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跋涉者蘭州

    國學:是指以先秦經典及諸子學為根基並涵蓋後期各朝代的各類文化學術。

    中國古代和現代的文化和學術,包括中國古代的 歷史、 思想、 哲學、 地理、 政治、 經濟乃至 書畫、 音樂、 易學、 術數、 醫學、 星相、 建築等都是國學所涉及的範疇。

    “國學”之名,始之清末。其時 歐美學術進入中國,號為“ 新學”、“西學”等,與之相對,人們便把中國固有的學問統稱為“ 舊學”、“中學”或“國學”等。

    國學也指中國古代學說。其中的代表是先秦諸子,先秦諸子的思想及學說對中國的傳統文化具有深遠的影響。它們形成了兵家思想、法家思想、墨家思想、儒家思想及道家思想等。這些思想從各個不同的方面論述如何治理國家。對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有很深遠的影響,慢慢形成了中國的傳統文化觀念。

    以先秦經典及諸子百家學說為根基,涵蓋了兩漢經學、 魏晉玄學、 隋唐道學、 宋明理學、 明清實學和同時期的先秦詩賦、 漢賦、 六朝駢文、 唐宋詩詞、 元曲與 明清小說並歷代史學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學術體系。

    中國歷史上“國學”是指以“國子監”為首的官學,自 “ 西學東漸”後相對 西學而言泛指“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學術”。

    我認為應該這樣對待“國學”:

    國學是中華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我們中華民族之所以源遠流長,沒有中斷,正是這些國學經典在傳承中華文化,作為中華文化的載體流傳千古。國學是中華文化的基礎與精髓,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根!

    對待國學必須繼承和發揚光大,我們骨子裡流得是高貴優秀的炎黃熱血。要態度上認可國學、形式上選擇國學、學習上研讀國學、目的上運用國學。把國學作為一種提高修養、改變心性、重構思維、塑造價值觀的工具,在人生的道路上,運用國學弘揚中華文化,更好的為社會主義新時代服務,讓祖國走向偉大復興,屹立於世界強國之林!

  • 2 # 金元寶4155

    國學,一國所固有之學術也。國學和文學數學的意思不同,並非是國家之學或者治國之學。一般來說,國學是指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國學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學術,也包括了醫學、戲劇、書畫、星相、數術等等。國學以學科分,應分為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考據學、倫理學、版本學等,其中以儒家哲學為主流;以思想分,應分為先秦諸子、儒道釋三家等,國學以《四庫全書》分,應分為經、史、子、集四部,以國學大師章太炎《國學講演錄》所分,則分為小學、經學、史學、諸子和文學。 品國學經典 揚中華精神 泱泱中華,五千文明,漫長的歲月為她積澱了厚重的文化底蘊,也凝練成了經久不衰的傳統文化,籌久了永垂不朽的民族精神。 楚辭漢賦,唐詩宋詞,便是中華人民用智慧凝成的結晶,用哲學譜繪的樂曲,這些經典使我們深深感受到了國學的博大與精神,體會到了中華文化的深邃之美。 在這個物質豪奢,精神貧乏的年代,每個人雖然並非孑然一身,但卻都深感孤單,都感到很難見證自我價值,這時,我們可以選擇誦讀國學經典來進行自我反思到自我救贖。 《易經》中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當我們靜靜思索這一名句,便總會產生精神共鳴:凡欲成大事者,必須自強,其德必須淳厚,以此為本,方可成一代英傑。在競爭勁烈的今天,像要謀求發展,在社會上佔有一席之地,我們所需要的正是這種自強不息,正是這種厚德載物,這也是偉大中華民族精神的構成。 司馬遷,這個在風雨中成長的勇士,他身上有一股“雖九死其猶未悔”的堅韌氣節,正是他的忍辱負重,他的堅強執著,鐫刻下了中國歷史的興頹變遷。才有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輝煌鉅著——《史記》。成為國學經典中的一塊璀璨奇葩。 歲月的梭子已在歷史的詩篇中悄然劃過,一個又一個偉大的詩人、智者已離我們遠去,或者說我們在與這些偉大的物理空間上從未靠近,但在精神世界裡無限親密,與我們的心靈無限靠近,用思緒凝成的經典跨越了數十個世紀抵達我們的心魂。而我們作為明天社會的棟樑該如何去對待這些經典呢?如何利用千人留下的這筆財富呢。 毫無疑問,我們應該繼承、併發揚光大。 清晨醒來,手捧《桃花源記》,站在校園的柳樹下,讓自己的精神伴隨著清爽的晨風,放飛到靜謐,溫馨的心靈田園,讓自己的思想沉澱在熙熙攘攘的世俗中,收穫一份世外的寧靜。 國學經典就是如此的具有張力,詩行意味著寬度,詩人意味著高度,一代又一代孜孜不倦的讀者構成了長度,不朽的國學靈魂讓我們的生活充滿了文學的智慧與靈性,這都是國學經典帶給我們的美的感受與體驗。這便是文學的魅力,這便是國學經典的魅力,它往往能洗滌人的心靈,充實人的思想。也這是由了國學經典,透過文化這一特殊載體,拉近了我們與聖人的距離,讓我們可以與聖賢為友,與經典通行,在國學經典中去品味蘊藏著的中華精神。 現在,讓我們從日常做起,拂去積滿的灰塵,去細細品味這古老卻不陳舊,遙遠卻依舊教育世人的國學經典吧!誦讀國學經典,感受傳統文化魅力,用我們的言行去守候這片泛土,使民族精神萬古長青!

