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尋一世傲骨

    首先要說的是車爾尼的個人生平。 車爾尼於1791年2月21日出生於維也納。他3歲時就能彈鋼琴,7歲時能將自己的樂思記錄下來,9歲就登臺演奏莫扎特的C小調鋼琴協奏曲,10歲時已能清晰流暢地彈奏莫扎特、克萊門蒂的全部鋼琴作品,並且具有超凡的音樂記憶力。 1801年,年僅10歲的車爾尼去見貝多芬,貝多芬被車爾尼精彩的演奏所打動,接受了這位學生。貝多芬在1801年至1803年的三年間免費教他彈奏鋼琴。車爾尼於1812年首演了貝多芬的鋼琴協奏曲“皇帝”,他對於貝多芬的作品積極宣傳,並在他的作品500號《鋼琴理論及演奏大全》的第四冊的第二、三章中論述如何正確演奏貝多芬的作品。他能夠背奏貝多芬的全部鋼琴作品。 車爾尼從15歲起就開始了鋼琴教師的生涯,很快就成為維也納最著名的鋼琴教師,培養了大量鋼琴家,最著名的是李斯特和萊謝蒂茨基。他免費教李斯特彈琴,李斯特也說:“我的一切都是車爾尼教我的。”並把自己寫的練習曲題獻給車爾尼。車爾尼在1842年出版了他的自傳,“Memery of My Life”。 車爾尼終生未結婚,於1857年7月15日去世於維也納,由於沒有家庭,他的遺產都留給維也納音樂及表演藝術大學和其他的慈善機構。 然後要說的是對車爾尼的評價。 車爾尼是19世紀上半葉維也納鋼琴學派的創始人,他總結了浪漫主義以前的注重指力的鋼琴技巧,同時又指出了手臂重量的重要性,他在作品500號《鋼琴理論及演奏大全》指出:“彈奏時,手的動作要藏起來,手指不可以抬得比必要時高。為了做得正確,有必要增強肌肉的內在緊張,在不破壞手指柔軟運動的範圍內,加入手臂的重量。”他在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鋼琴演奏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樑。作為一名鋼琴作曲家,他一生寫了無數鋼琴練習曲,是學習鋼琴的學生練習的基礎教材。 車爾尼身體纖弱、生性靦腆、內向,與演奏相比他更適合教學,因此,從15歲起,車爾尼便開始了他為之獻出畢生精力的教學生涯,培養了大批才華橫溢的學生。作為一名傑出的鋼琴教育家,車爾尼的成就不僅在於培養出了一批著名的鋼琴演奏家,更重要的是他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教學體系。車爾尼寫了大量的鋼琴練習曲及論文,指引著當時的鋼琴演奏藝術得以健康發展。這些練習曲融古典派的雅典風格和克萊門蒂的動態風格為一體。 車爾尼作為貝多芬的學生、李斯特的老師,在19世紀鋼琴演奏史上佔有獨特的承上啟下的位置。如果說克萊門蒂的動態演奏技巧風格和李斯特的浪漫主義演奏技巧是鋼琴演奏史上的兩塊里程碑,那麼車爾尼就是這兩塊里程碑的鋪路架橋者。車爾尼的鋼琴練習曲在今天仍有巨大的現實意義,特別是對手指基本功訓練以及演奏維也納古典作品來說,更是不可或缺的養料,他為鋼琴演奏藝術所作出的卓越貢獻值得後人永遠紀念和敬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誰有好聽的歌曲?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