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靜夜史

    這個問題有意思。

    其實明朝不僅僅是“不割地不納貢”,全稱應該是:“不和親、不納貢、不割地、不稱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概括說來:

    所謂的“不和親”,是因為周邊少數民族已經開始或完成了封建化程序,文明優勢不再,和親失去意義;

    所謂的“不納貢”,在明朝中期以後和蒙古進行封貢互市,對蒙古各部進行所謂的“賞賜”,和賠款求和平是一個套路;

    所謂的“不割地”,是因為明朝從仁宣之治開始,就以節約財力的理由相繼撤掉奴兒干都司,主動放棄了關西七衛、交趾承宣布政使司、舊港宣慰司等地;

    所謂的“不稱臣”是因為明朝時期已經非常強大,確立了對遊牧民族的優勢,因此不需要向唐朝前期那樣向北方的遊牧民族政權稱臣;

    所謂的“天子守國門”一是因為朱棣遷都北京,而是因為靖難之役時朱棣和兀良哈做領土交易,放棄了長城以北的衛所,因此長城成為明朝國境線,北京成為國門;

    所謂的“君王死社稷”是因為崇禎皇帝被東林黨人道德綁架,失去了南遷等所有的生還希望,最後選擇在煤山自縊,壯烈殉國。

    所以,“不割地不納貢”是成立的,但絕對沒有這麼偉大。

    1、政治原因

    明朝全盛時期的疆域,是在朱元璋時代。

    朱元璋驅逐元朝後,收復遼東,在西藏設立法王制度,疆域達到了900多萬平方公里。

    但是從朱元璋之後,明朝的疆域就開始不斷縮水。

    首先,因為靖難之役,朱棣綁架了寧王朱權,並借兵朵顏三衛,也就是兀良哈三衛參與叛亂,靖難之役成功後,朱棣兌現諾言,將長城以北的蒙古高原東部地區封賞給兀良哈三衛。

    在封賞給兀良哈三衛後,兀良哈三衛嚮明朝提出,開平衛(即元朝上都)深入兀良哈三衛腹地,請求明朝撤銷該衛所,於是明宣宗將開平衛內遷到獨石堡。

    開平衛的內遷標誌著明朝北部疆域出現缺口,東西衛所體系遭到破壞,此後,大寧衛、東勝衛等衛所不得不陸續放棄,明朝疆域由朱元璋時代的長城以北數百里內縮到長城一線。

    疆域內縮後,北京成為國門第一線,這就是“天子守國門”的由來。

    但是,由於衛所制度從朱元璋時代以後就開始出現敗相,因此到仁宣時期,衛所制度已經開始出現危機,各衛所大量出現軍戶逃亡的現象,邊疆衛所更是首當其衝。

    在這樣的條件下,明朝於1435年,撤銷了奴兒干都司,東北的疆域內縮到遼寧的鐵嶺、開原一帶。在西北方向,明朝放棄關西七衛,嘉峪關成為明朝的最西端。

    在南部,由於交趾境內反抗不斷,明宣宗也於1427年宣佈放棄交趾承宣布政使司。

    仁宣之治後,明朝的疆域基本就限制在長城以南、青藏高原、橫斷山脈以東的“兩京一十三省”地區。

    明嘉靖年間,河套被蒙古韃靼部侵佔;

    萬曆時期,整個遼東北部被女真侵佔;

    1624年,寶島被荷蘭殖民者侵佔。

    雖然明朝沒有簽過一個不平等條約,但是明朝領土丟失的速度和程度,是相當深的。

    這和明朝“重文輕武”的政治制度分不開。文臣當國,缺乏開拓進取精神,再加上明朝特殊的權力制衡制度,導致皇帝消極怠工,明朝的疆域也就不升反降了。

    2、軍事原因

    明朝的戰鬥力最強悍的時期,是在明太祖朱元璋時期。

    朱元璋先是打敗了男方的割據勢力陳友諒和張士誠集團,而後北伐元朝,將元朝逐出中原,而後不斷髮動對北元的征討,終於在1388年,藍玉消滅北元勢力。

    北元覆滅後,蒙古再次分裂,草原上出現了韃靼和瓦剌兩大勢力。

    歷朝歷代中,從沒有一個王朝像明朝這樣,在王朝建立初期就具有如此強悍戰鬥力的。為了打擊匈奴,漢朝進行了超過70年的臥薪嚐膽;唐朝也進行了數十年的勵精圖治;只有明朝,一出來就是滿級,一上來就是大招。

