以生存:一片群獸共居的土地上,狼會防著虎,虎會防著豹,豹會盯著狼,誰都不安生,若想解決這個問題,只有消滅其他競爭者。但是自身的存活必須得以保證——既要決絕問題,又要保住自己,唯一的辦法就找準敵人,拿來消滅,找準朋友,拿來互保。於是出現了德澳意聯盟對峙英法俄聯盟的局面——他們兩個陣營只要消失掉其中一個,剩下的人將可以得到更大的生存空間。因此可以確認,薩拉熱窩的槍聲一定會響起來。即使沒有這個事件,任何其他偶發的事件也會導致戰爭爆發。
歷史發展方向的不一樣,導致了文明體系的差異。中華文明過了秦漢之後,徹底變成了自我修復和滿足的體系型別,而歐洲文明,從一開始就沒有出現過任何契機使其具備自我修復和滿足的能力,他只能靠改變外部環境的方式來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