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狂喜淡墨a

    靜、興、恆

    仨字豐富了學書法的訣竅,做事,心平氣和,寧靜致遠是大家最熟悉不過的大智慧。浮躁與冷靜,是一對相互排斥的孿生兄弟。

    藝人若冷靜,心態釋然,若浮躁則心境變亂,釋然而生妙品,心境燥熱生黴物。

    學書法追求雅緻,崇明理,只有淡泊而謐靜,趨名利則浮華生焉。大凡浮躁者一種是個性而成,一種是基於出名而為。

    興乃盎然也,是為心動,因趣而興致勃勃,所以興趣倆字永遠擁抱。

    做事情,都是因了喜之好之樂之,成功者必有的規律。具備痴迷,也是興趣的引導啊。

    恆,持之以恆,不輟,不停的意思,堅持不懈,心境遠大,目標明確,敢於挑戰自己。

    凡事預則立,認準的事情,永不回頭。

    因此成功者,天賦以外,必須具有仨字的特徵。

    故,學書法也不例外,要靜、興、恆。

  • 2 # 靈虛子

    此為寫書法之三要!我比較贊同!首先說“靜”字之訣;夫靜者,寫字之必然之情,心如不靜,焉得習得好字?世上萬事,必得靜而做之!才能一絲不苟,全心全意。習字亦當如果,初學者必從楷書帖。看法帖一筆一畫如何結構,自已亦必按帖習之!要用心,心無雜念,才能臨摹如帖!第二,“興“!興者,趣也!如果一個人對一事物有興趣,而如研究之,必有獨出他人之境。古人說,久習之道,可以前知。必能成才!第三“恆“!恆者,久遠也!持之以恆,數十載如一日,必然出類撥翠,書寫成章,明大家文徵明先生八十餘書《赤壁賦》氣貫長虹耳!

  • 3 # 昭銘軒書畫

    “靜、興、恆”三字真言,出自白蕉先生的《書法十講》:現在願諸位在學習書法時注意的有3個字:

    第一個是“靜”字。藝是靜中事,不靜無藝。一方面不求速成,不近功;一方面不欲人道好,不近名。

    第二個是“興”字,即要有興趣。但是一時之興是靠不住的。

    第三個字是“恆”。要鍥而不捨,不能見異思遷。要堅持。

    我想,這個靜字,首先是要心靜。心既靜,自不會受外界因素干擾。即使受到干擾,也會及時調整回來。

    按照白先生所說,學習書法不能急功近利。歷史上的書法家大都不是要用字換錢的,自不需要靠書法逐利,因而無功利性,若有,也是內求差別即“我書比之某某如何?”因此可以安之若素,追求自己的審美趣味。而當世的某些所謂書法家,尤其是某些“職業書法家”,是要靠書法過活的,心裡想著寫一張就能賣多少多少錢,心如何能靜?

    既然要賣,那就要迎合一下買字人的喜好,又有何做到追求自我?一群追名逐利之徒,如何寫出好的東西來?而後學者羨慕不已,遂走上同樣的路數,於是“風氣大壞”,也就成那樣了。

    歷史上有幾個大動盪時代,魏晉算一個;民國時代算一個。大動盪的時代恰恰又是文化爆發的時代。為什麼呢?原因之一,就是因為這樣的時代,想要求一方寧靜,須釋放內心,追求本我,潛心自好,自然有個性,有趣味。另一個原因是,內心的逆求:潛意識裡掙扎,求得心靈上的極致——越是艱難,越要活出風采——這是外力的反推。

    這樣的外部環境和內心世界,便催生出了燦爛的書法藝術和其它方面的藝術。

    歸根結底還是心靜,是“靜水流深”的靜,其下可能波濤洶湧,反應到書法、文辭等,自是意趣盎然,有靈魂,有氣質的。。

    第二個字“興”,比較直白,就是要有興趣,要自己喜歡,沒有興趣,自不會潛心深研,難下苦工,成就有否,自不必說。

    延伸一點,“興”字還可以理解為興致。喜歡,做的時候有興致,樂此不疲,不以苦為苦,反以為樂,自然會調動內部外部的所有能量,全力以赴,思維活躍,專注一點,興致盎然,自然是時半功倍。

    第三個字“恆”,也好理解,就是要堅持嘛。

    淺嘗輒止,見好就收,自難入殿堂,久之興致索然,只有放棄一途,怎會有成?學書的過程,也是符合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的事物發生演變規律的,練到無法進步,放棄即前功盡棄,頂過去便如入桃花源“豁然開朗”,發現一片大世界。過程有長有短,次數或多或少,考驗的便是恆心,有堅韌不拔之恆心,又有虛靜淡然的“靜”的心態,一波一波地衝擊過去,自是收穫滿滿。

