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布匠473

    還氣的吐血?諸葛亮那時候有什麼能讓周瑜氣的? 周瑜年輕帥氣 官居要職 娶了小喬 諸葛亮那時候有什麼?

  • 2 # 微微下著雨3445

    諸葛亮在三國演義中是被神化的人,自帶主角光環,周瑜只是諸葛亮成神道路的點綴,僅此而已,周瑜年輕帥氣 娶了小喬 可謂走上了人生巔峰,試問諸葛亮那時候有什麼?

  • 3 # 使用者19683851497

    我沒看過關於周瑜的正史,只看過《三國演義》及戲曲《三氣周瑜》。只知道周公瑾長相俊美,足智多謀,是當時期少有的政治、軍事奇才,三國著名赤壁大戰,以少勝多就是周瑜的驚世傑作,為三國鼎立起到奠基作用。我以為,作為雄踞江東一方的軍事統帥,其膽識度量非常人能及,單就軍事能力方面應強於諸葛亮,所以不可能被諸葛亮氣得吐血而死。赤壁所在地長江洞庭一帶,歷史有載多為血吸蟲產生之址。周瑜長期在此水中操演水軍,飲食起居,有可能感染血吸蟲病,最後吐血不治而亡。

  • 4 # 子恆品歷史

    根據正史,諸葛亮就根本氣不到周瑜,赤壁之戰是周瑜一手策劃指揮的。周瑜身出名門,家庭富有,但是他把家財都用來資助孫策起兵。關於其脾性,史書的記載也是“恢宏大度”,絕不是演義裡小肚雞腸之輩,其去世原因在行軍途中患病,停靈柩於巴丘,讓孫權大為哀傷。

  • 5 # 竹子剋星

    周瑜放到今天,就是某大集團的CEO,跟董事長有親戚關係。劉備是大集團(荊州)下面的分割槽經理(新野縣,後來去了夏口)諸葛亮是劉備手下一部門經理,就這級別,他氣的到周瑜嗎?恐怕相見周瑜都要預約不說,人家還未必肯見。想想現在一個軍區下面的分軍區的營長團長,去另一個軍區相見軍區副司令,能見到的可能性有多大。

  • 6 # 山水文匯

    首先,周瑜肯定不是被諸葛亮氣死的,那只是演義,小說而已。其實周瑜是在公元210年,孫權批准了周瑜提出征伐益州的方案,但周瑜在準備出征的路上時得了重病,最終卒於巴丘,時年三十六歲。

    那周瑜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看到題目中“周瑜”二字,估計不少人會想起兩句話,一句是,既生瑜何生亮;另一句是,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