    在這樣的強悍戰鬥力下,包括蒙古等遊牧民族都成為手下敗將,因此明朝沒有向周邊政權稱臣的必要。

    唐朝向突厥稱臣,一是實力不濟,而是安撫和利用突厥,這些在明朝身上都不需要,所以,明朝沒有稱臣的傳統。

    而在朱元璋之後,明朝實力開始下降,但是由於士大夫當國,他們的道德綁架,讓明朝徹底告別向周邊政權稱臣的可能。

    即使是在明朝末年最危急的時刻,明朝也堅持不向李自成和滿清低頭,正是這樣的堅持讓明朝選擇了以最壯烈的方式走向了死亡!

    另外,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在朱元璋時期,曾列出15個“不徵之國”,並作為皇室祖訓流傳下來,這些國家包括了日本,這個讓朱元璋非常憤怒的蠻夷小國,但是朱元璋仍然將其列為不徵之國。

    透過這樣的方式,明朝主動規避了風險,也就沒有戰敗後稱臣納貢的可能性!這也是明朝處理對外爭端的一貫思路。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 2 # 庭州行者

    所謂不割地,不納貢,這個是中國古代很多大一統的王朝都能做到的,是在沒有必要吧明朝單獨拎出來講。在大一統王朝中,所謂“納貢”的,只有宋朝(嚴格意義上而言,宋朝並不算是大一統王朝)和清朝。

    宋朝是由於自身的軍事實力是在太弱,再加上週圍的少數民族政權已經在徹底漢化和保持原始之間找到了一個平衡點,使得漢化真正意義上成為使其政權強大的工具,比如遼國和西夏;而清朝。則是因為傳統的體系遭遇到了西方現代體系的衝擊,在清朝之前,中國不存在主權國家的概念,所以歷代王朝的疆域並沒有一個合法的,固定的範圍,總是隨著王朝自身實力的消長而不斷變化的,而清朝在遭遇了近代體系的衝擊後,事實上是利用了西方的主權國家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將自己的主權確定下來,而此時的賠款與朝貢體系下的納貢也不是一回事。

    回到問題,明朝之所以能夠做到所謂的“不割地,不納貢”,首先是因為明朝時期並沒有所謂的主權國家概念。因此,其丟失的土地,在事實上已經算是喪失了主權,比如哈密衛,比如河套地區,但由於威斯特伐利亞體系此時並不存在,所以導致了,用現在的觀點來看,明朝沒有割讓一寸土地,但是其國土面積確實是在不斷減小,這就解釋不通。所以,用歷史的眼光來看,明朝無割地之名,而有割地之實。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正德皇帝主動放棄哈密衛且明朝從此退守嘉峪關,這就是事實上的割地;以及嘉靖皇帝的 有言復河套者,斬 ,河套地區此時已經被蒙古佔領,且明朝皇帝已經事實上放棄了這片土地,且禁止大臣進言收復。故而,說明朝沒有割地,此言並不恰當。

    至於說納貢,因為古代的中原王朝都處於朝貢體系之中,並沒有向其他國家繳納貢品的 傳統。即使是北宋,也只是將其稱作歲幣,而不是納貢;至於南宋,從法理上而言,其本身就是金國的附屬國,所以納貢也不足為奇。而明朝作為一個大一統的王朝,處於朝貢體系的最頂端,自然是沒有向別國納貢的道理。

    即便如此,明朝事實上也出現過所謂“花錢買平安”的事情,崇禎時期,崇禎每年用6萬兩白銀籠絡蒙古林丹汗,使其不攻擊明朝並且有意使其攻擊後金。後來這個價錢漲到了八萬兩一年。再後來,崇禎停止了白銀的輸送,林丹汗隨即發兵攻打大同,明朝無奈,只得將“賞賜”漲到三十六萬兩每年。

