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z2777
-
2 # 小川談國學
首先正的方面:1.有穩定的後方,關中千里,土地肥沃,三面秦嶺,易守難攻。一面環水之上游,順以擒賊,所以此真帝業之都也。而項羽則不然,彭城地方狹窄,四面受敵之地,沒有穩固的後方,敗則難以重新開始。劉邦每次打敗之後蕭何馬上就能從漢中重新組織兵力源源不斷的輸送。
2.用人方面氣度恢宏,不拘一格。其所用陳平三易其主,盜嫂受賄,雖其人格低劣,擅長見風使舵,但其智計甚高,又兼從項羽那邊逃過來的熟悉那邊的情況。商之興也,伊尹在夏;周之興也,姜尚在殷。所有劉邦唯才是舉韓信是也。招降納叛,季布是也。
3.借勢的能力。卿子冠軍宋義被殺,懷王被放逐而被殺於江邊。而劉邦對他們有什麼感情呢?但是卻藉助為他們報仇的名義披麻戴孝,列其十大罪。指責項羽的不仁不義,天怒人怨,號召全國群起而攻之。為什麼義帝這麼的一張號令天下的好牌,卻被反而成為了項羽的束縛,而曹操卻能借獻帝之名義肅清寰宇,排除異己,唯我獨尊,二代而得至尊寶位。故而范增可殺也,項羽猜忌之心早生而於陳平反間計不過爆點耳。
奇的方面:
1.出爾反爾。出爾反爾可能是張良最擅長的招式了。其一破秦關,其二打齊國,其三滅亡項羽。張良都是採用的是先和談,何談成功之後別人毫無戒備,劉邦直接就殺過去了,都獲得了大的勝利。垓下悲歌這個最終悲劇其實還是始於相信別人,相信就會給別人傷害你的機會。雖然項羽當時處於弱勢要不是親信別人的話他的人質還在況且也不會這麼快的失敗。雙十協定簽好後立即撕毀開始內戰,可惜ZG早有準備,可見學習歷史可以讓人避免很多坑。
2.釜底抽薪。釜底抽薪所要達到的最好效果就是獨夫民賊。這就是統戰的牛逼之處。不管是栽贓嫁禍斷其歸路,暴利引誘讓其自判,謠言中傷等等。這就是不戰而勝,就是以最小的代價擊敗敵人的方法,也是種蠱術和同盟術的運用。兩者一正一奇,一陰一陽,互為表裡,可謂至道也!
回覆列表
楚漢戰爭後期,形成了以劉邦為總司令兼任中路軍司令,韓信為北路軍司令,英布為南路軍司令,彭越為敵後司令,四個細分戰場的總體戰略。
以劉邦為誘餌吸引楚軍主力,其餘三軍剪除其側翼,最後合圍。
而項羽計劃用中路突破擒賊先擒王的策略,破壞敵包圍圈。
劉邦且戰且退,當項羽追到鞏的時候,楚軍主力再也無法西進,劉邦堅壁清野以城固守,項羽的中央突破戰略失敗,發現其側翼漸失,大為恐慌。
項羽再次改變策略,中路改為防守,回援其大本營,結果中路又被劉邦擊潰了,先前的效果全部丟失,項羽在攻中路,大本營又被彭越和盧綰、劉賈端了,最後項羽被幾路大軍合圍,自己帶著少數部隊突圍,漢軍追擊,項羽的軍隊越戰越少,最後被斬殺在東城。
圖為戰爭簡易圖,方便理解,不做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