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microkof

    康熙並沒有穩贏的勝算,而是在賭。

    康熙當時內心到底怎麼想的,並沒有明面上的記載,當時議政大臣列了三種以上的方案讓康熙選,康熙選擇了大臣最反對的一種,也是最激進的一種,就是三藩一起撤,直接撤。

    八年後他贏了,所以你覺得他英明,如果輸了呢,改朝換代。

    康熙他自然是有他的一些道理,比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比如八旗軍戰鬥力強,比如吳三桂世子在京城做人質,不知道他是不是也想到了吳三桂歲數大了命不久,所以跟吳三桂耗得起。

    康熙的輸面也很大,但是吳三桂確實是被逼的造反,內心不夠堅決,如果吳三桂換一個更強的人物,同樣的年紀,其他照舊,改朝換代是很有可能的。

    總之,康熙贏了,說什麼都是對的。撤藩對國家大業是沒壞處,但對於軍隊傷亡,對於百姓死難,其實還是還有更好的辦法的。

    康熙還是年輕。

  • 2 # 容我漫溯

    三藩是什麼

    滿清代明,入關前後收服大量的明朝降將,並利用這些人地兩熟的力量作為南下對付李自成農民軍和明朝各地守軍的先鋒。他們在清朝定鼎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同時也為自己擴充了實力、取得了同當時諸多八旗重臣如鰲拜、蘇克薩哈等人不相上下的影響和地位。

    這些人中,以吳三桂、耿仲明和尚可喜三人實力最為雄厚。隨著清軍南侵,三人積功封爵漸高,隨著天下大勢既定,最終封王立藩,各自坐鎮一方。吳三桂由平西伯晉平西王,世鎮雲貴;耿繼茂、精忠父子先後襲靖南王,鎮福建一帶;尚可喜晉平南王鎮廣東一帶。

    設立三藩,本就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清庭設立三藩封王列土的作法實在是江山草創、萬事未籌的權宜之計。以清朝早期上到皇太極努爾哈赤下到康熙可謂三代英主的識見,不會不曉得歷史上藩鎮割據的危害和惡果,然而時局如此不得不然。滿清雖在明朝農民起義煙塵四起的心腹大患如巨人腹痛垂危時趁你病要你命奪了關內花花世界,然而三十多萬滿族和蒙古等民族人口散在這幾萬萬的漢人海洋裡實在是微不足道,不得不放開顧忌重用降將並在戰爭基本結束後進行了優厚安置。

    三藩有多牛

    藩鎮,最初始於唐朝中期,取“保衛、屏護”之意,隨著實力座大、地方與中央政權的關係發生變化後,政令自出、宣調不從,逐漸尾大不掉,成為左右時局和危害政權的級數相當的對手。唐玄宗時的安史之亂即是因此導致,唐朝後期日趨沒落,藩鎮成為唐朝滅亡的直接原因。

    清初的三藩比諸中唐的藩鎮,幾乎有過之而無不及。

    平南、靖南二藩各有兵力十五佐領,綠營兵各六七千;平西王所屬兵力五十三佐領,綠營兵一萬二千。尤其吳三桂功高兵強,在南下過程中吸納籠絡了四方精兵猛將。加上分佈各地的軍事將領,三藩勢力差不多已經佔了全國的半數之多。

    清朝不得不每年拿出近半財政收入供養三藩龐大的軍隊;三藩在鹽政、冶鐵等命脈經濟中大肆壟斷、上下其手;基於早期准許的“便宜行事”,吳鎮在官員的任免上更是做大做強,甚至當時有“西選之官遍天下”之說。

    財政、經濟和幹部任免上紛紛掣肘中央,使清朝政權的運轉捉襟見肘。更何況三藩各據一方、同枝連氣,廣佈黨羽、密謀營運,已經成為事實意義上的割據勢力,存在和進一步無所忌憚,深重的影響了清朝的安全穩定和社會經濟發展。此時,撤藩已是勢在必行。

    損失慘重的“三藩之亂”

    康熙皇帝時年二十歲,在我們還未走出校門的年紀,他力排眾議,在很少人支援的情況下做出了一個極其重要而果敢的決定:撤藩。隨之而來的,是吳三桂斷然起兵造反,靖南、平南各路影應,繼而波及三分之二國土的“三藩之亂”拉開帷幕,直到1681年清軍攻入昆明吳世璠自殺,持續八年的大戰亂方才平定。