  • 3 # 打漁讀書

    國學以儒學為基礎。現在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結合,是自明清以來,特別是到民國時期,文化融合是一種趨勢。儒學作為我們的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源泉聖經對話乃至合一,值得我們認真研究對待。儒耶合一對我們的國民教育,對當代人精神的焦慮和信仰的缺失,是一種強大的價值導向和心靈力量。合一的基礎是來自於兩種文化對良知良心的肯定;追求仁義、仁愛;孝順與敬畏;仁恕與赦免;謙卑好學與知道行道的知行合一。儒耶合一可以造就自信堅強的人。

    文化的自信。

    1、對良知良心的肯定以及對罪的認知。

    (使徒行傳24章16節):我因此自己勉勵,對上帝、對人,常存無虧的良心。

    孟子曰:“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又曰“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在儒家看來,良知,是一切倫理實踐的出發點。每個人修身的功夫就在於,用自己的良知去有意識地修養心性、去惡從善。王陽明,有一句流傳千古的名言:天地雖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聖賢!

    認識到良知良心的巨大力量,聖經進一步指出,和良知良心相對立的乃是罪惡。罪惡同樣與生俱來的。

    上帝給了我們每個人良知,這讓我們在做錯事時會有罪惡感。保羅透過認罪、悔改,使自己時刻能夠坦然無懼地面對上帝。你正被罪惡困擾嗎?效法保羅的典範,勉勵自己常存無虧的良心!

    2、追求仁義、仁愛,仁恕與赦免的目的相同,只是方式不同。

    仁愛精神透過儒家經典體現出來。比如“仁者愛人”、“泛愛眾而親仁”出自於《論語•學而》。“君子學道則愛人”出自於《論語•陽貨》,“仁民而愛物”出自於《孟子•盡心上》,而“仁者無不愛也”則出自於《孟子•盡心上》。由儒家經典表現出的儒家仁愛思想,以“仁”為根基,以“愛人”為主旨,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優秀倫理道德的本質,而被張載概括為“以愛己之心愛人則盡仁”(《正蒙•中正》)的經典語言,至今仍有重要的現代價值,而值得吸取繼承和發揚光大。 

    孔孟“仁義”思想是儒學之道最基本的內涵。孔子從周禮的親親、尊尊的原理中發展出仁禮之道,至孟子把仁義連用,發展出儒家的仁義之道。儒家講“仁者愛人”,以愛來體現仁。其仁包括了忠恕之道、惻隱之心,仁體現在愛上,透過愛人、助人表現出來。由此仁愛精神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構成。

  • 4 # 黑石大衛

    國學到底是指訓詁考據音韻這些小學,還是文章經學這些修身濟世之學?

    我認為小學才是有價值的學問,應該投入更多的資源去研究和發展。民國時期的國學大師都是在小學方面有獨到造詣的學術人,這不是沒有道理的。拋開文學這個專屬領域,除此之外的所謂國學,無非是倫理道德,核心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二千多年,這些東西提升了我們的思想水平?提升了科技水平?提升了生活水平?提升了國家實力?都沒有!

