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話新語

    這個命題本身就帶有辯證色彩,就像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一樣,所以他們二人說的都沒錯。

    孟子認為人人都有惻隱之心,是對他人的一種同情和不忍之心。仁的萌芽即是惻隱之心,做人的最起碼原則也是仁,為人要有恭敬之心,待人接物都要“以禮存心”、“以禮敬人”,對待別人要心存仁義,也希望別人對待自己能夠心存仁義之心荀子的性惡論是針對孟子的性善論所提出的,他從人的物質慾望和心理要求出發,論證了“人之性惡”的道理。為了改變人性之惡,他一方面注重強調後天的教育和環境的影響,主張“求賢師”、“擇良友”,通過後天的教化來使人去惡從善;另一方面則強調政治的作用,提出了“立君上之勢以臨之,明禮義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罰以禁之”的政治主張。所以,他們的觀點本身就沒有孰對孰錯之說,而是在他們二者之間存在著什麼樣的條件。因為,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向自己的對立面轉化。

  • 2 # 董海發

    孟子的人之初性本善與荀子的人之初性本惡,爭論了兩千多年,我認為不管是人之初性本善,還是人之初性本惡都是錯誤的,因為只有經過後天教育、教化、感化,人的本質才是善的,如果缺乏教育、教化、感化,人的本質就是惡的!

    人之初,是白板,

    有家教,性本善;

    缺家教,性本惡;

    子不教、父母過;

    子成人、父母能;

    子成龍、師長功;

    子成犬、眾人譴;

    子成狼、吃爹孃;

    子成虎、害政府;

    子犯罪、父母淚;

    人之初,是白板。小孩子趨利避害、趨樂避苦的為己、利己、愛己的自我保護行為,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一種本能、本性、天性,既也不是惡,也不是善,更不是所謂原罪。善和惡都是人類後天成長過程中所形成的社會屬性和價值判斷。善和惡都是相對他人而言,跟為己、利己、愛己沒什麼關係。人的善念、惡念都是因事因物因景因情而生的思想觀念、價值判斷,是由外界事物引發的,並不是心底固有的,更不是從孃胎裡帶來的。

    善惡是社會的價值判斷,比如說”食色,性也”,就是說食慾和性慾都是人的本能、本性、天性,食是為了生存發展,性是為了繁衍後代。這都是為了滿足自我慾望的正常行為。人的正常慾望並不存在善惡的問題,但為了食慾而搶劫別人,為了性慾而強姦她人,就有善惡了。總之,人沒有先天遺傳的善惡基因,但有後天形成的善惡觀念,所以,才需要用聖人的經典文化、做人文化、道德文化教育人、教化人、感化人,必要時還需要法律強制人。只有把人的道德自覺、道德自律、道德自治和國家的法律強制、法律他律、法律他治有機結合、內外融合、德法配合,才能使人養成抑惡揚善、嫉惡如仇、為人向善的思想品德。聖人云:“所謂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祿隨之,眾邪遠之,神靈衛之”。

    實際上,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兩個“自我”:一個是高尚的“我”像天使一樣善良,一個是卑下的“我”像魔鬼一樣殘忍。心靈深處的這兩個“自我”隨時隨地都在進行著思想鬥爭、道德較量、行為糾結;如果高尚的的“我”佔了上風,那麼我們就會升起高尚的行為,成為天使般的孝子、善人、好人、君子。反之,如果卑下的“我”佔了上風,那麼我們就會表現出卑下的舉動,成為魔鬼般的逆子、惡人、壞人、小人。

    所以,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相互對立、相互打架、相互轉化的八大矛盾:

    仁愛與殘忍;

    善良與邪惡;

    大公與自私;

    天下與狹隘;

    理性與狂妄;

    好德與好色;

    大方與吝嗇;

    熱情與無情。

    如果一個人仁愛、善良、大公、天下、理性、好德、大方、熱情的美德佔上風,就是一個孝悌親人、正己化人、推己及人、泛愛他人的孝子、善人、好人、君子乃至聖人;

