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獨木光影
-
2 # 攝影師阿澈
當然,穩定性,專業感。一般人其實差不多。對於很多職業的人來說你的客戶可能只覺得單反看起來專業,這個還挺重要的
-
3 # 共享發現更大世界
有優勢。
1重量優勢,手拿有重量感。
2手感舒服
3鏡頭優勢,微單鏡頭相比單反鏡頭還是少不少。
-
4 # 從耗子胖成豬
單反相機既有獨立的光學取景器,又可以透過LV模式實現電子取景。而微單相機由於閹割了反光板、五稜鏡之類的部件,只能使用電子取景。現階段,單反相機對比微單相機,最大的優勢集中體現在4個方面:
1、功耗優勢:
電子取景需要CMOS、影象處理器、螢幕實時工作,按照目前人類的技術,一臺相機在取景狀態下,功耗不低於4W。也就是說,如果一臺微單相機一直取景3~4個小時,即使一張照片不拍也會把電池的電量耗光。而單反相機的光學取景器是不需要耗電的,你開啟單反相機,取景1個星期,一個月,電池都沒啥問題。
2、電子取景重新整理率的問題:
按照公開材料,目前索尼a9的螢幕重新整理率可以達到60Hz,算是微單中的佼佼者。但大部分微單相機的電子取景器並沒有達到這個水平,所以在相機做大幅度晃動的時候,畫面卡頓的感覺非常強烈。
3、取景時滯:
單反相機觀察到的影象是實時的,而微單相機觀察的影象由於經歷了cmos光電轉換,影象處理器解碼,顯示屏顯示的步驟,相對的講,畫面是滯後的。
4、追焦優勢:
單反相機具有獨立的對焦模式,當處於光學取景器狀態下拍攝的時候,單反相機的CMOS只負責曝光成像,而對焦工作是由獨立的對焦模組完成的。
目前單反相機相對於微單相機的對焦,有兩個比較明顯的優勢:
a、目前佳能、尼康、索尼的微單相機相位對焦點都是“一字對焦點”,而單反的獨立對焦模組有“十字對焦點”、“雙十字對焦點”,應付複雜的場景對焦,優於微單。
例如下圖的這個蟲卵,由於它佔畫面的比例太小,而且水平方向的細節基本一致,微單相機就無法合焦,而交給單反相機,輕輕鬆鬆就搞定了。
b、運動跟焦更準確。
微單相機適合拍那些固定不動的“死物”,而且具有合焦精準的優勢。(單反相機的LV模式也一樣),但微單相機對於高速運動的物體,合焦效能就比單反相機差很多。這也是因為單反相機具有獨立對焦模組的功勞。
當然,單反相對於微單相機也有一些劣勢。
例如單反的光學取景器模式合焦精度就不如電子取景模式(單反需要開啟螢幕取景才能保證合焦完全精準),單反由於有反光板的存在,鏡頭的設計也有一些限制等等。
不過按照目前的情況,微單相機還是無法完全取代單反相機。例如按照最近CR網站的訊息,聲稱佳能頂級的單反相機1DXmarkIII將有可能在2019年~2020年問世。其中就有這樣的內容:“訊息人士指出,佳能公司認為目前電子取景的相機並不達到取代頂級單反相機的效能。”
-
5 # 光線攝影學院
有些人鼓吹微單是未來,也許10年後,微單也有可能是未來,但是,在今天,就好比在電動汽車和汽油汽車之間,你買哪個呢?
佳能單反5D4,雖然經常被罵,但是銷量依然高。
你可以說電動汽車這好那好,其實,電動汽車也許是幾十年之後的未來,但是,在今天,在最近幾年,電動汽車不可能是主流的了。
這個道理是一樣的了,你可以說微單啥都可以幹,但問題是,微單的價效比不行啊!
你搜索一下富士鏡頭,索尼鏡頭,按照銷量排名,你會發現什麼?
然後,你再搜尋一下佳能鏡頭,按照銷量排名,你會發現什麼呢?
好吧,我還是具體談談單反和微單的優劣吧!
