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虯龍歧伯

    不出戶,知天下,指透過邏輯推理的方法分析得知事態發展的變化。《呂氏春秋·重言》:"聖人聽於無聲,視於無形,詹何、田子方、老聃是也。"詹何是個擅長推理的先秦思想家,其"不出戶,知天下",的推理能力比老子還略勝一籌。

    現代人講究的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意思是要多讀書,多學知識,同時,要廣泛的接觸外面的世界,向外面的世界學習;那麼,一個人果真能夠做到:“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嗎?世上的書何其多,外面的世界何其豐富,一個人即便窮盡畢生精力,也未必能夠讀盡天下書,行盡天下路。假如一個耗盡一生的精力,去讀書,去行路,他的生命的價值又在哪裡得到體現?

    也有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話乍聽起來,有些道理,畢竟書本上的知識良莠不齊,並且與實際有些脫離,需要經過驗證才能轉化為自己的東西;而行萬里路所學到的東西,都是自己親身經歷,體驗得到的,這是知識都是自己實踐所得,它的價值遠不是書本上面的知識所能夠相比的。然而,行萬里路所得到的知識,卻是駁雜,零散,片段的東西,其中有的對你有益,有的或許只能充當賣弄的資料,沒有什麼實際價值。

    真正有價值的知識,是認識了事物的發展規律,並且能夠看清事物在發展過程中的微妙變化,從這些微妙變化中洞悉它的發展趨勢;這樣的知識才是有價值的,這樣的能力,才是值得追求。所以,《道德經》提出了“不出戶,知天下”的觀念;這個觀念雖然只有區區六個字,卻包含了豐富的內容:

    靜。一個人,只有靜下心來,才能夠冷靜的面對這個世界,才能夠最大限度地客觀地分析這個世界,也只有這樣,自己的認識才能更接近世界的真相。獨處,一個人在獨處的狀態下會發現這個世界雖然紛紜變化,但本質上卻很簡單,人的所有活動,都圍著如何生存,如何發展這個主題在活動,洞悉了這一點,就找到了自己的行動方向;明白事理;知道了自己的行動方向,為達此目的,就需要把握具體事務的發展規律,只有如此,才能把具體的事情做好。

    “不出戶,知天下”,這一觀念絕不是庸人想像的那樣,不出家門,宅在家裡什麼事也不做,就能夠成為一位懂事理,明是非的睿達之士,而是把控自己與外界接觸的機會,減少外界對自己的誘惑,加強自我修養,到了一定程度,就會走出家門,到外面的世界闖出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不出門,知天下”,雖然出自幾千年前的《道德經》,但它蘊含的道理,對現在日趨快捷的生活,日漸浮躁的人心愈加顯得重要;想闖出一片新天地,而不想庸庸碌碌過一生的人,應該認真學習,領悟。

  • 2 # 獨獨散人

    這兩個說法看似矛盾,其實並不矛盾,它們一個是內求法,一個是外求法。

    老子的“不窺牅,見天道;不出戶,知天下”是內求法,透過內在的智慧在虛無中觀察領悟事物變化的狀態,從而瞭解天道的變化規律、洞悉天下大事。而我們所說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外求法,透過廣泛閱讀各類書籍獲取大量資訊,以求瞭解天下大事,從而指導個人行動。例如我們常說的“秀才不出門,知道天下事”,指的就是外求法。聖人的境界普通人達不到,老子的內求法我們更加做不到,我們只能做到外求法,透過閱讀報刊書籍、玩電腦和手機獲取各類知識,從而瞭解天氣預報,掌握市場行情,知悉天下大事,還能透過手機導航外出旅遊消費,瞭解各地風土人情。

  • 3 # 評也

    一點都不矛盾。因為這兩者根本沒有互相否定。足不出戶不代表老子否定行萬里路。同樣的行萬里路,也沒有否定足不出戶

  • 4 # 秦川文人

    老子的說法和現在的觀點不同,但是並不矛盾。老子講究的是“悟”,是“知根本,懂原理,明規律,曉機理”的一種思想境界。萬事都要有原理。萬物都有規律。就像會開公交車就允許開貨車小汽車一樣。只要能夠認識事物的根本機理和原理,就能夠充分認識其它事物,這是羅輯思維的方式方法。是可以一通百通,舉一反三的道理。所以說“不 出戶,知天下”,是對萬事萬物的感悟和認知能力,是思維能力和思想境界的水平體現。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理論知識和實踐活動相結合的表現,是豐富自己的經歷和閱歷來充分認識事物的方式方法!是最好的提高思想認識的方式方法。“實踐出真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自己要有主見,多在社會實踐中去感悟和認知,更能夠對事物有深刻,清晰,敬闢,獨特的見解!

    這兩種風格異曲同工,殊途同歸。目的是一樣的,效果也基本上是一樣的。人的時間和精力有限,不可能事事具到,也不可能有太多的精力去學習認知。因此!要兩方面相互結合。共同進步提高完善自己的思想認識。

    這兩種風格是相互轉化融匯一體的,根本就不矛盾。只不過是側重點不同而已啊。但願人們能夠認識到這兩種風格的優勢,相互協調,共同提高我們的認知能力。

  • 5 # 苦海存針萬相由心

    足不出戶而知天下。萬事萬物的規律都是統一的,掌握事物發展的規律,世界觀就不會差,整個世界是怎樣執行的,都在你腦子裡了。這說的是大形勢沒差錯,至於能知更具提的事,那就是需要鑽研的學問了,我等不敢妄論。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講的是想和做的道理,是思想與身體協調統一的道理,是想象與實踐的道理。這個不用贅述了。

