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且末石頭公社
-
2 # 嘿撒丶第二夢
守夜也叫熬年,指農曆大年三十的守歲。是中國民間的一種習俗。相傳,在大年三十晚上,人們為了躲避年獸,天不黑就早早關緊大門,不敢睡覺,守夜坐等天亮。天一亮就放鞭炮,意味著祛除不好運氣。
-
3 # 一品波哥
上一輩老人守夜,現在我們也守夜,房子裡的燈全部都開開,也就是常說給回來的祖先留燈。外面在避風的地方點上幾隻蠟燭,院子裡掛起大燈籠。屋裡所有燈都開著,徹夜通明。還有包餃子,放鞭炮。
小時候過年真的熱鬧的很,吃餃子,放鞭炮,吃飯後去爺爺家拜年,撿鞭炮等等。現在年沒年味了,如果不放鞭炮那過年就更沒意思了。
-
4 # 一立言
要守夜☆了徐夕之夜先吃個團圓飯,之後就給全家洗個新年澡,穿上新衣。之後就給小孩派壓歲紅包。就可以看以看聯歡晚會,和繼續串親走友問侯老人,打牌娛樂之類。零晨過後就是一般我們湘南,就在3點鐘後就陸續有人放鞭炮辭舊迎新,一直到早上10點鐘左右。
-
5 # 白髮魚潐
好多民俗傳統,到了這一代正在逐見消失。目前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大多數人還在堅持守歲這一習俗。往後估計就沒了。
-
6 # 小橋流水811小橋流水
謝邀。在這裡,先給我的答題起名子一一難忘的鄉愁 稀疏的鞭炮聲,逐漸稠密起來。梅花們早就爭奇鬥豔。忙碌的人們,開始交頭接耳的購置著年貨。這讓我想起一個古老的且已淡出眾人視線的記憶一一迎財神。這是不知多少年前興來的人生企盼。每當除夕這天晚上,家家戶戶都在守候著、等待著、期望著,那年的這天,是我第一次記住的這個畫面。油燈下,我依靠在奶奶的懷裡,奶奶說:"快了,送財神的快來了″。我問什麼是送財神,奶奶說:"來的人,叫送財神,上咱家裡來,叫迎財神,財神來了明年會有好兆頭″。不一會,我聽著大門吱呀一聲,我趕緊跑出來看,來了兩個衣衫襤褸的人,一老一少,老者從懷裡拿出竹板,噠噠的響了兩下,接著,老先少後的唱起對口詞:"財神進門來,又添人口又添財。財神落了坐,金錢一大垛…″。奶奶拐著小腳,從屋裡端出半碗熱騰騰的粗麵水餃送給來人,來者千恩萬謝的走了…我好奇的問奶奶:他們都傻呀?有財神怎麼自己留下?…奶奶白了我一眼:"大年下,別胡說八道!″…沒過多少年奶奶離開人世,這個年俗也不附存在了,走來的時光是柳暗花明。時間一分一秒的漸行漸遠,可是,這個古老的年俗鄉愁依然印記腦海裡。讓我們記住這個節俗的符號,去啟迪、開創美好的明天…現在的我依然堅持著年俗中的守夜,只為回味那些,無窮、善良的傳說…
-
7 # 隱玲
那是過去了!沒有電視的年代,一家人坐在火爐旁聽老人講故事!還有老人非等聽到是哪種動物最先開口叫。那叫守歲:比如狗先叫,那對不利,如果貓先叫,魚貴,還有雞先叫米貴等等一些說辭預示!現在家人都在看春晚,那個名星的歌最好聽,那個節目編的最好,哪個小品最搞笑。誰還會聽什麼動物先開口叫啊!
