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平棘墨者
-
2 # 山村的鼕鼕
三國時期,臥龍鳳雛齊名,然所擅長領域卻不同。諸葛亮擅長國家戰略方針制定和內政,而龐統擅長軍事謀略。
第一:諸葛亮和龐統的格局不同,諸葛亮所謀是天下,而龐統所謀是某一戰爭的勝利。在氣場上龐統要比諸葛亮弱上一些。
第二:諸葛亮出山時的排場以及出山後的權利要遠遠高於龐統。劉備三顧茅廬,放得諸葛亮出山,剛出山就被劉備拜為軍師,(諸葛亮這個軍師掌握全國軍政大權)。而龐統是憑藉一封介紹信主動找到劉備要求做官的,只得到一個縣令的官職,後經諸葛亮引薦,才得拜為軍師,如果沒有諸葛亮,龐統也就是一個縣令。
第三:諸葛亮的出身要遠遠高於龐統,諸葛亮出身士族,家族勢力遍及荊州權貴,而龐統卻是庶民。漢朝當時沒有科舉,是靠舉孝廉來做官的,要是和平年代,龐統連官都做不是,要想出世為官,只能投身世族門閥。
第四:諸葛亮要比龐統帥,雖然不願承認,但無論古今過去未來,樣貌確實是一項評判人的基本因素。諸葛亮羽扇綸巾,龐統腰插酒壺,一副邋遢樣,給人的第一印象肯定要比諸葛亮差。
第五:龐統英年早逝,所留功績為後人所憶者,只不過是向曹操獻假計,鐵鎖連船,致使曹操赤壁之戰一敗塗地,而諸葛亮空城計、七擒孟獲、六伐中原、輔助後主劉禪,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一個人能否功成名就,除了能力和勤奮,還需要天時。所謂七分靠謀略,三分天註定!成功不易,且行且珍惜!
-
3 # 老程論三國
龐統
(179年-214年),字士元,號鳳雛,漢時荊州襄陽(治今湖北襄陽)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重要謀士,與諸葛亮同拜為軍師中郎將。
與劉備一同入川,於劉備與劉璋決裂之際,獻上上中下三條計策,劉備用其中計。進圍雒縣時,龐統率眾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年僅三十六歲,追賜統為關內侯,諡曰靖侯。後來龐統所葬之處遂名為落鳳坡。
俗話說:“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按理說,這二人皆有治國安邦之才,那為什麼鳳雛的名氣沒有臥龍大呢?筆者對此進行了詳細分析,得出了以下兩個原因:
一.龐統英年早逝根據史料記載:公元214年,劉備讓諸葛亮、趙雲、張飛等人率領軍隊攻打白帝、江陽和江州三城,等到諸葛亮等人出發後,劉備打算率軍包圍雒城。
龐統為了早點建功立業,龐統請命跟隨劉備一同出征。
然而在攻克雒城時,鳳雛不幸身中流箭而亡,時年36歲。還有一種說法是:劉備為了表示對龐統的器重,特地將自己的的盧馬給予龐統,保其安全,然而龐統卻因此被曹軍誤認為是劉備,將其射殺。
劉備得知鳳雛身亡後,悲痛萬分,他將龐統葬在了落鳳坡,並立墓碑為紀念。
二.諸葛亮光芒太盛諸葛亮從未出山時便制定了三分天下,跨有荊益的戰略方針。
跟隨劉備後,更是使劉備如魚得水,有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之功,
輔佐劉備成為一方霸主,而龐統加入劉備時,諸葛亮已經成為蜀漢重臣,地位穩固。而新加入的龐統自然想要表現自己,證明自己並非浪得虛名,可惜卻因為急攻心切而慘遭暗算,一代人才未展露才華便隕於落鳳坡。後來諸葛亮更是勞苦功高,深得民心,龐統的名字都少有人提起,更別提有名氣了。
-
4 # 煮酒君