    就當下言,四個現代化才是初衷,才是民族復興的大事業。提倡國學不如就說尊重和傳承傳統文化,最重要是去政治化,應當傳承和發展的是中華民族的美學。至於倫理道德的現代化,就是走向法制,別無它途。

  • 5 # 誰是我知心

    究竟什麼是國學,真正的文化人可能都不知道,我怎麼能知道呢,國學可能就是傳統文化,包括儒家,道家,法家等諸子百家,還有程朱理學等,雖然沒有什麼新鮮感,甚至有的在以前已經被丟棄到垃圾堆裡了,撿回來換個皮兒,重新學習一下,就是國學

  • 6 # 雲端客tyt

    國學,是以先秦經典及諸子百家學說為根基,它涵蓋了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隨唐道學,宋明理學,明清實學和同時期的先秦詩賦,六朝駢之,唐宋詩詞,無曲和明清小說並歷代史學等一套完的文化,學術體系。中國歷史上“國學”是指以”學子監”為首的官學,自”西學東漸”後相對西學而言泛指“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學術”。是中國傳統裡想文化學術相對西學而言的中國之學。這只是人們對國學到目前為止所作出的基本定義,學術界尚未做出統一明確的界定。

    國學的概念產生於十九世紀,當時“西學東漸”改良之風正值熾熱,張之洞為首等人為了與西學相對,提出“中學”這一概念,並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一方面學習西方文明,同時恢復兩漢經學。先秦諸子百家學說是共存共榮的,沒有主從關係。“國學”這個概念中國歷史上就有,如《周禮》《漢書》《後漢書》《晉書》裡面,都有國學概念。關於概會,定義只是先了解個大概,我們著重應從我們自己的認識具體談談國學的一點一滴。

    談國學從我一知半解的認識來談,當然先談國畫,雖然我學的是西畫,也是東西畫種的一種區別而己。中國繪畫史從出土的彩陶,巖畫遺存中得來的,遠古的省略不談了。中國畫大體分為道釋畫,仕女畫,俏像畫,風俗畫,歷史故事畫,山水畫等等。中國繪畫史上有人認為圖形與文字的分離,才使繪畫成為一門專門的藝術,從秦漢開始,成熟於魏晉。這一仟多年的繪畫發展中我記得有《八十七神仙卷》《韓乾的五牛圖》還有唐代的《暨花仕女圖》東晉顧愷之的《洛神賦圖》還有吳道子,張萱為代表的仕女圖等等。中國國的工具以宣紙,毛筆,墨硯為主要工具。以畫山水,人物,花鳥為多,發展到今天,已流派,手法技繁多,不可勝數。變成畫類中主要品種。文徵明,吳昌碩,齊白石,林風眠等代表人物,運吸收了西畫光影手法如楊之光的人物沒骨畫法,不一一列舉了。國畫成為國學中的一絕。再如京劇,中醫等也是西方文明所設有的,已為國際所承認。

  • 7 # 金彬全

    什麼是國學?學術界尚無明確的定義,概念模糊,系統複雜,涵蓋的面太廣,包羅永珍。

    廣義上說:你可以簡單的理解國學就是以儒家學說為基礎形成中華文化的中國之學。覆蓋面廣泛,你能想到的中華自身文化都是國學的範疇。譬如:歷朝歷代具有鮮明特色的歷史文化及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考據學、倫理學、中醫學、農學、地理、政治、經濟、書畫、音樂、建築等諸多方面,層出不窮。怎麼對待國學?那就是傳承、發揚、推廣。傳承國學文化是中華民族核心的價值理念和追求,是具有鮮明特色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礎,是日常行為的規範,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與脊樑。是我們國家民族為之奮鬥的指路明燈,是歷代華夏兒女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奠基石,是中華母親的乳汁,是中華兒女的血脈、精神和靈魂,是華人信仰的天空和大地。

  • 8 # 娛樂加餐

    提到國學,我們先看一則今年3月份國家教育部發布的檔案通知。

    也就是一九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裡面第一條就提到各地要認真排查,並嚴厲查處社會培訓機構,以國學班讀經班,私塾等形式替代義務教育的非法辦學行為。注意這裡面的措辭用的還是挺重的,要嚴厲查處,並且直接所指目標是非法辦學。

    也就說以後國學班讀經班什麼的還可以繼續存在,但是不能用來替代義務教育,一個孩子必須得上體制內的小學和中學同時才可以去學一下國學班讀經班。有朋友要問,傳統文化不是一直被放在國家戰略的層面上來對待的嘛,而且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這些橫幅,我們現在也是隨處可見,所以國家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肯定是繼承和發揚的呀,怎麼會忽然點名批評起來的呢?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搞懂什麼是國學,應該怎樣合理對待國學。

    首先國學一詞的概念在“國學”中是找不到的。“國學”一說,產生於西學東漸、文化轉型的歷史時期。而關於國學的定義,嚴格意義上講,到目前為止,學術界還沒有給我們做出統一明確的界定。名家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普遍說法如國粹派鄧實在1906年撰文說:“國學者何?一國所有之學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國焉,有其國者有其學。學也者,學其一國之學以為國用,而自治其一國也。”鄧先生的國學概念很廣泛,但主要強調了國學的實用性。

