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忠肝義膽嶽老三
-
2 # 古梁鏞
小哥出品,必屬精品!
首先可以肯定的一點是,陽頂天未曾與張三丰交過手!
首先回答第一個問題,張三丰如何轟動江湖的!
第一件事,擊敗伊克西!
在《神鵰俠侶》結尾,覺遠大師攜手徒弟張君寶閃亮登場,覺遠大師內功之高,讓楊過等人驚訝不已!但是覺遠大師內功雖高,但是卻不懂任何武功招式,所以即便把瀟湘子和伊克西兩人追的累成狗,但是爭鬥起來,也不能把兩個人拿下!
楊過指點張君寶,戰勝了伊克西,伊克西可是江湖成名多年的人物,曾經也是蒙古可汗大帳中的貴客,不想卻敗在張君寶手裡!
第二件事:戰敗崑崙三聖何足道!
何足道從西域遠道而來,傳話於少林寺,恰逢郭襄也去少林寺打聽楊過的下落,何足道被郭襄所吸引,為了表現自己武功高強,同時檢驗一下自己的真正實力,便挑戰少林寺,誰知道最後關頭居然被個小和尚打敗,羞憤難當,發誓不再踏足中原!
張君寶一戰成名,但也因此被少林寺認為是違背了寺規,從此將張君寶逐出少林寺!
第三:除魔衛道,捍衛正義,剪除邪魔百損道人!
百損道人有多麼陰毒狠辣,相信大家從玄冥二老的身上就可以看的出來,雖然文中沒有表明百損道人是不是張三丰所殺,但是透過玄冥二老第一次上武當,對張三丰恨之入骨,可以判斷出來其中必有過節,而張三丰透過玄冥二老的武功招式,馬上知道了,這兩人是百損道人的徒弟!
所以說,百損道人大機率是被張三丰除掉的!
第四:擊敗少林叛徒火工頭陀!
火工頭陀多麼厲害呢?當年叛逃少林寺的時候。打殺了40多位少林高手,曾一度造成了少林寺人才斷裂,江湖地位岌岌可危的局面!
而火工頭陀後來去武當山找張三丰比試,結果呢?火工頭陀敗了。
所以可以看出來,如果張三丰發飆,怎麼得也是比那被火工頭陀殺掉的四十多個人都厲害很多吧!
第五:收高徒,傳道義!
武當七俠,都是正道代表人物,其光明磊落,誠實正義,而張三丰根據七個徒弟的表現創造的真武七截陣,號稱可以比肩六十四名頂尖高手哦!
陽頂天和張三丰沒有交過手,因為那個時候,兩個人首先隔的很遠,其次就是兩個人都是大忙人!一個要管理諾大的明教,一個要努力興旺自己的門派《武當派》!
所以說,張三丰和陽頂天沒有交手過!
喜歡的記得點關注哦!
-
3 # 羽菱君
就先從張三丰的早期故事說起吧,說他離開少林上了武當,修煉功成之後,再下山後的一段往事。
救文行動,初放光芒當年的“少林出走事件”之後,師傅覺遠大師圓寂,張君寶本來聽郭襄所說,往襄陽投靠她父親郭靖,但在前往襄陽之時途經武當山,遇一對夫妻路人的啟示,動了自立門戶的念頭,於是放棄襄陽之行,獨自上武當山,最終轉佛入道,修煉功成,自己開宗立派,創下武當派,又自號三豐,故而人稱張三丰。
張三丰在武當山潛心修習的十多年間,時值天下動亂之秋。當他功成之時,蒙古軍隊已經攻破了郭靖他們堅守了六年之久的襄陽城,然後順勢滅了南宋朝廷,此時的大宋河山已經是蒙元的天下。張三丰自小在少林隱世,又在武當山修行十餘年,山下塵世之中的紛擾對他倒影響不大,反倒是對漢室江山落入胡人之手憤慨不已,又抱念郭襄安危,於是有下山報國,尋跡郭襄。
郭襄在襄陽城破之後,家破人亡,自己身受重傷,為了躲避元兵追捕,只得隱身於山林養傷潛修,以圖後計,後聞得天下已定,心灰意冷在峨嵋山出家,後來開創下峨嵋派。因而張三丰與她也始終難有一見。