    《三國演義》裡諸葛亮三氣周瑜,而周瑜最後落了個吐血身亡的悲慘結局。給大家的印象就是,周瑜雖滿腹將才,卻是個心胸狹隘的自負之人。其實,歷史上的周瑜,遠不是《三國演義》中描繪的那般不堪!《三國志》裡,陳壽對周瑜的評價甚高,多次以“英雋異才”、“王佐之才”、“文武韜略萬人之英”盛讚之,評價其政治上“建獨斷之明,出眾人之表,實奇才”;軍事上“雄烈,膽略過人”;人格上“性度恢廊、大率得人”……讓我們透過《三國演義》的迷霧,一窺歷史上真實的周瑜吧!周瑜出生官宦世家,他的父親周異是東漢末年的洛陽令,相當於現在的北京市長。他的爺爺周景、堂伯周忠,都是位列三公的高官。周瑜是周異唯一的子嗣,自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三國前後是中國歷史上文化形成的重要時期,這樣家庭環境裡成長起來的周瑜,重義輕利、崇尚忠義等漢文化要素,深深融入了他的血液和骨子裡。周瑜對人忠貞不二,不管是友情還是愛情都十分專注。他和孫策是發小,惺惺相惜,是生死之交。他始終對孫策言聽計從,從不計較得失和富貴。公元191年,孫堅死後,孫策繼承父志,統率部卒。當時周瑜的從父周尚為丹陽太守,正好孫策入歷陽,將要東渡,便寫信給周瑜,希望得到他的幫助。周瑜立即率兵迎接孫策,並給予他大力支援。孫策十分喜悅,說:“我有了你,事就成了。”當時,周瑜不僅僅帶來了士兵,還有戰船、糧草等軍用物資。而孫策手上並沒有多少兵馬,只有幾名將軍,沒有什麼條件能和周瑜比。但周瑜卻把所有人馬、物資的領導權、支配權,全數交給他,從而奠定了孫策雄起的基石。孫策去世後,東吳人心惶惶,為安撫軍心,周瑜依照好友遺言,竭盡所能擁立孫權為首領。正是周瑜的決斷和決然,才讓東吳上下一心,沒有發生動盪。當時孫權只是將軍,諸將及賓客對他禮儀並不全備,比較草率。只有周瑜對孫權始終敬慎服事,完全按君臣之禮來對待。周瑜寬宏大度,從不計個人恩怨,處處以大局為重,備受朝中文武官員敬重。程普與周瑜有過一段時間的關係緊張,程普認為自己年齡比周瑜資格老,多次欺辱周瑜。周瑜卻始終折節容下,從不跟他一般計較。程普後來特佩服周瑜,逢人便說“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可見周瑜的容人大度得到了世人公認,這種美德也正是他年紀輕輕便成為三軍之帥,並深得大小將領信服尊重的原因所在。這也直接說明周瑜絕非“小氣”之輩,而是一位雅量高致,集道德與智慧於一身的英雄人物。野史總是嘲笑不該被嘲笑的人——周瑜周瑜與諸葛亮、龐統、司馬懿並稱臥龍鳳雛幼麟冢虎,是當時最負盛名的軍事大家。孫策臨終前對孫權的遺言是:外事不決問周瑜。這七個字,已充分說明一切!周瑜是幫孫策打下江東基業的第一功臣。孫策攻取江東的丹陽、吳、會稽、廬江、豫章、廬陵六郡,其中只有徵取吳郡、會稽郡時周瑜未直接參與,但也有他的功勞。因為若不是他協助孫策渡江,打敗揚州刺史劉繇,吳郡、會稽就不可能為孫策所得。公元208年,曹操率軍南侵,佔領荊州,曹操向孫權進逼,孫權任命周瑜帶領三萬餘人迎戰曹操。劉備去見周瑜,說:“現在抵抗曹操,是很明智的決定。不知麾下有多少將士?”周瑜說:“三萬人。”劉備說:“可惜太少了。”周瑜說:“這已足夠,將軍且看我擊敗曹軍!”同年十二月,周瑜軍逆水而上,行至赤壁,與正在渡江的曹軍相遇。曹軍被周瑜輕鬆擊敗,曹操 “引次江北”與陸軍會合,把戰船靠到北岸烏林一側,開始操練水軍。周瑜則把戰船停靠南岸赤壁一側,隔長江與曹軍對峙。不久,周瑜用計火燒赤壁,大破曹軍,此戰曹軍傷亡過半。曹操回到江陵後,恐赤壁失利而後方政權不穩,立即自還北方,留曹仁、徐晃等繼續留守南郡。公元209年,周瑜攻下南郡。在進攻江陵時,周瑜親自執槍掠陣,不幸被流矢射中右肋,傷得非常嚴重。曹仁聽聞周瑜負傷,以為是個機會,便率軍出擊。周瑜卻附痛出現陣前,激勵將士,擊敗曹仁。公元210年,孫權批准了周瑜提出征伐益州的方案,但周瑜在準備出征的路上時得了重病,最終卒於巴丘,時年三十六歲。他的絕筆中寫道,“奈死生不測,修短有命;愚志未展,微軀已殞,遺恨何極!”英雄早逝,壯志未酬,確實讓人扼腕痛惜不已!周瑜的才幹,劉備、曹操、孫權等都非常清楚。劉備因忌憚周瑜,曾私下很不道德的挑撥周瑜和孫權的關係。一次,孫權、張昭等人為劉備送行,張昭等人先離開了,孫權和劉備談話。劉備嘆息說:“公瑾文武籌略,萬人之英。只是他器量太大,恐非久居人下者!”