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崑崙139100429
-
2 # 武林獨步
詩言志,歌詠情!詩就是意境,就是思想!《離騷》是詩之絕唱,《風雅頌》是詩之靈魂!
假如你沒有思想上的鋒芒
再美的顏值也只是個皮囊
知音不在千杯酒
熟讀《離騷》自知詩!
讀史可以明鑑,知古可以鑑今,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以詩經《風雅頌》作情懷高山仰止
不愧於人,不畏於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
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一部血淚史,盛滿黎民淚。
-
3 # 64917912525
不喜歡格律詩,喜歡打油詩。只要順口押韻,一看就懂,就是詩,有的所謂“詩人”,寫的新詩也好,自由詩也好,不讓人懂,簡直就是垃圾,人們不會認同。
-
4 # 國病
我個人認為是這樣的。
詩歌無非兩個特點,一個是押韻,一個是以情感表達為主。廣義上只要押韻和情感表達為主這兩個特點有了,就是詩歌了。
寫文章有兩類模式,一類是我這種說理性的文章。這種論理模式與抒情模式所調動的思維機制是不同的。一個人也很難在這兩種模式間自由切換。理性模式和感性模式,你傾向於一頭,那另一頭就不容易被調動。
其實我也喜歡寫點帶著飽滿情感的文字,而且情感表達更容易共鳴。不像論理文字,對讀者的知識基礎要求很高。情感即藝術,那是直擊心靈的東西。讀者只需要被動接受就可以了。但是由於需要理論的方面太多,所以也就偏向於此了。情感模式一定是美文模式,從中還能鍛鍊自己的文采,不像我的都是乾巴巴的文字。所以我強烈建議大家,都去試著寫一點那樣的文字。去感受詩歌的魅力。寫好確實是很難,但寫出來能看並不是很困難。就是文字押韻加情感表達嘛。最簡單的押韻就是重複,《詩經》裡重複句非常多,就是為了押韻。比如之子于歸,宜其室家。之子于歸,宜其家人。重複就能押上韻,可見不難。
寫詩歌最怕的是鸚鵡學舌,比如學著古人的狀態去描述風光、花鳥蟲魚、雨滴之類。那就錯了,因為古人的生活是那樣的,沒有那麼多內容,他們對那些自然事物瞭如指掌。你一個現代人,生活在嘈雜的都市裡,也去描寫那些東西,但你沒有新鮮的感受,就只能是邯鄲學步了。就好像畫國畫的還是畫古人的那種生活狀態,那就是典型的鸚鵡了。生活環境都變了,你需要去表達你生活中體會到的東西,而不是表達從古人文化裡體會的東西。所以我是不建議寫律詩和絕句的,最好就是散文詩。它對文字精煉的要求度不是很高,而且自由。其實寫好了會更有力量。還可以不把它當作詩,當作歌詞也行啊。那些嘻哈愛好者有一個方面是很好的,就是鍛鍊了自己寫詩歌的能力。寫著寫著就會越來越成熟了。
每個人都需要有有一個參與藝術的方式,因為藝術是直擊心靈的東西。經過藝術薰陶和體育磨練的人都會有脫胎換骨的提升。這與知識多少無關,而是一種內在氣質的塑造。往大了說,它就是佛教所說的無我之後的佛。內心本我就是那個東西。人是兩個意識中樞的,支配情感的就是另外那一個了。當一段音樂響起,你立刻感受到了律動,感受到了情感的揮發。那你就是這方面提升了,聽到好聽的歌曲那是一種莫大的享受,而且它沒有貧富界線,童叟無欺。
大多數人可能沒有很好地受到音樂、繪畫的薰陶。那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參與詩歌寫作。嘻哈愛好者寫的東西是不是就很好,肯定不是。但他們嘗試了,必然會有質的進步。
好吧,就這樣吧。
-
5 # 常青樹郭家升
什麼是詩?詩就是人與人、人與事、人與物、人與景與其心靈的碰撞,擦出美麗的火花。借物喻人,見景生情,有感而發。有意境之美,自然之美,和諧之美,堪稱為詩。
我認為詩的靈魂就是思想性。詩一定要具備表情達意的特點。
總之詩必須具備以下特點:
①語言精工華美 ②韻律之美
⑤和諧之美 ⑥創意之美
⑨思想之美 ⑩達意之美
-
6 # 田明茂
在此分享一下我對詩的膚淺認識:
