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老闆的茶館

    想問下您小孫子幾歲了?

    首先不要強調這種做法。在孩子動手打別的小朋友的時候,做為家長,不要大驚小怪,大喊大叫。這樣會讓孩子覺得“有意思”,從而可能會為了吸引“注意力”而打人。也有可能把這當成一種“發洩”

    的手段。

    大部分家長看到孩子動手打別人了,第一時間就是大聲斥責,甚至會為了“面子”打孩子。這種方法是非常不可取的。這個時候,家長首先要做的是跟兩位小朋友溝通,問清楚為什麼會動手,如果真的是自己孩子無緣無故打別人,那麼就告訴孩子,這樣會讓小朋友很不舒服,可以輕輕的拍,或者摸小朋友,當然要注意語氣,不要讓孩子覺得你是在這麼多人面前訓斥他。開導完孩子以後,詢問孩子:我們是不是該跟你的好朋友道個歉呢?讓兩個孩子和好,是最好的。

    其次,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儘量不要用否定詞,比如,不要打,別動等等。儘量使用正面語言。

  • 2 # 小白的慢生活記錄

    立刻制止

    第一步就要立刻制止。家長應該嚴肅的看著孩子的眼睛,先詢問為什麼,再直截了當告訴他:我不喜歡你這種行為,你不可以再這麼做!因為孩子第一次動手打人多半出現在兩歲左右,處在人生第一個叛逆階段,由於大腦發育不完善,在孩子的認知裡覺得全世界都是他的,所以為所欲為。這種時候打回去是不現實的,孩子骨骼很脆弱經不起家長一巴掌,理解能力有限也聽不懂大道理,所以立刻制止他,並強硬的告訴他這是不對的。

    反省自己

    很多時候孩子的反應是對周圍的模仿,如果孩子的父母經常互毆的話,那在孩子眼裡暴力就是被允許的,自然也會動手打人,所以家長必須先停止不良相處模式,給孩子一個健康積極的生活環境。

    對比之下,另一個原因則是家長對孩子過度寵溺。我一位長輩就是如此,對於孫子過分溺愛,在孩子打她時候習以為常並不加以阻止,這種家長對孩子來說簡直是災難,連基本的禮儀都不肯教給孩子,其實是打著愛的旗號想毀了孩子一生吧?

    灌輸平等原則

    孩子因為年幼時沒有得到好的教育已經養成不良動手習慣,家長這時候能做的就是後期挽救,用言行和態度告訴孩子,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就會怎樣對待你。如果孩子搶奪他人的玩具,那家長就可以搶奪回來,除了把玩具還給人家以外,還可以拿走孩子的玩具,並詢問他被奪走玩具的感覺是怎麼樣的?讓他知道,欺負他人的人也會被欺負,動手打人的孩子永遠不會受歡迎。

    動手打人是孩子的必要成長階段,引導不好後果嚴重甚至會危及自身,希望家長們都能在最初階段及時制止,讓孩子懂得暴力的危害,以後才能擁有更加幸福的人生。

  • 3 # SHERO25866986

    謝邀。暫時不知道你孫子有幾歲,想必也就小幼兒階段吧。發現在有打人習慣就要認真對待糾正這行為。小寶寶都是懵懂的,他們是無法分出對錯的,所以家長的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而且很多教育都要從小開始,甚至從嬰兒階段就該開始了,否則等到孩子大了以後,就更加不容易糾正了。那麼,寶寶愛打人怎麼教育?