    1923年,胡適給“國學”下了定義:“‘國學’在我們的心眼裡,只是‘國故學’的縮寫。中國的一切過去的文化歷史,都是我們的‘國故’;研究這一切過去的歷史文化的學問,就是‘國故學’,省稱為‘國學’”。

    到2008年,錢穆《國學概論》出版,裡面竟然這樣提出,“‘國學’一名,前既無承,將來亦恐不立”,“何者應列國學,何者則否,實難判別”,“不得已姑採梁氏清代學術概論大意,分期敘述”。錢先生“不得己”只好採用了梁啟超的說法,以中國曆代學說思想為脈絡。

    錢先生的“不得己”,實在是對“國學”概念眾說紛紜、難以定論的客觀呈現。

    由此可見,被譽為國學大師的大師們,對國學也是持謹慎和爭議及探究態度的。

    國學作為一門社會文化現象,對待他的態度也讓我們不得關注其所對應的社會環境。

    前面教育部點名批評國學班不是因為國學本身,而實在是因為現在有太多的國學班跑偏了,脫節了。不僅國學班如此,當代社會中,很多打著國學旗號的社會機構、個人,以及形形色色的社會活動層出不覺,乃至測字、算命、看風水、偏方、乃至生活中的陳規陋習搖身一變,也都披上了國學的外衣,顯然這些都是需要揚棄的糟粕。

    舉一個例子,比如中國的皇帝制度是非常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歷史,他包含了太多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內涵,作為學術研究是必要的,但是在當代社會生活中她本身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了。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

    說了這麼多,我覺得非常有必要去表明一下我對於國學對於傳統文化的態度,我是非常尊敬並且願意繼承傳統文化的。比如我本人就很喜歡國學大師錢穆的《論語》新解,談到《論語》的學習,我估計很多人都還停留在我們上學時的語文課本的那些片段。除此之外我們幾乎沒有再去系統地學過,對四書五經我們能說出來這四書五經都是那些名字,畢竟這是高中高考語文的考點,但是能看過四書五經的人應該是少之又少。

    甚至《論語》我們對他還是有很多的誤解的,比如父母在不遠游,這是我們經常說的,可是後面還有四個字,叫遊必有方呢。孔子本人也並不支援以德報怨。他說,以德報怨,何以報德呢,應該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所以呢,我對於中國的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持有非常尊敬的態度的,而且我特別的願意學習,只不過這個繼承它一定不是盲目地,不加選擇的,狂熱的,如果你也很想多接觸一點傳統文化那麼,可以在閒暇的時間自主學習,同樣我們還可以鼓勵孩子將來上了大學,選擇國學的專業,因為現在已經有很多的大學都開設了國學教育本科專業。而且,都是那些一流的大學才會開設這樣的專業,我們完全有途徑、有方法去接受最正統的國學教育。

  • 9 # 研究推廣黃元御

    國學也就是傳統文化的綜合體,但必須是要積極向上,傳承經典而不衰的代表性的,比如中國文字,傳統醫學,京劇,茶道等

  • 10 # 龍系中華

    一般來說“國學”又稱“漢學”或“中國學”,泛指傳統的 中華文化與 學術。國學包括中國古代的 哲學、 史學、宗教學、 文學、 禮俗學、考據學、 倫理學以及 中醫學、 農學、 術數、 地理、 政治、 經濟及 書畫、 音樂、 建築等諸多方面。現“國學”概念產生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當時 “ 西學東漸”改良之風正值熾熱,張之洞、 魏源等人為了與 西學相對,提出“中學”(中國之學)這一概念,並主張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一方面學習西方文明,同時又恢復兩漢經學。

    國學是以先秦的經典及 諸子百家為根基,涵蓋了 兩漢經學、 魏晉玄學、 隋唐道學、 宋明理學、 明清實學和同時期的先秦詩賦、 漢賦、 六朝駢文、 唐宋詩詞、 元曲與 明清小說並歷代史學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學術體系。先秦諸子百家學說是共存共鳴的,沒有 主從關係,如果按時期所起作用而論,各家學說在各個時期都發揮著或顯性或隱性作用,只是作用在的 領域不同而已;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在思想教化領域起主流作用的是 儒家,但其它各家學說也在不同的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比如政治領域的 道家與 法家、軍事領域的道家、 兵家、醫學領域的道家、 醫家、還有其它各領域的各家( 名家、 墨家、 農家……)等等,某一領域起主流作用並不代表全部。所以,國學的各個學派學說並沒有主從之分,並不存在以哪一家學派學說為主體。

    堅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自信,弘揚和傳承中華國學。

  • 11 # 吳少

    國學是什麼?

