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天日昭昭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岳飛在獄中要喊:“天日昭昭”?
33
回覆列表
  • 1 # 徽客傳奇

    淺談“天日昭昭”

    首先我宣告一點,本人既不是挺秦派也不是挺嶽派。本人是挺趙人士!好了,言歸正傳。 天日昭昭――這是岳飛在昭獄中從牢頭那裡聽說趙構要殺他,向蒼天發出的一聲哀嚎,同時也是在向趙構表白心跡。

    “天日昭昭”就是老天爺看得見。岳飛的一聲吶喊是向趙構表白說,萬歲,臣知道錯了;臣有罪。但臣確實沒有叛逆之心啊,老天爺都看得見! 在古代王朝,臣子犯了任何罪皇上都可以赦免,但唯獨一項大罪不能,那就是叛逆罪。按現在的話講,就是反革命、叛國罪。只要這項大罪加在誰身上不管你有沒有,他都將遺臭萬年、永世不得翻身(比如說秦檜,比如說林彪)。歷朝歷代的那些政治鬥爭中如果要想把誰徹底打倒,就必然要羅織這一罪名。否則,其他罪名即使把他搞掉了,哪怕是充軍發配了都不管用。一旦皇帝老兒哪天想起他來了又官復原職了。譬如,嚴嵩父子。就是用“叛逆罪”先搞掉嚴世蕃的,最後才搞掉了嚴嵩。這也就解釋了那些挺嶽派為何要極力維護對秦檜的“罪名”(投降派、賣國賊),以歷史定論為由,不容他人辯駁了。

    很多人都從“天日昭昭”裡得出一個結論:岳飛死得很冤枉。其實,這是誤解。岳飛被殺,並不冤枉只是死得可惜;但並非不能殺。說“可惜”的意思是說縱觀大宋王朝在320年的時間裡很少誅殺大臣,尤其是戰功顯赫的忠臣良將,而岳飛卻死了。

    岳飛即使沒有叛逆罪也還有其他罪行――1.抗旨不遵,而且屢屢抗旨;2.恃功欺主。三十歲那年,得了一個什麼節度使(宋朝的節度使可不是什麼大官跟唐朝的沒法比),慶功酒喝高了說什麼三十歲建節,在大宋王朝除了太祖就是他岳飛了(難怪秦檜罵他沒出息,說他祖上八百代都沒做過官);3.干涉立嗣(外將不得干預皇家事)。4.指斥乘輿(辱罵領袖);5.違反軍紀(淮西戰役坐觀勝負,致使宋軍先勝後敗,沒有成功圍剿金兀朮,失去了最好的抗金北伐機會);6.阻礙軍事改革(趙構收三大將兵權,加強中央集權制)。表面來看,這每一項罪名可能都是一根微不足道的細草,不足以定岳飛死罪(這當然說的是在宋朝,在其他朝代每一項都可殺你)。但這麼多細草擰成一根粗粗的繩子可足以勒死岳飛。看看徐達和藍玉,你也可看看年羹堯。這些人物哪一個比岳飛差了?當然,放在宋朝卻可以不殺但要看態度。很顯然,岳飛的態度並不好,結果已知。

    宋孝宗親政後把岳飛給“平反”了,也把岳飛的家人給放了出來。許多人都在說,看看?我講是冤案吧?皇上都給平反了(那時趙構還在)!這些,都是誤解。 新皇帝登基要大 赦天下。這是中國曆代王朝裡都喜歡乾的事。這招並不新鮮。因為中國的王朝歷來都是號稱以“仁孝治天下”的。新皇帝上臺要施恩澤於天下,君民同樂。 宋孝宗把岳飛家人放出來的同時也把蔡京和童貫的家人也一併都放了出來,你不能說蔡京和童貫就是無罪的吧? 把岳飛平反有兩層意思:1.還岳飛一個人情,畢竟岳飛曾建議立儲(就是這小子)遭到了趙構的痛罵,嚇得冷汗透背。2.新官上任三把火。宋孝宗想雄起一把,計劃北伐。不想活在趙構的陰影裡,更不願意成為一個傀儡。 北伐就要扯一面大旗,就要鼓舞鬥志,就要積聚民心,就要為岳飛…… 你看,宋孝宗在為岳飛的平反昭書裡怎麼說?“……然岳飛坐事以歿(沒)……” “坐事以歿”就是因犯事而死。 就是說在這份昭書裡宋孝宗還是承認岳飛是有罪的。那他平的又是哪門子的“反”呢?這不是矛盾嗎?不。平的是叛逆罪(也就是張憲和岳雲這倆小子為了逼趙構恢復岳飛兵權而搞的假謀反。至於幕後主使是誰?由於查無實據,秦檜才說莫須有)。但其他罪還是有的。 這從秦、嶽二人死後的諡號上我們就能看得明白,說起此二人的諡號還真有點意思。