    1、在寶寶打人時,孩子的情緒都會比較激動。這時候家長應該識別孩子的情緒,並且進行安撫,只有等到孩子平靜後,再進行教育才會起作用,否則情緒激動或者是正在生氣的孩子,父母說什麼都是聽不進去的。然後再告訴孩子打人是不對的,要進行耐心的教育。如果孩子打人特別頻繁,而且屢教不改的話,家長就該考慮孩子為什麼會這麼暴力,是不是自己經常和孩子動手。找到孩子愛打人的根源後,才能更好的解決。

    2、有的寶寶比較小,但是在打人之後,家長依然要很嚴肅的教育。雖然很小的孩子可能聽不懂你在說什麼,但是在家長表情很嚴肅地批評他時,孩子是能夠理解家長意思的。就算是不太懂,家長多說幾次,孩子也會明白。家長沒必要讓孩子口頭上承認錯誤,從表情和表現看出孩子知道自己錯了就可以了。

  • 4 # 當什麼媽

    因為很多奶奶會說:“小孩子就是這樣的……”“小孩子打人不疼的……”“他是要跟他玩……”“你還跟小孩子計較啊?”基本都是“我小我有理”,“不管我做什麼所有人都要讓著我”這種心態。但是,小臭媽50分鐘之前看到這個問題打了個草稿,現在再開啟已經有13個回答了,說明不是“你小你有理”,大家對於一些熊孩子,是真的很討厭……

    看到奶奶說“從小”,不知道是怎樣一個情況?孫子從小打其他小朋友,家長都沒有說什麼嗎?

    小臭一歲多後,婆婆從很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你看小臭都不會扔桌子上的東西,XX就不一樣了,從小就是桌子上有什麼東西都往地上扔。”XX是豬隊友弟弟的小孩,其實這樣比較本身,對兩個小朋友都是很不友好的……聽到這種話小臭媽就在想,這不是天生不愛扔東西、而是靠後期引導的。XX不管做什麼,婆婆都不會說,比如往地上扔東西;導致XX每次從外面回到家裡,第一件事就是把桌子上的東西往地上掃或者扔;等他扔夠了,去玩玩具了,婆婆再把東西收起來;去別人家、去商店裡,也是。你能怪XX嗎?不能,因為他根本不知道,這是不對的。

    同理,你們有讓小孫子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嗎?很多時候,小朋友只是一個無意的行為,變成了一種習慣。所以首先,

    一、明確告訴他,這是不對的

    不要覺得,跟小孩子講不了道理,其實他們很多話都聽得懂的。說這句話之前,家長可以捫心自問一下,你們真的跟寶寶講道理了嗎?在他又一次打其他小朋友的時候,及時制止,把他的手按住,明確告訴他:這是不對的、不可以、小朋友會痛、奶奶不喜歡你這樣子。小臭媽昨天在回答《你家寶寶說了什麼話讓你感到驚訝?》有提到,儘量把孩子當作平等的朋友來交流,告訴他你的想法,他反而更容易接受。而不是把孩子當作你的玩偶來操控,他應該要這樣/那樣,不聽的話就是不乖、就要打。

    二、不要用大吼大叫來制止他

    同學有一次問我,說她家的小姑娘最近很喜歡尖叫怎麼辦?

    過段時間再問,同學就說,果然不管她,她覺得沒意思,就慢慢自己消停了——道理是一樣的。如果每次小孫子打其他小朋友的時候,你們都大吼、大叫、大聲制止,這會讓他覺得:打人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呀、打人就可以引起別人的注意呀、打人就所有人都會關注我呀~所以他反而不會停止,而是變本加厲。但是打人這種事情又不能像尖叫一樣、放任不管,所以還是上面說的,把孩子當作平等的朋友來交流,告訴他你們的想法、告訴他這樣是錯的。

    三、用“呼呼”,代替打豬隊友他們家有個……風俗?很喜歡開小孩子的玩笑,叫小孩子打人???比如在跟小臭玩鬧的時候,經常會叫他“打爸爸”、“打媽媽”,等小臭真的打了,就樂得不行?一般小臭要來打我的時候,雖然力道是沒多大,我都會說,“媽媽痛痛哦,不要打媽媽,呼呼媽媽好不好?”一般他都會說好。有時候被打了,我會說“剛剛有個小朋友打了媽媽一下,是哪個小朋友呀?”小臭會指著自己說,“介個……小臭小朋友……”我再說,“那小臭小朋友把媽媽打得好痛痛哦,要不要呼呼一下媽媽呀?”他也會很殷勤地過來呼呼。