斷斷續續地看書,我認識到,詩的確是在勞動過程中,人們為了舒發胸臆和情感而產生的。在結繩記事時期,人們在勞動過程中那“吭唷”、“吭唷”聲就是詩。在北魏時期,有一首處於萌芽時期的邊塞詩:祁連山,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首詩完全是一種寫實,末作任何文字的渲染,直寫意景。起初的詩,都是民歌一類的,後來宮庭的樂官將這些民間的作品,配上音樂,用來在宮中給皇帝演奏,亦稱樂府詩。樂府詩從漢魏至隋唐有一個發展、演化的過程。漢代樂府大都入樂。
詩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它的思想和藝術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都閃耀著永不泯滅的光芒。
詩經按音樂不同,分為《風》、《雅》、《頌》,在其《大雅》中,幾乎全是祭祀的樂歌。而它的精華部分則是《國風》。不少作品是當時人們口頭創作,它真實描繪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反映了人民反對壓迫和剝削,追求自由、幸福、理想生活的願望和要求。它的表現手法都是賦、比、興。其中比、興是中國歌謠的藝術特點,也可說是以甲事物類比乙事物,從而讓人產生聯想,賦予了詩歌的生動活力。可以說,情感是詩的直接表現物件,是詩的靈魂。想象是詩的翅膀,沒有想象,詩的感情也不能得到很好的表現。
詩根據押韻,一般分為有韻詩和無韻詩。根據語言格式,可分為格律詩和自由詩。根據表達內容可分為抒情和敘事。有的詩兼有散文特點,還可叫做散文詩。我記得小學時學過著名的前蘇聯作家高爾基的《海燕》,就是一首氣排長空的優秀的散文詩。而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所寫的駢麗文《藤王閣序》,彷彿也有點散文詩的味道。
古體詩按詩句字數可分為四言、五言、七言、雜言。古詩押韻比較自由,一是用韻較寬,可用本韻,也可用鄰韻。二,形式多樣,可押平韻,也可押仄韻。三,可句句押韻,也可隔句押韻。漢魏六朝古詩,不講平仄。唐以後的古體詩,受近體詩格律的影響,平仄上便有了講究。古體詩由民歌發展而來,語言接近口語,形式比較自由,表現方法多樣,也不乏名篇佳作。
近體詩,是唐代出現的新詩體。近體詩分律詩和絕句兩種。絕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簡稱五絕,七言的簡稱七絕。律詩一般每首八句,超過八句的則稱為長律或排律。
近體詩以格律嚴密而得名,(1)限字句。一般每首八句,五律每句五字,共40個字:七律每句七字,共56個字。每兩句組一聯,共分四聯,每聯有專門名稱,一、二句為首聯:三、四句為頷聯:五、六句為頸聯:七、八句為尾聯。
(2)定韻腳。 每首詩偶句句末必須押韻,通常押平聲韻,只可押同韻部的字,只許一韻到底,不能中間換韻,也不能用相同的韻字押韻,否則叫重韻。一、三、五可不管,二、四、六必押。
(3)調平仄。 詩句中每個字都要按平仄聲相間的原則處理。
一,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二,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七律詩也有兩種基本的平仄格式(略)
(4)講對仗 首尾兩聯可對可不對,中間兩聯出句和對句必須形成對仗。對仗的形式有工對和寬對兩種。工對要求詞性和意義嚴格對偶,如“向月穿針易,臨風整線難”。寬對只要求詞性相近,意義大體相對,如“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還有句中對,上四字和下三字相對,如“青山簇簇水茫茫”。還有上聯出句和下聯出句,上聯對句和下聯對句的隔句對,比如“縹緲巫山女,歸來七八年: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絃”。等。還有排律,按照一般律詩的格式加以鋪排延長而成,故稱排律或叫長律。
唐以後的詩講求聲律、對仗成一時風氣,於是絕句逐漸走向律化而成為近體詩的一種。如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是完全按照律詩平仄和押韻的規則,前聯和後聯對仗展開的。