    諡號是古代中國對君主、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後,根據他們的生平事蹟與品德修養評定褒貶而給予的一個寓含善意評價、帶有評判性質的稱號。 秦檜的諡號為“忠獻”,份量很重。“忠獻”即忠且獻;“忠”是忠心耿耿,“獻”是為國家獻身(這樣看來秦檜還真沒有賣國)。岳飛的諡號為“武穆”,份量一般。趙構不是說過“精忠岳飛” 嗎?怎麼死後連個“忠” 字都不給啊?比如叫“忠武”或“忠穆”不好嗎?好啊,怎麼不好?可人家不給啊! 其時,開初把岳飛諡號擬訂的是“忠愍”。那“愍”又是何意呢?“愍”是指憂患、痛心的事。很顯然,為岳飛擬訂諡號的這些大臣們還是比較同情岳飛的。然而,這個明顯帶有同情意味的諡號卻被宋孝宗一口回絕了(可見宋孝宗對岳飛的真實態度) 。 最後,一眾大臣鼓搗了半天終於倒騰出了一個詞兒:武穆。那武穆又是啥意思呢?“武” 當然指的是岳飛是武將(這不是廢話嗎?誰不知岳飛是武將啊,哪秦檜還是文官呢,怎麼他的諡號裡沒有“文”字呢?曾國藩的諡號裡不就是“文正”嗎?因為“忠獻”二字已經很重了,承受不了再多的份量了)。 “穆”有兩個意思。一是恭敬,嚴肅;二是溫和,和暢。岳飛對上司恭敬嗎?沒有。無論是張所、杜充還是王彥還是後來的張浚、張俊,以及秦檜和趙構。除了前期對趙構還有一點恭敬外其他都免談。岳飛溫和嗎?不。性格執拗,脾氣暴躁。嚴肅倒是真的,而且剛正不阿。 既然岳飛既不恭敬也不溫和,幹嘛他的諡號裡有這個詞呢?這就是我們的國情和官場生態了。歷來咱們中國在做“宣傳”這篇大文章的時候往往是缺少什麼就要強調什麼。同理,正因為岳飛平時的所做所為中沒有恭敬和溫和,才要在諡號裡強調之。前面的諡號名詞解釋裡怎麼說?評定褒貶,寓含善意。就是說,你岳飛不是在活著的時候不恭敬不溫和嗎?那麼你現在死了,不能因此而捱罵是不是?死者為大嘛。那麼在你死後的諡號裡我們希望並善意的認為你是恭敬的,溫和的。 這個略帶有諷刺意味的諡號讓他的孫子岳珂耿耿於懷而且一直耿耿於懷。在此後的日子裡岳珂也一直在為岳飛更改諡號“忠武”奔波勞碌,但一直也都沒有成功(那些說岳飛諡號為忠武的人千萬不要意淫啊)!於是化悲痛為力量,立志筆端、著書立說。於是成就了兩篇漏洞百出,充滿溢美與誇張之辭的《鄂國金陀粹編》和《鄂國金陀續編》。以後的《宋史》記載岳飛的部分就是在這兩部偽書上胡亂編造的,不真實,無權威。

    這裡,不妨多說一句《宋史》的題外話。《宋史》是元朝宰相脫脫主持修定的。挺秦派說《宋史》是按照以上《兩編》摘抄的,而《兩編》裡充滿了對岳飛的不真實讚美;而挺嶽派說《宋史》是元朝官修國史當然是公正的、客觀的。而本人的觀點是,《宋史》即便是元人主持修撰的,也不一定是公正客觀的。因為寫書的全都是宋朝文人。因為羞於做亡國奴便想寄希望於岳飛這種“神人”來拯救他們,自然會按照岳珂的資料把岳飛寫得很好。試問,元人有幾個懂得漢語的,而且還是古代漢語?別說元人了,就是現在的華人又有幾人能有文言文把歷史文獻看懂看透的?其次,元人對金人更加憎惡(有國仇),自然對主和的秦檜沒好感;再加上馬背民族的好戰雄風,自然看不起主和派之流。於是其官方立場就與岳珂及那些沒落文人們的觀點不謀而合了。於是就有了底氣十足的“官修史書”。這也就成了挺嶽派的理由所在。

    因此,我們說宋孝宗為岳飛“平反”也只是減少了一項叛逆罪,其他罪名都還在。岳飛死得並不冤枉,大宋王朝殺岳飛是罪名確鑿的。趙構殺岳飛是“依法治國,從嚴治軍”!

