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煙花夜梨花月

    計劃趕不上變化快。

    導致行程變慢,取經時間變長的原因,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唐僧師徒的目的是到西天取經,但西天的佛祖為了考驗他們,在路上為他們設了九九八十一難。每一難對他們來說都很難,想要通關,要付出很大的人力物力,何況,每一關都必須過,不能跳過去,所以花費的時間就很長。

    第二,在路上,遇到的困難除了外部的,還有內裡的矛盾。師徒四人之間經常發生矛盾,導致行程耽誤。這一點,很像我們在工作中,一個團隊如果不團結,發生矛盾,往往就會導致工作效率的低下,耽誤工作程序。

    第三,唐僧未取得真經之前,是一介凡胎,手無縛雞之力。取經路上艱難險苦,爬山涉水,導致行程時間延長。

    第四,做出預估的物件不同,導致完成任務的時間不同。觀音預估的時間,是站在她作為佛的角度來看。唐僧,是站在自己作為一介凡人的角度來看。另外一個原因,是唐僧在出發之前,從未有人到過西天,路上具體的情況也沒有人知道。所以盲目估計的時間當然不準確,這也是取經時間出現差別的很大一個原因。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 2 # 古派經方

    說起《西遊記》,在中國真的可以說是婦孺皆知,老少皆宜呀,基本上就沒有沒看過《西遊記》的,它也是中國文壇史上,中國四大名著特別有代表的小說之一。看過四大名著的,其實往往可以透過它看透人生百態。

    就說這個《西遊記》吧,整個西遊記就是一個“妖史”,表面看是寫無數的妖魔鬼怪,玩兒的就是一個神奇,裡面出現臺詞最多的就是猴哥救我,浪子回頭,由師父指引到西方求經,我告訴了一個殘酷的現實,出身不好,想成佛真的是有難度的,最終學的是一個皈依。

    還記得唐王送玄奘法師由東土大唐出發,去往西天求取真經之時,總以為一路雖然艱險,但也應該不會太鬧,可是很多事情,當你真的開始做,一旦開始,一切的不確定,便已經悄悄產生,由不得你來決定,一切的變數,左右了整個旅途。

    其實一個家庭也就像一部西遊記一樣,我們表面看著,好像唐僧就是那個孩子,一路上都要受著保護,他有時候還不辯好壞,忠奸不分,總是給幾個徒弟惹麻煩,好像一切都在圍著他打轉。再看孫悟空,就像媽媽一樣,一路上的坎坷,他都不畏艱險,迎難而上,有時候還費力不討好,不被理解,吃喝拉撒睡全都得負擔。沙僧呢,就像家庭裡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一樣,默默的付出,不求回報,再看豬八戒,看著沒什麼用,就知道吃吃吃,一不小心還可能被妖精勾引了去,但他也總能在大師兄需要幫助的時候,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記得小的時候,看西遊記,就看裡面的妖魔鬼怪,看唐僧一路上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最後皈依佛門,覺得總看不厭。後來慢慢長大了,也步入了社會,經歷了人情冷暖,看慣了世態炎涼,終於才領悟到了西遊的真諦:其實,真經不在西天,而在路途,佛主不是如來,而是自我,那成群結隊的妖精,乃是人心生出來的慾望和執念,三大徒弟其實就是唐僧多面的性格和天賦秉性。生活平波無瀾不外人心已死,你卻還在憤恨,你還在痛苦,你甚迷茫。其實,你就是那個時時刻刻都在跟妖精鬥爭的取經僧,而你腳下的路,永遠都是通向自我的路。西遊,一次人生的旅程,或許皈依不是終結,而是一個全新的起點。望你我都是那個一路向前的唐僧,只為尋求一份真理,一份內心之所向!

  • 3 # 妙色蓮華妍

    因為取經不存在確切的時間。有人說佛祖觀音能預知過去未來,可是為什麼在這個問題上說不清楚?那就是因為,歷來定數之中還有變數。有些事情定數大,比如孫悟空被壓在五指山500年,這個變數的可能很小,但是佛祖當時也沒有說具體的刑期,只說等一個東土來的取經和尚,於是後來確切知道是500年。

    那麼要想回答這個問題,就要看各自說這話的動機是什麼?