張三丰下山後結交了一幫抗元志士,獲悉文丞相被俘之後,拒絕了蒙元朝廷高官厚祿的誘降,被囚禁於大都而屢不屈服,展現出崇高氣節。為了抗元大計,武林中掀起“救文行動”,張三丰為此趕赴大都,謀劃救出文天祥。他到大都之後,當晚潛入元朝左丞相阿合馬府邸,打探文丞相被所囚之處。
這阿合馬貪贓枉法,驕橫跋扈,作惡多端,即使不在蒙元朝廷位居高職,也是非殺他不可。他見到阿合馬正強摟著兩名漢民女子,讓其喝酒尋歡作樂,怒上心頭,隻身闖入內堂廂房,一把抓起阿合馬胸襟,用力往門外一扔,那阿合馬竟直接被扔飛出門外,重摔在地,不能起身。張三丰隨即來到他面前,問他文丞相被囚禁於何處,阿合馬嚇得渾身發抖,不敢不說,於是告知了文天祥所禁之所。
張三丰本來出家為道,慈悲為懷,但見此惡人,也不由得痛下殺手,在探得地址之後,一掌拍中阿合馬天靈蓋。此時的張三丰修煉“九陽功”已有三十年(含少林期間),功力已是十分深厚,這一掌他又毫不留情,阿合馬即刻頭顱開裂,當場斃命。當相府侍衛聞到慘叫之聲,趕而進來時,張三丰早已經不見了人影。
張三丰殺了阿合馬之後,城中已在搜捕刺客,他知道此時大都戒備森嚴,為了不打草驚蛇,於是返回住處,匯合了一同“救文行動”的志士,將所打探的訊息告訴眾人,計議救援事宜。這些仁人義士早已(經聯絡了在大都城門的一位當年偽降於蒙元的守將,根據張三丰所提供的資訊,當下計議,擬書信讓那守將於某日燒蓑城葦,率兩翼兵為亂,做疑兵之計,他們趁機前往解救丞相,丞相定可無憂。安排妥當,卻殊不知送信之人大意被捕,那書信隨之被搜,機密大事因而洩露。朝廷獲得書信,已是早作安排,在文天祥被囚之處派下重兵把守,欲將這些志士一網打盡。
行動當日,朝廷故意在城牆上燃起煙火,“救文行動”的眾人以之為訊號,於是前往囚禁文天祥之處,那是一座大院,卻不知已經陷入朝廷重圍之中。這些人中張三丰武功最高,因而承擔了入獄救出文天祥的重任。他此時輕功了得,翻牆入院,無聲無息,隨後就潛入後堂,看到了文天祥。元主忽必烈為了收買人心,想歸降文天祥,雖是囚禁,但卻對他禮待有加,因而文天祥並未遭受重刑。他聽聞張三丰乃是救他而來之人,卻讓張三丰馬上離開,他已經知道朝廷是以他為誘餌,早在院外部下重兵了。他的話音未落,堂外院外就響起殺戮之聲,那些院外的義士經已和圍捕的官兵交起手來了。
情況危急,張三丰請求文天祥馬上跟他突圍,但文天祥知道自己跟他突圍,必定會拖累與他,反而會讓他陷入重圍,性命堪憂,這樣抗元大業便會因他而又減少了一顆火種,於是堅決讓張三丰自行突圍而去,保留有生力量。他跟張三丰說道"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張三丰見他如此堅決,正義凜然,知他用心,聽得外邊的官兵已經圍而進來,只能作罷,於是跪拜文天祥,磕了三個響頭,飛身離去。他前腳剛走,官兵後腳就圍了進來。而院外的那些義士,早已經死在了官兵的屠刀之下。
張三丰翻出牆外,圍守在外的官兵馬上圍上,但張三丰武功高強,獨自一人,官兵如何能困得住他,縱是官兵長槍在手,圍而攻之,也被他赤手摺斷,但官兵勢眾,重重圍困,卻殺也不完。這時他一名千夫長騎在馬上,來到張三丰面前,以殺了文天祥為藉口,逼迫他束手就擒。張三丰不慌不懼,吸氣運功發出一聲長嘯,他功力深厚,龍吟般的嘯聲直上天際,四周震動,震懾得那些元兵紛紛雙手掩耳,那千夫長也不例外。張三丰趁機快速飛起踢翻那名千夫長,奪下他的馬匹後,加鞭突圍而去。等元兵定神,他已經走遠,隨即追趕。