  • 2 # 給自己一個夢

    天日昭昭是說現在還是大白天,天上的太陽亮的晃眼,下面沒說出來的是怎麼這麼黑暗,沒天理啊。簡單來說就是受冤枉了,悲憤難鳴。那麼為什麼岳飛會在獄中要喊“天日昭昭”呢?

    岳飛是南宋的抗金名將,是中國著名的軍事家,戰略家和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一,一生之中戰功赫赫。其中包括收復建康失地,襄陽六郡,平定洞庭湖叛軍,幾次北伐,挺進中原,收復大片失地,以致金人聽到岳家軍都兩股顫顫,望風而逃。

    在朱仙鎮大破完顏兀朮10萬大軍後,準備北渡黃河時,卻接到朝廷發過來的12道金牌,命其班師回朝,岳飛至此心灰意冷想要解甲歸田,高宗趙構卻不允許。

    到了第二年,完顏兀朮再次南下攻宋,卻被岳飛狙擊,金朝見無法消滅南宋,想要談和。但談和的主要障礙就是岳飛這個主戰派,所以金朝就想利用南宋臭名昭著的奸臣秦檜之手,去掉岳飛。在秦檜的強力挑唆之下,高宗相信了他的鬼話,把岳飛收入大牢。最後秦檜用一“莫須有”罪名把岳飛定罪。當時的岳飛才39歲,正當壯年,身為一名武將,未戰亡於戰場,卻死於奸人佞臣之流言,胸中抱負也未能實現,可想而知,在大理寺獄中被殺害前是何等的悲憤,然而他自己卻無力迴天,只能仰身大呼“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 3 # louanhuamingyouyicun

    《烏雲遮不住太陽.謊言掩不了真實;蚍蜉撼不了大樹.天日昭昭.歷史的車輪不可阻擋!》駁:“微客傳奇”(將軍傳奇有限公司安徽市場代表)之《淺論“天日昭昭”》:

    【小小寰球.有幾個蒼蠅碰壁.嗡嗡叫.幾聲淒厲.幾聲抽泣。螞蟻緣槐誇大國,蚍蜉撼樹談何易.正西風落葉下長安.飛鳴鏑。……要掃除一切害人蟲.全無敵!】【天日昭昭】是民族英雄岳飛在身陷囹圄的獄中發出的吶喊!這位跳樑小醜`微客傳奇`說成是【岳飛的一聲哀嚎】,足見它對民族英雄岳飛有著切齒之恨!【天日昭昭】者:太陽的光芒普照四方.天理昭彰而朗朗;岳飛即使遭到趙構之輩無理陷害,但始終認為自己光明磊落,心胸坦蕩;精忠報國.問心無愧!還以為自己受害只是奸賊秦檜所為,還寄希望得到趙構之輩(皇帝)的理解!愚忠啊!同時也證實了岳飛【精忠報國】之赤膽忠心日月可鑑!想那趙構靖康之恥全忘,祖宗北國坐井觀天而不顧,一心只為皇權,可憐可悲!論起來就連一般正義之士都不如,這種背義忘祖的人怎麼會成為一個好皇帝呢!【地地道道的無恥昏君】!一味求和.偏安一隅,苟且偷生.苟延殘喘!實在可憐至極!然而,`微客傳奇`競然力挺這樣的昏君皇帝,足見這人耳聾眼瞎,沒有一點正義之氣!