具體如下:
一、單反的鏡頭豐富,價效比更高
這個確實是這樣的了。
雖然說微單的宣傳攻勢很厲害。
但是,我看,最起碼在中國市場,幾個主要的中國銷售渠道,某東,某寶,某寧,按照銷量排名,還是佳能單反第一,還是佳能鏡頭的銷量最多了。
這個說白了,價效比依然是廣大人民群眾購買照相機或者攝影鏡頭的首要考慮。
人民群眾都不傻的了。
二、手感的問題
這個怎麼說呢?我個人感覺,確實是佳能單反的手感最好了。
索尼微單的手感確實不行。
尼康單反的手感也還行,富士微單的手感其實一般。
三、操作易用性的問題
這個還是佳能操作性最簡單,最易學。
索尼的就很麻煩,富士的適合有一定基礎的人上手。
當然,這個和單反或者微單沒啥關係的了。
畢竟佳能的微單也很簡單易學。
四、長時間拍照的職業使用者,光學取景器,可能確實更友好
這個,應該說是這樣的了。
五、單張點射的抓拍成功率,還是單反更高
微單隻能依靠高速連拍來解決這個問題,但是,動不動就高速連拍,其實非常麻煩,給後期選片帶來了很大的麻煩。
能夠單張點射搞定的,幹嘛要用高速連拍呢?
六、守株待兔的抓拍,還是單反更好
微單需要經常的開機和關機。
但是,單反相機,你不需要頻繁的開機和關機。
很顯然,如果你經常需要守株待兔的拍攝,那麼,單反肯定更好。
七、快速跟蹤尋找運動目標,這個也是單反的優勢
電子取景器確實不太適合幹這個事情,效率很低,對眼睛也不太好。
八、對於大炮鏡頭來說,還是單反更適合搭配大炮鏡頭
佳能依然在最佳化升級自己的大炮鏡頭,可是索尼富士的大炮陣營依然沒有補充完成。
對於大炮鏡頭來說,應該說,單反比微單更適合的了。
九、體積和散熱的問題,如果想要散熱好,體積就不可能小巧。
微單如果要解決散熱的問題,那麼,也一樣要做的很笨重。
比如說松下GH5就是如此的了。
你真的覺得松下GH5很輕便和很小巧嗎?
十、要想專業,要想散熱好,要想手感好,要想可以搭配笨重的鏡頭使用
那麼,無論單反還是微單,機身都必須放棄輕巧。
那麼,機身的重量其實都會較為笨重的了。
十一,在攝影棚使用閃光燈拍攝
這個,還是光學取景器更好。
用電子取景器或者液晶屏,在攝影棚內的使用體驗是很差的了。
綜上所述,對於廣大人民群眾和攝影愛好者來說,價效比讓大家更願意購買單反。
對於職業攝影師來說,最起碼,對於影樓和攝影工作室來說,還是會長期堅持使用單反的了。
-
6 # 雨絲輕舞
【質疑“從耗子胖成豬”網友回答的觀點兼談無反相機的優勢】
耗子老兄面對單反相機逐漸的式微確實是心有不甘,竟然能夠漠視無反相機的半導體技術優勢及人工智慧技術的深度應用,睜著眼睛“瞎白活”一通,老兄所論述的單反相機所謂“四大優勢”在目前無反相機新科技面前,就沒一項是立得住腳的。
曾經規勸過耗子老兄對無反相機多做些功課,畢竟老兄所推崇備至的牙膏廠現在也開始在無反相機上大做文章。現在看來真是白費口舌了,想要扭轉一個人的執念真的太難了,比減肥還難!