    1、觀音是取經計劃的具體實施者,他負責完成佛祖的法旨,同時也是幫助唐僧完成取經的人,比如賜給唐僧衣缽,指明方向,收了徒弟,解決難題。那麼唐僧堅定的信念,沒有太大的畏懼,都是因為觀音的鼓勵和關懷分不開的。最起碼,唐僧知道,自己後面真正的依靠是什麼。那麼觀音所說的此去三年五載,取得真經,在普通人的眼裡,就是一個鼓勵的話,把行程和困難說小,意在建立信心。

    可是,如果真正理解佛法的人,就知道,佛法中關於數字的概念不是如此,比如三千大千世界,三表的是無量。三年五載,本身就是表很長的時間,不是一個確定的數目。所以觀音說的是一個不確定的數目,但是三年五載,給人的感覺卻是短快的。

    2、唐僧說的7年是怎麼回事?華人關於時間的說法,較真的老外弄不明白,可是很多時候華人自己也弄不明白。如果說成語三年五載表一個不確定的時間,那麼這還不夠,後面還有一個三五七年這個說法。三五七年是多久?

    其實要說這個,真的要好好的說說佛教對中國的影響,尤其是時間表述上的影響。在沒有佛教之前,華人歷來對曆法最為重視,曆法是幹什麼的?掌握時間的,節氣的,便於耕種生產生活的。那麼每個皇帝都有自己的年號,這是便於計時的,同時時間的基礎建立在易經的天干地支之上。說起來非常的準確。

    可是佛教傳入以後,打破了時間的概念,時間開始模糊了起來。因為佛教的教義更加的深奧,很得人們的認可。比如,剎那,一時,此時,說時,那時,同時一,三,五,七,九開始了使用,表一個不確定性的數字。雙數的二、四、六、八、十,表一個確定的數字。此前華人是沒有剎那的概念的。這種微乎其微的時間,華人一般用片刻形容。同樣,一時是個什麼時?

    一時,是個聰明的時間,是個智慧的時間。因為時間是虛妄的,無論橫向上,此時的大唐貞觀年間,出了大唐沒有用了,別人不知道了,既然不知道,就沒有了存在的必要。縱向上來說也是如此,貓狗活7年,相當於人的一年,天上一天,相當於人間的一年,時間也是不確定的。華人認可了時間的不確定性,所以採用了時間的模糊概念。這也是華人發明不了鐘錶的原因。

    那麼七在佛法裡表圓滿,比如七寶塔,七級浮屠,蹈七寶華如來,七寶等,為什麼是七?是因為在地水火風四大上,加上了一心三藏的三身功德,就成了一個立體和包含一切的佛,也就是萬事萬物至此圓滿。所以唐僧在這裡所說的七年,表的是圓滿,並不是一個確切的時間。

    3、現在之所以有人產生這樣的疑問,是因為現在全球的時間統一了起來,都採用了西方的公元紀年和統一的時間的方式,於是時間又變成了確定的了。那麼在取經的最後,完成了任務回到大唐,自然是一個確定的時間,十四年了。也是因為有了對此和參照。

    綜合來講:時間本身就是沒有真正的確定性的。科學也證明了時間是虛妄的,是一種感覺。你比如現在宇宙距離的基礎是光年,可是人的感應和意念,卻比光的速度還快。一念之間就可以到達月球等。這是需要後世來研究的。但時間有相對的準確性,必須要有參照物,不然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無色天的一天,地上已經不知幾千,幾萬年了,這是真實存在的。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對於佛法和人們來說,時間的概念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信念,過程和結果。華人才不會在這種沒有意義上的事情上多在意,時間本身就是一直向前的,當你說時已經遲了,時間已經過去了,所以叫說時遲,那時快。所以也沒有當下這一說,當下,有這個念頭的時候,已經過去。人只有未來。

    所以佛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根本什麼都是虛妄,什麼都沒有得過。您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索尼微單6400配置鏡頭16-55/2.8G感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