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13394766563

    慢阻肺患者氣道內分泌物增多,痰液滯留,易造成呼吸道阻塞,加重

    呼吸困難,要鼓勵病人有痰儘量咳出來,以使呼吸道保持暢通,才能更好 的改善症狀,緩解病情。

    專家建議:作好溼、拍、翻,有利於痰液咳出,並防止肺泡萎縮及肺

    不張。

    “溼”即溼化呼吸道。

    病情允許時多飲水,保持每天有1500〜2000ml 的液體攝入量或喝水不少於8杯。最好的飲水法是每次飲用少量(約 30〜50ml),每10〜20分鐘飲水一次,這樣對呼吸道的溼化效果較好。 其次是增加室內溼度,尤其是在氣候乾燥的冬春季,要注意保持室內溼度不 低於60%。

    可經常往地上灑水,勤拖地板或在暖氣片上放置一盆清水或溼

    毛巾,用這些方法來增加空氣中的水分。在家也可使用簡易蒸氣法:選一保 溫杯,盛滿熱水,杯口處倒置一漏斗,讓熱蒸氣從漏斗底部逸出,病人徐徐 吸入,反覆多次,待水稍涼再換開水,注意防止燙傷。

    吸氧時要注意氧氣的

    溫化和溼化,即使氧氣透過盛有601〜801溫水的溼化瓶後再吸入。對於 痰液黏稠無法咳出的患者可釆用超聲霧化吸人,可在霧化器內加入生理鹽水 10〜20ml,以促使痰液稀釋,利於咳出。

    “翻”即勤翻身。對於需臥床靜養的慢阻肺患者或神志不清的患者來

    說,定時翻身不僅有利於痰液排出,而且可防止肺泡萎縮和肺不張。

    一般 情況下,每1〜2小時翻身1次,若痰量過多,應每10〜20分鐘翻身1次, 可起到體位引流的作用。翻身動作不可過快、過猛,應當緩慢進行,逐步

    翻至所需體位。翻身時應配合拍背,深呼吸及有效排痰,而不是單純為了 翻身而翻身。

    “拍”即拍背。

    對於呼吸道分泌物多且難以排出的患者,拍背應與咳

    痰相配合。要“拍”得有效,需掌握正確的拍背方法:操作者五指併攏呈 杯狀或用機械叩排器叩擊胸壁產生震動,使患側部位支氣管壁上的分泌物 向較大支氣管移動。順序應自胸廓邊緣向中間,胸下部向中上部,有節律

    地均勻叩拍患者背部,叩擊的時機應在呼氣時快速多次叩擊,儘量避免在 吸氣時叩擊。

    如痰液已到氣管或咽喉部而無力咳出時,可用雙手壓迫患者 下胸部或上腹部,囑其用力咳嗽將痰排出,必要時用吸痰器幫助排痰。叩

    擊力量要適中,以使患者不感到疼痛為佳。操作中要注意患者的反應,詢 問患者的感受,觀察咳嗽、咳痰情況。一般每日3次,每次2〜3分鐘。

    拍背需注意幾個問題:一是飯後1小時內不宜拍背,以免引起嘔吐;二是

    拍背時患者應側臥位,去枕,以利於痰液引流;三是對老年人和外科術後 的患者,叩擊的力量不能過大;四是有咯血、心血管功能狀況不穩定、氣胸、

    肋骨骨折者禁忌拍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早上怎麼樣吃雞蛋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