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酷炫腦科學
-
2 # 萌媽愛學習
從孕育小寶寶開始,我們就希望他健康、聰明,想著吃哪些有助於寶寶的大腦發育。
然而,在我們的身邊有一些影響寶寶大腦發育的隱形殺手,也要引起重視,下面不防看一看,讓寶寶遠離它們。
含鉛物質它是一種具有一定毒性的重金屬,在低濃度長期作用下,會影響人的大腦和神經系統。
寶寶與它最親密接觸的就是爆米花、松花蛋、鉛筆、彩色油印書。
爆米花本身不含鉛,而是爆它的容器含鉛。
松花蛋是製作的物質含氧化鉛和鉛鹽。
鉛筆的筆芯不含鉛,而鉛筆外包的彩色漆含鉛。
彩色繪本的顏料裡含鉛。
最好讓寶寶少吃或者不吃爆米花、松花蛋。
讓上學的寶寶一定不要養成愛咬筆頭的習慣,若發現,及時漱口,洗手。
買正規出版社出版的彩色圖書,寶寶看過書後,及時洗手,且不要把手往嘴裡放。
對於血鉛超標的寶寶(但沒有超過一定界限),一般不會有明顯的症狀,輕微的智力和行為缺陷很難被發現,不過要是有不明原因的的注意力不集中,具有攻擊性,時而肚子疼,最好去做一個檢測,看看是否是鉛超標。
含鋁物質鋁同鉛一樣,過量的攝入會造成神經發育受損導致智力發育障礙。
它多含在有膨鬆劑的食品中,比如油條、麻花、發糕、蛋糕、饅頭等這類需要蓬鬆口感的食物上,同樣儘量讓寶寶少食。
去超市給寶寶買零食,看看包裝上是否有如硫酸鋁鉀、硫酸鋁氨、鉀明礬、銨明礬、明礬、枯礬等字樣,含這類的食物也要少吃。
家裡有鋁鍋、鋁壺等鋁質用具,統統換掉,以減少鋁的攝入。
含鹽物質過鹹的食物會損害人的大腦,影響腦組織的血液供應,使腦細胞長期處於缺血、缺氧狀態,從而使記憶力下降,智力低下。
尤其是對於嬰幼兒,飲食最好清淡,不宜加入鹽、味精等調味料。
醃製食物也要讓寶寶少吃,或者不吃。
過氧脂質食物過氧脂質食物可是人體內的某些代謝酶系統遭受損傷,使大腦早衰或痴呆。
它一般存在於長期存放的含油類食物中,如炸魚、魚乾、醃肉、餅乾、糕點、油茶麵、油脂等。若是食物有了哈喇味,就不要再食用,因為油脂酸敗後會產生過氧脂質,危害身體健康。
若是食物有了哈喇味,就不要再食用,因為油脂酸敗後會產生過氧脂質,危害身體健康。
回覆列表
在不同的大腦發育階段中,分別有哪些事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呢?
胚胎時期大腦發育1. 準媽媽的壓力
準媽媽懷孕壓力過大可能影響孩子長大後的情緒和性格。
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者在小鼠身上做的研究發現:母老鼠懷孕的時候承受外界過大的壓力,這種壓力環境會改變母體消化道和胎盤的細菌環境,進而改變雌性小老鼠的腸道微生物環境,而這種改變會使得雌性小老鼠的內在細菌環境發生終生性的變化。
此外,壓力環境下生出來的小母鼠在認知任務中表現得更焦慮,它們消化道炎性反應更強,並且在它們體內一種有益的蛋白“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的含量也比較低。
所以,準媽媽在懷孕的時候照顧好自己的心情,這對於孩子出生後的情緒穩定性非常的重要。懷孕期間心情舒暢,孩子出生之後也更可能情緒溫和,不吵不鬧更好帶。
2. 爸爸的年紀
我們都知道母親在生育時的年齡較大可能會影響到小孩,但精神醫學領域的研究發現,父親年紀大生的小孩,孩子會更容易的患上如自閉症、精神分裂、雙向情感障礙和癲癇等精神疾病。
雖然男性在一生中都會有精子的產生,但是隨著年齡的增加,精子的質量也會相對的降低。精子是由精囊中的精原細胞不斷的分裂而產生的,年紀較大的男性或許是因為精原細胞分裂的次數較年輕男性多,而更容易出現基因上的改變、刪除或是擴充套件,而最終導致後代出現變異。
兒童時期大腦發育1. 撫摸可以改變孩子的基因表達
每個孩子的心理特質天生就是不一樣的。心理學家就發現:敏感警覺的嬰兒在童年期可能就比較怕生,到了青春期會表現得比較內向。這類的孩子在長大之後也更容易得焦慮症,他們對於新鮮的刺激(比如陌生人)會表現出更為謹慎,同時他們也更在乎外界的獎賞或懲罰。腦研究發現這類人大腦負責獎賞和懲罰的迴路更敏感。
