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rogerzjq
-
2 # 王燁讀書
個人觀點認為,這世界上所有的物質,只要是物質,他就有力,也皆有害。
只是利大還是害大,沒有任何的一個物質,只有你沒有海,也沒有任何的一個物質,只有害沒有利,就連面板也如此。
還說那句話,中國的文化是陰陽文化,一陰一陽之謂道。
難道水就可以例外嗎?再說,一天我們可以不吃飯沒有問題,但是一天不喝水誰能受得了?
所以我們應該理解為上善若水,上善若空氣。
因為水和空氣一樣重要。
因為老天給了我們這樣的一個物質,它一定是利於生命立於萬物的,他基本上是百麗,當然也有遺憾。
因為當它咆哮的時候,我們稱它為洪水猛獸。
可是他就像道德經裡說的,它從來都不會選擇,這個地方富饒我就給它灌溉,這個地方貧瘠我就不去了。
當然,這也是用了一種擬人的手法。
來表示不像我們人辨別所有的事情,都來先辨別一個是非美醜,長得漂亮的人,我們就願意幫助他,長得醜的人,我們就不願意和他交朋友,一切都是以貌取人。
所以任何的事如果你使勁的較真,一定要掰開了,揉碎了這些事兒啊,就沒法聊了,打破砂鍋問到底。
我們還是堅持這個觀點,上善若水。@王燁藝述匯
-
3 # 馬振廷1
老子講的很清楚,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治水害變水利,是治理好的意思。不信掉進沉水裡不會遊泳不淹死嗎,學會遊泳就能遊出來淹不死了吧。學會遊泳就是治。
治理不好呢?老子曰,攻堅莫之能比。可摧毀一切萬物化為泥漿。如山洪暴發。
-
4 # NN梅泠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例如:光明與黑暗,生與死,好與壞,陰與陽,苦與甜,硬與軟,勝與負,高與低,短與長,熱與冷,父與子,男與女……都是相對而言的。需辨證地看待。失去一個方面,另一方面就不存在。//事物的兩個方面雖然有等量存在的時候,但更多的時間是不等量存在。它們彼此是在矛盾中鬥爭著,互相消長。當一方處於將亡、其量處於極小值時,而對立的一方則處於極大值。道教的陰陽消長″太極圖"很形象地揭示了這種世界的客觀規律。//我們看待事物、包括看待人 ,應該把握大方向,把握總體。不能把一個人的缺點無限放大,而否定一個人。也不能把一個人的優點看得比天大、絕對神聖、沒有任何缺點!看待事物 也如此,要一分為二辨證地看待。但有一個大原則:要把握住整體的認識!好與壞、黑與白、惡與善…不能是一半對一半,等量齊觀!把水看成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這雖然符合"一分為二"的辨證法,但忽視了對事物整體認識的大原則!忽視了對事物主流與分流的區別!水作為一種自然物,具有它自身的理化性質:無色、無味、無臭、無毒。它是最簡單的氫氧化合物。在標準大氣壓下:冰點0℃,沸點100℃。水作為一種自然物,根本沒有思想、沒有性格,認為"水"有"好與壞" ,是荒謬的!在自然界中,水總體而論,對人類是有益的!沒有水,地球上就沒有生靈!更說不上有人類!至於洪災之類,不能說是水的過錯,那是大自然的現象!從宏觀角度看待大自然中大暴雨所造成的大洪災,那應該說是一種能量釋放!讓大氣層、氣溫、氣壓、降雨量…獲得調整、從而達到新的平衡!而河流湖泊等汙染也得一次盪滌、河道的泥沙積塞等也獲得一次大自然的疏通…從而達到一次自然環境的整頓和新的平衝!這無疑對於地球、和生活在的地球上的動植物,包括人類,是一次"大鴻福"!儘管可能有很多人不幸喪生,但對於地球上幾十億人口卻是微不足道的。自從盤古開天地,一次次的大洪災從來都不會給人類帶來毀滅性的災難,而是給人類來新生`繁榮和智慧!//我們學習化學,明白水的分子式是HzO,無色無味無毒。呈現三態:固態、液態、氣態。我們日常所說的水,是液態的水!它是世界上一切生靈之源,地球如果沒有水,就沒有一切生靈!包括一切動物植物、也包括我們人類。水並不是靜止的,它處於不停的運動中!以三態的形式在大自然中變化和迴圈。它甚至在我們體內、在動植物體內中也參與各種新陳代謝活動、以及生命活動!//至於人類利用水、讓水為人類服務,那就更是益處多多了:我們可以從水中獲得氧氣和氫氣,供給工業、化工、醫療…多領域的應用。我們可以利用水的性質㓡作"水槍、水刀″用於特殊的切割和打孔。我們更多地用水力發電、用水灌溉田野……等等。可以說,水對人類的益處十分廣泛,包羅永珍。//"上善若水”出自中國兩千多年前的老子《道德經》。那是一本飲譽全球的哲學書。據說目前《道德經》的印刷量超過《聖經》。