-
8 # 獅子貓她爹
過去有這個習慣,那是老人活著的時候,現在,只剩下自己和孩子了,基本上和平時作息沒啥區別,只是由於放炮竹。會受到影響。
-
9 # 機遇在你一念之間
答:過年,你們哪裡有守夜的習俗嗎?過年守年夜,是我從小到現在一直的習慣。
時間過得很快,辭舊迎新的時間到了,到處鞭炮齊鳴,煙花閃亮了天空。人們跳著,蹦著,歡呼著,迎接新年的到來。
新年的到來,預示著守夜的結束。守夜,守的是中國情結,守的是家的溫暖,守的是社會的和諧。
-
10 # 阿祥文事
不光我們這裡,全國乃至日韓越等鄰國都有過年守夜習俗。叫法頗多,本地則稱“守歲"。與古文裡的“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竟絲絲合拍。可見守歲習俗古已有之,至今未絕。
我打記事起,就知過年要守歲。解放初,那時家家都很窮,過年甚至連鞭炮都買不起,所以鞭炮聲稀稀落落。那象如今,恰似萬炮狂轟,連春晚都看不消停。那時父親同樣不買鞭炮,只捨得買兩張截切好的紅紙條條,請不到會寫春聯的人,只好用茶碗口抹點鍋灰水,蓋上幾個影影綽綽的園圈兒貼在門板上,充作“春聯”。
沒有收音機電視機,沒有有線廣播,更沒有電燈電話。到處漆黑一片,遠處地裡偶有火光一閃一閃的,那是人家在化紙帛祭土地神。家家僅一盞鬼火似的小油燈,吃過簡陋的年夜飯後,我們小孩早早睡了,大人們就坐在堂屋裡守歲。喝點粗茶,吃點炒花生蠶豆,說說閒話,搓一竹篩糯米粉糰子,灶君爺前焚香叩拜…總在半夜時,我要起身,便叫嚷起來。父母親伺候我後,也便入睡。唯我家隔壁的大伯最“正統”,守著一盞青燈,直到天色微明,才和衣小臥片刻…
時代不同了。現在守歲,一頓年夜飯足足兩小時,看看春晚,手機拜年,別說大人,連我家小孫女也要玩到半夜後——當然,她不管什麼守歲,只知道在大空調下,有吃有喝有玩,大人不睡,她也不睡,實在困了,倚在大沙發上眯一會兒…
現在條件與過去相比,真的是天壤之別了。
-
11 # 逆流難又何曾隨波逐流
要守夜☆了徐夕之夜先吃個團圓飯,之後就給全家洗個新年澡,穿上新衣。之後就給小孩派壓歲紅包。就可以看以看聯歡晚會,和繼續串親走友問侯老人,打牌娛樂之類。一般我們湘南零晨過後就陸續有人放鞭炮辭舊迎新,一直到早上10點鐘左右。老人小孩太困了會休息,一般年輕。年輕就隨便多了打麻將通宵或看電視通宵長輩都不會說你。
回覆列表
守夜也叫熬年,指農曆大年三十的守歲。是中國民間的一種習俗。相傳,在大年三十晚上,人們為了躲避年獸,天不黑就早早關緊大門,不敢睡覺,守夜坐等天亮。
在這“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團圓,歡聚一堂。全家人圍坐在一起,茶點瓜果放滿一桌。大年擺供,蘋果一大盤是少不了的,這叫作“平平安安”。在北方,有的人家還要供一盆飯,年前燒好,要供過年,叫作“隔年飯”,是年年有剩飯,一年到頭吃不完,今年還吃昔年糧的意思。這盆隔年飯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來煮,北京俗話叫“二米子飯”,是為了有黃有白,這叫作“有金有銀,金銀滿盆”的“金銀飯”。不少地方在守歲時所備的糕點瓜果, 都是想討個吉利的口彩:吃棗(春來早),吃柿餅(萬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長生果(長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
除夕之夜,一家老小,邊吃邊樂,談笑暢敘。也有的俗戶人家推牌九,擲骰子,賭梭哈,打麻將,喧譁笑鬧之聲匯成了除夕歡樂的高潮。 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普天下人都盼望著新年零點的到來。
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在一首《守歲》詩中寫道:"相邀守歲阿戎家,蠟炬傳紅向碧紗;三十六旬都浪過,偏從此夜惜年華。"珍惜年華是人之常情,故大詩人蘇軾寫下了《守歲》名句:"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由此可見除夕守歲的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