在小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應多撫摸孩子。心理學家很早就注意到了,來自父母的撫摸,可以讓孩子更有安全感,使其性格更加的穩定,但直到最近科學家才發現,原來就是有基因基礎的。在相應的動物實驗中,出生頭一個星期內得到充分撫摸的小動物寶寶們,它們用來應對壓力的基因表達發生了改變,這種改變能令他們在面對壓力時產生更小的反應。而這種基因的改變可以持續到它們成年後,並且這些在自己幼年得到充分撫摸的孩子,在養育自己的下一代時也會表現出更多的耐心以及更盡職盡責。
2. 高階的奶粉也比不上母乳
許多新媽媽害怕母乳餵養會導致胸部變形而不考慮這種餵養方式,選擇在孩子從一出生就喂牛奶。但實際上,母乳餵養在寶寶在智力發育上是有著較為明顯的好處的。波士頓兒童醫院做過一個研究,研究發現:在不超過一年的情況下,母乳餵養的時間越長,三歲寶寶的語言能力就越強,到了七歲時,他們言語和非言語智力也會越高。母乳餵養每增加一個月,孩子七歲時的智力,就能增加0.3分左右;母乳餵養足一年,孩子的平均智商就可以提高4分。另外,媽媽在哺乳期間吃魚越多,小孩子的智商也越高。
在2016年7月發表一個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那些在出生的頭28天內喝母乳量最多的寶寶,他們大腦特定區域發育的也相對的更大,他們智商,工作記憶的能力以及運動的能力也相對於其他的寶寶要來得更高。
早年經歷改變大腦發育從小受到虐待的孩子,他們的大腦發育很可能會發生改變。研究發現:童年時受虐待會影響個體大腦中負責身體控制區域的功能發育,而這些區域正負責著調節一個人在面對壓力時心臟和荷爾蒙反應。一次從小受過虐待的孩子在成年之後會對外界威脅特別敏感,對壓力會有過激反應,這類人甚至更容易得心血管疾病和情緒障礙。
早年經歷的一些生活壓力事件對個體今後的發生精神問題是有著比較確定的預期指標的,這些精神問題包括了焦慮和抑鬱等等。打個比方,孩子從小家庭的負面環境就和抑鬱的出現有著非常大的關係。而孩子出生之後,如果母親患有抑鬱,這也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負面的影響。科學家認為,這是因為母親的抑鬱導致了母子或者母女之間的依戀連線關係相應受損。
什麼是好的早教孩子是否應該從小參加早教一直是個父母間的熱門話題。
1. “玩”
早教的好壞要看早教的型別。記憶數字、語言等是許多早教機構的王牌產品,但是研究發現,學前兒童最好的學習方式是“玩”。這裡的“玩” 指的是沒有成人指導的玩鍛鍊兒童思維能力和創造力,像給孩子玩具,但不要先教孩子固定的玩法,最好讓孩子自己摸索怎麼玩,培養孩子複雜的問題解決能力和創造力。
而像講故事、唱歌和說笑話這樣活動形式則能幫助孩子有效地學習語言。要注意的是,競爭性的早教環境和指導性記憶練習不僅可能會降低孩子的創造力,更嚴重的後果還可能是導致孩子發生長遠的情緒問題。
2. 音樂訓練
研究發現:音樂課程可以有效幫助4-5歲的兒童提高注意和記憶力。讓6個月大嬰兒和媽媽一起隨音樂打節拍、哼唱、玩打擊樂等,進行這樣的訓練不僅增強嬰兒音調識別能力,還能提高寶寶的社交技能,例如指出遠方東西和揮手再見等;接受過音樂訓練的兒童笑得多,容易安撫,在陌生環境也不易緊張。
科學家透過訓練4-6六歲的兒童聽音樂,記錄了他們的腦電活動。結果發現:即使只是受過短時間音樂訓練的孩子,在為期 4 周的夏令營形式的訓練結束後,這些孩子加工相關聲音的能力增加了,而抑制不相關的噪音的能力也相應增加了,並且這次訓練帶來的大腦活動改變在一年之後還有著很好的保持。
音樂訓練可以提高人的認知能力比如語言能力、語言方面的智商以及閱讀能力和抑制功能。這種認知上的好處在年齡段上的跨越非常大,從小孩子到中老年人的人都適用。在那科學對此做出的解釋是,可能是音樂激活了和語言相關的重合的區域,所以會順帶訓練到語言功能,比如大腦的前額葉和頂葉區域。2011年的一個研究發現:兒童透過音樂訓練而帶來的語言智商的提高,與其大腦前額葉頂葉網路的功能可塑性有關。
自閉症自閉症,現在又叫做自閉譜系障礙。孩子往往有限制性的行為和重複的動作,明顯的特點興趣,並且有社交障礙和一定程度的語言障礙。在一般的人群中,大約每68個孩子中,有一個會被診斷為自閉。