當然詩以言志,而不能無病呻吟,“文須有益於天下”,言志為詩之本,觀民風為詩之用,白居易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不能缺乏真實的思想感情和現實的社會內容。比如初唐四傑的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他們雖還沒有完全擺脫堆砌詞藻的詩風,但是開始來寫城市和邊塞的生活,對唐代詩歌的發展有一定貢獻。而盛唐的浪漫主義詩人王翰、王之渙、王昌齡等,他們更善於用簡單的絕句表達複雜的感情。他們的邊塞詩即寫出了徵人思婦的抑鬱情懷,又充滿著樂觀豪放的精神。
詩是言志抒情的藝術,重在表達情致,展示意境,使讀者涵詠體味,感同身受。但有時也會“言不及意”,詩就是要把這種“言不盡意”化為“心頭無限意,盡在不言中”的抒情技巧,這種技巧就是通常所說的含蓄。詩的含蓄美,在某種意義上正是一種不言之美。李煜的《相見歡》曾描述道:“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悟桐庭院所深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從而更加襯托出詩人無言之痛:感方寸已亂,隱憂益深,而為他人無法理解。其格調哀怨悽婉、清新雋永,令人回味無窮。
杜甫有一絕句,“遲日江山麗,春風花鳥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初看上去杜甫純然寫景,未露絲毫情意。然而,細細品來,“上兩句見兩間莫非生意,下兩句見萬物莫不適性”,其中寓有詩人的一片“真樂”。即所謂“融情於景物之中,託思於風雲之表”。無怪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也”。情與景,是詩歌的創作的兩個要素,“景乃詩之媒,,情乃詩之胚”,“孤不自成,兩不相背,情景交融,於是美妙的詩歌意境便產生了。
詩人對色彩的敏感不亞於畫家,詩歌雖不能象繪畫那樣直觀的再現色彩,卻可以透過語言的描寫喚起讀者相應的聯想和情緒體驗。色彩的組合,給詩歌帶來濃郁的畫意和鮮明的節奏。“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黃、翠、白、青四種顏色,點綴得錯落有致:而且由點到線,向著無限的空間廷伸,畫面由靜到動,富有鮮明的立體節奏感。詩人最喜用鮮明的對比色,來增加感情色彩的濃度。白居易回憶江南之美,說“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楊萬里讚美西湖荷花的姿色風韻,說“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些詩句都是用鮮明的對比色,使畫面十分絢麗,詩人的情感也表現得明朗而熱烈,彷彿可以使人觸控,增強了詩歌意境的感染力。
所以寫詩就是要練字酌句,而不是信手拈來,也不能是堆砌辭藻,而要言之有物,有情,引導和啟發人們的想象,從而引起與詩人在情感上的共鳴。
-
7 # 大峰上雨
說什麼是詩,應當從頭說起,那就是什麼是詩歌?根據我的獨家研究與分析,我認為人類的詩歌起源都非常早,就因為詩歌的韻律(押韻)可使人的大腦增加記憶(因為我發現人的大腦對相同性有特殊記憶;文字押韻就是文字發音具有相同性了);詩歌的最大特點就是文字押韻,而韻實質就是大腦停留時間延長,便於記載傳承,所以我敢說(全世界都算上):詩歌是人類最早的記憶形式,是人類沒有文字年代的韻律傳承!是人類情感的寫真過程。再簡單的說明:早期的詩歌就是人們生活中有特點事件的大腦記憶,最後再透過文字流傳到今天。這是我獨家創新說明,全世界還沒有這樣下定義的!屬於我的重大發現!這裡我強調詩歌的最大特點是發音的相同性,也就是中國古人講的押韻,因為只有韻律才能使你記憶清楚;換句話說,你對一段文字可能記憶模糊,但是一首歌你會唱了,歌詞你一定能記住就是這個道理。換句話說:人們透過一種韻律趨同的形式,或者說是歌唱,使這種特殊現象在沒有文字年代達到文化傳承的目的了!這是最原始的詩歌。後來,人們對那種特殊的、具有韻律的文字說明有了情感,於是在文字出現以後,這種形式繼續保留;久而久之,詩歌分離,歌賦分離,最後就形成今天的詩。說到這裡,詩歌與歌賦有關係,能說清楚,還要從頭說起。現在我給大家詳細的說說什麼是“歌賦”?什麼是詩詞?
