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勇山之戀

    先來說說孤獨的詞語解析。

    1.孤立而無所依附。

    2.獨自一個人,孤單。

    3.不合群,不喜歡和人來往 。

    還有這樣解釋的------

    孤獨是一種主觀自覺與他人或社會隔離與疏遠的感覺和體驗,而非客觀狀態,是一種個人生存空間和生存狀態的自我封閉,孤獨的人會脫離社會群體而生活在一種消極的狀態之中。

    為什麼有人說孤獨是人生的常態?我的理解如下:

    一、

    觸發人類孤獨的原因有很多,新媒體技術和城市窒息的空間鼓勵了人們 的生活風格。尤其是現在,在網際網路時代,年輕人的交流方式大多集中在冰冷的社交媒體上,交心的越來越少,沒有溫度當然孤獨。

    每個人都曾經經歷過青春的迷惘,選擇工作的彷徨。可以假裝瀟灑,內心的孤獨卻時刻充斥在一段段沒有安全感和存在感的日子裡。

    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冷漠與不信任司空見慣,工作的重擔,生活的壓力,沒有友情、沒有親人、朋友、同學、同事之間的溝通交流,默默地一個人回家,一個人做飯,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看電視,一個人 玩手機,一個人。。。。。。

    這不正是當下我們許多人的真實寫照嗎?

    二、

    人生的常態是孤獨的、殘酷的。

    這聽起來比較哀傷卻是是事實。

    我們正面對一個這樣的現實。人們普遍存在著孤獨。海明威曾說:人不可能是一座孤島,但實際上,人人都是生而孤獨的,這就是宿命。

    現在的年輕人多有這種感悟,甚至孤獨引發了一連串的社會問題,幾乎無人倖免,孤獨的確成為現代人的常態。

    光線傳媒事業部副Quattroporte劉同,在工作上是成功人士,但是高中時的他卻是孤獨的。

    有一天,他在紙上寫下命題,誰的17歲比我慘?還列出 最慘的6件事 :

    1.永遠沒有零花錢

    2.永遠穿一樣的衣服

    3.男生不把我當男生

    4.女生不把我當男生

    5.父母不理我

    6.老師 不理我

    這是一個學習成績差的孤獨的少年。“那時我真是醍醐灌頂,彷彿看穿了人生的本質”。但孤獨讓他思考困擾自己的原因,得出結論是因為成績差,“我想感受成績好是 什麼滋味”。此後,他拼命學習,直至學有所成。長大後,他才明白,孤獨感是一種無形的忘我成長,經歷過孤獨,才能有新的力量。每個人成長中都會面臨孤獨,這時候把精力投入到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上,讓自己無拘無束 思想自由迸發,獲得成熟的思想,磨礪自己的意志,在孤獨中大徹大悟而更加超然。

    同時,孤獨又是偉大的,大部分人都是靈魂的孤獨者,而有些人的孤獨有超越常人的眼界和思想,他們總是用超前的眼光看待現實世界,用反常的思維去解釋許多未明的事實,他們是孤獨的,甚至孤獨到沒朋友--歷史上蘇格拉底捍衛真理而赴死,哥白尼為科學烈火中永生,梵高在孤獨的藝術世界中老去......孤獨是精神優秀者的命運。

    三 、

    孤獨已然成為人生的一種常態。

    普通人的孤獨往往是一種 情感上的孤獨,有成就人的孤獨更多是精神層面的,因為沒人賞識,無法實現人生的抱負。就像是爬珠峰,登頂的畢竟是極少數人,我們大多數人都在山腳下徘徊,能到半山腰的都是人中龍鳳一樣。

    但是,幸福與孤獨並不矛盾。芬蘭人 更能忍受孤獨,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感不是一般的大。有一則自嘲 社恐性格的笑話在芬蘭特別流行:

    一個內向的芬蘭人在和你說話時,會看著他自己的鞋子,而另一個外向的芬蘭人會看著你的 鞋子。芬蘭人不習慣與人打交道,國民性的孤獨。就是這樣一個芬蘭,用人均國民收入、健康預期壽命、社會氛圍、自由度、信任感和慷慨程度等綜合指標來衡量,當選為2018年聯合國評定的“最幸福的國家”。

    所以,孤獨使有的人萎靡不振沉淪不起,而有的人卻在孤獨中超越了自己,不要埋怨自己是孤獨 的,因為你是獨一無二的。

    認清孤獨的常態化,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積極、更加熱情一些吧。

    你是怎樣認為的?一起來說說你的看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和孟子有關的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