患有自閉症孩子的大腦發育遲緩,在他們出生6個月時就有所顯現。然而,往往要等到孩子長得兩歲左右,家長們才後知後覺發現孩子不對勁。有的家長們能在孩子12-18個月大時,就發現他們的一些自閉症初步症狀。例如孩子和他人沒有眼神交流,或者當爸爸媽媽走進房間時沒有反應。到了一般孩子已經可以說話和跟人進行社交活動的年級時,患有自閉症的孩子卻沒有辦法表現出來這些社交能力,這時候父母才會發現孩子可能有問題。
2017年2月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研究發現:患有自閉症的孩子,他們的大腦其實在他們長到12個月以前就很可能已經初步出現自閉症的特徵。而這些特徵或許可以用核磁共振機器的掃描發現。這個研究還發現,大腦皮層表面的快速增長速度,可以在80%的正確率上預測一個孩子是否會出現自閉症。也就是說,在早期發育中,大腦超乎尋常的快速增大和自閉症症狀的出現存在這正相關的關係。
孩子經常看電視或者影片會對大腦有害嗎?許多透過腦成像進行的實驗發現,長時間的開影片看電視會改變孩子大腦的生理結構並且還會降低他們的語言能力。大腦中的下丘體、感覺運動皮層和視覺皮層會變大,額極皮層會變厚。對應在行為上指的則是看影片和反社會行為、肥胖以及心理問題都有一定的相關程度,但是這還不能得出確定的因果關係。
直到最近,Joseph Schwartz ,來自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大學的犯罪學家 在他的新研究中將遺傳因素也加入到了研究的模型中。在這個研究中,有 15000 名兒童,其中包括3000對兄弟姐妹和雙胞胎。研究發現,在把遺傳的相關性考慮在研究範圍內時,看影片和暴力之間的相關關係就不存在了。這就是說,看電視或影片和兒童出現暴力行為有關的原因是,傾向出現暴力行為的兒童,也更加熱衷於看電視;或著是更容易出現抑鬱情緒和肥胖問題的兒童,也更加喜歡把他們的時間花費在看電視或看影片上。
總而言之,看電視或看影片和心理上出現負面特徵,可能就是一個類似於”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之間是否存在相關性,還需要更多的科學研究證據來提供支援。那毋庸置疑的是,孩子在看電視或看影片上花的時間越多,那他們可用來進行,閱讀、運動或者積極參與課外活動的時間就相應的減少了。所以,凡事適度很重要。
孩子什麼時候學習第二語言最好呢?我們大腦額葉下部的布洛卡區起著重要的作用,這個區域在句法的加工,語法的學習,和句子結構有著重要的意義。所以布洛卡區受到損害的病人會出現一種叫做“表達失語症”又稱“布洛卡失語症”的症狀的。這類病人無法生成流利的符合句法的句子;另外,大腦中上顳葉威爾尼克區則參與到了語言的理解。如果威爾尼克中樞受損,那麼人們會失去理解書面語言以及口頭語言的能力,出現“知覺失語症”也叫“威爾尼克失語症”。主要是分佈在我們大腦的左半球的語言中心正是有由弓狀束的神經纖維將直這些語言區域直接聯絡到了一起而組成的。
人們出生後的頭幾年是學習第一語言的黃金時期。生活環境中缺少語言這一要素中的“野生小孩”幾乎無法獲得完整語言能力,儘管他們可以學會許多單詞,但是這些“野生小孩”卻永遠無法達到正常的語法水平。所以說這出生後的頭幾年是第二語言和第一語言的關鍵期,在這個階段的學習會使用到相同的布洛卡區和威爾尼克區來進行加工,而人們在青春期之後學習第二語言時只會動用到布洛卡區來進行加工。
不過,現在學術界對於學習第二語言的關鍵期還存在著較大的爭議。一個較為保守並被大多數人採用的策略是,講到孩子在較為熟練地掌握第一語言後,也就是在青春期結束之前,才開始學習第二門外語。
青少年時期大腦發育1. 思維方式
不少孩子認為自己的智力是固定的,無法改變的。這種心理定向被稱作“固定式心理定向”(fixed mindset)。失敗會摧毀這類孩子的自信,因為他們會把失敗歸因於缺乏能力,而能力是無法改變的。因此,他們會迴避挑戰,因為挑戰將產生更多的失敗,讓自己看上去沒那麼聰明。和 Jonathan 一樣,這類孩子會避免努力,因為他們相信努力就意味著自己很笨。而對於另一些擁有“成長式心理定向”的孩子情況則完全不一樣,這類孩子認為自己的智力可以透過教育和努力塑造。因此,他們想要學習的動機很強。對於他們來說,失敗是由於缺乏努力或者沒學會某項技能造成的,他們相信契而不捨會得到報償,挑戰並非讓人聞風喪膽而會令人充滿活力,是得到學習的機會。通常這種學生將會獲得更高的學業成就,也更有可能比同齡人在事業上表現突出。