由於我創作詩詞的同時,另一種帶有韻律的文體產生了?我想都沒有想;那一定是古人的歌賦文體!於是我定名為《短歌賦》。
現在我回過頭一看古人的賦?真讓我說中了,那樣帶有韻律的文體果然就是古人的賦,今天就此問題,我細說說。
古人的東西很多我們都不知道,也沒有時間過多的學習參考,但是根據自己的認知過程可驗證,它們一定是相通的;就是說你對一種事物的瞭解程度達到一定的高度,最後一定走到一起了。就是古人歌賦我沒有過多的研究,但是根據我掌握的詩歌寫作程度,我一定也具備了古人歌賦的寫作能力,所以也一定知道古人歌賦的內涵。
歌賦簡單的說是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歌,就是說這東西古人是唱出來的,另一部分是賦,這個賦一定是專指富有韻律的文體,也就是古人特指那些比較押韻的“說明文”為賦。由於文體講究發音講究韻律到一定程度,你自然而然就有了歌賦的寫作過程了;我就是透過大量的詩詞寫作,有一天突然的靈感自然寫作,就出現一種不詩不詞的東西,於是我果斷定名為歌賦;因為我知道我的詩詞寫作能力很強的,這種情況下的寫作不可能是別的東西,一定是與詩歌有關,那不是詩體也不是詞體就一定是歌賦了!因為中國古人文體帶有韻律的只有詩詞歌賦是不是?換句話說,中國古人的詩詞歌賦都是源自於社會生活呀!
下面就我所知道的所掌握的,我給歌賦下個新定義吧;因為網上的歌賦是指兩部分,定義不是很通俗易懂,也很亂。我今天合一。
歌賦簡單通俗的說就是能唱能說的說明文。規範的歌賦定義是:歌賦是文字講究韻律的說明文。與詩詞不同的是,歌賦更強調敘事說明,也不必詩詞的固定格式,但是立意、說明、對比、總結四部表述過程應當有。
下面我再給詩詞下定義:詩詞是節奏感固定很強的文字韻律。與歌賦相比較,詩詞更強調文字的韻律美,當然詩詞韻律的組合產生是人的情感外露;或者說詩詞是人的情感與文字韻律的結合美,是文字的高階表達過程。
歌賦具有韻律的同時,還必須具備幾個特徵;既然歌賦是說明文,那能說明事物本質的四個過程也必須具備,否則不是完整的歌賦。這四個過程是:立意過程(主題思想);說明過程(展開敘述);對比過程(對比認識);總結過程(回顧統一)。就是說人類大腦對外界客觀事物認識過程必須經歷這四個完整的認知過程。歌賦是說明文,也一定具備這些過程。
我對古人的賦瞭解不是很大,透過網上大概瞭解,發現杜牧的《阿房宮賦》完全具備以上條件,說明中國古人的文字表達已經上升到文字韻律的高階表述階段了!而且非常早?如果單從音律韻律表現事物的完整過程看,中國古人透過賦表達事物認知過程,比西方人透過交響樂表達事物認知過程要早的多?就是說中國古人用文字音樂(韻律)表述自然界的認知過程要早於西方人七八百年以上呀!這我只是根據杜牧的《阿房宮賦》說的;如果有比《阿房宮賦》還早的四部完整韻律說明文(賦),說明中國古人更早於西方人了!因為西方人的交響樂是15世紀才出現的,當時的表現手法還不是完整的四部樂章,說明開始也不完善對不對?也就是說如果單從韻律的角度說問題,那中國早在春秋戰國時就有歌賦的存在了。