    所以,不管在打之前、還是打之後,都要告訴他,打這個動作會讓人痛、是很不好的,你可以用呼呼來代替。所以小臭基本不打人,看到比他小的經常會摸摸人家的頭,比他大的會去牽人家手。“呼呼”真的是有魔力的,和“謝謝”“拜拜”一樣,是小臭快一歲開始要說話後,最開始教的三個詞。小臭有時候磕碰到哪裡,大哭,很多人會去打那個他碰到的東西,他就越發委屈、哭得更大聲;這時候“呼呼”就派上用場了——我會問他痛不痛?那你碰到了椅子,椅子痛不痛?那你要不要給椅子“呼呼”?這時候他就會忘記自己的疼痛,去呼椅子了。用最近很流行的話來說,就是“共情”,最簡單的,是平等和尊重。尊重每一個個體,哪怕是一把椅子、一隻蝸牛,都可以教會孩子:這是和你一樣平等的,一個個體。

    說了三點,全是小臭媽的切身經驗之談。可能有些人會覺得無用,因為看起來太簡單了,說小孩子已經定型了。就是因為題主的小孫子是從小就這樣,用一些激烈的方法可能更無效。本來他這種習慣的養成就是從小到大的,難道你指望透過三兩句話、三兩天就改正了?希望奶奶能辛苦一下,好好跟小寶貝講道理哦。寶貝來到世上,都是一張白紙;怎麼引導,取決於家長。

  • 5 # 林二妹的生活日記

    不知道你家孩子多大了,你說小朋友在一起玩耍鬧打很正常,小朋友嘛,但是你說你家孩子總是喜歡用手打其他孩子,們應該從大人身上找一下原因,和大人大教育有關係,我們村就是有一小孩,喜歡打人,動不動就出手打,很他家父母就有很大的關係,因為他爸爸喜歡喝酒,喝酒完以後就打他媽媽,還是經常打,你說一個小孩在這樣的條件下成長,肯定受他父母的關係。所以說大人在小孩子面前,說話做事都要有好的榜樣,這樣小孩才會學好的,,所以你家孩子,大人多找找原因,把孩子給糾正過來

  • 6 # 辣媽小妃

    1、寶寶們打人其實是自己是沒有意識的,他們不明白打人會痛,也不知道這是不正確的行為。因為他們正處在“自我”形成的階段,也就是他們只知道用這種辦法來解決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大腦更加成熟後就好了。