    持久的大範圍戰爭,導致大約1億人死亡,遠遠超過了元明清三朝開國戰爭的死亡人數之和;經濟民生和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基本停滯、倒退。戰爭平息後,經歷了漫長的調息休養,這個龐大的帝國和百姓才得以緩過元氣。

    爭議與得失

    關於康熙撤藩和引發的“三藩之亂”,後人眾說紛紜,出現了各種支援或否定的爭議。否定的聲音認為,它是一場“清廷與其‘老牌奴才’之間的‘大火併’”,或者認為它是明清之際民族矛盾的繼續和發展。

    我倒覺得,看待歷史最好少用階級論調或更加佔位高遠的上帝視角來分析褒貶。三藩的日趨座大,無論清庭在1673年是否做出了撤藩的決定,最終都會引發來自中央和地方割據勢力雙方的大規模戰爭,而此可以想見的是,事情拖的越久,戰爭烈度就會越大。從當時政權的角度看,為了維繫帝國自身的安危以及追求心無旁騖的經營“家天下”,撤藩是絕對明智的選擇——起碼作為不二世出的千古一帝的康熙皇帝的青年時期,自家管理自家的員工、想要有錢拿來修繕河工的事都不能痛快辦到,康熙又能忍得下去?可以說如果沒有三藩的平定,接下來的盛世自不必說,西域青藏和東北、新疆的戰爭清朝是絕難支撐應對的!

    無論怎樣,清朝打了勝仗。經此一役,穩定下來的清朝慢慢的將國家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迎來了歷史上少有的治世之一。

    歷史沒有如果,但是我們假設三藩之亂的勝利者另有其人,那麼誰敢說那個反覆無常的三姓家奴、所謂“千軍一怒為紅顏”的吳三桂能將國家經營到哪裡去?誰知道呢。

    究竟誰得到了支援暨屠城說

    平民在戰爭中的角色只有一種,既炮灰。平民在戰爭中的命運也只有一種,被裹脅。除了極少數有抱負、有理想的精英分子主動投入戰爭偉業,或更為幸運的天佑之子作為平民身份能在亂世戰爭的餘燼存活、勝出如朱元璋等特例,平民的結局大多悲慘,流離失所、亡命奔突,最終落得家破人亡,死無葬地。無知無畏鼓譟戰爭的愚人最是可恨可笑。

    想來十七世紀後葉的華人(鑑於目前很多人“涯山之後無中華”的論調,我們估且這麼稱呼,我本人是認為無論蒙元和滿清都是中國),堪堪從明末農民軍的肆虐和明清戰爭的灰燼中苟延殘喘活下來。康熙親政後採取了一系列休生養民的舉措,老百姓剛剛嚐到了能吃上飯的滋味,萬事待興時節,人煙漸多的大路上甚至能看到三三兩兩赴縣赴省趕考的生員舉子。如果把我們腦子裡吃飽飯以後才容易出現的雜七雜八的東西都清除掉,以那時億萬分之一的普通老百姓的視角看問題,我相信,沒有人在這種情況下傻瘋了拋家舍業去追隨一個才蓄髮不久亂蓬蓬身著前明衣冠的不倫不類的人去造反。何況,正是這個人,打出復明旗號的這個人,曾經在不久之前引著清軍一路屠殺明朝百姓、親手殺了前明的永曆小皇帝。

    說起屠殺,不禁想到了再早的張獻忠。至今有人否認張獻忠屠川的歷史。事實上相隔幾十年的事情卻如同翻版:江山分別是前明和清朝的家天下,而張和吳才是拆屋倒灶無所顧忌的那一方,究竟是誰、出於何種目的大肆屠殺,稍稍思考,也不難想通,何必抬扛呢。

  • 3 # 明莊趣談

    關於康熙撤藩那是康熙必須要走的一步了!