《三國演義 》中水鏡先生司馬徽有言:“臥龍鳳雛二者得一,可安天下。”
歷史上,司馬徽並沒有說過這句話,史料中的原話是“儒生俗士其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有伏龍鳳雛。”
《三國演義》作為演義題材類小說,有許多與歷史不合的地方,例如諸葛亮沒有借東風或演空城計;龐統沒有獻連環計、也沒死於落鳳坡;張飛沒有戰馬超;黃蓋沒有用苦肉計......儘管有許多虛構的情節,《三國演義》仍不失其經典,它在歷史的夾縫中作文章,興之所至,甚至達到了以假亂真的境界。
陳壽在《三國志·蜀書龐統法正傳》中評價龐統:“龐統雅好人流,經學思謀,於時荊、楚謂之高俊。”在當時的環境中,龐統的名氣並不小於諸葛亮,甚至被龐德公譽為“南州士之冠冕”,宣告早聞於諸葛亮,然而後世中,諸葛亮的風頭和名氣卻遠遠超過龐統,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壽命長短。龐統英年早逝,只活了三十六個年頭,而諸葛亮五十四歲去世,雖然也不算長壽,卻比龐統多活了十八年。
在這十八年裡,天下三分,諸葛亮身兼重任,鞏固了蜀國的地位,做出了許多不俗的成績,正是這些成績,使後來諸葛亮的名聲蓋過了龐統。
而正處於事業上升期的龐統,才華還未來得及施展,卻英年早逝。
龐統的上任主公周瑜,也只活了三十六歲,然而有赤壁之戰這樣的事蹟,名聲卻也大於龐統。
2.後人的傳頌。西晉陳壽所著的《三國志》中,諸葛亮的篇幅也多於龐統,蜀書部分中《諸葛亮傳第五》是單獨的一傳,記述了諸葛亮及其後代的事蹟。而龐統的傳記則是在《龐統法正傳第七》,和法正合為一傳。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形象也遠高於龐統,演義中龐統才略雖然與諸葛亮相當,卻是其貌不揚,其實歷史上並沒有關於龐統外貌的具體描述。
詩聖杜甫也在其詩中多次提到了諸葛亮,“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等膾炙人口的詩歌,更是為諸葛亮的形象和影響加分不少。
再者,諸葛亮去世後,後主劉禪在沔陽為其立廟,如今的武侯祠香火鼎盛,遊客如織,諸葛亮也名氣日盛了。
3.自我宣傳正所謂“德之不彰,其行不遠”(換種說法,美德不自我宣傳,是難以聲名遠播的),一個人聲名的傳播,不止在於他人宣傳,更在於自我的宣傳。
《三國志》中諸葛亮是“每自比於管仲、樂毅”,龐統則是“少時樸鈍,未有識者”,諸葛亮寫有《出師表》已傳世,在後世中廣為傳頌,更是增加了其名氣。
-
5 # Callme不韋
看過《三國演義》的都知道這麼一句話:“臥龍鳳雛,二人得其一,便可安天下”。由此可見臥龍諸葛亮和鳳雛龐統二人都有平天下之才。那麼這兩個人到底誰更厲害?劉備到底更喜歡、信任誰?這個問題好多三國迷都疑問過,那麼我們來一起比較一下二人。
首先我們來看看這兩個人的樣貌;
諸葛亮向來是羽扇綸巾,一副帥小夥的裝扮;而龐統呢?龐統長得太醜了,是三國中唯一和張松並列的醜人。醜到魯肅把龐統推薦給孫權的時候,孫權不高興,醜到龐統第一次見劉備的時候,劉備也不高興,因為知道龐統和諸葛亮齊名,才安排了一個縣長的官。
再看二人是怎麼成為劉備的軍師的;
劉備屯兵新野的時候,聽到司馬徽說“臥龍鳳雛,二人得其一,便可安天下”,再加上徐庶回馬薦諸葛,於是劉備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諸葛亮更是隆中對,三分天下完美的向劉備證明了自己的才幹!