1、耗子老兄論述單反相機第一大優勢是“功耗優勢”。
用所謂的“功耗”說事兒,確實可以忽悠相當一部分人,但無反相機與單反相機的“功耗”具備可比性嗎?現在的單反相機只是一臺半數碼半機械相機,其機械系統自然繼承了膠片單反相機不使用電源的無“功耗”特點,但它執行替代膠片感光的感測器和影象處理器等數碼元器件還是需要耗費電源的,這才有所謂“功耗”一說。無反相機拋棄了反光板鏡箱機械結構,成為完全的數碼相機,其技術核心就是用高效能感測器及高速影象處理器匹配人工智慧的深度應用,將相機的所有功能整合整合成為一個數碼電子系統,電源自然成為相機功能系統運轉的動力來源,消耗電力也就成為無反相機的自然屬性。無反相機已經成為一種消費類電子產品,在所謂的“功耗”上,無反相機與單反相機相互之間已經不具備比較的前提與條件,或者說兩者“功耗”的比較根本與所謂的“優勢”無關!數碼單反相機比膠片單反相機的功耗高,是不是膠片單反相機反而更具有優勢?按此邏輯,還可以比較電話座機(或非智慧手機)與智慧手機的功耗,智慧手機現在的電池容量愈做愈大,可一樣經不起智慧手機強大“功耗”的消耗,難不成老兄會認為電話座機(或非智慧手機)因為功耗更低就比智慧手機更具有優勢?工業革命後,人類大部分工具進化都是以增加“功耗”為代價或為條件的,按老兄的邏輯,人類的工具進化是不是走錯了方向?
其實老兄大可不必用“功耗”這種似乎有些專業的“術語”做噱頭,還不如直截了當地說目前單反相機的電池續航仍然具有一定優勢來的合乎邏輯。
2、耗子老兄論述單反相機第二個優勢是“螢幕重新整理率”。
為黑微單相機老兄真是用心良苦挖空心思費盡心機,這次又丟擲個螢幕重新整理率Hz的新說法。“按照公開材料,目前索尼a9的螢幕重新整理率可以達到60Hz,算是微單中的佼佼者。但大部分微單相機的電子取景器並沒有達到這個水平,所以在相機做大幅度晃動的時候,畫面卡頓的感覺非常強烈。”耗子老兄的這段論述,論點論據結論混亂不堪實在不知所云!
一是實在不知耗子老兄的“按照公開材料,目前索尼a9的螢幕重新整理率可以達到60Hz”出自何處?索尼官方給出的A9的電子取景器重新整理率(影象處理器輸出幀率)達到120fps,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按老兄的“公開材料”,A9的電子取景器重新整理率超過螢幕重新整理率60Hz的其餘幀數(60幀)都是無效幀數——因為重新整理率Hz定義的是螢幕重新整理的物理極限,60Hz意味著顯示屏每秒固定顯示60幅畫面,超過部份的畫面是無法顯示的!老兄“60Hz”的說法是在開國際玩笑嗎?
二是老兄斷言“大部分微單相機電子取景器”達不到60Hz的水平,所以“相機……,畫面卡頓的感覺非常強烈。”可按照老兄的“Hz”說,如果能感覺到卡頓的條件卻恰恰相反!只有微單相機螢幕重新整理率都達到60Hz,而電子取景器重新整理率偏低,如只有30fps,顯示屏畫面才會略微出現卡頓——60Hz意味著顯示屏每秒固定顯示60幅畫面,但卻只有30幅畫面可提供,將會重複使用同一張畫面——人眼對連續畫面的最高解析度不過30張/每秒,這樣的卡頓還必須具備完美視覺能力並集中注意力方能察覺。耗子老兄是不是有點弄巧成拙了?
三是常人握(端或架)相機進行拍攝,追求相機的穩定性是首要的也是必須的,而老兄卻是拍攝時使用電子取景器“做大幅度晃動”,難道這是老兄拍攝時與眾不同的秘(Ba)訣(Xi)?亦或是在說段子嗎?
