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喋血詩箋

    謝謝邀請,現代詩離大眾愈來愈遠,是因為“詩人”們忘了詩歌的本質,而推崇空洞乏味的詩句,常常把一些散文當詩歌的形式,分行來寫,給讀者一種霧裡看花的感覺,以為那樣就是高大上,卓爾不群,所以被廣大"讀者詬病。我個人認為,詩歌要走出這個瓶頸期,必須拋去這些陋習,以簡練,優美的句子,展現詩人的內涵。現代詩押韻與否,不是重點,思路清晰才是關鍵。

  • 2 # 月明雲不癲

    現代的“詩人”們是不會討論這個問題的,因為不符合大眾審美,曲高和寡是他們賴以生存的護身符,一旦讓大眾接受,很多詩人就不能稱之為詩人了,因為胡亂寫的連自己都看不懂的東西,才顯得有逼格,跟現在很多書法“大師”一個道理,喜歡詩歌的,好好守著老祖宗留下的財富吧,那些才是真的詩歌

  • 3 # 季朗濤

    關鍵是現在的很多詩人根本就不關心大眾的審美。比如《詩刊》《中國詩歌網》上的作品,符合大眾審美嗎?這可是官方引領方向的平臺,主流,他們不知道大眾的審美是什麼嗎?但是,你有什麼辦法?這樣的主流平臺如果能夠包容百家,能夠讓普通讀者參與評論,並且按照大眾的審美意見選擇稿件,或許還有些希望,否則還是主流與民間各玩各的。

  • 4 # 呀丫芋頭

    寫詩不迎合任何人,真正的詩人完全獨立。

    高貴者喜歡有人把靈魂降低,卑賤的通行證發給卑賤。

    鑽營成了詩人名片,僅此而已。

    寫詩就是作死作活,用乾淨的詞語抨擊,乾淨的靈魂才能做到,扭曲墮落只有荒蕪沒有詩意。

  • 5 # 天下之尊

    很報歉,本人不是一個詩人,回答這個問題不知有沒有資格,

    詩就是詩,歌就是歌,詩有詩的韻律,短短几字,意境無窮。

    以前看過兩個所謂的現代詩:

    啊,姑娘!

    啊爺爺!

    啊奶奶!

    啊了半天也沒啊出什麼意境,只感覺瘮得慌!

  • 6 # 抱庸詩書

    今天的詩歌有烏青、梨花、口水,今日的書法有吼書、射書、盲書……驚人的相似,很多朋友可能和我有一樣的疑問:詩與書這些傳統的文化藝術魂寶、招牌、老字號,咋一下子變得這麼接地氣?一種面目全非、風味大改、三觀迷茫的違和感。

    不否認,當下不乏優秀的現代詩人。但新詩的抽象再抽象,十二分的蒙太奇,已經在創新之路上一日千里,回頭太難。我們先來看看一首梨花體詩歌:《一個人來到田納西》

    毫無疑問

    我做的餡餅

    是全天下

    最好吃的

    再來一首烏青詩:

    是大眾審美出了問題嗎?像書法一樣,被不少人“論證”為精英的藝術?當然不是,梨花也好,烏青也好,既然在詩歌領域橫空出世,肯定就有出現的誘因和存在的理由。主流媒介拼政治,新興媒體爭眼球。普通作家困營生,高階學者忙應酬。抱庸認為,這不是詩的正常進化、涅槃重生,而是詩歌空心化、詩的靈魂碎片化。自然世界的資訊化,像自媒體一樣的在自由個性的消費解構文化藝術。

    這些碎片化的詩歌形式,也正反映當前詩歌文化外表的繁榮、靈魂的荒蕪,深層的原因並非機制體制的無為無序,而是人們對詩歌藝術急功近利的膚躁的心態。正如我曾寫過的一首打油詩:

    詩詞斷代誰之過?兩語三言說不破。

    莫怪眾生勢利眼,人間虛靜已缺貨。

    抱庸亂談。

  • 7 # 流水先生

    當代詩歌走入了困境嗎,我怎麼不曉得。

    至於,如何接近廣大父老鄉親,兄弟姐妹,

    很重要的一條:

    用心去寫詩,用自己的靈魂去寫詩,把自己的真實想法,情感表露出來,用不著為了權貴,財富,而去低腰,去奉承,一句話,用心用靈魂,去表達一個真實的自己,我想這就足矣。

    就像我們愛一個人,不是用空洞的語言,而是用自己的真心去愛她,呵護她,終有一天,她就會和你一起寫詩,寫一首一生到老的詩。

  • 8 # 黃土情愫

    語言,韻律,意象這三大要素所產生的詩的意境,在他們的詩歌中得到了完美的體現。當前大眾的審美意識,亦然不會排斥他們所留給當代的這份豐美的盛宴。如何接軌,那只有靠一個個對詩歌衷愛的聖徒去為之探索,融合,最終融入能肩負當代詩歌主體意識的新思潮之中。當代詩歌如何走出困境,先從現代詩歌衝破舊體詩格局,典定了新詩主體格調說起。建國後一大批詩人中,有在新詩創新的道路上踽踽而行的探索者,有如號角一樣的歌唱者,他們,和新詩一道與時同行。湧現出了艾青,席慕蓉,藏克家等一批承前啟後的詩人,他們的詩風亦然延續著新詩初創時期的主體格調,直到八十年代的嶇徑通幽。

    到八十年代湧現出的如顧城,北島,舒婷,海子,食指,西川等一大批詩人,他們的詩風在繼承了民族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又吸收了西方文化的基因,語言美和韻律美亦然無可厚非,意象有時雖然撲朔迷離,跳躍性較大(後期的詩歌),但仍不失其應有的魅力。而其結果是他們一點點遠離民族文化的時候,不但路子越走越窄,沒有寫出優秀的詩作,而且無路可走,漸漸地也就淡出了詩壇。而海子留給詩壇且奠定了他在當代詩壇能佔一席之地的詩作,還是他沿襲了民族文化傳統的僅有的一首《面朝大海》,方才搏得春暖花開。海子之死,無異於是給當代詩壇一記沉默的警鐘。古今中外,沒有一個丟棄了母系文化而能感動子民的藝術先例,除非連同母系文化一齊丟棄。最為遺憾的是左右著新詩發展的一部分詩人,一步步地在和新詩一道漸漸地離民族文化越來越遠,以沒有韻律,沒有漢字所特有特色魅力,以離奇怪異的意象特徵試圖博取民眾的晴睞,而實質是淪落到赤裸裸地挑戰詩歌愛好者的智力底線。這是新詩的悲哀。但它為時不會很久,拾起民族文化,吸收現代詩歌精華,重塑漢字語言魅力的新詩,必將綻放奇光異彩是人心所向,也是新詩發展的必然趨勢。

  • 9 # 燕趙詩歌

    詩,要做到空靈、韻美、易懂,喜聞樂見,符合邏輯,在此基礎之上,提升內涵,凸顯主題。切忌:晦澀難懂,因為詩歌不是某一個人的歇後語,大家都忙,沒人為一首詩去查詞典、字典。

    只有如此,才能吸引更多讀者,加入詩歌行列,壯大詩歌隊伍,造就詩歌的輝煌!

    大家知道皇帝的新裝嗎?當今的詩歌有個別類似現象。作者故意賣弄,離題萬里,純屬違反邏輯的亂寫。毛主席曾旗幟鮮明的反對這種八股式文風。可憐的是,部分讀者也不懂裝懂,故作高明。這與皇帝的新裝有什麼區別?

    愚弄讀者,愚弄自己,褻瀆詩歌,終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歷史最有說服力的,鵝鵝鵝,通俗易懂,韻味十足,千年經典。還有,床前明月光,乳婦皆知,大家說是不是?所以最有說服力的是歷史,讓我們的後人評說吧。

    所以,如何做到大家能讀懂,而且還靈動、唯美,內涵十足。這才是我們大家需要努力的方向。

    --------------周運山淺談

  • 10 # 張一塵

    古詩詞為何傳承3000年而不衰?從先秦時的《詩經》、《楚辭》到漢朝的《樂府》,再到魏晉的“文風”。唐詩宋詞元曲更毋庸贅言,為何古詩流傳千載而不衰,且今人皆習之以飾文才?蓋有其三。

    一者,其結構工整,韻律規範,語句凝結,意境悠遠。如《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字數相同,合韻,文詞華麗,朗朗上口,和樂可歌。

    再如:《漢樂府》:

    蘭草自然香,

    生於大道旁。

    要鐮八九月,

    俱在束薪中。

    皆可和樂而歌之,其意通達。

    或如:宋詞李清照的《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

    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

    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

    兩處閒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

    才下眉頭,

    卻上心頭。

    此詞大家都會背,也知其意,而今人譜曲為歌曰《月滿西樓》可謂紅極一時,曲調綿柔,唱出無邊思念與哀愁。再看其詞的字句,讀來朗朗上口,而意境綿綿。這就是格式與韻律的作用。宋詞與元曲,都是歌的歌詞,譜曲可為歌。