    如果一個人殘忍、邪惡、自私、狹隘、狂妄、好色、吝嗇、無情的劣跡佔上風,就是一個忤逆親人、邪己害人、損人利己、禍害他人的逆子、惡人、壞人、小人甚至罪人。

    綜上所述,人的本性是善惡混合體,人的本質要麼是抑惡揚善的孝子、善人、好人、君子乃至聖人;要麼是抑善揚惡的逆子、惡人、壞人、小人甚至罪人!所以,沒有天生的善人,也沒有天生的惡人,一個人面對利益、利害、誘惑總是徘徊在善惡之間,善惡僅僅是一念之差。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我們之所以說,“衝動是魔鬼”,就是因為衝動泯滅了人的善念,激活了人的惡念;我們之所以說:“冷靜是天使”,就是因為冷靜抑制了惡念,釋放了善念。聖人云:“夫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其有曾行惡事,後自改悔,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久久必獲吉慶,所謂轉禍為福也。”

    任何人都是人性與獸性,天使與魔鬼,偉大與渺小,善良與邪惡,羊與狼的矛盾組合體。這就是中華文化抑惡揚善的辯證思維、一元思維。正因為人是二重性的矛盾組合體,儒家文化提出“獨善其身、兼濟天下”的偉大思想,也就是說,只有透過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五個環節的道德修養“獨善其身”,才能使人仁愛、善良、大公、天下、理性、好德、大方、熱情的美德一面佔上風,把人殘忍、邪惡、自私、狹隘、狂妄、好色、吝嗇、無情的劣跡一面抑制或者消滅在萌芽狀態,從而實現“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兩大大奮鬥目標,即齊家的人生第一目標、最低目標與治國平天下的人生第二目標、最高目標。

    西方基督教文化認為:人之初、性本惡。

    第一、上帝創造了天地萬物並且是獨一無二的,信徒必須服從;

    第二、人一生下來就有罪無法擺脫,此生就是為了贖罪;

    第三,積德行善就會進入天堂,作惡多端就會下地獄;

    第四,基督徒一輩子的任務就是剋制自己的慾望,拒絕物質慾望,忍受盤剝,逆來順受。

    因此,西方文化認為:好人就是信仰上帝,懺悔罪過,積德行善的天使,壞人就是不信上帝,相信異端邪說,惡貫滿盈的魔鬼。這就是西方文化非此即彼的機械思維、二元思維,這就是西方文化不得人心的根本原因。因為西方人認為,信奉上帝的人就是好人,就是純粹的天使,不信上帝的人就是壞人,就是純粹的魔鬼,從而為西方列強消滅所謂邪惡國家、危險國家、恐怖國家找到了合法性藉口,創造了侵略性理論,提供了強盜式邏輯!

  • 3 # 無知先生

    他們說得都對!

    就我看來,每個人生下來就存在兩種本性:

    一種叫動物本能,也叫獸性,也就是荀子所認為的性本惡;

    另一種叫超越本能,也叫神性,也就是孔孟所認為的性本善。

    而人性就是獸性與神性的混合體。

    從動物本能來看,人生下來就是自私自利,為自己考慮,也就是為什麼一些孩子拿到了玩具就不願鬆手,因為孩子的觀念很簡單,那個玩具就是屬於他自己玩的。

    我們人總是能偷懶就偷懶,吃到好吃的總想多吃,週末能賴床就賴床,能貪小便宜的就貪小便宜,這些都是動物本能。

    從神性(儒家稱德性)層面看,每個人心底的最深處必然有那個光明的神性存在!

    那個存在,孔子稱之為“仁”,曾子稱之為“明德”,孟子給具體為“四端之心”。

    《孟子·公孫丑》: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凡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人之始然,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在後世的明朝,儒家出了一個聖人王陽明。他把這個光明的本性稱之為“良知”。

    據說他在廬陵擔任縣令時,抓到了一個罪惡滔天的大盜。這個大盜自認為自己絕對不存在任何“良知”。王陽明親自審問他,讓大盜把外衣脫了,大盜脫了外衣。過了一會,王陽明又讓盜賊把內衣也脫了。大盜仍然照做了。又過了一會,王陽明又讓大盜把內褲也脫了,一絲不掛。大盜這回一點都不“豪爽”了,堅決不同意。於是王陽明說:“你連死都不怕,還在乎一條內褲嗎?看來你還是有廉恥之心的,還是有良知的呀!”

    也就是說,任何人心中必定有這個“光明性”的存在!

    而這在佛家稱之為“佛性”。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開悟覺醒後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唯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啥意思呢?釋迦牟尼說:一切眾生都具備佛性(如來智慧德相),都能夠因為這個佛性的存在而成佛!但為什麼眾生還是眾生呢?因為眾生都在妄想中,都在執著中,所以不能成佛。只要眾生不妄想不執著,就可以立地成佛!