    2、寶寶們也有自己的情緒,他們的喜怒哀樂有時候會透過這種方法表現出來,所以爸爸媽媽這時候就該正確的引導寶寶們。

    3、孩子成長的環境也會很大程度的影響到寶寶們,寶寶最擅長的是模仿,如果周邊的人經常做出打人的舉動,孩子也會無意識的模仿並加以應用。

    4、有些寶寶打人也可能是家人對他的關注太少了,寶寶想透過這種行為來引起關注。

    孩子人生中有3個叛逆期

    1、2-3歲時,出現的叛逆行為是人生第一個叛逆期的表現,稱“寶寶叛逆期”。

    2、6-8歲時,則來到人生第二個叛逆期,稱為“兒童叛逆期”。

    3、12-18歲時,是人生第三個叛逆期,這是大家常見熟知的“青春叛逆期。

    因此,不同的叛逆期,有不同的個性發展、心理生理發育特點,父母應對的方法也要不同。一定要適度教育孩子。

  • 7 # 紫陌媽咪

    這跟家長有關係,真的是,我閨女上幼兒園兩歲四個月就去了,孩子去學校的宗旨就是要有禮貌不要搶小朋友的不能欺負小朋友,最後我閨女被一個一歲10個月的小女生抓了滿臉都是傷,一次就算了,一個月5次,跟老師溝通老師來個每個孩子都有個成長的過程,瞬間無語了,果斷轉幼兒園了,最後才知道因為那個女孩的媽媽比較潑辣老師不敢老說人家孩子因為我比較好說話,那個時候看著我哦女兒胳膊被咬的牙印真的很憤怒一次又一次,幼兒園一定的選擇好,我女兒屬於活潑型的自從那以後從那條路過我女兒都害怕我說你不也打她,我女兒總是說媽媽你不是說不能欺負小朋友嗎?我無言以對我說如果別人不欺負我們,我們就不能欺負人家,如果人家都打你多次你還不還手她以為你好欺負呢?我女兒說可是她還太小啊!哎現在的幼兒園挺好的女兒也特別喜歡,希望個別家長能好好的跟自己的寶寶溝通,厲害可以但是不能蠻不講理的打別人!

  • 8 # 海狼龍哥

    我個人認為小孩子的人,是一個危險的訊號。

    這有可能是家長無意識的說教當中孩子學會的一中無意識的動作。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家長得在自我找下原因,當孩子有這個動作的時候,我們作為家長應該立即給孩子說明白,這是一中錯誤的行為,不能放縱孩子,他們小還不懂的分變好壞。家長的行為舉止也應當做好,不要讓他們學到壞的毛病。

    最後祝願每一個孩子都健康快樂的成長。

  • 9 # 花生媽媽huasheng

    麗麗總是抱怨說孩子愛打人,只要帶他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不出片刻,小寶總是動手打別的小孩兒,弄得現在小區的家長都不敢讓自家孩子和他一起玩了。

    聽了麗麗的話,我就問他平時孩子在家自己玩的怎麼樣,麗麗說平時她上班的時候,小寶都是交給爺爺奶奶看的,老人家對孩子隔輩親,比較溺愛孩子,即使是走路摔跤了也都是怪板凳礙事怪地不平,反正是沒有事情做錯了怪孩子的。只要不是太過分的要求老兩口都會滿足孩子,吃的玩的都是要啥買啥,再加上麗麗兩口子平時工作忙沒時間管教小寶,漸漸地就養成了他小霸王的性格,一言不合就動手,還不用承擔後果。

    對於小寶的問題,我給出了以下幾點建議,只要堅持實施,肯定能讓小霸王變身乖寶寶。

    一、找到原因,幫助孩子分析問題根源

    家長首先要引導孩子說出動手打人的原因,家長具體原因具體分析,有的孩子是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或者是在家裡“獨”慣了,出去不知道該怎麼和小朋友相處,有時候出現兩個孩子想玩一個玩具時,孩子的情緒得不到宣洩,會出現氣憤、挫折等負面情緒,因為在家沒遇到過分享玩具這樣的事情,導致孩子不會社交,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孩子就可能出現打人的情況。但是小孩子的思想比較純淨,可能他並不覺得打人是個壞習慣,只是他所掌握的唯一的一個能幫他拿到玩具的方式。他只是為了達到自己某種目的而動手,並且有成功的歷史經驗,所以孩子才會養成打人的壞習慣。

    這個時候家長不能放之任之,應該幫助孩子分析問題,告訴他要拿到玩具並不是只有這一個選擇,要幫助他培養社交的能力,告訴他打人是非常沒有禮貌的行為,時間長了就沒有小朋友願意和他一起玩了。想玩玩具可以和別的小夥伴商量,“你玩完了能給我玩一會兒嗎?”。告訴他很多事情透過交流都能解決。這個時候家長要有耐心,不要當場就揍孩子,家長這個行為會助長孩子打人的壞習慣。

    二、讓孩子主動道歉

    從小要讓孩子養成做錯事情就要道歉的習慣,不要在孩子犯錯之後急著打罵教育,而忽略了最應該做的是先道歉。分析原因之後,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這個時候一定要給被打的孩子道歉,並說出自己錯在哪裡,對孩子改掉打人的壞毛病大有裨益,道歉也是孩子對自己行為負責任的一個過程。

