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通真達靈3

    指成年人從這個時候開始,真正對死亡有了清醒的認識,意識到生命衰亡的自然規律,比如身體機能日漸衰退,工作、健康、家庭等方方面面出現明顯的無力感。中年危機是一種心理危機,是潛意識裡對存在和死亡的焦慮,通常表現為兩種形式,一種是這個階段健康、事業、家庭等轉變帶來的現實焦慮,另一種是對早年生命質疑帶來的厭倦與虛無感。

    中年是個矛盾重重的階段,其所帶來的直接危機就是生理和心理的適應問題。個體進入中年,也許感覺自己還正當壯年,但皺紋、禿頂、發胖等容貌和體態的變化提示著個體進入生理衰老期,內分泌、性功能及各項身體機能都開始走下坡路,青春一去不復返,患病率和死亡率逐步上升,這些生理的改變引發中年人對健康的憂慮,同時也帶來心理的落差。事業上,他們一般都有一定的積累,但也逐漸知道自己的侷限,加上更多青年人參與競爭,使其社會地位受到挑戰,所以不確定是繼續奮進還是安於現狀,在慾望和妥協之間左右為難。在家庭婚姻中,中年人群面臨上有老下有小的責任重擔和經濟危機,感受到子女長大漸漸不受控帶來的失落,如果婚姻存在問題還面臨無力解決的困境等等。面對內外壓力,中年人群容易產生焦慮、恐慌、抑鬱、不甘等情緒,這就是人們常體驗的中年危機。

    有人以為中年危機歸根結底是因為沒錢,如果有錢這些現實焦慮就能解決,事實上,沒有經濟壓力的中年人也會產生中年危機。分析心理學奠基者榮格認為中年時期的人通常家庭穩定、事業有成,但仍會感受到巨大的虛無,這是人生具體目標達成之後的心靈真空和精神困境,外在目標已經實現,但這是我想要的嗎?人生就這樣了嗎?一些人陷入對早期生命的不滿和厭倦中,想要去尋找新的人生意義。為了逃離內心的無意義感和對死亡的恐懼,個人會以不同於過去的價值方式生活,時常會有怪異超常的行為,比如購買貴重物品、尋找年輕的伴侶、改變職場身份、放棄所擁有的一切追逐另一種人生等。

    中年危機不是40歲的專利,許多80後90後也感受到了前中年危機的威脅。20—30歲按理來說正是生命力旺盛,人生充滿無限可能的年齡,他們為什麼也表現出對中年危機的惶恐不安呢?多種因素的交織,使得年輕人也體驗到中年人群對現實、自我和死亡的焦慮。快節奏生活和工作壓力帶來身體的早衰訊號,一些老年病開始光顧年輕人,使得年輕人感受到生理衰退帶來的中年危機。主流價值觀對成功的追捧,加劇了年輕人由於社會比較帶來的焦慮和恐慌。而移動網際網路則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網際網路推崇年輕文化,一方面導致年輕人急功近利,但能力與慾望又不匹配,讓年輕人不得不面對自己的無能感和侷限性,另一方面又導致年輕人產生對青春的固著和對步入中年的恐慌,他們害怕年輕不再,害怕走向平庸,害怕人生將成定局。

    中年危機雖然是我們生命歷程中要面對的生理與心理挑戰,但它並非不可逾越。應對中年危機最好的解決方式,無疑是擁有一個健康充實的心理狀態:首先要正視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承認自己是普通人這一現實,接納身體衰老、青春喪失、角色轉變等人生變化;其次尋找新的價值觀,重新定義自己,客觀認識自己的能力和侷限,認識自己真正的需要和願望;最後保持樂觀平和的心態和積極向上的行為,透過鍛鍊、閱讀、旅行、社交、發展興趣愛好等途徑來進行情緒疏導和自我調適,順利度過中年危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偶爾真的不懂你”是那首歌的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