  • 4 # 佈施哥

    都對,都不對。

    一個是樂觀的觀點一個是消極的觀點。樂觀的認為,人生下來的時候是善良的,長大了之所以變了,是因為社會影響的,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請問,社會是人組成的,如果人都是善良的,那麼是誰影響了人變得不善了呢?

    消極的觀點是認為,人生下來就是惡的,人都是自私的,為了自己的利益征戰殺伐勾心鬥角,即使幫助別人,為社會做出貢獻,也是為了自己的某種需求。這論點也是站不住腳的,因為世上還是好人多,這是公認的一句話,的的確確有不少為國為民鞠躬盡瘁的英雄,有不少甘心做孺子牛的平民百姓,點點滴滴都在為社會做出貢獻。

    所以說,人之初,不善不惡,既有善也有惡才符合事實。人本身就是善惡雜陳善惡參半的動物。

  • 5 # 使用者5865742559

    看站在什麼角度看問題,如果站在文明的立場來說,肯定是人之初,性本善,幾千年來都是如此。

    但是如果站在現實中,人之初,性本餓,這句才是對的,因為每個人生下來就是有慾望的,只是透過教育讓這些慾望得到壓制,法律就是用來壓制人性的,如果沒有法律,你可以想象一下這社會是怎麼樣的。人性在一些極端的環境就可以看出來,每個人都知道人性是可怕的。

    佛家從古到今的戒律就講的很清楚,哪一條不是為了遏制人性。

    如果人性本善我們何必一代教一代的說人的本性是善良的,這根本不需要強行灌輸?2000多年前在戰國時期,那時候百家爭鳴,就連當時提出人之初性本善的孟子,在一場百家爭辯的會場上被荀子對的牙口無言。這些都是有史可查的。

    只是社會的文明需要的的人之初,性本善。所以歷盡千年的洗滌,大家都認為人之初,性本善就是人性。

  • 6 # 徜徉文海

    孟子所說,人性本善,並沒有強調說人性善是與生俱來的。可以解釋為人心向善,就像高處的水會自發的向地處流一樣,只要引導的正確就會平安流入大海。因此主張教育上引導人心向善,注重道德修養的自覺性。

    荀子所說,人性本惡,並沒有確切的說人一定是天性就惡,而是存在惡的一面。強調後天教育對人性的影響。

    總得來說二者相輔相成,各有千秋。但荀子的說法更主動一點,強調後天培養的主動性,人性需要雕刻。

  • 7 # 不想見人

    性本善論和性本惡論是兩種理論,沒有絕對的對錯,只是你更傾向於相信哪種而已。生而為人,從呱呱墜地到懵懵懂懂,再到不惑之年,這一個成長的過程即為不斷填充自己的過程,那麼最初的出生就是一張紙,但是這張紙是純白的還是純黑的,就是我們這裡談到的本善和本惡,而在上面填充的線條和色彩,就是我們後天不斷獲得的認知和價值觀,不管是哪一種都有其合理的解釋,不過就我個人而言,我更支援性本惡。

    就我個人而言,我更傾向於人性本惡,在後天的學習和生活的過程中才逐步瞭解、學習並且獲得了善,明辨善惡之後才一心向善。

    第一,人類是本惡的,那麼獨立人也是。

    人的存在於世界的本質是生存,生下來活下去,那麼活下去是人的本能。從達爾文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人類能存活在地球上,並且成為地球上的生命主宰者,是打敗了多少生物之後才換來的,人類的本質都是性本惡的,那麼到一個獨立的人,你可以降臨到這個世界,也是經過你本能,打敗了無數的“兄弟”,才有機會出生,從出生就是一個帶著“兇手”的隱藏屬性,那麼人就本惡了。

    第二,從嬰兒降臨,在沒有經過學習和被教育之前,所有的行為支撐都是出於本能,所有的行為目的都是“滿足我”。

    我要吃奶,我要糖,我要玩具,這就是小孩自私的屬性。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和不斷學習的過程,才逐漸的學會與人為善,學會無私。

    第三,如果說人性本善,那麼這個社會一定是一個理想社會,在如此美好的“桃花源”,人人怡然自得,為何會產生惡呢?