    所以說,明朝的所謂“不割地,不納貢”,並不值得去特別追捧。

  • 3 # 靜夜思160519196

    明朝的防禦物件主要是蒙古人,而蒙古已經是一個分散成很多個部落的民族,雖然達延汗一度整合過,但是很快又分裂了。所以他們很難對明朝構成威脅。蒙古人和明朝發生戰爭,他們的要求其實很簡單,就是開放市場,大家進行貿易。明朝滅亡主要是內部原因,外部因素只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 4 # 共跳滴水線子

    明朝算不上最好的朝代,但明朝有我中華民族的骨氣,這意味著明朝沒有簽訂一條喪權辱國的條約 ,鄭和下西洋 北韓橫掃倭寇,甚至在搖搖欲墜的末期打敗西方海上強國的入群 這一點足夠體現我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

  • 5 # 騰飛說史

    今天我們來詳細解釋一下,明朝的“不稱臣,不納貢,不割地,不賠款、不和親,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原因。

    明朝的“不稱臣,不納貢,不割地,不賠款”即有文化上的原因,也有政治上的原因,而“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主要是指明朝定都在北京,直接面對蒙古和後金的騎兵,明朝定都北京是現實政治的需要,因為,在北宋時期,中國的經濟中心轉移到了江南地區,而政治中心因中原漢人與北部少數民族之間的互動則逐步轉移到了以北京為中心的華北平原北部一帶,所以,明成祖必須定都北京,然後依靠大運河維持政治中心(北京)與經濟中心(江南地區)的聯絡,而崇禎皇帝被迫“君王死社稷”既與明朝定都北京有關,也與明朝特殊的內閣中樞權力體制有關。

    (明太祖朱元璋畫像)

    第一:文化原因

    儒家文化在中國歷史上被定於一尊,並深入影響到政治、文化、經濟等領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在春秋戰國時期,儒家文化只是百家學說中的一種,儒家的政治主張集中體現在《周禮》中,因而孔孟所提倡的政治制度,通常也被稱為周政(周指的是周朝),到了漢武帝時期,“罷黜百家、表章六經”,但儒家文化並未定於一尊,漢朝在實際的政治操作中依然是“本以霸王道雜之”,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的法律有一個“以禮入法”的過程,把原來儒家的一些主張,寫進了刑律之中,這說明儒家文化已經影響到社會生活了,比如秦漢時期的家庭通常是五口之家的小家庭,兒子成年以後與父母分家是常有的事情,而到了唐朝的時候,家庭往往是大家庭,兒子成年以後不與父母分家,因為儒家文化講究孝道。

    (魏晉時期的貴族)

    因為科舉主要是考儒家經典,到了北宋時期,隨著科舉制度的完善,儒家文化更加深入人心了,影響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北宋皇帝本身就是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士大夫信奉的是儒學,北宋王朝再怎麼受到北方少數民族的騷擾,從來不和親,因為那個時候的人們特別講究“華夷之辨”、“夷夏之防”,在中原士大夫看來,與少數民族和親,就是以夷變夏,是絕對不能執行的政策。北宋朝廷講究“華夷之辨”、“夷夏之防”即是儒學深入人心之後在對待少數民族的問題上的反映。

    第二:中樞權力結構

    宋朝其實不願意與遼、金、蒙古等少數民族政權進行和親,也特別不願意割地、賠款給少數民族政權,割地、賠款本身就是一種屈辱,中原士大夫自認為自己所處的區域是文明的中心,而周邊的少數民族都是文化落後的夷狄,先進的華夏怎麼可以向落後的夷狄屈服呢?但是,宋朝沒有辦法,因為北方少數民族精於騎射,武力強盛,宋朝只能被迫割地、賠款,宋朝之所以能這樣做,是因為皇帝還未被士大夫集團所束縛,士大夫集團還有一個首領——宰相,相權與皇權達成默契,就可以摒棄朝廷的“流言蜚語”,作出符合實際政治需要的決策,比如宋高宗等人遷都臨安(今杭州市),建立偏安政權,與金達成《紹興和議》,並且在達成和議之前,還害死了抗金名將岳飛,就是皇權(宋高宗)與相權(秦檜)達成默契的結果,那麼屈辱的事情,宋高宗、秦檜等人也做成了,而到了明朝之後,這是不可想象的。