    二者:是規律也。

    何為規律?曰詞牌,曰字數,體裁。

    詞都得按詞牌來寫,有上下闕,規律嚴格。

    詩有其體裁:律詩,絕句

    有其字數:五言,七言。

    有其規矩:絕句必須要對偶。律詩與絕句都需要用韻,韻律也需要按韻律規則寫,不得亂寫。

    三者:創作方式。

    創作方式有賦比興等方法,因而有各種流派,豪放派,詞語張揚豪情萬丈。婉約派,詞語柔弱而含蓄。花間派,寫花寫鳥。閨怨派,寫閨房少女心事。但各個流派寫作都用賦比興等方式,從而不直白,不口語。

    寫人不直接寫人怎麼樣,而是借物喻人,借景抒情,借物言志。

    四者:思想認識

    屈原的《天問》可以看出古人對於世界萬物敢於提出疑問,質疑,從而尋求答案。今人不復有此情致。古人看一隻飛鳥可以想到人生,看一條河流,想到時間如斯夫,不捨晝夜。看到月亮,想到故鄉。看到春雨,想到希望。

    國破為國吶喊,民弱為民歌唱。

    再如民國時期的新月派詩歌,新格律體,或者十四行詩,都是有韻,且有格式,字數之規定。修飾於辭藻,便可朗朗上口,優美而有畫面,如徐志摩《再別康橋》、馮至《十四行詩》等。

    何為詩歌,顧名思義就是詩和樂可歌唱,因而為詩歌。詩歌是一個整體,自古有之。宋詞皆有曲,市井處處歌唱。只是詩歌是文字教好儲存,譜曲遺失了。如宋朝時“凡有市井處,皆歌柳詞”。意識是說凡是有街市人群的地方,人們都會唱柳永的詞。

    民國時聞一多說詩歌要有三美:建築美,音樂美,繪畫美。

    建築美:詩歌的立體,結構、形式美。

    音樂美:韻律、節奏、音調美。

    繪畫美:詩歌要有畫面感。

    自民國之後人們已拋棄了這些規矩,自由寫作。現在的餘秀華之流,詩歌雖然受萬人之譽美,但缺乏詩歌的美,無意境。只能說他們是詞語的搬運高手,並不是詩人。

    形式、結構太散,就像隨便拼湊的幾句話,雖然每句話很有意思,或者有味道,但組合一起,長短不一,節奏凌亂,音節不整。就體現不出詩歌的美、詩歌的意境。

    故而當下的詩歌與詩人只可以火一時,不會流傳於世。也許十年後就被遺忘了,那時徐志摩還依然在流傳。

    與其說是當下詩歌沒落,不如說是詩人的沒落,也可以說是詩人的墮落。廢話、梨花體、朦朧體,隨便拉出來一首,那一首有詩歌,美?詩歌的意境?都是廢話拼湊,自由搬運語言詞彙。主題思想空洞,上下銜接凌亂,美名其曰:跳躍性思維。

    要想詩歌迴歸文學主體,還需要摒棄寫作自由發揮的方式,迴歸到有規律性,有思想性,有覺悟性,有人文情懷性上來寫作。順便贅述一句:純文學沒有沒落,也不會沒落。或許現在不被青少年認識,但他們終究會認識。因為純文學是構建人類思想的主體,永不失勢。純文學在構建人類文明、構建人類先進思想,乃至於傳播文化、思想中永遠是最重要且唯一的途徑。其地位永不可被代替,如果純文學被網路文學代替,那就是全人類的悲哀,也是人類思想倒退的證明!網路文學三大特點:無文學性、無藝術性、無思想性。因而喜歡讀網路文學的也是思想沒有成熟的青少年或少數成年人。但這類人終究要長大成熟,迴歸到正常的認知上,迴歸到正常的思想上,從而回歸到純文學上。一部《紅樓夢》的高度,是十萬本網路小說都不可比擬的。一部《平凡的世界》,其思想、其記錄時代變遷的偉大功績,全網路文學書籍加起來都不能企及半點。一部《白鹿原》的藝術性,文學性,同是網路文學所有書籍合起來所不能比擬的。

    所以我寧願相信人們的思想沒有成熟,但都會成熟,而成熟那天,就是開始讀純文學的那天!