    南邊的三藩勢力已經嚴重威脅到了清朝中央政府的統治。三個藩王擁兵自重,在各自的封地內建立起自己的獨立王國,瓦解清朝中央政府對於這一大片地區的權力輻射,控制這一片地區的民心,主導這一片地區的輿論。而且藩王手下的將領都是自己的親信部屬,只聽藩王調遣,不聽朝廷指揮,久而久之,清朝中央政府對於這一地區的控制慢慢就成為了名義上的。

    說白了就是害怕吳三桂勢力太強。當時,吳三桂等三藩的力量是十分強大的,他們不僅擁有數十萬軍隊,而且其勢力在整個西南、南方,乃至西北方都盤根錯節。這就意味著,康熙如果想削藩,必然激起他們的反抗,甚至可能引發三藩的圍攻。

    所以削藩是必然的。

    那我們看一下年紀輕輕的康熙為什麼敢削藩呢?

    1、康熙提前已經做好了打仗的準備,軍費糧草的錢都已經準備好。

    2、康熙手裡握著吳三桂之子吳應熊。

    3、這點是主要一點,嚴格地說,是吳三桂把清兵引入關來的。漢人的江山,也是在吳三桂的幫助下被滅的。而且吳三桂還多次追繳南明皇室,最後還殘忍地絞死了永曆帝。吳三桂真正算得上是一個漢奸。現在這樣一個漢奸為了自己的利益,想舉兵造反,謊稱是為了“復興漢人江山”,老百姓都不是傻子,都明白這個吳三桂這麼幹,是怎麼一回事。因此,很少會有漢民支援吳三桂的,再加上老百姓生活也逐漸穩當,所以吳三桂不得民心!

  • 4 # 榮耀之旅

    實話說,康熙撤藩之初並沒有預計到後面的事態發展,或者說沒有考慮得周全,後來已經是騎虎難下。好在當時大清立國不久,八旗依然有戰鬥力。才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平亂。事實證明撤藩對清王朝的發展,特別是對康乾盛世的形成是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 5 # 西安—豐鎬遺子

    年輕的康熙為何敢撤藩,個人認為就兩個字"年輕",吳三桂的意思:"守王地,不造反"。孝莊太后的想法:"吳三桂自然老死,在撤藩"。

    若解決三藩問題,放在康熙征伐葛二丹的年代。以康熙成熟的心智,絕對不會撤藩,權衡利弊,直接撤藩成本太大,有翻盤的危險。

    康熙這所以年紀輕輕就撤藩,就在於康熙當時年輕,心智不成熟,政治鬥爭經驗不豐富,年輕膽大,做事不記後果。所以才敢直接撤藩

  • 6 # 古今通史

    不是敢不敢的問題,而是迫在眉睫,不得不撤藩,清初各地抗爭不止,清廷忙於鎮壓,裁撤常規兵備是甭想了,還得陸續投入新生力量參與剿滅,軍費支出比剛入關時還要大,一年的正賦875萬兩白銀,光吳三桂一藩就需要朝廷撥款900多萬兩,相當於朝廷一年的正賦全交給吳三桂以後,反倒還欠他100萬兩左右,如果三藩費用加一起的話,清廷所有一切收入的六成以上都給了三藩,清廷自己還活不活了。

    從數字上看,吳三桂自順治朝到康熙朝,對支出費用還是有所壓制的,否則按順治後期的消耗,只吳三桂自己就在1000萬兩以上,再加上其餘兩藩,清廷也就落個“提成”錢。總結來說,入關兩朝,所有收入大半歸於三藩,清廷漸漸難以揹負這種沉重的負擔,自己的二十四旗和綠營兵也要養,背後還有一百多萬滿族人口的福利負擔,支出上難以為繼是清廷下手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外一點就是忠誠度問題,初期還算信任,出於人力上的短缺,不得不放手使用漢臣,和吳三桂一起東征西討,跑來跑去的李國翰死後,吳三桂大權獨攬,清廷並沒有派出類似的忠誠“眼線”對吳三桂繼續進行監視、提防,李國翰雖然是漢人,但是對滿清的忠誠度非常高,漢軍八旗,其父輩就歸於滿清,其後輩也不復漢姓。