    (宋高宗畫像)

    朱元璋廢除丞相制度以後,士大夫集團沒有一個首領了,到了明宣宗時期,雖然形成了內閣票擬製度,內閣首輔之職等同於宰相之職,但是,內閣首輔不是百官之首,其宰輔之職,名不正,言不順,往往受到其他大學士的掣肘,在受到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壓力的情況下,遷都、議和都很難辦得到,因為沒有一個人敢於出來承擔責任,崇禎皇帝在困局之中,其實很想效法宋朝,遷都南京,建立偏安政權,以獲得生機,但是,沒有人願意為他承擔責任,這件事就做不成,之所以沒有人願意承擔責任,是因為明朝沒有丞相,誰要是願意出來做秦檜,必然受到百官的攻擊。連遷都、議和這樣的妥協政策都不能執行,怎麼能稱臣,納貢,割地,賠款呢?

  • 6 # 直江信綱

    網上一直流傳著所謂的“大明祖訓”:“不和親、不納貢、不割地、不稱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然而這句話於史無載,基本上可以確定是後人替朱元璋編排出來的——而且頂多是這幾年網路發達之後編排出來的。

    所謂的“不納貢”,除了兩宋那種只有半壁江山還真的打不過北邊少數民族的朝代(兩宋為了面子還得叫“歲幣”不叫“納貢”),實際上是中原王朝的常態。因為中國一直自認為是“天朝上國”,就算被人打也是不能給人納貢的,否則不光丟臉,更是沒辦法維持國際秩序。就像今天的美國,在越南、伊拉克、阿富汗打得再慘,頂多就是撤走,絕對不會賠錢。

    至於“不割地”,中國古代其實沒有現代意義上“領土”和“邊境”的概念,北方邊界一直是隨著國家控制能力的消長而變動的。比如明太祖時,開平等地都設衛守禦,到了宣宗時,邊境內撤,宣、大、薊、遼就成為邊境了。所以說,古代大多數朝代對北邊遊牧民族都沒有“割地”,只有“守棄”之分。

  • 7 # 劍雄品評文史經濟

    ”遣妾一人安天下,不知何處用將軍”。大明一朝歷經16帝、傳12世、享國276年,自定鼎立國從“不割地、不賠款、不納貢、不和親”,這個由漢人主政的朝代,一改漢唐和親的懷柔政策,扭轉兩宋富而賠款納貢、弱而割地求和、避而宗室受辱的情境,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治隆唐宋、遠邁漢唐,泱泱大國威布九州、名伏四夷。偉哉,大明漢國!壯哉,日月同輝!

    或許,有人聽了不舒服就會說。朱元璋兇殘狡虐、戮臣無數;大明帝嬉戲荒政、失權於東林、閹宦。“土木堡之變”,君王被擒,大失國格。是的,明朝並不是那麼完美無瑕,歷國二七六載,年年都有噴點;承傳一十六帝,個個皆有不是,實在讓追求完美的明粉們,也讓逄朱就噴的明黑們失望了。但天子恪守國門,方有君王被擒,你縮的遠遠,啥事都不會發生。煌煌青史之上的“不割地、不賠款、不和親、不納貢”,此“四不”之政策,總是真的吧?這種天生的傲骨,夠不夠大明朝屹立於百朝之前?算不算個氣吞萬里如虎的漢國呢?

    下面分析一下這個閃光點,大明是憑什麼做到的?