再說龐統,諸葛亮氣死周瑜後,對劉備說:我去江東弔孝,順路挖幾個人才回來,果然順路把龐統挖來了,而且讓龐統先回來見劉備,結果由於劉備嫌他醜,讓他去當縣長去了。後來劉備終於知道龐統有才了,諸葛亮也來了,龐統這才成為副軍師。
再次我們看看兩個人的性格:
諸葛亮和龐統都是世間少有的人才,所以都很傲氣,但諸葛亮的傲氣總是掩埋在冷靜之下,所以諸葛亮總是不怒而威,大事盡在掌控之中。再看龐統,龐統太傲,傲到狂,咱就說一個例子,涪關大勝之後的勞軍宴上,劉備越喝越高興,就跟龐統說:“今天咱們喝酒慶功,是多麼高興的一件事啊!”龐統說:攻打別國,有什麼可高興的?打贏了別人就高興的軍隊,不是仁德的軍隊!“劉備一聽不高興了:“武王伐紂打贏了大家都高興,難道那不是仁德的軍隊嗎?你這話不再理,你喝多了,先回去歇著吧."劉備很少發火,而且向來以仁德著稱,你個軍師竟然當面說主公不仁德,你到底有多狂?更狂的是龐統的確聽話走了,但是是大笑而走!
最後再說心胸;
諸葛亮親自把龐統挖給劉備,心胸可見一斑;
龐統確在暗地裡一直在和諸葛亮較勁,先是見劉備的時候,諸葛亮的那封推薦信就是不拿出來,為什麼,龐統鐵定心裡想:“諸葛亮和我齊名,那諸葛亮的推薦信,我多沒面子啊!”再說龐統是怎麼死的?進攻之前,諸葛亮明明來信說“我算過卦了,很不吉利,主將帥有大難!”劉備就說晚會打,我先去找諸葛亮商量商量,龐統不幹了:“我也會算卦,災難已經過去了,打吧,必須打!”所以打了,他也就死了。龐統的死有多方面原因,但是他只要把諸葛亮的話聽進去,就不會這麼早就死了!
所以縱然二人才能相當,但是從相貌、性格,心胸上,諸葛亮都勝龐統一籌,我認為劉備喜歡諸葛亮應該比龐統多一些!
-
6 # 駱駝文化娛樂
應該說倆人的才能是差不多的。但因為龐統沒有宣傳自己,沒有大咖為他做包裝宣傳!就像現在的商品一樣,沒有投放廣告吧!
-
7 # 孫小慢
三國名將謀士輩出,水鏡先生司馬徽一句“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讓龐統與諸葛亮兩人名聲大振世人皆知。
所有人潛意識裡總感覺龐統比諸葛亮差好多,什麼原因促使我們有這樣的感覺呢?
看三國志記載,足以見得在主公劉備心理的重量
三國志 龐統傳:先主領荊州,統以從事守耒陽令,在縣不治,免官。三國志 諸葛亮傳:先主解之曰:“孤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出場方式
諸葛亮是劉備三顧茅廬求得當軍師,龐統是自薦而且不被重視得一耒陽縣令。
性格差異
諸葛亮一生謹慎,智慮深遠,且未雨綢繆,重視長遠發展。無論是帶兵打仗,還是治理內政,從來都是謀求萬全之策,講究萬無一失。不到萬不得已,從不弄險。
龐統則恰恰相反,性格張揚,傲慢自負,且心胸偏狹。更為嚴重的是意氣用事,尤喜爭一時之短長。
情商方面的差距
兩則小故事看龐統的情商
1. 龐統跟隨劉備打北方的張魯和劉璋,在打了勝仗的慶功宴上眾人都很高興,劉備也心情很好勸大家一定要喝盡性。這時龐統喝多發話了:“主公,你這有點不對味呀,你向來以仁義標榜自己,今日打自家兄弟卻如此開心,莫非以往的仁義都是假的?”劉備被弄一個大紅臉,他立即覺察自己說錯了話:裝了那麼久,居然被自己人揭穿了!最終宴會不歡而散。2. 周瑜死後,諸葛亮到江東弔喪。原本欲殺他為周瑜祭奠的江東群臣被諸葛亮的真情打動,眾人紛紛上前安慰諸葛亮節哀順變。當諸葛亮剛要走出周瑜的府邸卻迎面遇到了龐統,龐統上來就說:“好呀,你個諸葛亮,害死了周瑜,居然還敢來弔孝?我看你這是貓哭耗子假慈悲,咱們都是千年的狐狸,裝什麼聊齋?龐統外貌醜陋,有些傲氣,情商偏低。立功心切,操之過急了,運氣也差些,最終英年早逝,平生才華,未得施展,可惜可嘆!