    這位認賊作父的`微客傳奇`開篇便表白:“首先宣告,本人既不是挺秦派,也不是挺嶽派,本人是挺趙人士。”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矣!欲行狼狽事,難掩其尾巴!果然,只一會便露出了狼子野心!說什麼:【張憲與岳雲謀反查無實據,】這便是【莫須有】的來源!聽聽!秦檜尚且不能自圓其說!它卻比秦檜棋高一著!說什麼:秦檜諡號【忠獻】,為忠且獻,“忠”是忠心耿耿,“獻”是為國家獻身。(這樣看來秦檜沒有賣國)!狐狸尾巴終於大搖大擺起來!不是“挺秦派”?卻是為奸賊大唱讚歌!當代漢奸嘴臉暴露無疑!它還把嶽武穆分析一通,從而妄圖證明:秦檜是國之棟樑.大忠臣.大英雄;而岳飛什麼也不是!用心之險惡,達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微客傳奇`的文章奇長,其立論之荒謬!其引據之斷章!其用詞之矛盾!其用心之險惡!信口開河之能事!混淆黑白之猖獗!顛倒是非之無比!狼子野心之兇惡!【人民心中有桿秤!歷史自有正義評說!烏雲遮不住太陽,天日終昭昭;謊言掩不住事實,英雄終昭雪;蚍蜉撼不了大樹,枉費心機;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何懼幾隻螳螂擋車!】

  • 4 # 謝金澎

    江湖傳言,岳飛自小被岳母刺字“精忠報國”四字。姑且不說這是不是事實,起碼說明,岳飛的愛國情懷是得到歷史、民間認可的。

    先不說岳飛如果得到趙構授權,能否直搗黃龍,將當時氣焰熏天的金國一舉拿下,起碼他的抱負應該得到承認,他的忠心不容置疑。但是,他卻在得勝之時,被十二道金牌催回,最後被下獄問罪。

    即便是下獄問罪,他始終堅信,這不過是皇帝被人矇蔽,或許是一時真相不明。自覺問心無愧,且試看天下英雄,也無人能夠替代自己,他堅信,總有天理昭昭之時。

    然而,他的自信,源於對自我能力認知,他不知道的是,無論任何江湖,都不缺人物與英雄。你是否不可或缺,不是你認為的,而是君上的認知。最後,他覺得豪氣沖天、英雄無匹,在當權者的眼中,不過是利益權衡的工具而已。

    當岳飛終於明白,“八千里路雲和月,三十功名塵與土”時,一切將成過去。縱然英雄蓋世,縱然忠肝塗地,都是過往而已。即便心昭日月,但是屬於他的時代已經落幕,哪怕是他心憂天下蒼生、皇天后土,卻既不能表白,也無法扭轉,更無處訴說,只能接受屈死風波亭的結果。

    這便是英雄落寞,壯士窮途的千年之嘆:“天日昭昭”之原由。如果你不曾被命運作弄過,你又如何能夠感受其中的悲愴與落寞?

  • 5 # 聽雨喜雨

    天日昭昭的意思是岳飛在賭咒,說天地良心,他沒有背叛,沒有造反。說這句話的前提是岳飛說我其他罪,但沒有謀反。如果賭咒可以作為證詞,斷案則只要每個嫌疑人賭咒發誓即可,不需要去調查研究。

    從小是個岳飛迷,我也相信作為他這個愛國英雄,國之棟樑確實不會造反。

    現在的人不知道怎麼啦,難道司法機構就可以憑一個人自己說的一句話天日昭昭,說一句天地良心,我沒有犯罪,就可以斷定沒有罪嗎。難道現代司法也可以根據犯罪嫌疑人說沒有犯罪,就可以採信嗎。如果這樣的話,相信99%的犯罪嫌疑人都會無罪釋放。

    我們相信岳飛不謀反,但誰能保證他的手下沒有違規行為呢?

    還有十二道金牌之說更為荒唐,朝廷為什麼連續發十二道金牌。說害怕在開封打敗金軍後就可以直搗黃龍,迎回二帝,簡直是痴人說夢。開封離黃龍府相差數千公里,北宋也沒有打到的地方,只一個後勤補給就無法解決。難道可以僱傭美國飛虎隊,用B52扔兩顆原子彈,進行斬首行動;同時請以色列僱傭軍用飛機空降突襲;難道救出昏庸無能,又荒淫無恥的欽宗,趙構就沒有辦法控制局面了。

    實際情況,金剛滅北宋、遼,處於歷史上的強盛時期,難道這樣的金是豆腐,不堪一擊。

    金牌是聖旨,一道金牌不聽,就是違抗軍令,就是要殺頭的。難道說朝廷有先見之明,岳飛會不聽命令,自行其是;還是因為岳家軍一貫不聽命令,預見岳家軍會違抗軍令。還有朝廷是不是無知到,如果逼急了,會逼出兵變。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因為讀萬卷書不去消化,會變成讀死書。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就不用說了。讀死書是沒有用的,要學會分析問題,不要人云亦云。