    基於這一點,我認為人性本惡,人在嚮往和追求一個更美好的世界的時候,認識和獲得了善,認為善可以讓社會更美好,善才能推動社會進步,就逐漸用善去取代心中的惡。但是惡無法被完全替代,因為人性本惡,“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在利益的驅使下,惡被不斷的隱藏和暴露,不會根除。

    第四,我個人認為與惡相比,善事一個更加高階的“個性”。

    惡的本質是利己和本能,而善的本質是利他和道德。惡不需要學習,與生俱來,而做到善是需要不斷的自我學習和提升,這是一個不斷完善和向善的過程,需要足夠的認知和道德境界,所以人性本惡。

  • 8 # 人人人有

    人在初生時,大腦尚未發育完全,整個人就好比是白紙一張,自我意識尚處於混沌狀態,是沒有任何善惡觀念的,有的只是原始的動物本能——也就是肚子餓了就想吃東西、感到不舒服了就會哭這類純粹是為了滿足生理需求的本能反應。善和惡的念頭,那都是人在後天才慢慢習來的。

    當然,也可以認為動物本能是惡的,因為動物性本來就是趨利避害、自私自利的,所以經常會為滿足自己私慾而做出傷害其它事物的行為。比如虎狼吃人,蟲鼠禍害莊稼,在人類看來,這些動物確實稱得上是惡,但客觀說來,這些都只不過是動物們遵循著本能所做出的無意識行為,這和我們人類那些有著明確意識的善惡念頭是不一樣的。

    人在初生之時,就如同動物一樣,所有的行為都是受本能所驅使,對於他們來說,是無意識的。隨著他們大腦逐漸發育完善,並受了大人以及其它外界的影響,逐漸形成自我意識,他們的行為才會真正地由他們的意識來掌控,並開始在大腦中出現善和惡的觀念。如果他們的自我意識是向善的,那麼他就能主動地抑制身上那些可能會傷害他人的動物性,從而成為一個善良的人。如果他的自我意識是向惡的、或者是意志薄弱的,那麼他就可能會放縱甚至主動釋放自己身上那些自私自利、傷害他人的動物性,最終發展成一個惡人。

    孟子大概是看到初生的嬰兒心靈上潔白無暇,行動上人畜無害,所有惡人都是在後天才慢慢養成的,所以才覺得人性本善。而荀子大概是看到了人天生有著自私自利的動物性,所有惡行都是從這動物性上發展而來的,所以才會覺得人性本惡。其實,他們都沒有說錯,只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而已,如果非要拿這來爭個你對我錯,就是咬文嚼字了。

  • 9 # 小名大弟

    首先孟子根本沒有提出“人之初性本善”,荀子也沒說過“人之初性本惡”。孟子主要哲學思想是他的“性善論”,與荀子的“性惡論”相對。“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出自《三字經》,釋:人在剛出生是,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是相近。但隨著環境的不同變化和影響,每個人的習性就會產生差異。

    孟子在《告子上》寫到:“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從仁義禮智等方面說明“人性本善”。

    荀子的“性惡論”是人的自然本性:“飢爾欲飽,寒爾欲暖,勞爾欲休”等等方面和立場來闡述與論證“性惡論”。

    梁啟超認為“性善論”是強調了教育的可能性,荀子的“性惡論”強調了教育的必要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觀點,我們只能透過前賢文字看出他們的觀點,理解他們表達意義,學習他們對人生、人性感悟。最後你可能會知道自己更親近哪一種

  • 10 # 斷劍寫春秋

    1、開宗明義:個人以為,孟子與荀子的“性善論”和“性惡論”是“殊途同歸”的,也就是說,孟子和荀子說的都對!

    2、孟子的“性善論”,其實是在說“人之性善也,如水之就下也。水無有不下,人無有不善。”

    也就是說,論人之本心,就如水之本性,向善、向下都是“自然”的。

    當然,有惡人會做惡事,但不是人的本性“惡”,而是環境、條件發生了變化。比如“堰塞湖”,其中的水就越積越高,威脅也就越來越大。

    3、荀子的“性惡論”,其實是站在另一個角度說“人性有惡”。

    也就是說“人”有成為“惡人”而做“惡事”的可能,所以需要嚴加防範,透過“自律修身”來避免,從而“向善”。

    4、總而言之,孟子的“性善論”是說人要依從本心,向善而為。荀子的“性惡論”是說人有惡的可能,要防範、避免,從而向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書法入筆都有哪些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