3、耗子老兄又把無反相機“取景時滯”的陳芝麻爛穀子拿出來說事兒。
所謂“取景時滯”,在無反相機早期由於電子取景器畫素低處理器執行速度慢,確實存在這一問題,也就成為單反擁躉們緊抓不放當做黑化無反相機的一個抓手。可嘆耗子老兄們不長記性或選擇性失憶,數碼單反相機剛出現的時候感測器畫素低影象處理器速度慢,不是也曾有此類問題?可現在還有嗎?同樣,現在無反相機與早期相比已有云泥之別,此類問題早已名存實亡了。
“單反相機觀察到的影象是實時的,而微單相機觀察的影象由於經歷了cmos光電轉換,影象處理器解碼,顯示屏顯示的步驟,相對的講,畫面是滯後的。”這種似是而非摻沙子地論述問題是耗子老兄慣用手法!
首先,按照索尼中國官網的“公開材料”,索尼全畫幅A9、A7RⅢ,使用的是Quad-VGA OLED Tru-finder電子取景器,產品型號ECX337A,幀率120fps。其具備優異的高對比度、高色域和高幀速,而OLED的螢幕響應時間僅僅是LCD的千分之一,顯示運動畫面絕對不會有拖影現象。耗子老兄大概還認為索尼微單使用的是與單反相機一樣的LCD屏吧?!
索尼2018年還發布了全新的OLED電子取景器,產品型號ECX339A,採用世界上最高電子取景器尺寸0.5英寸規格,解析度高達1600×1200,支援240fps的高幀率,未來用於無反相機上將帶來更加震撼的畫質效果。
其次,是“過程”就必須可用時間標記,請問耗子老兄,按照索尼現在先進的背照式coms感測器及初具AI的高速影象處理器強大的運算能力,你所說的所謂“滯後”過程用時間標記出來應該是多少?那以毫秒計的時間是人眼或腦能即時感知到的嗎?
再次,耗子老兄刻意強調無反相機從影象感光至顯示有許許多多的步驟,給人一種電子影象顯示的光電轉換運算步驟繁多過程漫長的感受,藉以凸顯單反相機取景器光傳遞影象的實時顯示,真可謂是用心良苦。可這個影象顯示過程在目前高速影象處理器強大的算力面前只是幾乎無法感知的須臾,拿這種幾乎無法感知的所謂“步驟”說什麼“滯後”有意義嗎?人眨一下眼都比其“滯後”——人在觀察光學取景器時的隨便一個動作一點猶疑都比老兄所言的“滯後”更加滯後!
最後,從取景到按下快門是一張照片的拍攝過程,取景器觀察影象也只是這個過程的一部分,耗子老兄是否真想在拍攝過程中找個“滯後”的過程?單反相機倒還真有,單反相機拍照瞬間“咔嚓”的聲音(這可是能夠真實感覺到的時間標記),其來自於兩個地方:快門動作的聲音、反光板動作的聲音——快門速度有快有慢,反光板升落的速度卻是固定的,並決定著“咔嚓”時間長度,雖然它與快門的聲音混在一起,但卻是真真實實存在的!相比這“動靜”,無反相機高速處理器運算的所謂“滯後”簡直不值一提。
4、至於說到單反相機最後一個“追焦優勢”,更加凸顯了老兄對目前無反相機最新技術的無知。
現在單反相機的對焦系統相對於無反相機對焦系統的前沿技術還有優勢可言嗎?索尼剛剛釋出的半幅機A6400及A9的升級韌體,具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對焦新功能,其高速與高效能追蹤自動對焦系統與新一代BIONZ X影像處理器相結合,實現了高達0.02秒的快速對焦能力,能有效持續鎖定拍攝物件,即使對高速移動的物體也可輕鬆實現實時追蹤拍攝。其“實時跟蹤對焦”技術(官方表示是“Speed X AI”),已經具備了AI效能。在如此強悍並還在不斷技術進化的對焦系統面前,單反相機陳舊的對焦系統還有什麼優勢可言!
