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華大健康
-
2 # 桂花芳香77105282
我們從小就熟記“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善是人的本性,也是人一生的追求和修行。
老子日“道,可道,非常道。”修善,從本質就是按道行事,“聞道而行”。即是說,按照規律行事,遵守社會道德。
在現代,就是要象白求恩醫生那樣,在技術上精益求精,為人民的醫療事業獻出一切;像張思德,雷鋒等英雄人物一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善是奉獻,不求回報。
在汕頭,以前有“存心善堂。”現在在汕頭,在全國,都有慈善機構,默默奉獻……
我是一位醫生,我要一輩子為病人服務,做一個脫離了低階趣味的人,做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一輩子為人民做善事!
以上,供參考之。
向雷鋒同志學習。
-
3 # 凌崖的江湖
1、真正的善與虛假的善是一對反義詞,所以,真正的善,必然是真誠的,是發乎真實內心的,是不矯揉造作的,這樣的善才美、才可愛,才令人心動,因為它完全是從內心中一種發乎天然的流露;
2、真正的善,它又飽含一種對他人、他物的尊重,所謂“廉者不受嗟來之食”,輕蔑地呼喝著拿著食物對亟需它的人說:“你,來吃!”,雖然給其食物的舉動是善的,但因心地缺乏對對方足夠的尊重,所以終究不算真正的善;
3、真正的善,它還需要智慧來施行,有時雖然是為對方好,但因時機、機緣不對,或者說自己所用的方法不對,反而對對方造成了傷害,這也不能稱為真正、足夠的善;
4、真正的善,有時看起來又像惡。言語上有“美麗的謊言”之說;師長對學生、家長對愛子有時也會施以懲戒,有時甚至會很嚴厲;就連以慈悲為懷的佛家,不也有“德山棒、臨濟喝”之說不是?但它們終究是“善”!
-
4 # 火流星
永遠沒有真正的善,無論從那個角度和哪科學說來講。所以不要去追求真和假的問題,隨意的善、隨緣的善、隨心的善更好一些而已,也僅僅是更,不會有真。
我們最常聽到的一個詞,善良。善,都能理解,良實則為分寸。優和良為何要把良組合上去,就是善不可刻意去追求最好,追求完美,追求境界,這都不是好的選擇。
你看到有人需要幫助了,而自己正好路過且正好隨手幫了一下,這就是善。
你看到一件事情,自己什麼都幫不上,但是自己感動或者其他情緒落淚了,這也是一種善。
凡事不要去刻意的追求,要從心底自然萌發出來的行為。
每一個人一天都會有很多心思,如果這種心思都是好的,那麼就是一種善,如果偶爾有一些不好的,但是馬上就把他轉變了,這也是一種善。
善可以是對別人的,也可以是對自己的。
可以是對世界的,也可以無處不在又任何地方都不存在的。
所以,不用刻意的琢磨和概括,隨順的去做。善就在心中,就在行為中,就在這個美麗的世界中。
-
5 # 小程式15554019979
從前有一個和尚和屠夫,他們是好朋友,他們相約每天早上叫對方起床,和尚起床唸經,屠夫起床殺豬。結果60年後,他們都死了,和尚下了地獄,屠夫確上了天天堂
-
6 # 柘初
“善”包涵兩種含義:
第一,就是不做壞事。筆者認為,單就這層意思講,是沒有人能夠做到的,因為沒有誰一輩子不做一件壞事。人性最大的弱點是自私,人會為了滿足自己的私心而去損害別人,即使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也不能保證自己一生沒有做過一件損害別人的事情。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是絕對的,也沒有人能做到絕對的“善”。
第二,“善”只是辨別是非的一個標準。《道德經》裡也說“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就是說“善”之所以為“善”,是因為有“惡”的存在。因此任何一種善,都是相對而言。“善”要從心而發,要時時有敬畏,要讓大愛之心常駐心間,這樣就可以儘量多的做到“善”。
