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做運動的時候,膝蓋,肩關節等部位會有響聲,有沒有好的方法可以緩解?
9
回覆列表
  • 1 # 春雨裡洗過的太陽205863228

    關節彈響可以說是一種普遍的現象,很多時候,比如久坐數小時後,我們輕輕扭一下脖子或甩動一下手關節,關節都會咯咯響,但一般來說都不會痛,我們會稱之為生理性彈響。 然而,當人步入30歲以後,關節彈響很可能不止是正常的生理性彈響,更多的出現了病理性的彈響症狀。 病理性關節彈響是由於關節的損傷、疾病或結構的變異,導致關節潤滑度不夠,缺乏滑液,骨與骨之間磨擦發出的聲音。 在病理彈響中最為多見就是膝關節彈響,嚴重甚至會造成行動不便。 那麼如何緩解膝關節彈響的問題呢?可以試試下面幾種鍛鍊方式,增加肌肉力量,緩解關節壓力: ①坐位伸膝 坐在椅子上,將雙足平放在地上,然後逐漸將左(右)膝伸直,並保持直腿姿勢5—10秒鐘,再慢慢放下。雙腿交替進行,重複練習10—20次。 ②俯臥屈膝 俯臥位,雙手在頭前交叉,將頭部放在手臂上,然後將膝關節逐漸屈膝,儘量靠近臀部,並保持屈膝姿勢5—10秒鐘,再慢慢放下。兩腿交替進行。重複練習10—20次。 ③伸肌鍛鍊 仰臥位,將一側膝關節屈曲儘量貼向胸部,用雙手將大腿固定5—10秒鐘,然後逐漸伸直膝關節,兩腿交替進行。重複進行10—20次。 股四頭肌鍛鍊 俯臥位,將一側腿屈膝靠向臀部,雙手反向握住踝部(或用毛巾環繞踝部),逐漸將下肢向臀部牽拉,並保持這一姿勢5—10秒鐘,然後放下,雙腿交替進行。反覆練習10—20次。 ④保護下跪坐 扶好東西保護,用體重逐漸向下跪坐,來增大膝關節屈曲的角度。在感到明顯的疼痛之後停下來保持不動,1-2分鐘後組織適應了,疼痛就可能消失或者降低,這時候再往更大角度跪坐。 當然,僅僅透過鍛鍊是不夠的,需要補充關節軟骨需要的各種營養元素,比如氨糖和硫痠軟骨素等,才能達到內外均善,快速修復受傷關節以及軟骨,預防關節問題。 健力多專注於關節養護和調理,其氨糖產品採用氨糖、碳酸鈣、硫痠軟骨素、酪蛋白磷酸肽、骨碎補五大營養元素為原料。能夠保護關節軟骨,促進修復,幫助延緩關節老化變形,防止關節炎、風溼及骨質疏鬆,減輕關節不適。 關節年輕,才能讓人更有活力,才能談得上追求健康,希望大家都能夠保護好自己的關節,拒絕病理性骨關節彈響,做個健康有活力的人。

  • 2 # 賽普健身學院官方賬號

    首先偶爾響,沒有疼痛還是ok的,但是如果你只要做運動就響就痛,那你的關節可能處於一個關節空間減小的位置,有可能是肌腱在磨損你的關節,所以你的彈響一定要去關注,一定要去解決。

    今天說一下踝關節問題,檢查一下你的踝關節是否存在肌肉緊張,關節受限

    檢查一下這四個活動,背屈20度,蹠屈40度,內翻25度,外翻10度的靈活性

    如果你的關節活動度沒有達到,說明可能你的踝關節周圍肌肉緊張,讓你的關節間隙變小,你可以做一些泡沫軸鬆解,把你的小腿肌肉進行鬆解

    下一步做的是一些關節鬆動,當你的靈活性不足,你可以進行關節的鬆動

    如果你的足背屈受限,仰臥卡住踝關節(距骨)被動給他做足背屈

    如果你的蹠屈受限,那就進行俯臥,卡住內外踝,向下進行鬆動

    內外翻受限的話,側臥躺著,拿著跟骨,哪一個方向受限向那個方向進行鬆動

    如果這時候你的關節過鬆,那就是你的踝關節不穩的問題,你就要練習一些提踵的練習,來增加腳踝力量,大拇指踩實。

    這時候你做了踝關節的鬆動,對於膝關節也是很好的,因為膝關節的問題都是踝關節導致的,如果你的膝關節有彈響,那就滾動下外測大腿肌肉,讓你的髕骨處於一個好的位置,不要產生摩擦

    膝關節的彈響也要加強臀部外展力量

    由於文章太長,下次我會給大家回答其他關節的彈響。

  • 3 # 倩Sur

    出現“關節彈響”這樣的問題,首先要判斷是不是病理性因素造成的。

    我們的關節裡充滿了起到保護潤滑作用的液體,當我們的關節受到外力牽拉或者屈折時,關節變了形狀,可能會有一些空腔,關節裡的液體就去填滿它們,空腔像泡沫一樣“砰”的一聲就不見了——這就是關節彈響的原因。

    所以生理性的關節彈響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在你突然動起來的時候,發出的特別清脆且不連續的彈響,可能發生彈響的時候會覺得很不舒服,但是之後就感覺通暢了——這種彈響不用擔心。

    還有一種是病理性彈響,可能發生於膝關節、肩關節等,提示半月板損傷 、骨關節炎 、交叉韌帶陳舊性損傷 、髕骨關節病變或者肩關節脫位等。需要綜合病史、體徵和影像分析才能找出病因,對症下藥。因此出現非生理學彈響,請及時就醫。

  • 4 # 健康情報局

    【欄目簡介】

    【本期嘉賓】劉亮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潞河醫院關節外科、運動醫學科副主任醫師;講師。

  • 5 # 兒科醫生鮑秀蘭

    昨天有家長問我:寶寶剛出生未滿月,關節經常發出聲響,尤其是在膝蓋處關節發出聲響頻率較高,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需不需要找骨科醫生看一下?需要注意什麼?

    答:

    家長你好,小嬰兒膝關節窩淺,膝關節內有半月板的結構,是關節內的兩片軟骨墊,起到穩定關節和緩衝壓力的作用,半月板周圍有韌帶組織限制著活動,當膝關節做屈伸活動時,半月板會在關節裡快速的滑動,以適應關節位置的改變。由於小嬰兒的韌帶較薄弱、鬆弛,半月板活動度很大,在膝關節的關節面上滑動程度到了一定的程度,導致出現“彈響聲”。隨著年齡增大,韌帶變得厚實,膝關節結構逐漸改建,這種關節彈響聲就消失了。

    另外有少部分的孩子,由於半月板的形狀異常,邊緣厚實,中央凹陷,更接近於圓環狀,所以稱為“盤狀半月板”,這種情況下,更容易出現關節彈響。診斷可透過關節核磁共振確診,若真是明確“盤狀半月板”,一般也不影響兒童行走,正常的活動,只是長大後,如果進行踢足球等劇烈運動時,需要小心,否則,容易損傷半月板。

    所以,大多數情況下,寶寶膝關節有彈響聲,不要擔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歌手2019》第六期中,哪個歌手的表現讓你驚豔?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