此時的大都已是重重包圍,張三丰讓馬匹自行離去,自身潛入一家高官府衙,藏身數日,等朝廷重兵懈怠,方才潛出大都,遠離大都南下。此番“救文行動”失敗,不久就聽聞文丞相慷慨就義,張三丰聽聞此事,向北跪下,又磕了三個響頭。但此時天下已定,縱是他武功高強,也難改結果。張三丰報國無門,只能行懸壺濟世之舉,救死扶傷,江湖武當張真人之名也隨之日盛,後聞得郭襄開創峨嵋,欣慰無比,自己也返回武當,一邊繼續懸壺,一邊收徒授道。
屢收高徒,迎戰明教他五十多歲時在武當山下收留的一個孤兒,就成了他的大徒弟,這人就是宋遠橋。當時的朝廷見他與武當聲名日盛,有意收買他,允諾賜封他為國師,但張三丰始終不為所動,朝廷因之不斷派遣高手上武當山挑戰他,欲以取代他的武林地位。這段時期有二三十年之久,張三丰打敗了無數上山挑戰者,而宋遠橋也在他的身邊成長,看著師傅一路勝仗。宋遠橋經他調教,得承他的武功和為人處世之道,他天賦極佳,二十歲已經練就一身高強武功,奉師命多行仗義救急之事,在江湖中素有宋少俠賢名。
在張三丰與百損道人的一役之後,年過七十的張三丰有感於匡扶正義,江湖救急,以他一人之力難有成效,因而將重心轉移到收徒之上,不久就如願再收兩徒。
百損道人敗於張三丰手下之前,在中原武林替朝廷做盡鷹犬之事,殺戮了不少抗元的義士其中荊北武林世家的俞家莊就曾險被他滅門。百損道人被張三丰重傷之後,逃到俞家莊。那俞家莊的莊主兄弟兩人當日就是死在他的手下,各自都只留下一個兒子,堂兄弟倆哥哥叫俞蓮舟,年僅十四歲,弟弟叫俞岱巖,小他堂兄三歲,他們在父母被百損殺害之後跟著一個老僕過活。看到鹿杖客和鶴筆翁扶著當年殺他們父母的百損道人再次來到俞家莊,俞岱巖驚顫不已,俞蓮舟馬上護住堂弟,那老僕迎上去想擋住他們,卻被鹿杖客一杖給打死了。
百損道人傷勢過重,已然是命將不久,鹿杖客和鶴筆翁看到俞家莊只剩兩個少年,卻依然作威作福,喊叫俞蓮舟去拿食物給他們。俞蓮舟在他們進來之後,就一直尋找機會脫困,他努力壓住自己恐懼之心,跟他們說要和弟弟一起去端拿食物,鹿杖客根本沒將他們放在心上,於是叫他們趕快去拿。俞蓮舟帶著俞岱巖出了門口,就想快速逃走,卻碰上了追趕而至的宋遠橋。
宋遠橋奉師命追趕百損三人而來,看到俞蓮舟兩人,當下知道,百損他們已經在俞家莊,於是趕緊進去,想阻止他們再繼續為非作歹。那鹿杖客和鶴筆翁聽聞武當來人,怕是張三丰到了,師傅尚且被張三丰打成重傷不治,他們哪裡能是張三丰的對手,竟然不顧百損死活,自己逃命而去,最終逃回了西域。百損道人確實已經不治,宋遠橋進去之後就發現他已經斃命了。
俞蓮舟聽聞這殺父仇人乃是死在張真人手下,張真人是為他們報了血海深仇,於是請求宋遠橋將他們帶上武當山,他們要親自跪拜張真人。宋遠橋看俞蓮舟沉穩,俞岱巖伶俐,兩人跟自己一樣已是孤兒,於是就將他們帶上了武當山。張三丰看到他們二人,也是甚覺有緣,感念他們父親乃是抗元義士,於是動了收他們為徒的念頭。他們當然欣喜,求之不得,當下拜師之後,就分別成了張三丰的二弟子與三弟子。
不過再經十年,張三丰在與陽頂天的一戰之後,才重新手下餘下的弟子,就是後來的張松溪與張翠山等人。
張三丰與陽頂天的一戰,是因為明教與中原武林的摩擦而起的。當時經崑崙派的挑撥,峨嵋和少林先後與明教有戰,陽頂天趁著打敗三渡的餘威,亦想挑戰張三丰,為明教奠定聲威,期盼日後能夠帶領群雄,驅除蒙元,恢復漢室江山。作為武林泰山北斗的武當,張三丰有意藉此平息武林爭端,也答應了與陽頂天一戰。