最後我再說說蘇東坡的《赤壁賦》,由於時間問題,我現在只是簡單的看了看,發現網上的《赤壁賦》都是五個大自然段?再仔細一看,發現明顯的錯誤;因為《赤壁賦》的第一第二大自然段其實就是一個大自然段,不知道誰給分段錯誤?成了五個大自然段?換句話說:蘇東坡的《赤壁賦》也是完整的四部文字韻律表述過程,所以說《赤壁賦》也是完全科學的韻律說明文!畢竟蘇東坡在宋朝,要晚於杜牧是不是?就蘇東坡對詩詞及韻律的掌握能力看,他的賦不可能落後。
-
8 # 吐槽癖
以前很崇拜詩人,後來才知道,只要你把句子都分段就是詩,突然有了自信。而且打字方便不用標點,總結一下:詩就是回車鍵
-
9 # 姚月文814
詩是最初的文學形式,是社會生活實踐中,人的情感激動難抑,迸發出來的產物,是人們美好的精神食糧。
詩集中反映社會現實。屈原的《涉江》、《離騷》,深刻揭露了楚王的昏庸無能,荒淫無道;鞭撻了奸侫當道的腐朽政治;抒發了憂國憂民者的憤懣之情。劉幫的《大風歌》則反映了一代群王初統天下的志得意滿;反映了求賢若渴,安幫治國的博大胸懷。杜甫的《春望》反映了戰亂中人們痛苦的生活。
詩追求韻律之美。中國最的詩歌選集《詩經》,就體現出人們對韻律美的追求: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佳賓,鼓瑟吹笙;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關關睢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等韻律悠美的名句,膾炙人口。大唐盛世,詩的發展登峰造極,詩的韻律之美體現得更加充分。宋人劉淵依據唐人用韻情況,把漢字劃分為106個韻部,作為律詩用韻。新中國從語言發展現狀出發,為獲得最大的詩詞效果,制定了《21世紀中華詩詞發展綱要》,中華詩詞編輯部整理出了《中華新韻(十四韻)簡編》,為詩的繼承和發展拓寬了道路。上述反映了韻律之美的重要性,從古至今人們對韻律之美孜孜不倦的追求。沒有韻律的文學形式是散文,沒有韻律就不是詩。
詩追求情感和聯想。李白見到廬山瀑布,即聯想到天河,劉作出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驚世名篇。屈原的《涉江》情感澎湃,蕩人心懷;聯想豐富,令人讚歎。李寄的《王貴與李香香》採用比興修辭手法,豐富的聯想貫穿全篇。生動、形象牽人心魄,感人至深。
詩追求高度概招、凝鍊。王昌齡的《出塞》高度概括,跨躍三個朝代,含概無數場血戰。反映了戰亂給人們帶來的災難;渴望名將臨世,百姓安生。詩歌創作中,遣詞造句必須精雕細琢。用好一字牽動全篇。賈島作詩,用詞嚴謹,推敲的故事成為百世美談。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一詩中,綠字的運用成了練字典範。
詩與歌舞密切相聯。古代文人雅士,飲酒會友,吟詩作賦,由藝人譜曲,歌妓演唱。酒到酣時雅興起,詩人也會隨之"舞弄清影“。在現代舞臺上,詩、歌、舞密切相聯,已成為一種時髦的表演形式。
-
10 # 宋國士
詩是所有文學體裁的母源,她雜糅了記敘,抒情,議論等等!