與“自我心理暗示”相關的另外一個現象,叫做“習得性無助”。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心理學家做的動物實驗表明:在反覆體驗失敗後,大多數動物會認識到它們毫無希望後,情況不再受自己控制。即使在隨後狀況出現轉機時,動物也總是保持消極被動的姿態。研究人員把這種情況叫做習得性無助。人類也會習得性無助。不過,不是所有人都會用這種方式來面對挫敗的。
在學校裡,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學生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就選擇立馬放棄,而另一些看上去資質並沒有更出色的學生則選擇繼續奮鬥和努力。這是為什麼呢?這背後的答案在於人們對失敗的不同歸因。具體來說,將較差的表現歸因於能力的缺乏,會讓人比歸因於缺乏努力遭受更大的打擊。專注於努力(而不是個人能力)能夠解決無助感的問題則助人成功。所以,家長和老師在表揚孩子的時候,可以嘗試著說“你真努力”,這會比說“你真聰明”要好,對孩子長遠的發展也更有利。因為“努力”是可以把握的,而“聰明”無法改變/同時,遇到挫折帶來的打擊也更讓人無所適從。
有的時候,他人對我們的看法也會塑造我們的行為和我們對自己的認知,而這種影響在青少年中體現的尤其明顯。在一個研究中,實驗員告訴老師們,他們教的孩子中有一部分人的智商不是很高(實際上這些孩子的智商都是差不多的)。老師們被告知了這個不準確的資訊一段時間後,這些老師以為智商不怎麼高的學生,他們的表現得就真的比另外一些學生差;而相反,如果隨機告訴老師,一部分學生是比較聰明的,這些學生在之後的表現則反過來真的會變得比較好。這是因為青少年的自我認知還沒有完全建立,所以他們對於自我的看法更多的是來自外界的反饋和評判。所以,在這個自我建立的敏感時期,外界積極的環境對於個體的信心和良好的表現就顯得尤為的重要。
2. 孤獨
2. 青春期的孤獨導致個體成年後更容易上癮。
研究發現:小鼠在青春期被剝奪社交後,它們在成年期會容易對安非他命等藥物上癮,想要戒除也更困難。這是因為孤獨會使小鼠多巴胺神經對刺激更敏感,獎勵激起強烈神經活動令小鼠們無意識地就愛上帶來獎勵的環境和行為,並難以忘懷。
青少年時期的孤獨不單可能會導致他們對安非他命、酒精等藥物的上癮,由於成癮主要作用於多巴胺獎賞迴路,從小缺少外界獎勵使人對微小的獎勵尤其敏感,所以他們也更容易出現暴食症、購物癖、性上癮、嗜賭等等成癮症狀。
參考文獻:
[1] Heather Cody Hazlett et al., Early brain development in infants at high risk for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NATURE, VOL 542, 16 FEBRUARY 2017
[2] Joseph A. Schwartz, PhD, Kevin M. Beaver, PhD, Revisiting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elevision Viewing in Adolescence and Contact With th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in Adulthood , 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 Vol 31, Issue 14, pp. 2387 - 2411
[3] Leslie R. Whitaker et al., Social Deprivation Enhances VTA Synaptic Plasticity and Drug-Induced Contextual Learning. Neuron. Volume 77, Issue 2, p335–345, 23 January 2013.