    觀古書法家之學書歷程,無不符合此等規律。

    打個比喻,要參加科舉考試,必須按照館閣體答卷,否則,仕途斷絕,你是學還是不學?寫不到好處怎麼辦?再寫,久之必成。

    講學習書法比之生死存亡之機,有此心,必能堅持,恆心須有此等心氣方可。

  • 4 # 蘭水書畫

    唐大書法家、書論家孫過庭一千多年前已論述過! 神怡務閒(精神愉快,事務悠閒),一合也;感惠徇知(感人恩惠,酬達知己),二合也;時和氣潤,三合也;紙墨相發,四合也;偶然欲書,五合也。 ——這不是臨池習書的靜與興嗎? 與之相違背的有:心遽體留(心情躁動),一乖也;意違勢屈,二乖也;風燥日炎,三乖也;紙墨不稱,四乖也;情怠手閒,五乖也。 時逾二紀(二十多年),有乖入木之術(形容書法沒有達到很高造詣),無間臨池之志(二十多年都沒間斷臨習書法)。——這不是恆嗎? 臨習先賢筆墨痕跡,更須靜心讀碑讀帖,充實一點國學素養,滋養心靈。避免鬧出笑話。如畢福劍先生的“九球天后”,不評論書法水平怎樣,四個字就寫錯兩個,九字沒簡繁之分,玖字前人是用來記賬的。後字皇后就是這個後,代表位階或者說官位,後字是代表方位,前後左右。有的寫些不知如何欣賞的口語“真不容易”等等。 不止書法界,當今社會環境躁動不安,急功近利。不正是缺少這靜、興、恆這三字嗎?

  • 5 # 飛雪品鑑

    無論學習任何事情,首先是興趣,沒有興趣就沒有心思學下去。我學習書法是個偶然的機會,大約在我九或者十歲的時候吧,有一天放學回家,突然發現家裡條几上放了一瓶墨水和一隻毛筆。那時沒有太多的娛樂玩意,無論見到什麼新鮮的玩意出現都是喜出望外的。跑過去問父親我可能玩玩,父親說沒用了,你玩吧。於是乎就屁顛顛地到處蒐集破紙,有模有樣地寫起大字來。說也奇怪,那時一拿起筆來,就知道怎樣握筆,而且姿勢非常的到位。我祖母是位大家閨秀,念過私塾,她一見我拿筆寫大字,就笑呵呵地過來對我說:“你還真聰明,有點天分,就是這樣的,好好堅持練吧。”開始練書法就得到了祖母的讚美和支援,興趣一下子來了。從此以後一發不可收拾,放學回家就練習書法,一度到了痴迷的地步,夜裡能練到十點多。

    再聯絡書法的過程中,讓我的心寧靜,小腦袋就不停地思考,所有的玩啊、調皮搗蛋的事啊全都跑到爪哇國去啦。練字時的心靜,讓我思考的東西越來越多,解決不了的問題就去問祖母,祖母解決不了的問題就去鎮上的書店查書,後來也喜歡了買書、看書,一直成了我前半生的習慣。這樣,也連帶我的作文水平迅速上升,開始學著寫詩詞、寫小說。這是練習書法養成的“靜”。練習書法會讓你不由自主地“入靜”,那種靜是心靈的靜美,如山谷清泉,碧水藍天,所有的世俗無奈都歸於空,只有毫筆在紙上靜靜行走、墨汁在紙上潺潺流淌。

    我的心得是:不是練習書法需要你有恆心,而是練習書法讓你有恆心,它完全讓我停不下來,就像騎腳踏車下坡,很難剎住車了,呵呵。練習書法,讓我度過了美好的童年,那是自豪的、成就的、滿足的,可是上了初中後卻不能繼續下去了。中學離家遠,住校,而且是住那種幾十個學生一起的大臥室,實際上是一個大禮堂改造的。學生熙熙攘攘,再沒個安靜的場所了,拿去的紙筆,等下自習回去的時候就不知去向了,再看牆壁上,全是被塗得黑山黑水,比那孫大聖到此一遊的題詞還要瘋狂。後勤老師調查事件,結果查到了我的頭上,對我的處罰是擦去牆上所有的墨跡,不準再帶筆墨到宿舍來.......那時的傷、痛、恨可想而知。後來只有在星期天、寒暑假回家的時候才能練習,那是瘋狂的彌補。