    岳飛被殺,整個岳家軍那麼多人,為什麼偏偏要殺張憲呢,恐怕是有原因的。

    因為有人證,岳家軍那麼多將領除了張憲岳雲以外包括牛皋都有作證。至於說作偽證,是不是不符合大眾口味的,不利於岳飛的就可以武斷的說是偽證;誰能來證明是偽證;如果是偽證,岳家軍那麼多將領都是偽君子?岳飛看人不準,岳飛用的都是垃圾?

    至於物證,即張憲同岳雲等的書信往來,如果張憲確實假借岳飛之名起兵,張憲還會保留證據給朝廷查,除非他是個白痴。在地下黨的接頭中,大家經常可以看到,我黨幹部拿到紙條後將內容看一下,然後直接用火燒掉,這已成慣例,難道張憲岳雲就不懂?

    難道物證毀了,口供定罪就是子無虛有。無知者看看現代法律,物證銷燬,有多人口供就不治罪了嗎。

    至於岳飛有沒有參與,我也相信我崇拜的岳飛沒有參與,但一貫驕橫跋扈的張憲,只知有岳飛,不知有朝廷,又號稱岳飛的女婿,在岳飛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做出謀反之事完全有可能,只是朝廷在當時的條件下如何判斷是岳飛的意思還是張憲的意思就無從下手了,而恰恰讓張憲留在部隊就成了岳飛被冤死的根源了。張憲自作聰明,擅自行動,對岳飛之死負有不可推銷的責任,按宋法律,他死有餘辜,他讓宋朝失去一位抗金英雄,愛國將領。

    有些人在社會上地位缺失,專門在虛擬空間尋找存在感,不去想辦法在實際工作中窮則獨善其身,富則兼濟天下來為岳飛爭光,來有利於社會,有利於他人,專門靠虛假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不厭其煩自吹自擂,自問自答!

    說趙構是昏君的,其人本身不智,見識淺薄。我們有些人評論岳飛用宋史,評論趙構卻拋開宋史,宋史在這裡有失效了。採用不同標準評論歷史人物,合適自己的就採用,不合適自己的就不用,這樣的人是荒唐,也是很可笑的。趙構宋史定論中興之主,詳見附件,岳飛是趙構的一員愛國將領,南宋賴以立國是趙構手下有多員能征善戰的愛國將領,如果說是岳飛一己之功,無疑痴人說夢。

    宋代歷史記載出於各自記載目的,記錄者主觀性東西很多,一件事情多個記錄往往自相矛盾,根據單一歷史記錄看問題,很多是錯誤的,歷史需要綜合的看,也需要將自己設身為當事人去客觀的分析,方能知一二,那種一見風就是雨,甚至無風即下雨,用詞粗鄙不堪的,基本人云亦云,從個人的修養就可以看出沒有層次,不具備分析問題的能力,很多還借用詞兇狠、出格以體現自己存在,以彌補在社會上的被忽視感,有點文化詐騙的味道。

    南宋為什麼要議和?

    為韜光養晦,為延續宋爭取時間。

    古時打仗不管是遊牧民族還是農耕文明決定性的因素是後勤補給。直搗黃龍是可笑的,僅憑傳說中的十萬之師戰場綿延數千公里,戰場需要巨大的後勤補給下,即使糧草夠,後勤運輸所需要的押運糧草人員,運送人員送數千公里,宋根本無力支援。古今多少戰爭,比如趙括的紙上談兵,比如年羹堯西北用兵都是疲於糧草,又如日本侵華因戰線過長被拖死,糧草是真功夫,不是血一湧就行的。

    宋當時為抗金入不敷出,財政80%用於軍費,南宋的宮殿不過十多間房子,比不過一個大戶人家,鐘相楊么起義因為抗金民不聊生,江淮多流民,如果硬著頭皮,南宋面臨滅國。

    很多人不懂糧草的重要性,因為沒有做過當家人,不知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重要性。所謂文人多空談誤國。