當時的陽頂天“乾坤大挪移”已練至第四層,武林中除了張三丰沒人能接的得下他一招半式,而張三丰的“純陽無極功”也是大成,修為已漸入“無招勝有招”之境。兩人一戰天昏地暗,外家內家各自盡數展出,但陽頂天的內力不足以支配“乾坤大挪移”的第五層修煉,為了與張三丰的這一戰,他強行修煉,經脈漸亂,已有走火入魔之勢,雖然跟張三丰打了一個平手,卻在回光明頂之後就內傷突現,吐血不止,這也是造成了他最終斃命的一個原因。明教眾人覺得張三丰以八十之齡迎戰他們教主五十之年,還手下留情,從此對張三丰甚是敬佩。
而張三丰在這一戰之後,覺得明教勢大,已然是勢不可擋,只盼他們日後能夠背起抗元大業的重任,也是善莫大焉。他對明教其實並無過多的另眼相看,反而約束門下弟子,儘量不與明教為敵,希望最終能夠和衷共濟,一致對抗外族。這也是後來,張翠山與明教產生糾纏之後,張三丰並未怪罪於他的原因。不過這就是後話了。
前期回顧:
第五十九期《百損道人的江湖往事》
-
4 # 桃子讀金庸
上一期是:百損道人的悲催人生。
上一期我們講到了百損道人和張三丰的大戰。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張三丰是靠什麼來讓武當派成為和少林比肩的名門正派的。
神功初成張三丰最開始是叫張君寶的。19歲那年,為了逃避少林派的追殺,張君寶的師父覺遠累死在了路上。郭襄見張君寶幼小無依,又沒有江湖閱歷,就讓他拿著信物去襄陽城投靠郭靖。張君寶到了湖北境內,在武當山下見到一個婦人數落丈夫,說他沒有骨氣,非要依靠別人。張君寶聽到這番話後很有感觸,決定自立門戶,不去投靠別人。
於是他挑著覺遠留下的鐵桶上了武當山,找了一個山洞,餓了就以野果充飢,渴了就喝山泉解渴。如此過了十來年,他靠著覺遠所授的九陽神功,內力大進。當時武當山上有一些零散的道觀,張君寶苦戀郭襄無果,索性就找了家道觀出家當了道士。出家後,他開始研讀道家經典,於練氣一道又有了更多體會。
一天,張君寶在山間閒遊,見浮雲悠悠,流水潺潺,想起了《道德經》裡“柔弱勝剛強”、“物極必反”的道理,憑此領悟出一套“以柔克剛”的拳理。這就是後來《倚天屠龍記》中打敗趙敏手下阿三的太極拳的原型。這意味著張君寶擁有了可以和頂級高手過招的資格。
牛刀小試當時的玄門正宗是全真教,張君寶武功初成後苦於沒有對手,便前往全真教交流。此時全真七子已相繼去世,全真教掌教乃是尹志平。全真教雖然已經沒落,但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哪裡會搭理一個陌生的中年道士。
張君寶無奈,只能稍稍露了一手武功。這下可捅了馬蜂窩了,全真教上下如臨大敵,擺下北斗七星陣迎戰。張君寶正想找人實戰,也就不說話。他施展出剛剛領悟的拳理,一路從終南山腳打到了山腰,北斗七星陣對他來說簡直就是形同虛設。
尹志平見敵人來勢兇猛,不敢怠慢,使出渾身解數,卻感覺張君寶的身上毫無著力之處,而他打出的拳看似軟綿綿、慢吞吞,卻很難躲避。尹志平見避無可避,只得回身接了一掌,此時他內力已然不弱於當年的全真七子,卻依舊擋不住張君寶的一拳。張君寶見尹志平不支,趕忙收回了內力。尹志平突然感到壓力消失,知道對方手下留情,也就不再出手。
此戰張君寶雖然勝了,但是感覺到自己對武學的領悟遠遠不如尹志平全面。之後三個月,張君寶留在了終南山,日日向尹志平請教武學道理和道家修身養性的法門。尹志平也藉機向張君寶討教了那套以柔克剛的拳理,之後武功大進。
