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豬小佩的日常

    第一,是不是你的簡歷寫的不好,建議重新最佳化自己的簡歷,再看看聯絡方式什麼對不對

    第二,自己是否有設定許可權,比如說只能自己投的工司才能看到自己的簡歷,這樣的話別人就看不到你的簡歷

    第三,可以多去幾家網站投放,不要只在一個網站,這家不行再換一個

    第四,投簡歷的時候注意看人家釋出的招聘資訊時間,時間太久的說不定已經招到人了,最好投與你時間相近的公司

    希望以上能幫到你

  • 2 # 農民工的歷史觀

    根據我的觀察和經驗,18年下半年開始到目前,工作崗位至少少了三分之二,之前為了一個調研報告,一直在做資料採集,從17年開始,我分別在智聯,前程無憂,獵聘等國內大型招聘網站上搜索行政文秘類崗位,座標定位重慶與成都,每個月檢視一次資料,從17年到18年上班年資料都比較平穩,各檔位薪資崗位均較為爆滿,說明市場崗位充足。

    但是這一情況從18年9月開始有所變化,固定搜尋某個職位,各大網站的崗位數都在急劇下降,最差的一個月僅有更新招聘資料十五條。

    目前已經進入招聘季節的金三銀四,但貌似各大招聘網站上的招聘職位並沒有多少,很多招聘資料還是年前的。

    當然這些調查資料只是針對某一個崗位和特定的西南兩城,可能對就業市場不一定具有代表性。

  • 3 # 砦236501850

    首先說說我自己經驗吧,我是從去年底就開始在前程無憂上投簡歷,好幾家都是年前看了沒給我回訊息,等過了年,今年初我投的大部分公司才給我回訊息,然後去面試,面了三家要我有兩家~我直接就同意~接下來有有幾家陸陸續續給我打電話了,我覺得我們這邊可能是不像上海這種一線城市,反饋慢~所以你先耐心等等~

  • 4 # 阿比扎伊

    現身說法,2018年度都是網際網路大戲,一直到現在熬不過低壓浪潮的都在裁員甚至倒閉。背後是資本運作洗牌,對傳統行業或者源頭生產都產生打擊,都在縮編轉崗,甚至撤銷員工公積金來節省開支。本人之前也經歷了幾家大公司面試,後來側面打聽,很多對過往工作經驗、專業對口、臨場表達發揮有很多要求的崗位競爭很激烈。再稍微要求低點的,競爭更大。HR招聘這邊每天時間精力一定,要挑選出簡歷也是有限度的。

    對求職者建議分享:

    1、最佳化提升。結合經驗和應聘崗位最佳化簡歷和鍛鍊現場可能需要的表達,保持簡歷篩選勝出和現場應變能力優秀的第一印象。另外比較坑的是,有些部門領導對外貌和性格比較看重,保持自己專業度的同時,也尊重自己,遵循三色原則三一定律。性格方面問題就放鬆互動。

    2、廣撒網,多投遞。關注本地的招聘會,最佳化網上投遞渠道,網上很多招聘,boss 智聯 獵聘 51都可以,分別對應有不同專業、行業特色。也可以發動身邊認識的夥伴找內推機會。有些單位並不是著急招聘這個崗位,或對眾多面試者篩選面試流程多,期間投遞多家,可以多做比較。

    3、自我調節。自己多做規劃,對招聘單位多溝通實際需求。表達自己真誠求職態度。偶有面試官由於工作量大或者不專業,加之求職面試者眾多,對待面試者態度不明確甚至並不很友好友善,自己在瞭解到競爭沒有優勢或者沒有反饋的時候就及時調整繼續找別的工作。

    現在經過沉長面試階段也找收到多家offer,擇一選擇。也祝各位旗開得勝!