    三、學會經常鼓勵孩子

    家長要能看到孩子的變化,特別是一些好的改變,孩子都是需要關注的,每次教育過孩子之後,在接下來的幾天裡要細心觀察孩子的變化,每當發現孩子有變好的跡象,要及時給出鼓勵,這樣孩子才能接收到父母的態度,而不是要小心翼翼的試探自己做的是對是錯,家長對孩子及時的反饋態度,有助於孩子快速改掉壞習慣而養成正確的生活習慣。

    四、家長樹立好榜樣,言傳身教

    有很多家長自身就是急性子暴脾氣,但就是因為自身性格的缺陷,就更想教出一個“小甜椒”,對孩子是各種三令五申,生怕孩子和自己一樣長成一個“小辣椒”,殊不知,言傳身教是最好的現身說法,對孩子影響最大,父母的一言一行潛移默化的就刻在了孩子的骨子裡。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在教孩子的同時自己也要學會管理情緒,家庭氛圍對孩子很重要,要是夫妻倆人在家一言不合就吵架,急了就動手的話,孩子在思想上就會覺得動手是正確的宣洩情緒的方式,因為父母就是這樣演示給孩子的,所以再想糾正孩子的想法,會難上加難。

    五、找到一種方式宣洩壞情緒

    在孩子發脾氣時,要幫助孩子找到一種適合他的方式去宣洩情緒,壞的情緒憋在心裡對心靈也是一種負擔,時間長了總會爆發的。所以家長要和孩子一起找到一個適合的宣洩方式,比如跑步、寫字、畫畫、大聲喊出來……等孩子發洩完再嘗試著講道理,分析原因,約定好下次遇到這種事怎麼辦是對的。如果下次做不到會有什麼樣的懲罰,提前講好條件,讓孩子認清事情的嚴重性。

    六、要有懲罰,並且馬上執行

    孩子屢次犯錯之後,一定不要把懲罰掛在嘴上,而是要馬上執行,讓他知道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而不是口頭上教育一下就完事了,讓孩子對自己做錯的事情有個深刻的認識,再加上懲罰是上次犯錯時講好的,這次又犯了同樣的錯誤,所以孩子對懲罰在心裡是認同的。即使有的孩子會在受懲罰時大聲哭鬧,這個時候家長不要屈服,否則對孩子改掉壞習慣有害無益,孩子在潛意識裡會覺得犯錯了只要自己哭鬧一下就不會有懲罰了,會助長孩子壞毛病的養成。

    打人是小孩子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的小插曲,只要家長及時制止並正確引導,孩子都能逐漸改掉這個壞毛病。

  • 10 # 栗子媽媽說育兒

    孩子喜歡打人是比較常見的事,很多孩子特別喜歡打人。

    孩子打人的原因多半是因為期望未被滿足,打其他小朋友無非就是看上了同一件玩具,想玩同一個遊樂設施。

    孩子不懂的如何去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這個時候第一反應往往就是抬起小手打別人。

    沒有孩子天生暴躁,也沒有孩子就願意打人,父母多觀察孩子,慢慢的引導孩子的情緒,讓孩子用語言表達內心的想法,這需要一個時間段。

    平時你可以試著這樣教育

    1、家長做好榜樣,不要在孩子面前發脾氣或打人或扔東西,孩子模仿力是超強的,有時候父母不留心的一個動作或一句話都會讓孩子學了去。

    2、小事上不打罵孩子

    孩子犯了小錯不要急著打罵,用打罵來懲罰孩子其實就是教會了孩子在表達自己情緒時候動用武力。

    應該用溫和平靜的口氣和孩子講道理,讓他明白哪裡錯。

    3、在孩子想要動手打人前,父母及時阻止孩子,平時可以藉助繪本之類的故事書來教孩子道理。

    用這些正確的方法堅持下去,孩子的變化就會讓你感到驚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世界各氣候帶得分佈及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