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939111012995

    “何須孔方擾,且望傳燈路。”

    “孔方”何許人也?

    話說宋朝詩人黃庭堅在京任職的時候,給他的好友孔平仲(字毅父)寫過一首詩。

    戲呈孔毅父

    管城子無食肉相,孔方兄有絕交書

    文章功用不經世,何異絲窠綴露珠。

    校書著作頻詔除,猶能上車問何如。

    忽憶僧床同野飯,夢隨秋雁到東湖。

    這首詩一開頭就寫得很落魄。

    “這‘管城子’啊,生來就沒有富貴的命;

    “這‘孔方兄’啊,還給我寫了封絕交信。”

    那麼這“管城子”“孔方兄”是何許人也?

    其實,這是黃庭堅的一處化用。

    我們慢慢來談。

    “管城子”指的是毛筆

    毛穎者,中山人也。其先明眎,佐禹治東方土,養萬物有功,因封於卯地,死為十二神。…

    …秦始皇時,蒙將軍恬南伐楚,次中山將大獵以懼楚。召左右庶長與軍尉,以《連山》筮之,得天與人文之兆。筮者賀曰:“今日之獲,不角不牙,衣褐之徒,缺口而長鬚,八竅而趺居,獨取其髦,簡牘是資。天下其同書,秦其遂兼諸侯乎!”遂獵,圍毛氏之族,拔其豪,載穎而歸,獻俘於章臺宮,聚其族而加束縛焉。秦皇帝使恬賜之湯沐,而封諸管城,號曰管城子,日見親寵任事。

    (節選自韓愈《毛穎傳》)

    《毛穎傳》,是韓愈寫的一篇頗有意趣的散文,讀起來就是給“毛穎”寫的傳記。

    可這毛穎是誰?

    文章裡說,“其先明眎,佐禹治東方土,養萬物有功,因封於卯地,死為十二神。”

    這不…兔子嗎?!

    還真是。

    毛穎的祖先,是個兔子。

    然後文章裡還說了,“圍毛氏之族,拔其豪,載穎而歸。”

    這不…薅毛嗎?!

    還真是。

    明白了。“毛穎”,說的是是毛筆。

    “秦皇帝使恬賜之湯沐,而封諸管城,號曰管城子。”

    因此,這“管城子”,其實就是毛筆。

    (《毛穎傳》其文,可以一讀。)

    “孔方兄”指的是銅錢

    這個就比較好理解了,非常形象。

    西晉的隱士魯褒寫過一篇賦,將金錢作用於現實社會的種種世態淋漓盡致的描繪出來。

    錢之為體,有乾有坤。內則其方,外則其圓。其積如山,其流如川。動靜有時,行藏有節。市井便易,不患耗折。難朽象壽,不匱象道。故能長久,為世神寶。親愛如兄,字曰孔方。

    (節選自魯褒《錢神論》)

    這“孔方兄”,就是銅錢的別稱。現在也會看到這種用法。

    所以,黃庭堅那一聯詩,意思就是,像我這種玩弄筆桿子的,這輩子也沒什麼官運和財運了。

    好啦,孔方是什麼,我們弄明白了。

    那麼,“傳燈路”又是什麼呢?

    “傳燈”指傳授佛法

    尊者善現告尊者舍利子言,諸佛弟子凡有所說,一切皆承佛威神力。何以故?舍利子,如來為他宣說法要,與諸法常不相違。諸佛弟子依所說法,精勤修學,證法實性,由是為他有所宣說,皆與法性不相違。故佛所言,如燈傳照。

    (節選自《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佛教以燈象徵智慧,眾生因智慧而解脫,脫離黑暗,故稱教導佛法為“傳燈”。

    “傳燈路”,可以抽象理解為對“道”的求索,當然也可以進行富有畫面感和意境的具象理解。佛教的道場寺廟在佛教節日時,會舉行傳燈法會,這是弘揚佛法傳承這一概念的具象化體現。

    法會章程

    第五章:傳燈。繞寺內一週,還至原位。由居士把燈交給法師,眾法師依次再把蓮花燭燈排列為“佛光普照”四個大字以及一個“大蓮花座”,周圍點綴幾個“萬字符卍”。

    (摘自百度百科“傳燈法會”詞條)

    綜上,“何須孔方擾,且望傳燈路”的涵義就不言自明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歌詞有這麼漂亮的一個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