詩言情,雖然其它體裁也有言情,但詩歌的靈魂是情,情是串連珠璣的絲線,沒有情的詩作使人感到無味至極。
詩言志,雖然有人說有純情的詩作,我覺得不對,作者在言志的同時也表達了情,所以詩要有“志趣”,志與趣是連體的姐妹,誰也離不開誰!劉邦的《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表達了一代偉人安邦治國的意志,但是也表達了想衣錦還鄉的情感。
詩主美,不論古代的現代的優秀詩作,都是以美服人,她可以美到讓人窒息!她的美體現在意境的打造,出神入化,這種美高於字詞的意思,是一種氣,一種軟酥的流質,一種穿透力,像庖丁的刃口,行走在魂魄骨肉之間。
詩主上口,不拗牙,讀時朗朗上口,或如駕小舟於微波間,或如附身於花露清風上,或如摩挲在絲綢中,意欲止步觀瞻,卻生生的停不住,有一滑到底之痛快。
詩主短小精幹,當然有長詩存世,但短小精悍讓人易記易背,容易在讀者心中紮根開花。
詩主自由,不要過多的設立條條框框,古詩詞在當今社會的式微就是例證。
我想用這幾個標準去寫詩詞,評判詩詞,教授詩詞,肯定能促進詩歌發展,也讓大家接受這樣的作品就是我們苦苦糾纏的關於什麼是好詩的爭論,也統一詩的定義,拋磚之辭,望朋友指正。
-
11 # 漢子詩人
詩是靈魂產物;
詩是天饋之靈;
詩是地育之物;
詩是情感噴射;
詩是熱血沸騰;
詩是情煉而成;
詩是詩人真情;
詩是天地之嘆;
詩是江海之湧;
詩是應如其人;
詩是應有個性;
…………………………
-
12 # 潘光祥123
我讀書不多,老師又沒教過這些,這個的不懂,個人認為就是把親身經歷和耳聞目睹的事物用文字表達出來,通順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又能易讀易記,這樣的文字就叫做詩。
-
13 # 江湖浪子風情豪客
雜文論壇:舉例說明什麼是現代時尚精美中國好詩詞《念奴嬌》(理想放飛,精靈候鳥)展鴻鵠志,九天曉、四海歡歌候鳥。圓夢中華,新跨越、境界壯觀奇妙。亮相平臺,龍盤虎踞,共筑陽關道。環球趨暖,諸君真愛祈禱。福祉描繪蘭圖,執著求索,快遞傳捷報。赤子應邀,擔大任、創業光鮮公告。唱響家國,臨危授命,傲骨揚眉笑。風光完美,滿園花卉春早!!
-
14 # 滄海一聲笑1825512756
符合規律,運用平仄,掌握對仗,並且押韻,有意境,措詞大方,語音優美,結合實際的詩,堪稱好詩,做到上面幾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15 # 他山之石5457
《詩大序》中說:詩是心中志向的所在,發言而成為詩。見到外物、情景變化,心中受到感動,故而形成詩。
詩與歌又並稱,以琅琅上口與抑揚頓挫成為中國古典文化中最為人所津津樂道、愛不釋手者。而古典詩詞中所蘊含的這個民族傳承千年的文化基因、家國情懷,又賦予了詩歌歷久彌新的生命力。
總之,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有著三千年傳承不衰的詩韻,即便是工業化、資訊化高度發達的今天,詩、詞仍然是澆灌著我們心靈,讓我們心靈不死的一劑最好的古方良藥!
-
16 # 晨聖
所謂詩,我理解的就是,詩是集情、志、感、韻、藝等諸多因素為一體的綜合體。即是表達情趣精神,表達志願,感懷世事萬物,並且還有音韻規律的和非常文字藝朮的語言表達。
回覆列表
概括而論:詩是形象思維,用象以言志,借物以喻人;宏納宇宙,細入心底;激人奮進,感人肺府。言簡而意闊,是最美的語言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