[4] Bar-Haim Y, Fox NA, Benson B, Guyer AE, Williams A, Nelson EE, Perez-Edgar K, Pine DS, Ernst M. Neural correlates of reward processing in adolescents with a history of inhibited temperament. Psychol Sci. 2009 Aug;20(8):1009-18.
[5] Mandy B. Belfort; Sheryl L. Rifas-Shiman; Ken P. Kleinman; et al Lauren B. Guthrie; David C. Bellinger; Elsie M. Taveras,; Matthew W. Gillman; Emily Oken, Infant Feeding and Childhood Cognition at Ages 3 and 7 Years Effects of Breastfeeding Duration and Exclusivity. JAMA Pediatr. 2013;167(9):836-844.
[6] Mandy B. Belfort , Breast Milk Feeding, Brain Development, and Neurocognitive Outcomes: A 7-Year Longitudinal Study in Infants Born at Less Than 30 Weeks" Gestation. The journal of Pediatrics. October 2016Volume 177, Pages 133–139.
[7] Paul Tullis , The Death of Preschool. Scientific American Mind 22, 36 - 41 (2011)
[8] Kennedy Krieger Institute. ""Could my child have autism?" Ten signs of possible autism-related delays in 6- to 12-month-old children." ScienceDaily. ScienceDaily, 26 March 2012. ,
[9] T Flatscher-Bader, Increased de novo copy number variants in the offspring of older males.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 30 August 2011.
[10] Christopher P. Morgan and Tracy L. Bale. Early Prenatal Stress Epigenetically Programs Dysmasculinization in Second-Generation Offspring via the Paternal Lineag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17 August 2011, 31 (33) 11748-11755.
[11] Evans, Angela D.; Xu, Fen; Lee, Kang. When all signs point to you: Lies told in the face of evidenc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Vol 47(1), Jan 2011, 39-49.
[12] Kaffman A1, Meaney MJ. Neurodevelopmental sequelae of postnatal maternal care in rodents: clinical and research implications of molecular insights. J Child Psychol Psychiatry. 2007 Mar-Apr;48(3-4):224-44.
[13] Christopher A. Murgatroyd,a Catherine J. Peña,b Giovanni Podda,a Eric J. Nestler,b and Benjamin C. Nephew. Early life social stress induced changes in depression and anxiety associated neural pathways which are correlated with impaired maternal care. Neuropeptides. Author manuscript; available in PMC 2016 Aug 1.
[14] Ju-Xiang Jin, Wen-Juan Hua, Xuan Jiang, Xiao-Yan Wu, Ji-Wen Yang, Guo-Peng Gao, Yun Fang, Chen-Lu Pei, Song Wang, Jie-Zheng Zhang, Li-Ming Tao and Fang-Biao Tao, Effect of outdoor activity on myopia onset and progression in school-aged children in northeast china: the sujiatun eye care study.
[15] Sylvain Moreno and Yunjo Lee .Short-term Second Language and Music Training Induces Lasting Functional Brain Changes in Early Childhood., Child Dev. 2015 Mar 27.
[16] Moreno S, Bialystok E, Barac R, Schellenberg EG, Cepeda NJ, Chau T. Short-term music training enhances verbal intelligence and executive funct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1;22:1425–1433.
[17] Guo-li Ming and Hongjun Song, Adult Neurogenesis in the Mammalian Brain: Significant Answers and Significant Questions. Neuron. 2011 May 26; 70(4): 687–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