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軒閣

    孩子被同學欺負,作為家長在心疼之餘也很生氣,通常的解決方法有以下幾個。

    1、告誡孩子打回去。這樣做的結果是可能造成矛盾升級,甚至釀成大事故。

    2、家長找學校老師反應情況,要求老師加強教育和管理。但老師管理的範圍在校內,倘若孩子受欺負在校外,老師也不可能監控得到。

    3、家長找欺負自己孩子的同學理論。有可能那些孩子不當回事,效果並不好。

    4、找到欺負同學的家裡理論,要求家長加強管理。但有可能遇到不講理的家長反嗆。

    5、報警,但因為孩子沒受傷或受傷很輕微,警方對這些孩子無法可治。要知道即便未成年孩子犯罪了,警方也沒辦法的。

    上面幾種方式單獨用都不能解決問題,因此要綜合運用。筆者認為,要解決這種困擾,第一種方法是下下策,比較好的方法是到學校找老師,得到老師的重視,同時當面告誡涉事同學,這樣的效果才會好。你認為呢?

  • 2 # 成長手記

    幼兒園放學後,孩子們都愛去小區內的花園玩。個別孩子總是喜歡當“帶頭大哥”,糾集其他小朋友尋找一個目標攻擊,F今天不幸成為目標。面對一群小朋友的攻擊,F先是一臉茫然,然後就是跑。爸爸有些生氣,一方面是對那些孩子的家長,有些家長看到自家孩子吃虧就挺身而出,而看到自家孩子欺負別人則視若無睹。另一方面不希望F變得懦弱。爸爸大聲叫住F問:“為什麼跑?”F答:“我怕他們打我。”爸爸說:“為什麼要怕?”F答:“疼。”爸爸說:“他們打你疼,你打他們,他們也疼呀。誰先怕疼,誰認輸。而且你越是逃跑,他們越覺得好玩,就越會追著你打。誰打你,你就打誰。他們人多,你就盯著一個打。”F照做了,表現勇敢,爸爸順勢表揚。此後幾天,F似乎更自信了,被攻擊的次數也變少了。

    近一時期,ZZ時常攻擊F。日前F、ZZ及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互相追逐拉扯,突然ZZ猛擊F頭部,爸爸忍不住當著家長直接對ZZ說:“你不能隨便打人,尤其不能打頭。你得對F說對不起。”未果,孩子們繼續在一起玩,ZZ又打了F,F還擊,並告訴爸爸說:“我打ZZ了。”爸爸對F說:“對,做得對,誰打你,你就可以打誰。”自此,樓下玩的小朋友中再也不見了ZZ。

    孩子們在一起互相打打鬧鬧很正常,如果沒有安全風險,家長大可不必過分介入,這和一個孩子利用自己的優勢簡單粗暴並且帶有惡意地對另一個孩子實施欺負行為畢竟不一樣。但這並不意味著家長可以放棄告訴自己的寶貝學會保護自己,而保護不僅僅是防禦甚至逃避,適度反擊是一種積極的保護,而且從長遠來看孩子間保持相對對等的均勢才能使打鬧不會演變成惡意的欺負。所以,當寶貝被打之後,可以告訴他:誰打你,你打誰。只不過在講這句話時,不要帶上仇恨的色彩。

    去朝陽公園沙灘戲水園玩,爸爸和F一起做了一個公交車沙雕,做好後爸爸到休息區休息。不久,F過來哭著說TT正在破壞公交車,爸爸對F說:“去,告訴他,不許破壞我們的公交車!”F去後,很快回來說:“他們不聽。”爸爸隨F過去,沙雕公交車已被破壞,爸爸也不知該說些什麼,只好又和F重新做了一個。

    當時之所以不知該說些什麼,是因為爸爸內心很糾結。糾結有三: 1.小朋友之間是否存在欺負與被欺負,2.寶貝被欺負了,家長是否要及時介入, 3.當家長介入時,如何避免偏袒自己孩子。

    過後想來,

    1.小朋友之間欺負與被欺負的現象是存在的。也許有人會說兩個小朋友上一分鐘還在打架,下一分鐘就會在一起玩。但這並不能證明這種現象不存在,更不能證明這不會給被欺負的孩子帶來負面影響。如果一個孩子對相對弱小的另一個孩子,用簡單粗暴並且帶有惡意的方式解決他們之間的問題,這就是欺負。而被欺負的孩子會感到氣餒、失敗、不安和不自信。