張君寶離開全真教後到了寶雞的金臺觀。一日,他看到三峰聳立,直入雲端,對武學一道又有了新的領悟,並自號“三豐”,之後便回到了武當山。
開宗立派張三丰回到武當山後不久,聽聞意中人創立了峨眉派。張三丰思念郭襄,又不好意思去打擾,便也創立了一個武當派,想引起郭襄的注意。
這下還沒引起郭襄的注意,卻先引起了少林派的注意。少林派知道當年的“棄徒”居然要開宗立派了,這簡直是對少林的公然挑釁。武當派創立當天,少林派出當時寺內的第一高手渡厄帶著師弟渡難、渡劫去捉拿張三丰回少林。
結果三渡還沒見到張三丰就跟另外一人起了衝突。這個人就是明教教主陽頂天。陽頂天聽聞張三丰要開宗立派,有意結交,親自前往武當賀禮。此時張三丰還不是很有名氣,因此前來的基本都是些二三流角色。這些人看到少林派竟然也來了,都對這些和尚十分恭敬。出家人雖然不在意這些,但陽頂天一行人的格格不入還是讓渡厄有些不爽。
陽頂天何等高傲的人,又知道這些僧人祝賀是假,拿人是真,一言不合就跟渡厄打了起來。當時陽頂天幾乎已經是天下第一高手,渡厄、渡難、渡劫三個加起來也遠不是陽頂天的對手,渡厄還被打瞎了一隻眼睛。陽頂天打得火起,正準備痛下殺手,卻被聞訊趕來的張三丰攔住了。
陽頂天沒有見過張三丰,發現一個高大的道士竟然能接下自己的一招,有意考教他的功夫。三十招後陽頂天越打越心驚,他發現自己無論使剛猛的武功還是巧妙的武功都沒法對眼前的道士造成有效的殺傷,而這個道士的內力卻彷彿無窮無盡,而且自己的乾坤大挪移竟然對他沒用。陽頂天本來自認為已經天下無敵,居然被一個不知名的道士打成這樣,都恨不得一頭鑽進地裡。也沒有顏面再上武當山了,使出全力擊退張三丰後恨恨而去。
再戰何足道三渡被陽頂天打成重傷,自然是拿不了張三丰了,灰溜溜回少林去了。不過這次來找張三丰麻煩的可不止少林一家,還有個張三丰的老朋友何足道。
當年何足道本想到中原做一番大事業,結果在第一站少林寺就鎩羽而歸,從此不履中原。他回到崑崙派後把重心放在了劍上,憑藉百年難遇的天賦,他在劍法上的造詣達到了人劍合一的地步。當時崑崙派的掌門靈寶道人武功雖高,卻擋不住何足道三劍。
這次何足道聽說了當年擊敗自己的少年準備開宗立派,就千里迢迢到武當山去報仇。張三丰平時極少練兵器,見何足道來勢兇猛,便在樹上折了一根樹枝跟他鬥了起來。何足道的劍和他合為了一體,劍就是他,他就是劍。張三丰周圍的樹葉被何足道發出的凌厲劍氣割得滿地都是,只張三丰所站的三尺之地絲毫無損。張三丰就像浮雲,就像流水,何足道的劍再鋒利又怎傷得到雲和水呢?
何足道收起寶劍,長嘆一聲,又哈哈大笑,之後大步而去。張三丰擊敗何足道真正使他名氣大振,他所創立的武當派也因此水漲船高,成為了和少林、峨眉比肩的大派。
相關內容
- 《倚天屠龍記》中,陽頂天時期明教有多麼昌盛呢?陽頂天若與張三丰交手,誰勝誰負?
- 《倚天屠龍記》中,武當那麼強,為何不一統江湖?還有人張三丰打不過?
- 《倚天屠龍記》中,如果各門派相當於大學的話,少林、武當、峨眉,哪個大學更易成才?
- 明教是中原第一大反派,為何張三丰不敢上明教剿滅陽頂天?
- 《倚天屠龍記》中,空相偷襲張三丰丟了性命,玄冥二老是否更有把握?
- 《倚天屠龍記》裡明教教主陽頂天為什麼非要奪成昆的愛人?
- 《神鵰俠侶》中的老頑童能打過《倚天屠龍記》中的張三丰嗎?
- 《倚天屠龍記》的十多個版本中,誰出演的張三丰更符合原著?
- 倚天屠龍記中,張三丰被空相偷襲受傷,能否擊敗趙敏麾下的高手?
- 《倚天屠龍記》中假如武當與明教聯手能否稱霸武林?