  • 11 # 霞鱗

    我不是學詩的,僅僅是愛好而已,無權去議論這一很專業的問題,只聊一兩句,算謬論吧。

    1.詩是時代的產物,什麼樣的時代產生什麼體裁的詩。

    2.文藝作品的本質屬性是階級性。不論是那個時代那個詩人,他(時代)都是階級鬥爭,思想意識,權力佔有,社會地位等的反映。

    3.我們現在的時代和歷史上任何時代,封建王朝,地方政權等迥然不同,也沒有可比性。所以,反映我們時代的詩歌必須符合時代精神,歷史的東西更多的是學習借鑑,傳承民族的文化精神,而不是照搬。讓現代詩歌走出困境,這種說法本身就不科學,不準確。

    4.現代文人學士和古詩的愛好者,提倡學以致用,與時俱進和創新精神,不可拿全部或主要精力去創作古體詩,特別是格律詩。在這個商品經濟的時代大潮裡,執迷不悟,一條黑路走下去,最後老婆(丈夫)離婚,子女不親,讓你變成一個新時代的孔乙已!

  • 12 # 半畝塘主402

    詩歌受困莫怪境,

    解鈴還須繫鈴人;

    不怪佳句哽在喉,

    只因醫院聘園丁。

    駿馳千里詬瘋病,

    瘟豬上市贊神啍;

    李白後宮纏粉黛,

    蘇軾越界賺美金。

  • 13 # 秦耕心田111382171

    詩歌只不過是文學藝朮表現形式。它以短小精悍,韻律諧調,節奏明快的方式使人們能觸景生情,言志詠物,含蓄明理。文藝形式有很多種,人們根據個人的愛好選擇是自已的權利,就我的看法當前詩歌的形勢只是有點低潮,不應該說什麼困境。我相信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詩歌的肯定會繁榮:起來!我將以我的實際行動呼籲人們為豐富精神生活而去熱愛詩歌吧!

  • 14 # 草田詩詞

    如何讓現代詩歌走出困境,與大眾接軌。這個問題是具有正能量的問題,也是讓專家學者頭疼的問題。

    自己人微言輕,知識淺薄,認識也不全面。現只談一點兒,算是班門弄斧吧。

    在現代科技發達,各種遊戲娛樂等盛行的前提下,欲讓詩歌走出困境的可能,微乎其微。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現在各種遊戲,娛樂充斥網路。人手一部手機加電腦,將大多數大眾吸引到那裡去了。正如當年電影,電視劇衝擊了戲曲一樣。各種遊戲娛樂方式,衝擊了人們對詩歌的興趣。

    欲讓大眾重新接納詩歌,戲曲等,上面所言即是一個瓶頸。不打破這個瓶頸,讓詩歌走向大眾,如蚍蜉撼樹一樣困難。

    即是這樣,仍有一小部分人仍然堅守著這塊不毛之地。他們也正在為解決這一問題,或從理論,或從行動,努力地掙扎著。

    為解決這一問題,我認為,首先要從兩方面考慮。

    第一,正象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的,文藝為誰的問題。

    詩歌也是文藝的一種形式,也應該面向大眾。寫大眾身邊的事,寫大眾關切的問題,寫大眾喜聞樂見的話題。

    我們辛辛苦苦寫出來的東西,本意就是讓大眾看的,你寫出來的東西,引不起大眾的興趣,讀起來味同嚼蠟,這是不會被大眾認可的。

    第二,既然我們寫的東西讓大眾看,就要讓大眾能夠看懂。

    大眾的文化水平,理解能力參差不齊。大學文科畢業的能有幾人?所以,這就需要作者儘量用大眾化的語言,來闡述自己所要表達的內容。不能有隱晦的讓人似懂非懂地詞句,來顯示你文化水準的高深。而讓人們去揣測你所要表達的意思。你要知道,人們的耐心與承受能力是有限的。

    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儘量使用風趣的,誇張的,擬人擬物的語句,影響人們的閱讀興趣,也很重要。這需要作者本人有較豐富的知識,經驗,和駕馭字詞的能力。

    即使這樣,也不可能吸引到絕大多數人的眼球。也只能是儘自己的努力吧。

    但願詩歌這一文藝形式,這一朵奇葩越開越鮮豔。

    謝閱!謝評!

  • 15 # 花墅凡人

    首先加強韻律,節奏感,其次美化文字排行,給人更多的美句和形象,多借用古詩詞和當今成功流行的歌曲歌詞手法,不在長短,不在名氣,只在詩歌本身吸引力。

  • 16 # 言午才

    個人小見:現在的詩歌純粹是為迎合碎片化的閱讀,快感式的享受。越能刺激眼球符合大眾一時口味就越被吹捧,而有的詩歌變成了玄幻修真,讓人不知所云,但仍被捧之高堂,何為?你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烏克蘭總統宣佈停止在烏實施的戰時狀態,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