    2.寶貝被欺負了,家長應當及時介入。也許有人會說孩子之間的問題應該讓他們自己用他們的方式解決,家長的介入會讓孩子失去寶貴的成長機會。但這要視情況而定,對於寶貝沒有受到惡意攻擊時的一般衝突,家長應該保持觀察,給孩子們一些空間和時間自己解決,否則長此以往會使寶貝在面對此類問題時變得依賴,其社會協調能力得不到鍛鍊。當寶貝受到惡意攻擊,特別是被欺負後向你求助時,一定要介入。其目的在於: 在第一時間、第一現場給寶貝 A.情緒上的安撫,減少寶貝的氣餒和失敗感; B.心理上的安慰,增加寶貝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當寶貝平復後,向寶貝 C.分析是非,講清道理,樹立正確的觀念; D.教一些保護自己和處理人際交往的方法。

    3.一般來說,最好是欺負人一方的家長主動介入,制止自己孩子的欺負人行為,安撫被欺負的孩子,公正處理孩子之間的問題。但實際情況是被欺負者才會求助,因而被欺負者的家長往往會先得到資訊。被欺負一方的家長可能不方便制止對方的行為,但要給自己的寶貝以保護,安撫自己的寶貝,然後設法在對方家長在場的情況下,處理孩子之間的問題。這樣基本排除了偏袒自己孩子的嫌疑,只要秉持公正就可以避免由孩子之間的問題引發大人之間不必要矛盾。

  • 3 # 李晶april

    什麼樣的孩子容易在校園成為攻擊物件呢?

    1、性格懦弱,缺乏自信

    “欺軟怕硬”是幾乎所有施暴者的共同特點,因此那些性格懦弱的孩子自然會成為首選目標。由於個性軟弱,他們往往在受傷害時不敢抗爭,在受到傷害後不敢告訴說出來,只會默默忍受,因而施暴者會更少顧忌,更多肆無忌憚。

    原因:

    囡囡在家是個懂事而快樂的女孩,但去了幼兒園後,卻變得膽小、謹慎、不知所措。即使被小朋友打、罵了她也不還手、不回嘴,總是默默的低著頭走開!

    那些被父母一味呵護的孩子,他們平時所提要求總是很容易得到滿足,所以理所當然地認為每個人都不會違逆他。所以每當遇到強勢的對手時,就會表現得不知所措。這也成為了他們很明顯的弱點。

    而經常被父母批評的孩子,會因為擔心責罵而過於小心翼翼,更會因為畏懼權威而不敢挑戰強大,這都會慢慢消磨他們的自信心。而缺乏自信的孩子很容易辨別,比如不敢與人對視、習慣低頭、話少、內向,而且年齡越小越明顯。這也就使他們很容易成為被欺凌的目標。

    2、獨來獨往,缺少朋友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因此缺少朋友的孩子,因為經常一個人獨來獨往,很容易成為被侵害的目標。一方面是因為勢單力孤,很容易得手;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不怕以後被聲討、譴責、甚至報復。

    原因:

    有一個二年級的男孩轉到一個新學校。開始班裡的個別孩子鼓動全班同學孤立他,甚至欺侮他。但隨著他與班裡的幾個同學成為了朋友,大團體逐漸分裂成為小團體,被孤立的狀態也隨之逐漸被打破。

    在孩子小時候,有些父母怕孩子受欺負,所以會限制他在無人陪伴時與陌生的孩子一起玩,但孩子也因此失去了很多交朋友的機會,和與人相處的經驗。

    孩子上學後,有一些父母會干涉孩子交友,比如只能跟學習好的孩子一起,這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朋友數量和交到“鐵哥們”的機率。

    而如果孩子缺少朋友,很有可能會使得他因為孤立無援而容易受到欺凌。

    3、社會交往能力較低

    有些校園暴力或侵害是源於一些小矛盾處理不當引起的。這些矛盾有些是無意中的過失,也可能是誤解。但由於處置不當和衝動,就很容易逐漸升級。

    原因:

    四年級的威威和同學關係一直不太好,經常與同學打架。最近坐在他後面的同學上課時總在他背上寫寫畫畫、踢他椅子,下課後還與班裡的幾個同學堵著推推搡搡、揪他頭髮。

    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習慣插手孩子之間的矛盾或爭執,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孩子缺乏獨立處理問題的機會和經驗。

    還有些父母每當孩子之間爭執,總會責怪自己的孩子,而另一些父母則表現為全部指責對方。這些做法使孩子自己面對矛盾時,要麼一味地示弱,導致容易被人欺負;要麼一味地強硬,容易激化矛盾,最終導致被人群起攻之。

    怎樣做才能讓孩子避免被欺負?