所謂哲學是關於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方法論的一門科學。是在各門科學知識的基礎上形成的。具有高度概括性`抽象性、反思性、普遍性的特點。老子在這本不足六千字的古代經典著作中,並不是狀寫具體的水,而是高度概括地攝取水的某些典型性 特徵,來表達他的哲學思想。讓人能更易感悟和領會他的哲學概念,從而讓人從中汲取智慧、付諸於自已的實踐和行動。//水災之類純屬於自然現象,根本與"水"的特點、特徵 是兩碼事,不能混為一談!而且,作為哲學理論也沒必要對的水多種特點丶多種特徵全部羅列、面面俱到!只要抓住其中兩三點突出的、典型的、易見的特點就足夠闡述他的哲理了!//“上善若水"出自該書笫八章。很簡潔,僅有幾句: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老子在這段論述中,教導人們:要做一位品質幾近完美的、高尚高貴的人,就要具有水一樣的優秀特徵:像水一樣有益於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身處於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宜看作是命運安排的一種"修煉",那就更容易於"得道"。人應該像水一樣隨遇而安。順其自然,擇善居之。胸懷應寬闊淵博而寧靜。待人善良仁慈,說話格守誠信。為政善於以法治理、有條不紊、國泰民安。處事善於發揮其才能。行動善於掌握時機。正因為具有"水益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的優秀品質,所以一生坦然、開朗無憂。老子在此段論述中僅摘取水的兩三個典型特質而己,就把他的哲學觀點比喻得很透徹了。
-
5 # 魏東雙
好、壞只是人為的標準。水本身沒有好壞。
上善若水,是勸誡人最好的是和萬物,利萬物,不妄爭,不妄為。
-
6 # 溫故抱一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好就好在她能讓我們更好地認受“上善若水”的說法。
當我們表揚一個人的時候,是否這個人就沒有缺點?同理,當我們批評一個人的時候,是否這個人就沒有的優點?顯然不是。
其二,凡事都有兩面,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荀子卻說,人之初,性本惡。絕緣相反的觀點,純粹是為了敘述觀點的需要。
其三,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不是靜態的陰陽兩面,先賢們總結出來的“二八定律”也正好說明這點。
列舉一些生活中的“二八定律”:20%的人在問題中找答案 80%的人在答案中找問題;20%的人放眼長遠 80%的在乎眼前;20%的人把握機會 80%的人錯失機會,舉不勝舉。
從這三個方面,去想“水有好與壞兩個特性,為什麼我們僅僅提”上善若水“,興許會茅塞頓開。水優點正如二八定律一樣,優點居多,其二,出於觀點敘述的需要,自然會省略缺點。
-
7 # 丘家一奇
世間事物,相與相成而又相生相剋!
從古至今人們崇尚水的品德,恩澤萬物!滋潤萬物!洗滌萬物的情操而不求回報!迖到博愛眾生的靈魂昇華!追求自然萬物相融,而忘我的境界!這種相融思維高度是天人合一的體現!
水滿則溢,人滿則驕!任何事物都具兩面性!古人與現今,人們都在追求完美!所以提倡【上善若水】而忽略水的另一面。。。。。。。。。。
回覆列表
謝邀,上善若水,是相對於中善若火,下善若土來說的,因此這裡說的水我理解是褒義,就像那連綿春雨,潤物細無聲,默默的滋潤著大地,這是善的最高境界。通俗點說,比如我們平時做好事不留名,不求回報,並且取得了好的效果,甚至於是給人一個好的戰略規劃,使得多年以後對方才恍然感知你的好。上善往往是需要大智慧,高情商的。中善若火,一般都是看得見的,比如以前那些土財主開倉放糧,等等,當然做好事你自己到底圖個啥,只有自己知道,我們常說的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都是做好事,但層次不一樣,你每天送人魚吃,用不了多久,你就會名聲在外,但是教人打漁,就不一定了。至於下善若土,做事不靈活,好心辦壞事,想做好事,但效果不好,甚至於好心辦壞事,所以為什麼說上善是需要智慧,高情商,靈活的,在五行裡,對水的屬性,也是這個描述。本人表達能力不佳,胡言亂語,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