一
張君寶在華山絕頂受到全真教李志常全真道的啟發,潛心研究《道德經》以及“全真道精義”,竟然對道學有極深的領悟。
回到武當山,張三丰主要是做兩方面的事情,一方面是刻苦鑽研道家典藏,特別是“全真道精義”,他不斷能夠領悟王重陽的道家思想,很能夠領會王重陽對武學的深知,特別是王重陽寫出的道學觀點“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有極深刻的觸動,他就時刻去想如何“補不足”,如何“損有餘”,當他看到了兩儀太極圖以後,他恍然大悟。
另外,他每日勤加修煉他的內功,特別是覺遠大師傳給他的“九陽神功”。畢竟他所得到的“九陽神功”只是順序打亂的一部分,中間有很多沒有連貫起來,導致在修煉過程中遇到一些滯澀,但是張三丰有很好的一點,就是心靜如水。
當進展不大時,他就苦苦冥思,一步步去琢磨,甚至融入道家的至理,竟然也將所得的部分神功阻塞部分全部打通,他自己又將自己所領悟的一些融入到內功裡面,形成一套威力不弱的內功體系,他取名為“武當九陽功”,這日後也成了武當派的內功根基。
當有了內功作為根基,張三丰就想要提升自己的武功招式,首先他想到的就是郭襄在華山絕頂送給他的鐵羅漢。
看到鐵羅漢,他默默地看著遠方,腦海中又出現那個憂傷的小姐姐郭襄,不知道她有沒有找到她心中的那個人,不知道她現在在哪裡!襄陽城破,郭靖黃蓉夫婦殉城,破虜夫婦殉城,也不見郭襄的蹤影。
隨後,他就將鐵羅漢的武功招式好好研究,他並未一味的模仿,而是更多的將鐵羅漢的招式逐步分拆,又自行演示了多種後招,然後自己苦思冥想如何破解,透過這個鐵羅漢演示,張三丰竟然演化出一套最基本最詳細的武功,並且這套武功已經脫離了“羅漢掌”的範疇,已經完全被張三丰融入了他所有的武功招式。
此時的張三丰,已然形成了自己的武學體系,但還缺乏實戰的效果。
二
襄陽城破,江湖凌亂,張三丰也時常在江湖上走走,他聽聞前丐幫幫主耶律齊投靠蒙古,讓丐幫實力大降,他這深覺丐幫之不易。
隨後,他想去找耶律齊,卻一直困於兵荒馬亂,也不知道他所在之地。而此時,他多在武當山下行俠仗義,深受當地人的尊重,他的武功也得到當地綠林人士的佩服。張三丰的名氣竟然一日日在江湖上壯大起來。
這一日,一名年輕人獨自走向武當山,他剛出師門,去了一趟峨眉,又來到襄陽,因為他的身世與襄陽有莫大關聯,當得知他父親之死是耶律齊造成之時,他內心憤怒不已,決意去報仇。
此人,正是郭破虜之子,楊過之徒,陽頂天!
陽頂天意氣風發,決意去找耶律齊復仇,但是來到武當山附近,他就想去找一下張三丰,也是試試自己的實力,能否報得此仇!
張三丰一見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面有憂傷之色,卻也算是意氣風發。張三丰聽他走路的步伐,深知這人雖然年輕,但武功不低。
隨後,陽頂天說明來意,是想來請教一下武功,張三丰笑了,說道:如果每個年輕人都來找老道較量武功,老道是不是早就累死了。
陽頂天自知失禮,又拱手示禮,告知自己是郭靖之孫,楊過的弟子,此行是要向耶律齊復仇。張三丰明白這個年輕人的來意,深知他肯定要去找耶律齊,但是耶律齊的實力也非往日可比,如果貿然前去,必然會身遭不測!張三丰心想,這年輕人也算是有志氣,只是不能就這樣毀了他的未來,此時挫一下他的銳氣還是很有必要。
張三丰微微一笑,對陽頂天說道:貧道向陽施主討教幾招,陽施主多多指教!