    (1)經常鼓勵孩子,提高他的自信心。

    孩子會更加樂觀而積極地對待遇到的困難,因此他們會抬著頭、挺著胸,邁著大步向前走。這樣的孩子自然不容易成為被欺侮的物件。

    (2)鼓勵孩子多交朋友

    不僅鼓勵孩子多與身邊的孩子交往,還可以給孩子創造多與陌生人相處的機會。這樣做不僅可以讓孩子性格更開朗,也能讓他學會與各種不同型別的人和睦相處。

    同時要鼓勵孩子多幫助身邊的人。當朋友遇到困難時,盡已所能伸出援手,當自己有需要的時候,對方才能投桃報李。

    (3)多給孩子自己解決困難的機會。

    當他與小夥伴相處出現矛盾時,先讓他自己想辦法溝通解決,再適當提供幫助。

    只有親身經歷才能獲得最珍貴的經驗,也只有自己總結的經驗,才能讓孩子在遇到意外時習慣性或下意識地使用。這是父母提醒絕對不可能達到的效果。

    (4)主動求助

    當遇到自己難以解決或者嚴重問題時,敢於並及時向老師、父母及身邊的陌生人求助,這樣也能減少可能遭到的侵害。

    在後果嚴重的霸凌事件中,很多孩子都是長期被欺侮的物件。山西運城被毆打致死的孩子媽媽在兒子死後,才知道兒子幾乎天天被打。而福建永泰初中男生被同學欺凌4年,最後遭圍毆脾被切除。

    如果這些孩子能夠更勇敢些,早點把這些事告訴父母和老師,也許就會有完全不一樣的結果。

    (5)避免炫富

    有些孩子成為別人侵害或搶奪的目標,是因為穿著和使用名牌。當他擁有這樣的財富,卻不具有保護的能力,勢必成為一些人眼中的肥肉。

    因此穿著和使用的物品,儘可能與周圍的同學處在同一檔次,也是保護自己的一種手段。

    (6)模擬演練

    父母可以與孩子進行被侵害的現場模擬,並進行針對性訓練,這可以讓孩子在危機時刻處變不驚、鎮定應對,有備無患。

    比如立刻用眼睛怒視對方、用語言制止對方、尋找機會盡快脫身,比如被要錢、打罵、身體欺凌時如何應對,比如如何在緊急的情況下向同學、老師甚至陌生人求助。

    (7)鍛鍊身體

    在電影《阿甘正傳》中,阿甘用來逃避同學欺凌的手段就是“跑”,而亞裔在歐洲容易遭到搶劫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體格與體質的弱點。

    所以讓孩子養成鍛鍊身體的習慣,擁有一個強健的體魄,也是讓孩子免遭侵害的重要依仗。

    學會自我保護,應該是每位父母送給孩子最重要的禮物,你為他(她)準備好了麼?

  • 4 # 綠衣黃裳99

    個人覺得這個要看欺負的程度。

    第一種情況,如果自己孩子覺得這個不是欺負,只是同學之間的玩笑,那就以玩笑論。大人不要太當真!

    第二種情況,孩子覺得同學也沒有打痛他,但是經常影響到他做作業自習,騷擾到他了。這時候孩子應該嚴肅認真地告訴對方,你打擾到我了,我不喜歡你這樣。如果對方一而再再而三地繼續騷擾,那麼就把這個情況反映給老師,請老師來幫忙解決。

    第三種情況就是最嚴重的,孩子真的被對方欺負了。我們還是重複第二種情況的步驟。先嚴肅認真地告訴對方,我不喜歡你這樣,請不要來打擾我。退讓了兩次,對方繼續這樣,那麼就告訴老師,請雙方家長過來,一起解決。

    其實大多數要欺負同學的孩子,欺軟怕硬的比較多。如果你家孩子展現出比他更強的武力,那麼他就會退避三舍了。

    我不提倡武力,但是強身健體還是很重要的。我不欺負別人,但是原子彈還是要擁有的,放著震懾別人不是?