    “假以便宜,不復中制,用人,吏、兵二部不得掣肘,用財,戶部不得稽遲”。而後來,清廷明顯看出了自己曾經的政策幅度過寬了。一切都吳三桂便宜行事,不加干預,自己哪怕安插親信,藉以控制整個軍隊,吏部和兵部都不能插手製約,相當於吳三桂用誰都是走個形式,批准了事。用錢戶部還不能拖延,連個轉圜的餘地都沒有,賬上有多少錢,不管,將要用於何種開支,不管,反正吳三桂要錢先給他再說。

    後來朱國治被派駐,就很能表明清廷的意圖了,不是說清廷不該監管,而是朱國治這身份和履歷太敏感,清初三大案全是他一手操辦的,金聖嘆直接死他手裡了,屬於清廷死忠,為了完成任務完全可以隨性殺人,如果說吳三桂一生做了什麼順應民心的事,就是造反前把朱國治殺了,百姓們高興地不得了,太禍害人了。

    清廷剿滅對抗勢力,鎮壓著民眾的抗爭,當然會聯想到三藩的忠誠度,反抗他們的都是漢人,而三藩也是,清廷出於統治穩定性的考慮也必須要裁撤三藩,以防做大無法控制,就拿軍費來說,900多萬兩給了吳三桂,而吳三桂的老班底都聽誰的呢,那很顯然還是聽吳三桂的,清廷又不傻,用自己的錢養“別人”的兵,而且還有叛亂的可能,那與其等待一個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爆炸的炸彈,還不如裝根引信引爆它,提前釋放風險。

    考慮篇幅問題,尚之信之流咱們就不提了,只講吳三桂,比如戰利品問題,前藩沐天波的不動產,全歸吳三桂所有了,這類資產一般都是充公的,連宅子帶田地七百多頃都變成吳三桂私人財產了。縱容手下侵佔良田都可以算是小事了,他自己做的無本買賣來錢更快,直接收稅,倒買倒賣從馬匹到違禁品,只要能賺錢的東西,沒有他不敢倒騰的。雲貴地方,被他禍害的夠嗆,不過這倒不足以影響清廷對吳三桂的政策,滿貴們糟蹋的更狠,司空見慣了。

    三藩日漸驕縱,清廷看在眼裡只不過是在等待時機,有朱國治在吳三桂身邊,那訊息是源源不斷的往京城飛,而朱國治這塊料......為了突出自己的重要性有事沒事奏三本那也是必然的,雖然在吳三桂面前象個乖寶寶,其實吳三桂人老成精了,再客氣還不是監視我來的。

    炸藥填滿了,尚可喜就適時的插上了引線,跟兒子打起來了,要回遼東養老,要的也不過分,老宅,老地,帶點兵,幾萬人口,康熙一看,既然你都回鄉養老了,準了,移藩,朝廷監視三藩,三藩在朝也有人脈、訊息,耿精忠順勢也想循例撤藩,吳三桂當然是不想動,但是迫於形勢也象徵性的上奏試探,沒想到經過朝堂一番討論(內部也有爭執,尤其是吳三桂撤藩可能會影響地區穩定),最終決定準奏,三藩皆撤。

    “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及今先發,猶可制也”?那是胡說八道,往康熙臉上貼金,在當時沒人想到吳三桂真就能反,這話也不是康熙和當時朝堂重臣說的,一百年後出來的這句話無異於造神運動。不過康熙有一點還是值得稱道的,當時朝堂關於撤藩有兩種意見,康熙最終決定撤藩,搞出事情來,很多人要求清算撤藩派,康熙把所有“罪過”都攬到自己身上了,比較有擔當。

    撤藩最大的獲益者自然是清廷,軍事上講,掃除了叛亂的禍患,吳三桂臨時起意造反,總比他準備幾年造反要好得多,經濟上也可以量入為主,自己管轄原三藩勢力地區所需耗費,要低上很多,避免財政年年見紅,政治上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消滅了割據勢力。但反過來說這一舉動也充滿了政治風險,是用國運在賭,藩王勢力幾乎歷朝歷代都有,強力手段的代價過大。

    三藩之亂終被平復,所以某些人,事後巴巴的說著過癮,其實當時清廷是非常危險的,如果吳三桂麾下真有一個運籌帷幄的智囊團,在諸如阿濟格、多鐸、多爾袞、豪格等等這些入關老將們死光的情況下,清廷搞不好真能回關外,事後縱觀整個過程,康熙也說兇險。