一,耗子老兄推崇備至的單反相機的“獨立對焦”模組,對單反相機對焦系統有著無可救藥的負面影響:相位對焦點對焦時為照顧到光學取景器的亮度,從反光板分光只能獲得少量光線(約30%)用於對焦檢測計算,以至於暗光下對焦天生比不過無反相機;對焦模組的尺寸狹小限制了對焦點的區域佈局,只能集中在取景畫面五分之一的中間部分,其餘部分沒有對焦點!!!對焦點佈局與索尼全畫幅三代機型90%以上對焦點佈局天差地別。追焦優勢?請問耗子老兄,連對焦點都沒有的大片區域如何完成自動對焦追焦?!單反相機自動對焦拍攝時經常性脫焦失焦問題是單反相機的結構性問題而不是使用問題,要不要說一個單反相機中心點對焦移動構圖計算餘弦誤差的故事(亦或是稱之為事故)?
二,對於相機連拍追焦系統來說,限制連拍的因素非常多,感測器的取樣速度、處理器的運算速度、對焦的反應速度、快取大小及儲存速度、快門速度等等都是影響連拍速度的重要因素。按照水桶效應,單反相機存在一決定性的短板,就是對焦系統的追焦能力完全受制於反光板機械結構運動的速度極限!單反相機高速連拍時反光板反覆升落會產生極大震動,因此反光板的機械結構註定不能以非常快的速度運動。佳能旗艦機1dx2最高連拍速度只能達到14張/每秒,不是連續追焦檢測運算速度不夠,而是目前佳能的反光板機械結構升落技術的物理極限只能達到14次/每秒。而索尼與之對標的機型A9,無黑屏連拍速度達到20張/每秒,並具有60幀/每秒的連續對焦檢測速度,可以保證每張連拍都能完成3次對焦檢測操作,這樣的追焦效能已經突破了單反相機連拍速度的極限,讓單反相機望塵莫及了。
三,耗子老兄吹捧的十字雙十字對焦點只與對焦精度有關與追焦速度無關。請問耗子老兄,單反相機的十字或雙十字對焦點才有幾個?佳能旗艦機1dx2的61個對焦點中只有41個具有十字對焦功能,而且完全集中在畫面中間(畫面覆蓋率大概在10-15%左右),還不支援全光圈自動對焦拍攝,這樣的十字對焦點覆蓋區域使用自動對焦拍攝時構圖尷尬不尷尬?更別提中低端單反相機那可憐兮兮的幾個十幾個對焦點了(有些連十字對焦點都沒有)。特別是拍攝高速運動物體,移動目標不處在畫面中間基本別妄想自動對上焦!是個人拿著單反相機就可以拍飛鳥?沒有頂級旗艦或速度型單反相機,沒有長期拍攝磨鍊與經驗積累,怎麼掌握得了這種拍攝技巧?菜鳥們以為所謂的“陷阱對焦”拍攝技巧從何而來?不是技巧高明,而是“陷阱”就是中間十字對焦點區域,“陷阱”之外自動對焦大機率對不上焦!如何讓快速運動的獵物落入“陷阱”就是技巧!難度之大可想而知。類似這些由單反相機機械結構缺憾被動造就的拍攝技巧,卻也浸透著老法師們的心血與汗水,併成為諄諄教誨攝影菜鳥的最佳忽悠點。也難怪老兄自我感覺良好,動不動就懟人“拍張飛鳥迎頭衝來看看”。可現在無反相機對焦系統的技術進步,打破了這些個拍攝的“被動式技巧”,大大降低了拍攝難度。
索尼入門級全畫幅A7M3的相位對焦點達到693個覆蓋取景器畫面93%,反差對焦點則超過旗艦機型A9達到了425個,畫面覆蓋面積與相位對焦點的覆蓋面積大致相當。如此眾多的對焦點在取景器(顯示屏)畫面上形成了一張密不透風的大網,在相位對焦點確保了對焦速度以外,反差對焦點也確保了對焦的精度。這樣的對焦系統又豈是耗子老兄所言“適合拍那些固定不動的死物”才具有合焦精準的優勢?不論是橫向運動還是縱向運動目標,整個取景器(顯示屏)畫面就是拍攝“陷阱”,只要目標進入取景器(顯示屏)畫面即可大機率精準鎖定對焦追蹤拍攝。索尼全畫幅入門機型這樣的對焦系統連佳能次旗艦單反相機都相形見絀,普通單反相機又如何能與之比肩?耗子老兄對單反相機的追焦效能推崇備至信心滿滿可以理解,可面對無反相機更加強大的追焦效能,難道只會學鴕鳥埋頭於沙嗎?
