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劣質詩人
-
2 # 小強小強往前衝
你的想象力是宇宙的一部分,所以宇宙包含了您,也包含了您的想象力。
但人類的想象力又是客觀世界的對映和加工,所以是一個小世界:內心世界,是也。
不同的人的內心世界是不一樣的,有大有小,有複雜有簡單。
內心世界的具化,就是記錄於各種典籍的知識。實際上大部分都是不客觀的,或者說,是這個世界在各個優秀的腦袋中的對映和價格的具像化,然後又以符號標記出來。
-
3 # 秋澈
謝謝邀請,我們常說:有些事情是無法想像的。這說明我們的認知是有限的,我們根本想不到。我們的想像力是在認知的基礎上發揮的,所以它也是有限的。當人的認知能力有所提高,人的思維想像就會跟著擴充套件。當有一天,人的認知達到了宇宙的邊緣,人的想像力才會超越宇宙,去想像更大的空間和更深的問題。
-
4 # KongZWang
人類的思維方式,地心說思維方式,就是以觀察員為中心的思維方式;日心說思維方式,人在地球上,中心在太陽上,是以物為中心的思維方式,地心說思維方式是人在慣性運動的物體上,感覺不到物體在運動,人就將其作為不變的座標原點,對外面事物的觀察,產生地心說理論,這種理論經歷漫長的歷史過程,歷史已經對這種地心說理論作出結論,用日心說取代地心說理論,只要仔細核對相對論在慣性運動的交通工具上設為不動的座標原點,例如坐在汽車上將汽車視為不動,和人在地球上將地球視為不動一致,在汽車上將公路看成運動,和在地球上將太陽,星星看成繞著地球轉一致。我想地心說理論就是在日心說理論發生前人們的世界觀與方法論,它認為地是宇宙的中心,天上的太陽,星星都繞著大地轉,其理論產生的方法,就是人們還沒有認識到地球在自轉,按現代說法,就是地球作慣性自轉運動,人在其中感覺不到地球在轉動,就以在慣性運動的運輸工具做為不動的座標原點,觀察外面的世界,這就是地心說的方法論,它與相對論中人在慣性運動的交通工具上,感覺不到交通工具在運動,就以此作座標原點來觀察外面的世界,例如坐在慣性運動汽車上的人,作為不動的原點座標,汽車不動,是公路在運動,相對論這個核心思想是和地心說理論的核心思想是一至的。隨著歷史的發展,人們認識到地心說世界觀與方法論是錯誤的,這是歷史的結論,新的世界觀與方法論日心說理論產生了。由於時間一長就成習慣,吃了現代的飯菜已是平凡,有人又去尋找舊的東西,當地心說理論經過由在運動的地球上作為座標原點,改變為坐在慣性運動的交通工具作為座標原點的時候,人們又感覺到新的發現。
回覆列表
首先我想先問個問題:宇宙到底有多大?哈哈回答不上來吧,只有想不到,沒有見不到,說明人的想象相對宇宙還是貧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