曹操兵敗後,曾致信孫權說:“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燒船自退,橫使周瑜虛獲此名。”這是曹操要面子的說法,但也反襯出周瑜確為赤壁之戰的最大功臣,這一點不容絲毫置疑!野史總是嘲笑不該被嘲笑的人——周瑜史載“瑜長壯有姿貌”,“策為人,美姿顏”。當年周瑜與孫策的組合,被譽為三國第一偶像天團。宋朝范成大曾有詩云:年少曾將社稷扶,三分獨數一週瑜。世間豪傑英雄士,江左風流美丈夫……周瑜文采超群,精於音樂,即使是酒後,仍能聽出樂人演奏的音樂中的很細微的疏失,每當這時,他總要轉頭看一看。所以有民謠說:“曲有誤,周郎顧”。當時,人們把有才幹過人且貌美出眾的男子稱為“郎”,江東百姓均是周瑜的鐵粉,皆稱周瑜為“周郎”,由此可知周瑜的魅力有多大!周瑜隨孫策取荊州攻克皖縣後,得到漢末大臣喬玄的兩個女兒。喬公二女皆天姿國色,有傾城之貌。孫策娶了大喬,周瑜娶了小喬,美女配英雄,成為千古流傳的佳話。周瑜還是位資深影帝,無論是蔣幹盜書,還是龐統授計、闞澤獻書、黃蓋詐降,都成功騙過了曹操。想想曹操在歷史上是許人也,要想讓他上當受騙那可是難於上青天,況且還是連環騙術,一環緊扣一環,騙了一次又一次,可見周瑜的高超演技要遠超司馬懿!周瑜有“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的大將風度,這在赤壁之戰整個過程中都得到充分體現。戰前,面對曹操的幾十萬大軍,東吳君臣一片混亂。當週瑜自鄱陽湖回柴桑時,先是張昭、顧雍等一幫文臣來訪,欲讓周瑜勸孫權降操,瑜曰:“吾亦欲降久矣。公等請回”,先給投降派吃了一顆定心丸。少傾,程普、黃蓋等一夥武將來訪,欲讓周瑜說服孫權抗曹,瑜曰:“吾正欲與曹操決戰,安肯投降”?勸眾將自回,又穩住了主戰派。又未幾,諸葛謹、呂範等一班文臣來陳述投降的理由,周瑜笑曰:“瑜自有主張,來日同至府下定議”。忽又報呂蒙、甘寧等一班人來見,眾人更是當著周瑜之面爭議不休,或曰降者,或曰戰者,瑜曰: “不必多言,來日都到府中公議。”周瑜的從容不迫,壓住心頭怒火,笑著接待各種人物,所表現出的沉穩、氣度是何等的博大、寬宏!這恰恰應了那句話:方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這樣的周瑜,才是歷史上真正的周瑜!最後,想說點題外話,為什麼《三國演義》要貶損周瑜呢?很簡單,因為作者要抬高諸葛亮,把周瑜擺在了敵對的位置,一天不能二日,一山不容二虎,只好讓周瑜悲催倒黴了!其實,若從周瑜與諸葛亮當時所處的歷史背景,以及他們倆在赤壁之戰前後的政治地位、歷史作用看,真正的主角肯定是孫劉聯軍的統帥周瑜,而非負責外交聯絡的諸葛亮。智激周瑜、草船借箭、借東風等故事,更是文學創造而已!很多人都熟悉《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情節:赤壁之戰前,周瑜送走意見不一的文臣武將後,晚上又接待了魯肅和諸葛亮。諸葛亮為激怒周瑜,有意與主戰的魯肅發生爭吵,說了許多挖苦周瑜的言辭,並說出曹操欲得“二喬”時,引得周瑜大怒,終於激起抗曹豪氣!這一情節,無論是羅貫中的本意,還是讀者的理解,大都認為周瑜被諸葛亮用計所激。但是,我們如果不帶任何觀點和偏見,聯絡之前周瑜的表現,就會產生另一種看法:周瑜在見諸葛亮之前,對“戰”或“降”早已胸有成竹。他只是想知道對方的真實想法,所以才耐著性子,引出諸葛亮的挖苦智激之辭,從而一舉探明瞭劉備方面的真實意圖和決心。我們完全可以認為,這並非是“諸葛亮智激周瑜”,而是周瑜在智戲諸葛亮!人們常說,一時瑜亮,難分伯仲!周瑜和諸葛亮,到底誰更厲害?其實最有資格說話的,肯定是孫權。讓我們來看看孫權是怎麼說的吧,孫權評價周瑜:“公瑾有王佐之資,若無公瑾我不能稱王。”對於諸葛亮,孫權的評價是:“丞相受遺輔政,國富刑清。”“國富刑清”這四個字,說明諸葛亮工於政事,善於治國;而周瑜,則更擅長於軍事,這方面要超過諸葛亮。翻閱正史,我們可以發現記載中的周瑜毫無缺點,是一個完美之人,一個“聰明秀出為之英,膽略過人為之雄”的無雙儒將!野史總是嘲笑不該被嘲笑的人——周瑜最後,讓我們以蘇軾這首千古傳唱的《念奴嬌·赤壁懷古》,緬懷這位被野史演義貶損的無辜躺槍英雄吧:“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 7 # 肥楊的Vlog