5、耗子老兄又在販賣所謂微單相機“閹割”單反相機的論調,可想而知老兄該是有多迷戀這種欺人自欺辱人自辱的說辭!
單反相機的反光板鏡箱機械結構是為膠片相機而誕生的完美設計,但在膠片相機數碼化的過程中,成為了數碼半導體科技階段性侷限而不得已存在的殘留物!其與現今飛速發展的半導體及人工智慧科技已經格格不入,成為被“閹割”之物也是相機進化之必然。老兄等單反擁躉們拒絕承認這一點,實際上就是拒絕承認無反相機拋棄反光板鏡箱機械結構是膠片單反相機數碼化的又一次進化,自然也不會承認單反相機藉由半導體及人工智慧新技術新科技實現完全數碼化是數碼相機技術發展的必然程序!老兄這種頗具代表性的言論稱為抱殘守缺實在是一點也不為過。
其實,許多人沒搞明白,無反相機的發展過程,就是與單反相機彼此間優勢此消彼長的過程。到目前為止,單反相機相對於無反相機的優勢已經寥寥無幾,絕不是單反擁躉們認知中僅僅體現在機身體積小重量輕(請不要對索尼“微單”的命名望文生義),這點優勢不過是無反相機技術進步的副產品。
——無反相機的最大優勢是技術進步的優勢。
無反相機拋棄了反光板鏡箱機械結構的桎梏,使得最新半導體科技與人工智慧技術在數碼相機上能夠無障礙地加快應用,使得無反相機具備了更大的效能提升空間、更易於操控使用、更符合人們觀察世界的"自然視覺邏輯"的特點。如索尼技術領先的高效能堆疊式感測器(背照式感測器的升級版)、初具AI的高速影象處理器、適配高畫素的高解析力鏡頭、更多自由設定功能的自定義按鍵、智慧化所見即所得的EVF、高速靜音電子快門、機身五軸防抖、高速AF對焦檢測系統、實時人眼AF快速追焦(動物眼睛實時追焦也指日可待)、逐漸專業化的影片拍攝、與其它電子裝置資料聯通遠端控制等等……
明眼人都可以看到,這些年高階單反相機的技術性能改進不多,即使有所改變,亮眼之處也都是數碼半導體的技術進步,中低端單反相機更多時候是在靠逐級下放高階單反相機技術性能在支撐,或是在鏡頭升級上做文章。佳能被戲稱為牙膏廠,與其說是市場營銷策略,但何嘗不是因為技術研發空間受限不得已而為之的一種尷尬?
與單反相機機械結構成為技術研發瓶頸不同的是,無反相機目前所存在的問題與短板,都是可以隨著半導體電子科技與人工智慧應用技術的進步快速得到解決,這其實也是無反相機相比單反相機重要的區別之一。
——電子取景器取代光學取景器具有拍攝效能上的優勢。
電子取景器EVF與光學取景器OVF相比就是一種顛覆性的拍攝工具,是OVF的一種智慧性進化。藉助於先進的多重光電感測器加上高速資料處理晶片技術,電子取景器的顯示功能不僅使得拍攝成像顯示高度智慧化,而且已經具備高精度解析度,細膩逼真,電子掃描重新整理率已經達到240fps,可以完全同步實時顯示相機所有拍攝資料資訊,攝影人可以使用它完成幾乎所有拍攝工作。
一是電子取景器及顯示屏可實時顯示光圈大小、快門速度、焦距、感光度、白平衡、連拍、防抖、對焦模式、直方圖、水平量規、曝光補償等靜態資訊。這些資訊顯示完整直觀便捷,遠勝於單反相機的肩屏引數顯示。
二是電子取景器及顯示屏可以實時顯示拍攝影象動態資訊——這是單反相機根本無法比擬的智慧化拍攝效能。實時顯示拍攝影象及效果的具體細節包括測光效果、景深變化、對焦精準度、曝光正確度、色彩還原度、白平衡設定狀態、明暗對比度、前後景散焦虛化程度、暗光下星芒或彌散圈的變化及效果、五軸防抖等等等等。同時還可實時顯示峰值對焦、放大對焦、移動追焦、人眼追焦等等。最重要的是,這些影象實時顯示完全可以按照拍攝者意願隨時修改即時調整,極大地提高了出片的成功率。