-
8 # 歷史如是說
司馬微所言:“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臥龍鳳雛出於此處,司馬微是二人的老師,這樣的大能人看認識不大可能出錯的。我覺得看起來臥龍比鳳雛強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中國排名的潛意識
既然老師將臥龍放之前,而鳳雛居於其後,其次人中之龍,當然較之於鳳看起來會比較強一點,這就是心理暗示。
二,《三國演義》的影響
在四大名著的《三國演義》中明顯的是將諸葛亮神化,可以說無論是孝直,子初,郭奉孝都無法與之匹敵,大量的篇幅描寫,感覺有點諸葛亮的個人傳記一樣,主角和配角當然不可以相比。常年受到三國演義的薰陶導致我們對諸葛亮極其崇拜,對於鳳雛我們瞭解得較少,這樣就導致我們根據事情來判斷兩個人的厲害程度時有失偏頗。
三,臥龍諸葛亮從劉備一文不值的時候跟隨,戰績赫赫,聯吳抗曹,火燒藤甲兵,數次北伐,時時刻刻都有諸葛亮的錦囊妙計,而鳳雛就單純的死於落鳳坡,給了劉備一個可以討伐西川的藉口。
四,兩個人的性格,鳳雛本人比較自負,往往還沒有顯現出什麼才能的時候就已經誇下其口,受到孫權的冷落又自視清高,與值相比的諸葛亮本人就比較謙遜,較為討人喜歡,擅長於陰謀,容易讓人喜歡會會為人處世。
-
9 # 嘉嘉1240
【三國演義】裡水鏡先生司馬徽說過這麼一句話: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這說明了在眾人眼裡鳳雛龐統的才能不在諸葛亮之下,然而臥龍諸葛亮能讓劉備三顧茅廬,終生用為軍事,而鳳雛龐統毛遂自薦卻不得不從縣官做起,窮其一生也沒真正受到過重用,最終慘死落鳳坡。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齊名的兩人會有如此大的差距呢?
其實從能力方面兩人是不差的,正是龐統的巧施連環計,才使得孫劉聯手火燒赤壁能有這麼大的勝利;龐士元在投靠劉備期間,因為劉備不知此人正是大名鼎鼎的鳳雛,故只給他封了一個耒陽縣令的小官,龐統上任後每天只是喝酒,一百多天不理政務。恰巧張飛來到此地視察,他聽說龐統如此後十分來氣,就想懲罰龐統,結果龐統命人將一百天以來的案宗一起奉上,只見龐統手裡寫寫畫畫,不消半天光景竟將三個多月的事務全部審完。張飛大驚,覺得龐統“非百里之才”便將情況告訴了劉備,劉備這才重新正視龐統,並委以重任。因此從才智方面比較,龐統和諸葛亮並不相差,那他們究竟差在哪裡呢?