-
7 # 偶然相遇369
善字是羊字下面一邊一點下面一囗組成。意思是有口且不用囗咬吃羊兩口。羊是弱者。常與羊保持和諧共處。
這就說明凡有口強勢的動物不功擊羊就是友好善意的。正如人有權有勢,實力強的不欺壓殘害弱勢群體,而且會去幫助弱勢無助的人。這就是善。
再者從嘴上要有德。不要用嘴去功擊傷害他人。嘴上留德。說造就人的好話,這也是善。
善:就是思想上是正義的,良知的,不具有惡意傷人的思維。做事是公平,友好和諧的,不是欺騙壓榨殘害惡毒的。言語是溫和的,語出有德與人和睦。保持思想維美言語行為上出發點有愛心。
凡有愛心的都是好的。都屬善的。善就是愛,愛就是善,有愛才有善。
-
8 # 儒姐在北京
通常對於“什麼是善”,有兩種粗糙的看法。一是認為善是外在的、客觀的,就是隻要一個人的行為符合某些既定規範,從對父母的晨定昏省到對社會的急公好義,都可以視為好人好事的代表。這種看法的困難是,有些善行可能是偽裝的,甚至成為沽名釣譽的手段,譬如,某些造橋修路的大善人竟是為害鄉里的惡徒。另一種看法則主張善是內在的、主觀的,就是隻要一個人有心為善,那麼他的行為效果即使造成各種災難,也不失為一個善人。然而在“我雖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的情況下,誰能不覺得內疚呢?誰還能自視為義人呢? 以上兩種看法可以分別稱為效果論與動機論,顯然各有所偏也各有所見。儒家的立場呢?中庸之道。善必須兼顧效果與動機,涵蓋外在規範與內心要求。以孔子當時所面臨的處境來說,“禮壞樂崩”是指外在規範之瓦解,那麼如何維繫並且重建呢?只有透過對內心要求之強烈自覺,而內心要求即是“仁”。“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就是明確的呼籲。不過,這裡毋須矯枉過正,以為孔子走入內心世界,成為純粹的動機論者。因為孔子說自己“三十而立”,又說“立於禮”,足見內心要求與外在規範配合起來,“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才是儒家對於“善”的真正見解。 用淺近的話來說,“善”是兩個或多數主體之間,適當關係之滿全,這裡隱含三點意思:其一,獨自一人時,無善可言;善必須在人我相待的場合才能展現,“仁”字“從人從二”,確有深旨。試問:人無父母,如何盡孝?人無國家,如何盡忠?人無朋友,又如何講信修睦?孝、悌、忠、信當然是善,但是獨自一人流落荒島時,如何滿全這些要求?其二,人與人之間“在假設上”必有某種適當關係,因此,若不能生而知之。就要學而知之,甚至困而知之,同時,所謂“適當”,又隨古今中外時空不同而稍異,若想行善,豈能單靠一廂情願?這是儒家重視學習與教育的主要原因,亦即不僅為了謀生活,更為了安性命。其三,要求“滿全”這種關係的動力,則無疑是與生俱來的。所謂“見父母自然知孝,見兄長自然知弟(同‘悌’)”,在一見之後就有要求滿全的動力自然湧現。因此,善一方面攝禮歸仁,另一方面攝仁契禮,必待仁禮相應,既有內在基礎,又有外在行動,然後可說“為善”。 現實生活只有一個指標,就是“擇善固執”,不然難免荒廢、遺忘或背離人性向善的根本要求。當然,人生還有一些非關道德的潛能可以體現,如知識與藝術,儒家對此亦充分肯定及發揮。
回覆列表
自古以來,就有“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的說法,所以說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人的本性。
但是我們在實際落地中,就有了善與惡之分。
首先我認為,善從心起。每個人都有從善的理想。正因為騙子抓住了人的這個本性,才得以行騙成功!
其次,善從點滴行動做起。心裡有善不落地,終久不行,所以不管在幹什麼事,都要落實善念,把善行當成習慣,每件事上以善的標準要求自己,這樣就會給社會樹起行善新風。
最後,以自己的善行去影響周圍的人,讓他們也從善,從辦好事做起,讓整個社會積善積德。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