    在搞清楚這個問題之前,不要說什麼很多人對國學嗤之以鼻!

    國學、經學≠儒學

    國學指傳統的中華文化與學術,包括先秦經典及諸子百家學說,並涵蓋各歷史時期文化精髓,其中有漢經,魏玄,唐道,宋理……又包含漢賦,六駢,唐詩,宋詞……如此廣泛的領域誰能夠鄙視之?

    如果根本上沒有明白國學是個什麼,也沒想到要去研究國學的原因,胡亂提倡些國學,那是很危險的

    同樣胡亂嗤之以鼻也是很可笑的……

  • 12 # 掉掉小碩

    首先,很多人都沒有很清楚的知道什麼國學?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國學更是中國文化的精粹,泛指中華文化與學術,包涵內容廣泛,包括中國古代的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書畫音樂、禮俗、倫理、中醫、農學、術數、地理、政治等各行各業,各方各面。所以,學國學學的不僅僅是各行各業的“專業知識”,更是“仁義禮智信”的為人處世之道。

    其次,我們為什麼要學國學?前段時間有篇報道“女學生因送孕婦阿姨回家,被孕婦及其丈夫合謀姦殺”,還有早年報道的“扶老人被訛”、“送老人去醫院被訛”事件,由於這些事件使得和諧社會冷漠化,人與人失去信任。究其原因,中華文化的缺失占主導地位,所以我們應該提倡學習國學,去完善我們素質教育,而不是嗤之以鼻,甚至妖魔化。

    但是,我們也不可否認的一點是國學有一定的“即時性”,同時也趨於一定的理想化,國學的時代背景決定了國學文化中某些部分不適用於當今社會,從而使得國學文化逐漸流失。

  • 13 # 東風別業

    東風來說說,什麼是國學?這是一個問題。美國有國學嗎?英國,法國,德國等等國有國學嗎?又是一個問題。國學之名,是怎麼來的?是誰發明最先使用的?也是一個問題啊?國學之名服從什麼分類學?還是一個問題!國學之名,顯示科學素養的缺失。

    所以東風儘量避免使用國學一詞。

    談及中國的傳統學說學術,以東風看,每次必要大笑三聲大哭三聲,談及人文,大笑。談及自然科學,現代精神,大哭!它是一個半學!而且蒼老!必須改造!

  • 14 # 南街青年1

    這幾年真國學有復甦跡象,為什麼我說是真國學,我解釋下。

    在一些教授學者打著國學講了一堆自己都不相信的東西叫別人相信,自己都做不到的叫別人去做的東西,聽眾還聽的稀裡糊塗!這叫什麼?這就叫混錢叫獸!我說的是誰,人很多!心裡都明白,有些人拿著國家的錢辦著喪良心的事!

    什麼是真國學?大道至簡,道理其實沒那麼難,也沒那麼難懂,用最簡單最容易解釋的話普及中華文化這才是真國學,從本心說就超越了!

    在古代是靠道德約束這個社會,現今是法律不斷講法,古人做事不和道義堅決不做,現今人做事考慮犯不犯法。道德是約束這個社會的最高標準,法律是最底線!

    中國國學是包容的,海納百川的,一次一次的融合!儒釋道三家其實窮追道理到最後會發現非常接近!你現在問老百姓你說佛教是外來教他多半不會這麼認為,因為從最早的佛教中國化到現在的中國化佛教,中華文化已經吸收,這是中華文化的胸懷!如果真有一天象易經說的世界大同的一天,那麼能主宰這個地球村文化的肯定是中國文化。

  • 15 # 南山來客34780

    所謂國學,就是中國文化。中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中國文化影響全世界。我們應該把國學發揚光大,中國文化永遠傳承下去,千秋萬載,一統江湖

  • 16 # 花好月圓118

    國學就是以“儒釋道”三家學說為主體的中國傳統文化,包括中醫等。汲取精華,棄之糟粕。

  • 17 # 劍氣簫聲757

    國學是中華五千年積澱下來的能適應時代需要並能促進我們民族積極進取和世界和平發展的文化精華,這才能真正稱得上是國學,那些封建糟粕就不能算作國學了。國學更不是幾本書就能代表得了的。

  • 18 # 寧靜無謂

    國學應該是人品高尚,理論思想超前,給人們指點迷津,能引導人們從思想上和行為上走向光明。

  • 19 # 一絲不苟小紅花2

    優秀傳統文化所蘊含的民族精神,民族品格,民族特質。

  • 20 # 胡力平174024905

    被大眾所認可,經常被大家翻閱的書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黑色蟑螂有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