    靖康恥因為徽宗經過長達一百多年的盛世,沒有危機感荒淫無恥所致,他將祖宗的江山丟掉,他罪有應得,沒有什麼好說的,不過也跟其他朝代三代以後皇帝不知生死一樣沒有特殊。如果講可恥,金的滅亡更可恥,宋蒙滅金時皇帝一天死倆,皇族被滅族,婦女當然逃不過靖康恥。蒙古捕魚兒海之戰也來了一個靖康恥。

    趙構韜光養晦,讓宋立穩腳跟,重新站了起來,趙構作為宋史結論中興之主功不可沒。 岳飛忠心能戰不假,但趙構是皇帝,岳飛同他不在一個層面上。趙構要考慮的是全域性,有人把他定義為最大的投降派,這樣的分析實在水平很差,難道二十四史史學家的水平還不如他,趙構難道比慈禧還厲害,慈禧是將整個中華拱手送人,送土地數百萬平方公里,送金錢數十億兩白銀,還是不懂算術。其實也簡單,自己沒有能做到大中型企事業單位的領導,沒有高層經歷,為體現自己存在 ,只能胡亂分析。

    至於徽宗早已死亡,欽宗根本不是趙構的威脅,欽宗讓國家滅亡,即使回來臣子們也根本不會聽他的,特別是趙構朝無論大臣還是將軍大多趙構提拔,而且趙構的才能是很突出的,根本不是趙構威脅。反而趙構希望接回欽宗 ,方便管理欽宗,而不是將欽宗放在金人之手,金人可以隨時利用欽宗(利用欽宗另立國家,破壞趙構政權的正統性)來牽制趙構。

    至於趙構與岳飛關係:

    為什麼岳珂所寫可信度不高,岳珂是宋代有名的大貪官,借岳飛之名橫徵暴斂,魚肉百姓,從平反角度擴大其辭,從貪腐角度也會擴大言論,以利用岳飛這一英明斂財。詳見附件。

    岳飛是一個被神化了的愛國將領,很多時過猶不及。抗金通常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韓世忠黃天蕩抗金,其二吳玠穩定川陝,其三張俊、韓世忠、岳飛、劉琦均有建樹,不是岳飛一己之力。

    岳飛之死與張憲有很大關係。

    趙構收兵後處死岳飛,是岳飛沒有處理好實實在在交出軍權事宜,造成留戀軍權的事實。中興其他將領都交出軍權後,岳飛將張憲岳雲留下執掌軍權,皇帝要收權,自己要主動將自己的親信調離軍隊,否則還是自己的人掌握軍隊,等於告訴皇帝留戀軍權,何況是將軍權交給向來不聽朝廷的張憲,是張憲驕兵悍將害了岳飛。

    宋孝宗即位,按慣例大赦天下,將岳飛赦免。孝宗為體現自己的政治抱負,用北伐來穩定自己的統治,為政治需要,赦免岳飛。

    岳飛沒有經岳飛孫子岳珂加工過的形象肯定是好的。岳珂這一南宋有名的大貪官,出於為岳飛平反記,所寫資料拔高很多,可信度不高。

    岳飛個人傳記作者岳珂,岳飛孫子的宋史記載,我在百度上了解岳珂時,發現只要搜岳珂,直接彈出岳珂人渣的字樣,可見岳珂實在有辱岳飛這一祖宗之名。

    1、宋史列傳第一百八十三徐鹿卿傳:”會珂守當塗,制置茶鹽,自詭興利,橫斂百出,商旅不行,國計反詘於初。又置貪刻吏,開告訐之門,以罔民而沒其財,民李士賢有稻二千石,囚之半載“。

    徐鹿卿簡介:嘉定十六年(1223年)廷試進士,累官吏部侍郎,提舉鴻禧觀致仕。及卒,諡清正。

    2、宋史列傳第一百六十四袁甫傳:”岳珂以知兵財召,甫奏珂總餉二十年,焚林竭澤,珂竟從外補”。

    袁甫簡介:少承家學,又從學於楊簡。宋嘉定七年(1214)進士第一(狀元),甫所至興利除害;在朝靡切權貴,抗論不阿。卒,諡正肅。

    3、宋史列傳第一百七十一杜杲傳:調江山丞,兩浙轉運使朱在闢監崇明鎮,崇明改隸淮東總領,與總領岳珂議不合,慨然引去。珂出文書一卷,曰:"舉狀也。"杲曰:"比而得禽獸,雖若丘陵,弗為。"珂怒,杲曰:"可劾者文林,不可強者杜杲。"珂竟以負蘆錢劾,朝廷察蘆無虧,三劾皆寢“。

