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淡墨淺白

    諸葛亮和張良論智謀和功績都各有特色,很難說誰更好。

    諸葛亮比張良差的可能就是,張良輔佐劉邦統一天下,諸葛亮輔助劉備只能三分天下了。

    諸葛亮比張良不如的可能就是對待自己的定位不如張良。諸葛亮未出隆中之時就長比管仲,樂毅。既要治理內政還要征戰天下,顯然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諸葛亮治理蜀國國泰民安,但是北伐蜀國卻寸土未得。

    張良定位自己就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做一個軍師參謀,這樣更能發揮自己長處,也能讓其他人一展所長,比如蕭何負責財政,韓信負責領兵。而諸葛亮什麼都管,這就導致了後來蜀中無大將的局面!

  • 2 # 南陽張大仙

    首先,張良旺漢四百餘年,為帝王師,諸葛亮三分天下有其一,為諸侯師。其次,張良依天時,此天時旺劉,諸葛亮違天時,此天時厭劉,再次,張良調和陰陽,密定九夷,諸葛亮事必躬親,數次北伐,空犛國力,無功而返。

  • 3 # 武威王

    諸葛亮和張良都是中國歷史智慧人物的典型,諸葛亮的好友徐庶也曾誇讚諸葛亮可比“興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漢四百年之張子房”,但是張良輔佐劉邦一統江山,諸葛亮輔佐劉備只得三分天下,最終星隕五丈原,出師未捷身先死,令人無限悵惘。

    我認為兩者的差別至少有如下幾點:

    一.面對的局勢不同

    楚漢相爭是在滅秦之後,此時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統轄梁、楚九郡, 他“計功割地”,分封了18位諸侯王。雖說此時諸侯王都是以項羽為首,但畢竟還是不同的王國,服從項羽也只是畏懼項羽的兵勢,項羽實際控制完全掌握的也就是自己所在楚國的地盤。諸侯之間並不是鐵板一塊,劉邦的對手並沒有那麼強大。

    而諸葛亮剛出山時候面對的局勢則糟糕的多,此時曹操已經擊敗袁紹統一了大半個天下,孫吳一方還在為是戰是降而爭論,他的主公劉備僅僅借居劉琦的江夏一郡之地。等到後來孫劉聯軍大敗曹操,劉備才開始逐漸佔據荊州、益州和漢中,連番大戰下來元氣大傷,跟曹魏相比實力懸殊過大,何況孫吳也對荊州虎視眈眈,外患十分嚴重。

    二.敵我雙方的力量對比不同

    張良輔佐的劉邦,有韓信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有蕭何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而張良只需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反觀項羽,僅有個范增還經常猜忌。後來陳平、彭越、英布等人才紛紛歸漢,此消彼長之下,敵我差距並不是太大。

    而曹、孫、劉之間則不然,首先三家的地盤之比是7:2:1,人口和經濟相差更大;其次曹操在其地盤經營幾十年,孫權在江東已立三世,兩家的地盤已經都是鐵板一塊,而劉備佔據地盤的時間最晚,經營的時間很短,人心浮動。再者,劉備一方龐統和劉巴、法正都是早逝,諸葛亮一個人內政、外交、軍事都要負責;而曹魏一方,謀士方面就有郭嘉、賈詡、荀彧、荀攸、程昱、司馬懿等等。敵我差距明顯。

    三.戰略定位不同

    諸葛亮的戰略是“跨有 荊、益,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結果關羽大意失荊州,孟獲造反,孫吳就是一豬隊友老是背後捅刀子。等待的“天下有變”遲遲不到,反而劉備在夷陵將蜀漢精銳損失大半,劉禪又是扶不起的阿斗。諸葛亮天縱英才也難以力挽狂瀾。

    而張良則不然,有韓信在外領兵作戰,有蕭何在大後方後勤補給,張良作為謀士還有陳平替補,對諸侯遠交近攻,戰略上幾乎沒有大的失誤。

  • 4 # 仰天笑

    謝邀,現在一般會把張良和諸葛亮作對比,有些小說甚至把他倆寫作是隔世的師徒(小說中幾大謀士經常出現隔世師徒,是姜子牙-鬼谷子-張良-諸葛亮-劉伯溫,有人認為還有周公,此處不表),很多人對兩人的對比是基於張良的傳說和三國中對諸葛亮的神話。僅從個人理解上談一談差距。

    出身:張良出生相國之家身世顯赫,諸葛亮沒法比,那可是已藏書代表財富才時代,試想當時張良所接受到的教育思想,乃至所接觸的社會階級都要優越於諸葛亮。諸葛亮雖然家族是琅琊望族,但其本人幼年喪母喪父,跟著官場不甚如意的叔父生活,先天條件差些,其不到20歲叔父又去世,名隱居,實則是失勢後不得不的蟄伏吧。其《梁父吟》,和自比古之先賢多少有些創名之嫌。從兩人所選君主上,劉邦出身小鄉長、大村長,張良輔佐劉邦是瞧得起,劉邦不但用良之謀,也取良之名。諸葛亮搭劉備是互相所依,兩人出身相似,互相依靠才能成事。

    處事:張良所處秦末漢初,道家思想主流,性格上平穩,老練,劉邦封官時要分他齊國,堅不受,是淡泊名利還是明哲保身?那時姜太公的年代不是很久遠,劉邦封同樣謀臣的張良到齊國是不是也有其他的意思呢?無論是哪種,張良的處理很睿智。諸葛亮則不同,對於政治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些話,有時略顯蒼白,反觀其所作為若果蜀漢統一,說不準也是一個曹操,所以才有白帝城託孤的事。