    現在人到中年,心愈靜,更加捨不得書法練習了,至於寫得如何,就當自娛自樂吧,呵呵。

  • 6 # 師範小王子

    謝邀。靜、興、恆是寫好書法的重要條件,有時甚至是必備條件。古人在書法繪畫等藝術實踐活動中也多有談及。書法又被稱作心靈的軌跡。它的書寫需要凝神靜氣,尤其是在創作時,需要進入無我世界。靜不僅是對環境的要求,而且也是對創作者心境的要求。若懷著脫離紅塵、無慾無求的心態去創作,才能寫出超凡脫俗的作品。蔡邕、王羲之等都有進入深山學習書法的經歷。王鐸為朋友寫字,二稚子在旁嘻戲,結果寫漏了好幾個字。於是發出了“書畫事須深山中,松濤雲影中揮灑,乃為愉快,安可得乎”的慨嘆。有好的環境沒有學習興趣也是不行的。因為興趣是學習的動力。也是書法藝術的魅力的吸引,隨著學習者功力的加深,這種興趣會越來越強烈。古人為獲得一部字帖有不惜傾家蕩產者。懷素為了尋求名師指導不怕千里跋涉。這都是興趣和愛好的驅動。當然這個“興”字還包括創作的衝動,包括由此而產生的“神來之筆”。就象張旭寫字時的呼喊跳躍,是情緒的激發。學習書法`還要體現一個恆字。要不間斷地學習,一曝十寒不行,最好天天堅持練習。古代好多書家每天堅持寫上萬字,康裡夔夔說,他一天可寫三萬字。智永退筆十甕,每甕數石。鄭虔練字,貧病無紙。得知慈恩寺有柿葉存滿數間屋,就借居僧舍取而練字。時間久了,竟然把柿葉都寫遍了。以上這些人練字表現出多大的毅力啊。總之學習書法,靜、興、恆,乃經驗之談,並非虛妄。

  • 7 # 錢虎生74

    千家詩中有一詩云:一團茅草亂蓬蓬,驀地燒天驀地空,爭似滿爐煨榾柮,慢騰騰地暖烘烘。此詩雖然看上去通俗易懂,但哲理卻深可探究。

    前二句與後二句正好"燥、靜"處事的二種不同路子。用在學習書法中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靜、興、恆"在此詩中表達得是何等的貼切啊!寧靜臨帖、讀帖乃至創作須全心身的投入,如能達到物我兩忘的境地,終會或多或少體悟到書法藝術在心田裡生根、開花、結果!唯有"興",即濃厚的對書法藝術濃厚的興趣,才會孜孜不倦的對書法藝術求索而不避寒暑丶伏案於燈前,書寫於月下。

    唯有"恆",幾十年如一日,"爭如爐中煨榾柮,慢騰騰地暖烘烘”。書法藝術非一朝一夕可以速成,須"厚積薄發",而"恆"、唯有"恆",才能在"上下而求索"的坎坷道路上不斷進取。

  • 8 # 歸零140844425

    這一生的愛好,就睡覺,抽菸,寫寫毛筆字。前二者不務正業,唯有寫毛筆字略算正途。雖然沒有前途,但憑一份熱愛,堅持至今,也十一二年了吧!浸淫多年,字雖醜,但對書寫過程中的“靜,興,恆。”確有所體會,略談一二。

    “靜”者:心無雜念,如打坐者入禪定,物我兩忘。心對眼,眼對筆,筆對紙,外忘香臭榮辱,內忘今夕何夕。筆隨意轉,人筆合一,象這樣才能寫好字。練書法,先練心境,心浮氣躁,不宜練字。

    “興”者:書寫時進入的情緒狀態。“興來每揮千紙盡”“顛張醉素”,都是興的具體表現。書法是線條的藝術,每一個點橫都是有生命張力的。《蘭亭序》飲酒遊冶,筆勢灑脫輕快。《祭侄稿》國恨家仇,沉鬱頓挫,凝結不能化。興是書寫者個性在筆畫中的體現,有濃烈的個人色彩,賦於書法靈魂和生命力。

    《恆》者:是練書時堅持不懈的毅力。“墨池”“筆冢”可以想見其中的不易。有苦,卻樂在其中。持之以恆,必有所獲。自勉!

  • 9 # 賈寶玉傳人賈三少

    只是個人經驗而已,不可全信之,每個人學習書法的方法和天賦不一樣,因人而異吧,個人學習書法十多年,覺得學習書法從一下幾個方面著手。

    1.找自己喜歡的帖子看,只是看。

    2.研究,仔細思考每個字的筆畫,走勢,粗細,結構框架,一幅字的章法。

    3.勤加練習,訓練手感,有手感了才能下筆如有神!

    4.多看別人寫的,多多益善,你可以學到不同的東西!

    5.模仿別人寫的比較好看的字!可以有很大程度的進步。

    6. 自成一體

  • 10 # 中州耕牛堂主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是:學好書法必須明白靜、興、恆三個字是對的,也是有深意的。

    靜,即學習書法心要靜,環境要靜,只有在安靜的環境下,才能靜下心來把字寫好。

    興,即對學習書法要有極大的興趣。熱愛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自己對書法沒有興趣,那是學不進去的,即便是學,也是學不好的。啟功先生曾經說過,學習書法不分年齡大小,不分學的早與學的晚,只要對書法有興趣,什麼時候都可以學,而且還能學好。

    恆,恆心。學習書法須持之以恆,須有恆心,須堅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應棄之。鍥而不捨,金石可鏤。這句話用在書法學習上,再恰當不過了。

    靜、興、恆,都是有心之人的對學習書法的總結,字雖少,其意卻比較深,值得書法愛好者借鑑。

    以上為個人觀點,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和身體矯健·四肢輕快一樣的成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