    一,朱元璋以紅巾軍摧元立國之後,那時,周邊的少民,由於元帝國的壓制,一直都很孱弱無力。元朝崩潰後,淪為北元的大元帝國,更是喪失了爭奪中原的物質條件,即便有勇氣南下,也不構成對大明的實質上威脅。太祖透過設立軍事衛所屯邊,戰時為劍、平時成犁;透過分封諸子戍邊保境,戰時為屏、平時為障。當然,這個設想被永樂帝破壞了,不過還好,永樂帝的數徵漠北、七下南洋,境域幅射越南、印尼。宣告了大明國力,神一般的存在。有了深厚仁澤中華文化的背書,八方來朝、四夷拜貢變得如此的水到渠成、順理成章。在這個時期,“四不”政策是靠澎湃如濤的軍事實力來保徵的。

    二,及至明朝中葉,軍事力量有所下降,與周邊漸成相持之勢,並互有攻防。“土木堡事變”之時,明英宗領20萬兵,親征蒙古瓦刺部。不料,被瓦剌南下,圍堵於懷來土木堡,明英宗猝被瓦刺,擒為人質,兵潰失數萬,損文臣武將66員。這都不曾使明王朝屈服。最終,瓦刺部不得不放還了明英宗,還害得大明多了一個兩皇帝PK的“奪門之變”。這一點,強漢盛唐都不曾做到過,更是達到連富裕兩宋做夢也夠不著的高度。

    從數千年的皇帝集權制的高度來說,皇帝被擒,得失利弊的不僅是國格,考驗的更是失去了皇帝后,初創於明的“內閣制”,能不能把持住一個國家的重心,不至於使之一下子轟然倒塌,明朝顯然是做到了。既然做到了”失帝不失國”,太祖鎮制的“內閣制”,無疑凸顯了內閣制的“皇權雖繫於一帝,國祚卻決於內閣”的優越性。如此一來,大明便有了“皇帝隨便抓,抓了也得放”的雍容的氣度,也切實降低了御駕親征對國家的致命損害。

    從瓦刺部對明英宗的擒放,小編沒覺得,大明國格在何處被喪失。在明中期,不管是明正統、天順帝(即明英宗)的”土木堡事件”,還是明萬曆帝的”三大徵”對日夷、蒙夷、苗夷的打擊,都說明了大明帝國對四方藩夷,一言不合、便御駕親征的灑脫和無畏。在這個時期,運作純熟的“內閣制”,對大明的“四不”政策的保護,是不言而喻的。

    三,明朝是漢族建立的最有傲骨的王朝,從立國之始,以強大的軍力來保持這種氣節;到朝至半途的,以成熟的政制保證了對這種骨氣的鼎助;直到亡國將終,以近三百年來,所積攢下來的傲然天地的氣度,完成對“四不”政策的泣血挽留。即便難至小冰河時期的赤地千地,李闖對晚明政權的掏心剜肺,後金(即後來的大清朝)對沃野中原的虎視眈眈,明朝始終不曾與四夷,跪訂半個城下之盟,也從不主動搖尾乞憐。對待四夷,終明一朝,就是高懸朝門一句話,“竭誠歡迎來搞,不服皇帝梭哈”。

    在這個時期,窘迫的軍力、腐爛的政制、板蕩的形勢,逼迫日漸西山的大明王朝,用碩果僅存的“亡了也不跪”的氣節,讓崇禎皇帝,在京師之側、煤山之巔,完成了這個時近未路狂奔的大明王朝,最為雄壯悽怨的驚豔一吊;給明太祖朱元璋伐元漢代時,首提的“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紀陳綱,救濟斯民”的誓言,也給大明的“四不”政策,挽了一個血色浪漫的終極詮釋。至今,煤山的明末帝懸樑絕命處,瀟瀟的夜風、淒白的彎月,似乎還在唸叨著,大漢民族那股桀驁不屈的雄邁氣節,及這部仁心慈厚的芳華文化的奇絕雄渾。

  • 8 # 歷史愛好者88

    明朝對外敵鐵骨錚錚,毫不妥協。

    對敵不稱臣,不納貢,不和親,不割地。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詮釋大明寧死不屈的精神,彰顯大明帝國威震天下。