  • 5 # 二次元52

    簡單說說我今年的求職經歷,每天都在面試,除了週日,有時候多的一天兩三個,騙子居多。很多都是坑,或者是說一套做一套,與你想象中的落差大。找工作還是擦亮眼睛吧

  • 6 # 彌陀個佛善了個哉

    今年工作確實很難找,去去年年底離職出來,一直到今年三月底,簡歷投了不少,也面試了幾家,但是大多數沒有下文,沒想到今年工作這麼難找。

    一直到三月底,好不容易找到一家,現在面試通過了也已經上崗了,薪資的話比上家公司倒是漲了有一倍多,而且是一家我們當地比較有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公司,我自己感覺的話,應該說是非常幸運才有這樣的機會。現在感覺就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失去這份工作,每天都在想怎麼能把工作做得更好,因為真的來之不易。

    哎!這幾年感覺經濟形勢越來越嚴峻了……

  • 7 # 不懂那麼多就懂一點點

    今年工作真的難找!靠投簡歷找更難!

    尤其是30+歲數想轉行的還要難!

    作為一個經歷職場14年 轉行一次的人 給比我年輕的人一點建議吧

    1. 如果你剛畢業 建議先去大公司找一份工作 1-2年後跳槽去小一點規模公司再歷練。 記住 不要在大公司待太久 溫水煮青蛙 舒適圈裡讓人變廢柴。

    2. 看清楚職業規劃 並且在你26歲之前 儘可能多看看在你所處行業的前輩們 他們35歲以後在幹嘛 你就知道你現在的職業有沒有持續發展的可能性 好比網際網路 廣告 媒體這方面的職業 基本上30歲以後 你沒混到中高層 就意味著會被淘汰出局了

    3. 一定要在30歲之前 看清楚職業規劃 要轉行 也一定在30歲之前 跟隨人口紅利期 需求量最大的職業走 不會有錯

  • 8 # 狂客說技術

    大環境確實不太好!!!

    三月份我嘗試性開啟簡歷,一天也就幾個單位看到並且聯絡,投了差不多投了有30份簡歷,八九個約面試!本人工作七年,網際網路軟體行業,現任某公司技術經理。

    2,對候選人的要求高了很多,因為有了更多選擇,公司可能也希望選擇技術最好的候選人,所以面試問題的廣度和深度都有提高,很多問題可能梳著小辮子的面試官也不完全理解。當然之前我為我們公司招聘的時候對候選人要求也很苛刻,平常情況下這種現象都存在更別說大背景不好的年份呢。

    3,獵頭工作難度大了不少,積極性也就欠缺!因為總推薦候選人去總未被錄用,他們提成拿不到自然積極性不高。

    在這種大背景下,如果非要換工作獲悉已經辭職了在找工作,還是建議花時間梳理自己的專業知識,增加自身知識的廣度和深度,提高面試成功率!下面附一張軟體行業伺服器端技術圖譜,希望對同行業的同學有幫助!

  • 9 # 萌萌爸270

    確實有這種現象,機械行業將近十年的工作經驗,以前隨便投個簡歷,打電話預約面試的很多,今年之前的公司搬遷去了外省,我不想去外地,網上投了很多的簡歷,打電話的寥寥無幾,面試的公司也不是很滿意!

  • 10 # 無憂精英網

    2019年,應該說是比較難過的一年。從2018年貿易戰開打,其實,就揭開了經濟增速減緩的序幕。無論是實體經濟還是網際網路經濟,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而經濟面的不好,肯定會影響老闆們的預期。所以以前想招的人,現在都暫停了,或者推遲,因為還沒有看清未來的發展形勢,都採取了保守的做法。有的企業,連校招透過的學生都不錄用,應該說,不到萬不得已,不會採用這個做法了。

    但是,因為自己在網上投遞的簡歷沒有反應,而歸結於工作特別難找,這個其實就比較主觀了。其一,無論經濟面多麼不堪,需要招人的企業還是在繼續招人,其二,既然是在網上投放了崗位,應該說都是有實際需求的。其三,沒有反應,是不是因為自己的簡歷和崗位的匹配度等等相關聯。所以,沒有收到迴應不要緊。可以針對企業的招聘需求,適當的修改自己的簡歷,讓自己的簡歷更匹配,再就是找適合自己的崗位,提高自己被關注的機率。另外就是有針對性的投遞自己的簡歷。

    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澳公賽,秦志戩代替王皓擔任樊振東場外教練,指導小胖4-3險勝卡爾松。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