電子取景器相對於光學取景器最大的優勢是對相機的拍攝過程實現了智慧化顯示與控制,並由此改變了許多單反相機的傳統操控方法與拍攝技巧。
——技術進步與攝影人的利益息息相關。
無反相機的全數碼電子化讓當初高高在上操控複雜的單反相機轉變成為普通電子消費品,拉低了普羅大眾進入攝影的門檻。眾所周知,電子消費產品升級換代速度是與技術進步同步的,技術進步速度越快,其前期產品價格降低的幅度也越大,無反相機全數碼化無疑是攝影人的一大福音。
-
7 # 飯特稀的西
單反相機可以說目前和無反相機相比已無太多優勢,隨著CMOS效能的提升,使得機身已無需設定單獨的對焦和測光模組來完成拍攝,傳統的反光板+五稜鏡的結構可以說是原有CMOS效能不足,無法高效的完成對焦,測光和記錄影像的一種技術上的妥協。因此CMOS技術的進步帶來的是無反相機無論在體積,畫素,感光度,對焦速度,連拍速度等指標都具備了先天優勢,但也不是說無反相機就沒有缺點,首要的缺點就是耗電,由於取消了光學的取景結構,使得我們在拍照時,CMOS需要一直工作來傳遞實時的影像,導致耗電量增加,想要完成一天的拍攝常常需要備上好幾個塊電池,這是在我看來無反相機目前唯一的缺點。
樓主所說的微單相機,是索尼公司對無反相機的一種命名方式,如果說索尼的微單相機相比單反相機的缺點,我想說第一是相機的顯示屏在室外強光環境下可視度太低,無法準確的透過顯示屏來判斷相機的曝光是否準確,同時索尼微單的品控相比佳能等品牌的單反相機還是有一定的差距,返修率很高,如果論耐用程度目前單反相機還是很有優勢的,皮糙肉厚,堅固耐用!
回覆列表
我現在的主力機型已經是微單了,但是大部分還是轉接家裡的庫存單反鏡頭使用。
微單的一大優勢是所見即所得,可以根據取景器的效果直觀地調整曝光補償,拍出的照片基本是自己期望的曝光值。
第二個優勢是體積小,雖然轉接的鏡頭依然是單反鏡頭,但出門可以帶兩臺機身各套一個鏡頭,免去頻繁換鏡頭的麻煩,就當微單是大一點的鏡頭後蓋吧。
第三個優勢可能不算很明顯,就是對焦準確,不會出現單反的跑焦現象,手動對焦可以峰值輔助也很實用。當然單反現在相對於微單仍有著對焦速度的優勢。
微單目前的技術最大的劣勢可能是感測器光線大角度入射角成像不佳的問題。也就是說如果微單專用鏡頭後鏡片非常靠近感測器的話,影象的邊沿畫質可能會略差,當然各家可能會針對自己的鏡頭進行機內矯正,但肯定不如單反的原始影象理想。所以我現在依然大部分轉接單反鏡頭拍攝,事實上後鏡片距感測器的距離和單反是一樣的,我自己理解可能會避免畫質問題。
當然隨著技術進步,畫質問題肯定會得到解決,比如新型感測器或弧形感測器的出現。而電池的續航,快門時滯等問題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都不會成為問題。
我認為,單反的反光五稜鏡結構當初是為了取代旁軸的取景問題而出現的歷史產物。最終相機的發展(包括其它數碼產品)肯定會越來越減少機械構件,微單最終會克服現階段相對單反的劣勢而取代單反,為消費者提供體積更小,易用性更高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