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看八字命理玄師
-
2 # 一葉草73
我知道的不多,只記得一點點。
大年初一不能倒垃圾出門,擔心倒掉財喜
新年之初不能打爛杯碗之類的,預示新的一年順利圓滿。所以,當小孩不小心打爛的時候,大人會馬上說;打發打發,越打越發。
新年之初不殺生見血,預示新的一年平安吉祥。所以,雞鴨魚肉一般都在年前宰殺了。
但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不忌諱這些了。
-
3 # 職場老魚頭
江蘇北部淮安地區的過年禁忌
說說我們家鄉的禁忌吧。我們家在蘇北農村。記得小時候,除夕這天,媽媽就會告訴我們,過年期間主要是初一至初五,哪些話不能說,哪些事不能做。
禁忌的話主要有不許詛咒人(含說粗話、髒話),不許說“死”以及其諧音。
禁忌的主要有初一這天,尤其是上午不掃地。過年期間不要摔碎東西。
禁忌的教化作用我覺得不許說的話,其實是過年要說吉祥話,討個好彩頭,同時借過年教育孩子說話文明,文雅。
初一上午不掃地,大人說是不要把財氣掃掉,圖個吉利,期盼新年家庭經濟狀況更好。我覺得主要是除夕前已經有一個“掃塵”活動,家裡家外已經打掃乾淨了,沒啥可掃的。初一清早放鞭炮是我們家的迎新年習俗。那麼,以紅色為主的鞭炮紙屑也不難看,還有新年喜慶的氣氛,也不需要立即掃掉。同時,初一上午是拜年的熱鬧時刻,親友和鄰居來來往往的,掃地不方便,也不禮貌,逐步形成習俗,初一不掃地也就成了禁忌。
不摔碎東西,說是打破東西不吉利。那時候物質不富裕,用具更值得愛惜(現在也應該珍惜),用過年禁忌教孩子們從小愛護東西,“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借過年對孩子進行品性教育。
我知道的主要禁忌就是這些,不知道大家還知道哪些過年禁忌。
-
4 # 阿狸爸爸懂事局
明天就是除夕了
都準備好過年了嗎
過年講究的就是吉利
年初一的這些禁忌,可千萬不要犯
不然可能會讓親朋好友難堪哦
嚴重的還可能傷了彼此的感情
1、不要說不吉利的話
大年初一是一年的開始
是辭舊迎新的日子
新年的第一天不要說不吉利的話
要多說吉祥話
如“恭喜發財”、“財源廣進”
“金榜題名”等
2、忌叫他人姓名催人起床
年初一上午喊人名字催人起床
意味著對方一整年可能會一直被人催促做事情
3、不要做家務
大年初一
儘量不要做洗衣服、打掃衛生等家務活
習俗認為,洗衣服需要用水
據說水神的生日在初一初二
所以洗衣服可能會得罪水神的哦
也不要倒垃圾、打掃衛生等
因為這樣容易把家中的財氣掃掉倒掉
4、初一早餐忌吃稀飯、葷食
早餐不要吃稀飯
因為在過去只有窮人才吃稀飯
所以初一的早餐一般要吃乾飯或餃子
表示接下來一整年會更加富有
而年初一的早上叫做萬神盛會
表示所有的神會出來拜年
因此為了表示尊敬
大年初一最好不要吃葷、要吃素
5、不要吃藥
大年初一這天
儘量不要吃藥
習俗認為
吃藥意味著一吃一整年
還治不好病
所以初一不吃藥
最好補品補藥也不要吃
當然病情較重的例外
6、忌動刀剪和針線
俗語說
"初一動了刀和剪,口舌是非全難免"
即接下來的一整年可能都會有口角或是非
而“初一動了針錢,挑了龍筋長針眼“
意思是生下的小孩
眼睛可能會如同針眼一樣小
7、忌劈柴火
流傳的說法是
“初一斧子劈開柴(財),劈開再也回不來”
8、忌借錢
不要跟別人借錢
也不要借錢給別人
習俗認為
“初一借了別人的錢,一年四季靠外援;
初一借給別人錢,財產外流整一年“
9、忌向人討債
如果你借給別人的錢
對方到大年初一還沒還
只好先忍忍啦
習俗認為
初一跟人追債
不論是追債人還是被追債人
接下來一整年都會影響財運哦
10、忌被人掏東西
大年初一
不要讓人掏自己的東西
特別是不要讓別人從自己口袋裡掏東西
這樣做表示整年度的錢財可能會被人掏走
自己就會錢包口袋空空哦
回覆列表
正月初一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裡邊。到今天許多地方還儲存著一習俗,除夕前掃除乾淨,大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盛廢水,當日不外潑。新年裡也不可以打碎傢俱,打碎了是破產的預兆,得趕快說聲「歲(碎)歲平安」或「落地開花,富貴榮華」。
年初二,出嫁的女兒回孃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這一天,回孃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孃家的小孩,並且在孃家吃午飯,但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在過去,一家人也會選擇這一天拍張全家福。
大年初三又稱赤狗日,與「赤口」同音,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傳說這天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不過這個習俗早已過時,因為現在人們難得春節團聚,對此已經淡化許多。
大年初四是祭財神的日子,過去,老闆想將某人「炒魷魚」,這天就不請他來拜神,對方也就心知肚明,自個收拾走人。還有傳說說,灶王爺這天要來查戶口,因此也不宜遠出。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要「趕五窮」,包括「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人們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掃衛生。鞭炮從裡往外放,邊放邊往門外走。說是將一切不吉利的東西都轟將出去。這天,民間通行的食俗是吃餃子,俗稱「捏小人嘴」,天津人破五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吃餃子,而且菜板要剁得叮咚響,讓四鄰聽見,以示正在剁「小人」。
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根據《佔書》記載,由初一開始,上天創造萬物的次序是「一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這天,香港市民喜歡吃及第粥,所謂及第,是希望科考狀元高中。人日要尊敬每一個人,連官府也不能在這一天處決罪犯,家長也不能在這一天教訓孩子。
初八是穀日,傳說是穀子的生日,也叫順星節,傳說是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斗出得最全,如果這天天氣晴朗,則預示這一年稻穀豐收,天陰則年歉。
農曆大年初九,民間習俗是玉皇大帝的誕辰,要舉行盛大的祭天活動。信眾要主祀玉皇大帝,向天公祝壽,並且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平安健康。
初十是石頭的生日,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動,甚至要祭祀石頭。在山東鄆城等地有抬石頭神的說法。初九夜,人們將一瓦罐凍結在一塊平滑的大石頭上,初十早晨,用繩繫住瓦罐的鼻子,由十個小夥子輪流抬著走,石頭不落地則預示當年豐收。
正月十一是「子婿日」,是岳父宴請女婿的日子。初九慶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還剩下很多,所以孃家不必再破費,就利用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兒,民歌稱為「十一請子婿」。
從正月十二開始選購燈籠,搭蓋燈棚。童謠是這麼唱的:「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燈棚,十三人開燈,十四燈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燈。」正月十五就是「元宵節」了,它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又稱為「上元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這一天少不了還要吃元宵、湯圓。而正月十六夜則是小孩的節日,所有的小孩拿出自己的燈籠對著別人的重重一撞,然後笑哈哈的看著別人的燈籠著火了,這個叫做「碰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