  • 5 # 旺水錢山

    諸葛亮和張良比差在那這很難說了,

    諸葛亮以自己謀略,在劉備的蜀漢王朝建立中功績不小。張良助劉邦統一江山功不可沒,但是諸葛亮助劉備實現了三足鼎力的局面。從王朝疆土區域張良優於諸葛亮,面對戰事局面,諸葛亮面對的對手都是東吳有周瑜,陸遜,魏國司馬懿。所以這就很難評價張子房,諸葛孔明。

  • 6 # 國史拾遺

    張良比諸葛亮輕鬆太多了!張良真的就是一個謀士、智囊,主要工作就是動嘴皮子。張良幾乎沒有負責過具體事務,比如帶兵打仗、治國、管理後勤等。這是因為張良身體差,而且劉邦手下能人太多,其它事情張良不用操心。

    若論軍事謀略、隨機應變、洞察人心等方面的話,張良無疑強過諸葛亮。劉邦評價張良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作為一個謀士、智囊,張良更強。

    諸葛亮與張良不同,他是要負責具體事務的,不只是出出主意。由於蜀華人才少,諸葛亮要擔負的職責太多了。他要像主公一樣,提拔、任用人才;像大將一樣訓練軍隊、帶兵打仗;還要擔任丞相處理內政的職責。這些事情諸葛亮都做的非常出色。

    而張良卻並沒有做過這些事。他有過很多驚天的智謀,在歷史上少有人能比。但是真讓他親自去帶兵打仗,去治理一個國家,他未必比得過諸葛亮。

    張良作為謀士要勝過諸葛亮。但我不覺得諸葛亮就比他差。

  • 7 # 老夥計162720415

    一張良能與蕭韓陳等和平久處,孔明做不到,龐統死的早,如不死可會出亂子。二張良本是大又不忌權力而早退,孔明做不到,只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 8 # 愛家美食教程分享

    諸葛亮和張良都有王佐之才,兩人都是足智多謀。張良輔佐劉邦建立漢朝一統天下,諸葛亮輔佐劉備取益州和西川,三分天下有其一。

    兩人最大的差別是形勢不同,隊友不同,敵人不同,戰略目的不同,導致二人角色不同。

    諸葛亮面對的是黃巾起義之後、社會動亂、群雄逐鹿,既要對付強大的曹魏,還要結盟和提防虎視荊州的強鄰東吳,蜀漢自身班底弱小,又是外來政權,根基不穩,人才稀缺又白手起家,偶爾意氣用事的劉備,他的主要目的三分天下和聯吳抗魏,首要目的是自保。

    張良面對的是秦末農民起義風起雲湧、社會動亂、各勢力既要滅秦,又要相互爭雄,相對綜合實力更勝一籌,根據地基礎紮實、人才濟濟,又會選賢任能知人善任的劉邦,他的主要目的是滅秦亡楚,結束諸侯割據,一統天下。

    綜上所述,諸葛亮扮演的角色是丞相、大帥、軍師、謀士、外交部長和後主的老師,一人身兼數職。張良只需要做好他的謀士一角,出謀劃策和運籌帷幄就行了。

    諸葛亮的長處是治理地方,發展生產,安撫百姓和處理外交以及出謀劃策,行軍打仗出奇制勝,發掘和培養人才,駕馭百官非其所長。張良的長處就是懂得團隊合作,發揮自己長處做好運籌帷幄就行了。

    兩相比較,諸葛亮是複合型管理人才,張良是智囊型專業人才。諸葛亮因為身兼多職,雖勤勉敬業,希望以個人逆轉大勢,最後勞累致死,功敗垂成。張良懂得取捨合作、發揮所長順應大勢,功成名就。

    所以很難說諸葛亮就比張良差,因為兩人所處的環境和形勢不同,團隊和對手都不同,導致兩人的角色不同,最後產生了不同的結果。

    不以成敗論英雄,以個人才能方面來看諸葛亮綜合才能出眾,張良謀劃出色,兩個人都是非常優秀的人才。只是張良放對位置,做出重要貢獻;諸葛亮角色過多,位置混淆,導致功過自有,只能讓後人去品評。

  • 9 # 隴上雲飛

    諸葛亮綜合才能不輸張良,但成就卻遠不能與張良比,何也?平臺差距不是一星半點,當然個人定位也很重要,張良只做自己擅長的,諸葛亮覺得誰都沒自己智商高,事事自己幹辦放心,這麼辛苦忙碌的人難有大成就,諸葛亮很多產,是不是黃月英幹完諸葛亮籤個名發表而已

  • 10 # 常山大叔

    張良和作為漢初三傑,輔佐劉邦完成了霸業,建立了漢朝。作為一個謀臣,智囊,在鴻門宴上為保實力,卑微請和,賄賂項梁,幫助劉邦逃出險地。他在漢營主要工作就是出謀劃策,其他軍事方面都是韓信乾的工作。純粹的謀臣。劉邦曾說過:決勝於千里之外,子房之智我不如也!

    諸葛亮的謀略和張良也差不多,漢有張良,蜀有臥龍。兩人若要生在一個時代,戰場相遇,誰也勝不了誰。

    不過諸葛亮的命運不如張良,張良功成後退隱,雲遊各地,活的真是瀟灑閒逸,而諸葛亮則是勞苦命,每天睡不過一個時辰,吃飯不過一升,可見其勞心到何種程度,最後累死在五丈原。而且恢復漢朝之志也沒有完成!令人可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夫妻之間真的可以患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