    作為岳珂下屬的杜杲,無法滿足上司時任淮東總領(財賦)兼制置使的岳珂的貪慾。岳珂竟以杜杲向崇明百姓徵收的“蘆”課不足為由,誣陷杜杲。

    杜杲簡介:南宋戰功顯 赫的抗金抗元愛國將領,有文才。 蔭補入仕。宋寧宗嘉定十二年(1219),金軍攻打滁州(今安徽滁縣)等地,杜杲時任江淮置司幕僚,率軍前往救援,州城得以保全。淳佑二年(1242年),蒙古軍大舉南侵,杜杲應詔為官,。。。在真州大敗元軍。淳佑八年(1248年)病故,享年75歲。朝廷贈開府儀同三司。

    4、清代史學名家全祖望對其評價:岳珂、楊紹雲、鄭定、蔡廙之在四總,借天子之法令,吮百姓之膏血,外事苞苴,內實囊橐,何居乎,倦翁而亦預此列也,。。。然則珂直掊克忮深之小人,得無有愧於乃祖乎。

    按宋史其他大臣記錄,岳珂在南宋是個人渣,是個魚肉百姓的大貪官,他的貪汙腐化是給岳飛臉上抹黑的。

    儒家是一個講私德的文化,講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試想岳珂修身立德修出個大貪官,他治國治出個魚肉鄉里,他是一個信用破產的人,是一個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的人,所以他的文章可信度太差。

    岳飛忠心能戰,為平反記過多的採用民間傳聞,民間普遍同情、寄望死者導致神化嚴重,比如關羽、項羽都已經神化。如同現在的抗日神劇,有一定事實,卻能手雷炸飛機,適得其反。明清政治需要,需要忠心的戰將為皇帝服務,加劇神化。

    人還是要韜光養晦,不能不懂裝懂。即使岳飛的後人有岳飛這一忠心能將為驕傲,也只是先人,偶爾講一下,滿足一下虛榮心無可非議,但還是自己要在社會有一席之地,為英雄岳飛爭光,而不是借名以體現自己的存在,滿足自己在社會的缺失感,否則只能有辱先人。

  • 6 # 判黑白所不判

    天在古代最大的存在,日永恆的Sunny,都代表永恆的正義。天日昭昭,就是我心在天日之下般,光明磊落,毫無異心,而取此禍。

  • 7 # 喜歡歷史的妹紙是蓉兒

    1142年1月27日,宋高宗下達命令:“岳飛特賜死。張憲、岳雲並依軍法施行,令楊沂中監斬,仍多差兵將防護。”岳飛在大理寺獄中被殺害(宋代史料並無“風波亭”的記載),時年39歲。

    岳雲和張憲被斬首。岳飛的供狀上只留下八個絕筆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日:天空和太陽,喻天理或光明。

    昭昭:明白,清楚,明亮,光明 。

    1、蒼天明白、蒼天清楚。(自己的赤膽忠心、所作所為,蒼天是明白的、清楚地。)

    2、做人方面,自己是光明正大的。

    3、是有天理存在的,蒼天分得清善惡,自會主持公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當時可想像岳飛是十分的含冤啊!

    當時他一心想為南宋小朝廷收復江山,結果卻被皇帝和群臣給懷疑排擠,自己那種冤屈是湧上血喉的啊!

    一個不愛錢財不愛女色的人

    一個一心為國的人

    被冤殺時,他寫下天日昭昭。

    自己沒做過任何錯事,對得起天地良心,若天有眼,而光明還在,自己的冤枉總會見日消,自己的一片丹心總會有人理解。天還是長眼的。

    岳飛一片赤膽忠心盡在這"天日昭昭"裡了,黑嶽的還有什麼說法?

    仰首我欲問蒼天

    禍淫福善恐未真

    岳飛冤死莫須有

    秦檜善終究何因?

    無賴趙構主皇庭

    天日昭昭尤可憐

    公事忘私願己久

    此身許國不知有

    自來豪傑空扼腕

    嗟吁陵崗掩寸心

  • 8 # 柳浙深

    估計是想表達蒼天有眼之類的。華人受到不公時很喜歡藉助天,什麼天時,什麼天在看,什麼天知,什麼蒼天曉過誰,等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十歲失業,你會恐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