    我們看著沒什麼,其實是因為我們知道了答案,嗨~吳三桂贏不了,其實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當時朝堂都要開刀問責了,如果沒有後續康熙的一系列招撫行動,硬扛著打,這事後果太嚴重了。還有一點,如果真讓吳三桂成功了,恐怕天下就更遭殃了。

  • 7 # 盛說紛紜

    謝謝邀請。康熙在決定撤藩的時候,面臨的情形應應該是有利也有弊的,但是康熙帝權衡利弊之後,還是決定撤掉三藩,一方面說明康熙年輕氣盛、勇敢決絕;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當時的情形於清廷一定是利大於弊的。下面我們就從當時情形的利弊來分析一下康熙撤藩的原因。

    首先我們來說說於康熙撤藩不利的因素。

    其一,當時康熙年幼且實力不足,沒有經歷過大規模的戰爭。當時如果削藩引發三藩反抗,必然是全國性的戰爭。而且康熙能夠仰仗的只有八旗軍和京城綠營軍,軍隊數量有限,而且缺乏能征善戰的將領。所以一旦三藩奮起反抗,鹿死誰手還真不一定。

    其二,吳三桂等三藩勢力強大。當時,吳三桂等三藩的力量是十分強大的,他們擁有數十萬軍隊,其勢力在整個西南、南方,乃至西北方都盤根錯節。康熙的削藩撤藩面臨著巨大的風險。

    其三,三藩都屬於漢人政權,滿清入主中原,本就讓漢人非常不滿。此時的撤藩,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發全國性漢人的反抗,如果真發生這樣的事情,那後果就更加嚴重了。

    然後我們再來說說於康熙撤藩有利的因素。

    其一,整個大背景於康熙是非常有利的,那就是全華人民國家能夠對大一統的渴望。中國這塊土地和歐洲這些西方國家不太一樣。華人向來是很渴望大一統的,老百姓骨子裡向來就有這樣的觀念:只要國家是統一的,那就不會打仗,老百姓的日子也是好過的。所以三藩割據的情形老百姓也是不希望出現的。

    其二,也是康熙帝能夠倚仗的,那就是全國百姓差不多已經認可了滿清的統治。儘管滿滿清於漢人來說是異族。但是,清朝入關30多年來,天下已經漸漸趨於穩定,百姓雖然談不上安居樂業,但起碼溫飽問題不用愁了,他們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夠越來越好。而百姓要想過上好日子,國家必須要統一安定,沒有戰爭。

    其三,吳三桂等三藩當時並未得到百姓的支援。事實上,我們都知道,清軍當時能夠如此順利入關,那都是吳三桂的“功勞”,也可以說,漢人的江山,是在吳三桂的幫助下被滅的。而且其餘的兩藩,也曾經是幫助滿清打擊“復明”勢力的急先鋒。用現在人的話說,他們在百姓的眼裡就是漢奸般的存在,怎麼可能得到百姓的支援呢。

    康熙帝審時度勢,權衡利弊,選擇了削藩撤藩,儘管實力尚弱,但依然堅持了下來。儘管棋險,但最終康熙帝還是得到了他想要的結果!

  • 8 # 大飛哥愛歷史

    康熙繼位以後,在解決了鰲拜專權的問題以後就開始重點研究如何解決三藩問題、和臺灣的鄭經問題,當時的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個人作為前朝的降將,在清朝定鼎中原統一全國的戰爭中立下了汗馬功勞,所以清朝建立以後對他們是大加賞賜,平西王吳三桂鎮守雲南,靖南王耿精忠鎮守福建、平南王尚可喜鎮守廣東。清政府之所以給他們如此優厚的待遇,就是做給天下人尤其是明朝的降將們看的,表明清政府對這些個降將是充分信任的,這在清朝建立之初確實籠絡了一大部分明朝降將的心。但是由於他們遠離京師,在自己的封地享有各種特權,擁有自己的軍隊,封地範圍內賦稅自由支配,朝廷每年還得對他們花費鉅額費用,時間一長,三藩就成了清政府沉重的財政負擔。康熙帝親政後,開始著手解決三藩問題.年輕的康熙帝清醒的意識到,三藩如今已經嚴重威脅到了清朝中央政府的統治,必須撤,晚撤不如早撤,因為現在的三藩已經成了獨立的王國,國家的政令在他們這裡不能順利施行,加上三藩越來越強大,尤其是平西王吳三桂,在明朝時就是一員猛將,他深知滿人向來不信漢人,尤其是自己這樣手握重兵、割據一方的降將,為了保證自己的安全,他一直在積蓄自己的力量,以防萬一。鑑於以上情況,康熙帝之所以決定撤藩他心裡是有一定把握的。大致可分為以下原因:

    一、三藩畢竟是地方政權,總體實力跟朝廷相比差距很大,作為皇帝,康熙帝可以調動全國的軍隊對三藩進行鎮壓。

    二、三藩內部矛盾充充,聯盟並不牢靠,後期聯盟破裂,最終被朝廷各個擊破。

    三、三藩在自己封地內橫徵暴斂,已經激起了民憤,起兵後這一矛盾更加尖銳,這也是他們迅速敗亡的重要原因。

    四、康熙年少有為,他有的是時間,可以打持久戰,而吳三桂等人已是英雄暮年,力求速戰,吳三桂起兵後他的軍隊勢如破竹,卻始終沒有跨過長江,他妄想劃江而治,結果錯失良機,清軍反擊,吳軍一敗塗地。

    1682年三藩之亂被徹底平息,三藩之亂的平定展現了康熙帝敏銳的洞察力和偉大的魄力,為清朝南部和西南部邊陲的穩定掃清了障礙,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加快了統一臺灣的程序。

  • 9 # 愛歷史君

    我是小林,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康熙皇帝像)

    三藩,是指清朝初年清政府冊封的三個異姓王。三藩本是漢人,但是為清朝入關南下,立下汗馬功勞。他們是:

    1、平南王尚可喜(其子尚之信後來繼承王位)。

    2、靖南王耿仲明(子耿繼茂,孫耿精忠先後繼位)。

    3、平西王吳三桂。

    不同於漢朝和明朝的同姓藩王,即皇帝的兄弟封王。清朝冊封藩王是站在實用的立場上,是為了“以漢制漢”,利用漢人軍隊為滿清打江山。

    “三藩”和歷史上的藩鎮割據一樣,搞起了“獨立王國,和中央政權分庭抗禮”。

    “三藩”不僅掌握軍隊,控制地方經濟,還有種種違法違紀行為(如私自任命官員、欺壓地方百姓等)。更要命的是,“三藩”的軍費還要請朝廷出,還是獅子大開口!

    康熙皇帝早已不可忍耐。

    康熙敢削藩,大致理由有:

    1、他年輕氣盛不願意“白養”這些異姓王了;

    2、他覺得掌握中央政權有優勢;

    3、沒想到吳三桂等人真敢起兵對抗朝廷。

    漢朝和明朝都因為“削藩”爆發了大規模戰爭,清朝也一樣。經過艱苦的戰鬥,康熙皇帝還是消滅了心腹大患“三藩”,消除了國內的不穩定因素。

  • 10 # 娛樂星發現

    撤藩是康熙既定策略。他鑑於歷史上藩鎮割據的教訓,認為封藩強大以後,勢必與中央政府抗衡,危害國家統一。但撤藩與否,是重大問題,非等閒可比。康熙曾召集各部閣臣討論,戶部尚書米思翰、兵部尚書納蘭明珠、刑部尚書莫洛等少數人都附和康熙意旨,力主撤藩。而大學士圖海、索額圖等多數人艱不同意撤藩,與眾人爭辯,“斷不可遷移”。康熙堅持撤藩,當然同意、支援米思翰等人意見,決定撤藩。康熙撤藩意念早已有之,徵求眾大臣意不過是做做幌子。他力排眾議,不管有多大風險,他都在所不計。他說:“朕以三藩俱握兵柄,恐日久茲曼,馴致不測,故不早除之,將養癰成患。今日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發。

    撤掉三藩必然的,而三藩造反也是必然的。因為任何一個統治階級都不可能讓一個大於自己勢力的人同時存在,如果不能用以利用,那麼就只能強勢鎮壓。裁撤三藩,是康熙皇帝在位期間的一大創舉,不愧為千古一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癌股持續大跌時,會恢復股指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