    公元1592年,日本豐臣秀吉發兵三十萬,侵略北韓本島為跳板,欲染指大明王朝中原國土。明神宗萬曆帝朱翔鈞龍顏大怒:倭寇入侵北韓,以其為跳板,欲侵憂我大明,北韓一失,唇亡齒寒。跳樑小醜,雖遠必戮。

    萬曆帝任命祖承訓先率五千兵馬入朝作戰,李如松主帥率六萬大軍殿後入戰。平壤一戰,李如松明軍火炮狂轟平壤城倭寇,日將西野行長率軍撤退逃離。明軍大勝。

    碧蹄館之戰,五千明軍攻打三萬倭寇,李如松敲山震虎,倭寇皆以為四面受敵,軍心大亂,愴惶逃竄。

    公元1598年,露梁海戰,明將鄧子龍火燒連營,殲滅倭寇艦隊。

    大明抗日援朝完勝日本人,令到日本人三百年期間再也不敢覲中華國土。

    公元1620年,大明廣東水師在屯門海戰擊敗葡萄牙艦隊。隨後葡萄牙人租借香山縣澳門島嶼,乖乖付清年租租地款。

    公元1635年,英國艦隊入侵廣州,被廣州水兵開炮痛擊,英軍多艘艦船盡毀傷,後愴惶撒退到虎門毀壞當地村莊,毀壞當地炮臺,搶劫當地村民數十條肥豬。盡顯狼狽之相。後來英軍向大明賠款2800倆白銀,息事寧人,落荒而逃。

    公元1643年,荷蘭艦隊橫行臺灣海峽,侵憂大明邊境安寧,並對大明船艇進行干擾。廈門總兵鄭芝龍乃看不慣荷蘭蠻夷在大明國土作威作福。宣告與荷蘭開戰。為打敗荷蘭艦隊,燒燬荷蘭艦船者每人獎勵五十倆白銀,打死一人獎勵五倆白銀。明軍士氣大振,鄭芝龍決定用火攻戰法。

    料羅灣大戰爆發,荷蘭人耀武揚威將艦船開進料羅灣,鄭芝龍令旗一揮,幾百條載滿油料小船衝向荷蘭艦隊,頓時火光沖天,荷蘭人大驚,倉忙撒退,被鄭芝龍下令開炮追擊,擊毀荷蘭艦船數艘,明軍擊敗荷蘭艦隊。荷蘭人乖乖向大明賠款120000倆白銀,而得己在臺灣海峽通行。

    公元1662年,鄭成功收夏臺灣,驅逐荷蘭人,收復國土。

    大明對外敵鐵骨錚錚,絕不屈服於外敵,將外敵打得落花流水,令外敵臣服於大明,彰顯大明帝國威震天下。

  • 9 # 夏天的蟲4

    既不是政治的原因,也不是軍事的原因,而是傳媒的原因。。。

    中國每一次改朝換代,都會吸取前朝的教訓。漢人認為‘秦法太苛’導致秦朝滅亡,所以漢朝初期吸取秦朝的教訓,漢武帝之前就用道家理論治國。唐人認為‘漢亡於強’,所以唐朝對待部族(四夷)和華人相對公平。宋人認為唐亡於‘軍閥亂政’,所以宋朝對武人非常提防。

    明人也一樣。從元朝到明朝之間,戲曲和說書非常流行。按照蒙古人的喜好,以及戲曲評書的觀念:宋朝亡於太軟弱,太依賴外交——宋朝聯合女真滅遼,然後北宋亡;宋朝聯合蒙古滅金,然後南宋亡。。。所以明朝才會那麼一味強硬,完全沒有漢、唐、宋的彈性。

  • 10 # 好人吉姆

    飽讀詩書的儒士從不會在人前賣弄自己的學識,沽名釣譽的小丑只要有了點成就恨不得讓全世界都知道……不割地 不賠款 不納貢(先不論真偽)這是一個國家最基本的外交底線,也是兩個國家交往和互相尊重的最基本基石!萌粉們的邏輯就是“大家快來看呀,我大明這次沒捱打 不用給人家納貢了” 這是多麼自卑+脆弱的心理呀。。。。一件正常的不能再正常的事硬是被他們給神話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德國為什麼不收回東普魯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