    這兩句話其實不衝突。前者是世界觀,後者是方法論。

  • 6 # 妙哉書道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這句話出自《道德經》,其實原文是:“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這段話的意思大概意思是:不出門戶,就能推理出天下事理;不看窗外,就能推理出日月星辰的執行軌跡。一個人的心思越縹緲,那麼明悟的就越少。聖人之所以能明悟事理,不見而推理出事物軌跡,就是因為不妄為而可以有所成就。

    透過解釋可知,其實“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並不矛盾的。二者代表的意義是不一樣的。我個人認為,前者只要是修心,而後者主要是增加自己的所見所聞。

    所以我認為這兩者並不矛盾,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應該兩者同時修行,這樣我們才能明悟更多道理,不會因一些瑣事而感到迷茫。

  • 7 # 坐照入神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聽起來很玄,其實質是老子對天人類潛能的推導。

    在老子看來,有大智的人也就是聖人是人類智慧的探索者,可以做到很多平常懶於思考的人做不到的事。

    打個比方,一個遊戲最強的人是誰?我以為是遊戲設計師,他們就是一款遊戲的聖者。

    平常的玩家在遊戲折騰,提高等級玩著花樣,覺得很爽。

    而遊戲的設計師可以按照一定規則推導制定出遊戲的發展方向,遊戲中的一草一木,一招一式都逃不出遊戲設計者。

    要了解這個遊戲,可以打怪升級,與玩家互動,研究攻略。這就如同我們平常實際生活所說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一樣。

    遊戲設計師可以做一個玩家進入遊戲中實際體驗,當然也可以在後臺用程式和大資料瞭解遊戲程序。

  • 8 # 邂逅一位有趣的靈魂

    我認為不矛盾,因這是在說兩個問題。先說老子的這段話,老子說的是人需要治心。為什麼需要治心,因人類心靈的最深處是焦慮不安,愈向心靈深處挖掘,愈覺暗流湧動,這種心力是脆弱的,現代人習慣鍛鍊自己的肌肉,卻不重視內心的建設。其實內心的建設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所以需要“清虛自守,卑弱自持”。只有擺脫自己的成見、私利等障礙,才能“心性自現”,才可以全面認識外物,不受矇蔽,才能按照自己的自由意志行進。正所謂“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那要做到這步,必須先把注意力重新返回到內心,透過內心的修持,從而達到無為而無不為之境界。

    再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主要闡述的是一個知行的問題。讀是有字書,行在無字書。譬如《論語》中,“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知之非艱,行之惟艱。”我們讀萬卷書,是為了更好行萬里路,而透過行萬里路,不斷使萬卷書與時俱進。如果只知而不行,便是“只成講論文字,於事無益”,如果只行而不知,便是“魯莽”。“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愈明。兩者皆不可偏廢。”所以說,只是為讀萬卷書而讀萬卷書,那是兩腳書櫥,透過讀書,來為行萬里路(實踐)做準備,才是將讀書之法學活。“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另外,行萬里路,也是為了重新檢驗下讀萬卷書的功效,在實踐中鑑出真知。透過讀行,則真理愈辨愈明。舉個例子,我現在要學做菜,總得先看個菜譜,或者跟人學下,那這些都只停留在讀萬卷書階段,等親自下廚,才到了行萬里路狀態,透過不斷捉摸,發現再加點其他原料,味道會更好,於是有創新,開始於讀,而透過行,使讀又有了新的內涵。又比如中華武術,之所以能傳承至今,一方面靠老拳師口授身傳,一方面靠弟子的不斷創新,才使中華武術不斷迸發出新的生命力。

    所以,這兩種說法於當代人,都是很有助益的。透過返求內心,來接近於聖人境界。透過讀行,來獲取真知。

    以上,僅是我個人的一些見解,如有不當,請朋友諒解。

  • 9 # 天工仙釀

    老子的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這是由感而知。我們說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是由行踐而知。方法,途徑和效能都不同。因此,這二者之間並不矛盾,互不否定。只不過常人獲得認知多由讀書實踐,而某些人可以超越這一獲得知識的方法,他們可以說透過直接下載的方法直接獲取知識。

  • 10 # 一起來捉陰陽魚

    絕大多數人都誤解了老子的這句話。

    這句話出自《道德經》第四十七章,完整的話是:“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意思是說,聖人不出門外就能夠推知天下的事理,不看窗外,能夠了解自然的法則,一個人越向外奔逐,他對“道”的認識也就越少。

    老子特別注重人內在的直觀自省,他認為我們的心思如果一味地賓士於外物,就會使思慮紛雜,精神散亂,而一顆浮躁的心靈是難以對外界有透徹的認識、難以把握“道”的。

    老子所說的“道”是萬事萬物背後的終極規律,而認識這種終極規律的途徑是內觀返照,清除心靈的障蔽,恢復心靈本來的虛靜。

    其實老子的這種“不出戶”、“不窺牖”、自我返觀的修行方法與莊子的“坐忘”、佛家的禪修有相似之處,目的都是為了恢復人的本來智慧。

    老子有“為學”和“為道”的區分。《道德經》中提到:“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老子所說的“為道”,就是透過自我返觀,不斷靠近大道,進而與大道融為一體,領悟人生的終極真諦,這是老子所提倡的。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閱人無數”,這三件事情的主要的目的是獲得生存的技能,屬於“為學”的範疇,某種程度上是對大道的背離,這是老子所貶斥的。

    所以問題中的兩句話是從不同的角度說的,並不構成矛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醫患關係緊張後,究竟是對醫生傷害大,還是對患者傷害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