    周瑜有勇有謀,重情重義,卻心胸狹窄,嫉妒別人。所以才諸葛亮有三氣周瑜,但周瑜真正的死是在公元前210年,領兵攻打西川,行至巴丘城時箭傷發作,加上心中對諸葛亮的嫉妒,導致再受刺激吐血而死!

  • 8 # 實心和空心

    周瑜有勇有謀,重情重義,卻心胸狹窄,嫉妒別人。所以才諸葛亮有三氣周瑜,但周瑜真正的死是在公元前210年,領兵攻打西川,行至巴丘城時箭傷發作,加上心中對諸葛亮的嫉妒,導致再受刺激吐血而死!

  • 9 # 友善君講歷史

    我寫過一篇關於三國志的周瑜以下是原文:

    周瑜字公瑾,廬江舒縣人,他的堂祖父曾任漢朝太尉,他父親周異曾任洛陽令。周瑜相貌俊美。在最初的時候,孫堅起兵討伐董卓,把家遷到了舒縣,孫堅兒子孫策和周瑜同歲,因此自從結識以來,關係很親密。周瑜還把自己家南大宅院分給了孫家人,並且登堂拜孫策母親,所以兩家關係十分的好。

    公元195年,周瑜啟程探望他在丹楊的叔父周尚,孫策也東渡到了歷陽,於是寫信給周瑜,周瑜領兵相迎孫策。孫策說到:“得到你,我還愁什麼事不能成功呢?”

    隨後,周瑜與孫策一起打天下,擊敗了許多豪強,隨後孫策擁有了數萬軍隊,於是讓周瑜去鎮守丹楊,周瑜回到丹楊。

    一段時間之後,袁術派人去取代周尚,並且想納周瑜為己用,周瑜看出袁術不能成大事,便好言推辭掉,便自薦去做居巢縣長,藉機想找機會去到江東,袁術答應了。

    公元198年,周瑜到達了江東,孫策親自去迎接。授予他建威中郎將,和兩千兵馬。那年周瑜24歲,吳郡人都稱他為周郎。後來廬江百姓佩服周瑜的信義,意識孫策命他鎮守牛渚,後來又兼任春谷縣長。之後孫策想進攻荊州,命令周瑜進攻宛城,在攻下來後無意間得到喬公兩個傾國傾城的女兒,周瑜和孫策分別娶了她們。接著,他們又平定了江夏,豫章,廬陵等地。

    公元200年,孫策死去,孫權接任,周瑜留在了吳郡掌管了全部事務。孫權接任孫策的位置時還很小,周瑜決定好好輔佐他。並且為孫權爭取到了賢才魯肅,建議孫權多近賢才,廣納善言。

    公元203年,206年周瑜收得甘寧,和萬餘士兵,並反擊了想進攻柴桑的鄧龍。

    公元208年,孫權征討江夏,周瑜任命為前部大都督,同年曹操帶兵南下,劉琮投降,得數十萬水軍,便南下攻吳。東吳群臣恐慌,勸孫權投降朝廷,周瑜不肯,說到曹操實為漢賊,北方未穩,且士兵水土不服易生疾病,將士馬匹疲乏,水戰能力不能與江東抗衡,這是活捉曹操的機會,勸戰。孫權採納周瑜建議。