陽頂天也是聰明人,他知道張三丰有意指點於他,於是他就擺開架勢。示禮後,一掌擊出。
這一掌融合了陽頂天武學的精髓,他對楊過“黯然銷魂掌”的領悟,畢竟楊過的“黯然銷魂掌”威力取決於心情,故而沒有任何人學會,只能去模仿,然後發揮一定的威力。即使這樣,陽頂天的掌力也是雄渾,畢竟在終南山修煉十八年,出山就是高手。
張三丰也出了一掌,看似輕描淡寫,實則舉重若輕,二掌一交,陽頂天巋然不動,張三丰談笑自若。張三丰立即撤掌,右手道袍一揮,陽頂天竟然感覺勁力十足,不敢怠慢,趕緊收掌防守,誰料張三丰並未追擊。
陽頂天心知肚明,這是張三丰告訴自己一定要得饒人處且饒人。陽頂天點點頭,第二掌又擊了過去,眼見張三丰伸出手掌,準備接掌,要看兩掌相交,張三丰突然撤掌。陽頂天大驚,趕緊收掌,卻也收勢不及,一掌拍在張三丰胸口,說也奇怪,這一掌擊在他身上竟然滑溜溜的著不了力,八成的掌力竟然滑向一邊,陽頂天冷不防衝向一邊,差點摔倒!幸虧陽頂天掌力收了一部分,不然這一跤是妥妥的。
陽頂天明白,張三丰告訴自己要借力打力,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世上高手很多,一定要給自己留餘地!
陽頂天第三招是用腿,他一腳飛起,直接衝上張三丰,張三丰手一伸順著他的腿繞上幾繞,隨後一把抓住,竟然將陽頂天揮了起來,陽頂天無處著力,諾大的身軀被張三丰所控制,也是狼狽不堪。
隨後,張三丰輕手將他放下,陽頂天心服口服。三招過後,陽頂天懂得了很多,他內心深刻的感悟到武功招式總有漏洞,而且人外有人。陽頂天武功的收穫很多,更多的是收穫如何立足江湖!
陽頂天內心暗服:此時除了師父楊過,張三丰絕對無人能敵。
三
陽頂天離開武當之後,武當山名氣在江湖上更大,張三丰的名號更是在江湖上大震!
此時,卻在四川峨眉山一個新興門派正在崛起,正是郭襄創立的峨嵋派。郭襄斬斷情絲一心總結武功,將此生所見的武功融合自己的風格,竟然也是武功大成,當張三丰的名號在江湖上強勢崛起之時,郭襄才得知是當初那個張君寶,她內心也才感觸到張君寶對自己的一縷縷情絲!
回想往事,郭襄深知此生對於感情,一切都是錯。
她告訴風陵師太,在自己死後,讓她去拜訪一下張三丰。風陵師太答應!
郭襄過世以後三年,風陵師太帶著弟子孤鴻子,一起踏上武當山,拜見張真人。張三丰深知峨眉初來乍到,於是親自去接待風陵師太。
風陵師太只見張真人仙風鶴骨,著實是一代宗師。二人寒暄,風陵師太告知師父郭襄在峨眉山的晚年生活,以及出家為尼,以及開創峨眉的種種事端,張三丰靜靜的聽著,不發一語~
張三丰內心何嘗不明白郭襄的內心,只是自己已經淡然了!
而孤鴻子看到這個小老頭卻是很不順眼,覺得張三丰是空有其名,對其一臉的不屑,認為他是裝模作樣。隨後,孤鴻子主動提出讓張真人指點幾招!
孤鴻子本來武功就是一般,卻一直坐井觀天,認為峨眉是天下第一,他將繼承峨眉的未來。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裡,他提出指點只是藉口,更多的還是想試試張三丰的手段。
張三丰一看他的神情就明白,他是有意挑釁,也就謙讓幾句,就與之過招。
只見孤鴻子手持長劍,張三丰空手,孤鴻子一劍刺來,張三丰身軀一轉,孤鴻子又是一劍,張三丰竟然不動,突然身子一繞,用手拍了一下孤鴻子手腕,孤鴻子竟然拿捏不住長劍,被張三丰所奪,風陵師太竟然沒有看明白。
張三丰把劍還給孤鴻子,不曾想孤鴻子突然一劍刺來,電石火光之間,只見張三丰兩個手指捏住劍鋒,孤鴻子竟然拉扯不動!
張三丰涵養再好也是憤怒至極,內心想著畢竟峨眉第一次拜山,好歹給郭襄面子,於是他突然鬆手,孤鴻子差點摔倒,再看手中的劍,竟然一寸寸全部斷裂,張三丰道:這把劍不好,回峨眉換把劍!
風陵師太將一切看在眼裡,深知自己的弟子著實過分,趕緊拜別張真人,離開武當山。孤鴻子才知,自己技不如人,丟臉丟大了,張真人果然名不虛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