  • 5 # 明月入懷618

    孩子總被同班同學欺負,作為家長該怎麼辦?針對這個問題我想說: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要有不同的解決方法。

    如果這個孩子是幼兒園的孩子,被同班同學欺負,家長應該及時地和老師溝通,讓老師多多觀察,發現真實的情況。有的可能是孩子語言表達不準確,如果老師發現真實的情況之後,那孩子一直被欺負,家長就要告訴孩子:寶貝,不用怕!你可以打回去,也可以告訴老師,還可以大聲怒吼,震懾住!!

    如果你的寶貝不敢這樣做,說明有這幾種情況:第一是孩子在家不自信,比較自卑,性格內向。第二不願意與人交流,交朋友少。

    對此,要求家長在家培養孩子的自信心,進行挑戰性的遊戲,進行自信心訓練。然後,讓自己的孩子和家人和別的孩子們交朋友。多了幾個朋友,其他小朋友就不敢欺負他了。還有要告訴孩子,如果其他小朋友欺負她的時候,要告打回去,因為你不反擊,他就不知道你的力量有多大。另外還要告訴這個孩子,用大聲斥責的語言制止他。因為小朋友的語言的制止力殺傷力是很大的。要告訴他:你不許再打我,如果你要再打我,我一定要給你打過去,然後我一定告訴老師。這樣的語言,小朋友可能就不敢了。

    可是如果對於小學,初中或以上的孩子在學校裡總是被欺負,作為家長我們應該這樣做:

    應該及時的和老師溝通,然後讓老師根據校規,校紀,想出解決的方法。如果是在校外,要及時撥,求助公安機關,派出所等幫助。然後再透過心理諮詢,家庭教育,和孩子,家長雙方溝通,然後把孩子教育好。要不然的話,他們都有了一定的暴力傾向,孩子會受到更大的傷害。

  • 6 # 藍色群山

    先跟孩子溝通一下了解一下到底啥情況,如果真是孩子經常被欺負的話,告訴孩子欺負別人是不對的那並且讓孩子告訴老師情況,同時家長可以電話老師說明一下,懇求解決。這些都不起作用的話,你就告訴孩子,下次那個同學在欺負你,你就打他,打不過就想辦法打贏他。

  • 7 # 冠軍媽咪育兒記

    孩子總被同班同學欺負,作為家長該怎麼辦?

    1、家長要出面解決,不要讓孩子覺得自己在孤軍奮戰

    有的人總說:“孩子的事情讓孩子自己解決就好了”,但是很多時候光靠孩子自己肯定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不然也不會有這麼多的校園暴力事件了。所以,家長得知孩子受欺負了,要主動和對方家長協商,一般來說對方家長會回去管教孩子。

    2、主動和孩子、老師溝通交流

    很多內向的孩子反而更加容易遭受校園暴力,而且不願意告訴家長。家長這時候就要關注孩子,如果發現孩子的心情不對勁,要去關心孩子、去詢問老師,告訴孩子不要害怕。如果校園暴力已經對孩子產生的影響已經超出預期,請立刻給孩子轉學,先讓孩子從困境解脫出來,再考慮別的問題。

    3、讓孩子的身心都強大起來

    孩子應該堅持鍛鍊,讓自己的身體素質強大,才不容易被人欺負而無法自保。在心理教育方面,家長應該教會孩子自信和樂觀,以及與人為善,這樣的孩子不會因為自卑而被言語暴力。

    校園暴力問題老生常談卻依舊時有發生,很多時候就是因為家長對孩子的關注度不夠。身為家長,更應該關注孩子的身心發展,不要讓孩子成為校園暴力的犧牲品。

  • 8 # 平平93071778

    有一次侄子在校外跟同學打架了,那個同學用胳膊掐住我侄子的脖子,後來我們找老師給解決一下,你不知道這老師說他是怎麼掐你的,讓那個同學再做一下示範,我當場就急了,你們說這老師這樣解決問題對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孤獨是常態,你同意麼?越來越覺得自己不喜歡吵鬧,強大的內心,同樣可以擁有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