    後來劉備被曹操打敗,渡江和魯肅見面派諸葛亮去見孫權。孫權聯手劉備,派周瑜和程普和劉備迎擊曹操,雙方戰於赤壁。一開始曹操兵士帶病作戰,敗退,撤回北岸。黃蓋建議周瑜自己詐降用火攻攻擊連線戰船的曹兵,周瑜採納。之後赤壁之戰曹操大敗。

    接著周瑜程普進攻南郡屢戰勝利,和曹仁隔江相持,後來周瑜親自督戰被箭射中,重傷,不得不退兵。曹仁聽說周瑜臥病在床,親自督戰攻擊吳軍,周瑜不顧傷勢巡視各營,曹仁退兵。

    後來,孫權任命周瑜為偏將軍,兼任南郡太守。當時劉備兼任荊州牧來拜見孫權,周瑜上奏孫權劉備是梟雄,不會受人支配,建議遷劉備來吳郡,分離關羽張飛,讓他攻伐他們,不要輕易讓出土地資助劉備。孫權這次沒有采納。

    公元210年,周瑜建議去佔領蜀地,吞併張魯,隨後謀取北方,孫權答應了周瑜。但是周瑜在出征途中在馬丘病死,年僅36歲。

    至此,三國志對周瑜的描述結束了。我們可以看到周瑜一生為東吳建功立業,且自身擁有強大的才華和能力,堪稱一代名將,他與諸葛亮的戰鬥卻沒有任何記錄,更談不上諸葛亮三氣周瑜了,這也算給周瑜一個清白了。

  • 10 # 十字接頭

    按照正史記載,周瑜和諸葛亮之間沒有直接的正面衝突。

    赤壁之戰前,拿下荊州的曹操給孫權下了一封檄文,要和他“會獵於江東”,當然不是真的要和孫權一起打獵,其實就是赤果果的威脅:趕緊投降吧。

    面對來勢兇猛的曹軍,當時江東內部分為兩蒎,一是以張昭為首的議和派,一個是以魯子敬為首的主戰派,孫權剛開始一直沒有明確表態,但他內心是不想投降的。

    這個時候,一個人的出現,堅定了孫權的抗戰決心,那就是在外面領軍作戰剛回到京城的周瑜。

    在周、魯二人的堅定支援下,孫權決定聯合劉備共同抗曹。實際上赤壁之戰與劉備關係不大,除有一定策應外,主戰場與他基本無關。三國演義中剛好相反,諸葛亮成了主角,東吳成了配角。以當時劉備新敗的情況來說,徒增聲勢,遙相響應而已。說到這裡可能有人不信,正史裡有記,當時劉關張三人共有軍兵2000,與周瑜的三萬大軍相比,確實不是決定性力量。

    赤壁之戰按正史記共有兩次大戰,第一次是在長江上遭遇,水軍對戰,曹軍不利退回北岸;第二次是用黃蓋之計進行火攻,曹軍再遭挫折。這兩次之後曹操一看很難拿下孫權,留下曹仁等幾名大將固守南郡等地,自己就引軍北返了。

    其實赤壁之戰從孫劉看是大勝利了,但從曹操一方來說,並不是大敗,自身受損並不大,只是再無力量侵吳。

    從以上可以看出,赤壁之戰完全是周瑜等人打的,和劉備諸葛亮關係不大。按史載,作戰時,劉關張只能領兵跟著周瑜,既不受周管理,也沒機會參與軍事,更談不上衝突。所以三氣周瑜什麼的,都是小說家言。

    周瑜正值盛年去世,因無明確記載,死因說法很多。主流歷史學者普遍認為,周瑜少年時就開始四方征戰,身先士卒,屢次受傷,加之赤壁之戰操勞過度,在返回駐地後不久就病故,較為可信。

    至於周瑜本人,看一下正史的評價:長壯有姿貌、精音律,江東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性度恢廓”“實奇才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范冰冰一路走來,你還喜歡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