小編以為龐統龐士元在三個方面和諸葛亮有差距,正是這三個方面導致了他不可能受到劉備的重用。那麼是哪三個方面呢?首先就是顏值方面,眾所周知,諸葛亮在三國中是頂級的大帥哥,不管是老版三國中的唐國強還是新三國中陸毅版,莫不是顏值出眾的帥哥,而對於之下龐統粗眉毛,黑臉短鬍鬚,鼻孔外翻,是個典型的醜男。你不要以為只有現在人們才會如此看重相貌,其實古代也不列外,姣好的面容可以給人好的印象,尤其是帝王身邊更是如此。
如果說相貌是天生的無法改變,也不會對今後作為有太大的影響,那接下來龐統和諸葛亮相差的兩個方面可就致命了。古代投靠君主救如同現今的招聘,有時自我營銷很重要,在這方面龐士元就比諸葛亮差得遠。諸葛亮躬耕於隆陽時,自比管仲樂毅,使得周圍百姓都知道有這麼一號人物,這在社會輿論中就佔據了先機;此外他使用“飢渴營銷”的方式讓劉備三顧茅廬,正所謂難以得到的才會懂得珍惜,因此在諸葛亮一番“隆中對”後劉備請求他出山,就這樣諸葛亮閃亮登場了。
龐統此前也曾去尋求明君,一開始他先是到江東孫權那裡求職,當孫權問他“治何經典”時,龐統說自己沒有流派可以隨機應變,一下子孫權就煩了:這人口氣大的嚇人呀!於是便問龐統知不知道江東有個叫周瑜周公瑾的,他十三歲就官拜水軍都督,是個了不起的人才。意思就是你牛什麼?周瑜厲害吧?我們江東不是沒有能人!哪知龐統並不買賬,隨即便奚落了周瑜一通說周瑜氣度狹小,雖然打過一些勝仗,但是打的敗仗也一籮筐。這下子徹底惹火了孫權:敢說我江東無人?來人,把這個狂徒給寡人趕出去!就這樣龐統的第一次求職經歷以失敗告終。
最後就是情商方面的差距。諸葛亮雖然在劉備請他出山時一直端著架子,但是真見到劉備,諸葛亮是捧劉備的,甚至是拍劉備馬屁的,所謂“千穿萬穿馬屁不穿”,試問這樣的人領導又怎麼會不喜歡呢?而龐統呢?他卻每每揭露劉備的短處,搞得劉備很難堪也很不高興。龐統跟隨劉備打北方的張魯和劉璋,在打了勝仗的慶功宴上眾人都很高興,劉備也心情很好勸大家一定要喝盡性。這時龐統喝多發話了:“主公,你這有點不對味呀,你向來以仁義標榜自己,今日打自家兄弟卻如此開心,莫非以往的仁義都是假的?”劉備被弄一個大紅臉,他立即覺察自己說錯了話:裝了那麼久,居然被自己人揭穿了!最終宴會不歡而散。
還有一次,周瑜死後,諸葛亮到江東弔喪。原本欲殺他為周瑜祭奠的江東群臣被諸葛亮的真情打動,眾人紛紛上前安慰諸葛亮節哀順變。當諸葛亮剛要走出周瑜的府邸卻迎面遇到了龐統,龐統上來就說:“好呀,你個諸葛亮,害死了周瑜,居然還敢來弔孝?我看你這是貓哭耗子假慈悲,咱們都是千年的狐狸,裝什麼聊齋?面對龐統直白的揭穿,諸葛亮大為不悅:怎麼哪都有你?當時諸葛亮的處境可以說是十分危險的,結果龐統一上來就無所顧忌的點破一切,萬一江東群臣覺察一切追殺回來諸葛亮就難逃一死了,難怪他對龐統如此氣氛,不得不說龐統的情商真是太低了,這恐怕也是他不能受到重用的原因吧!
-
10 # 金全有
諸葛亮和龐統在三國演義裡是齊名的。但為何龐統卻總覺得不如諸葛亮呢?
二是龐統長相醜陋,不為人喜,當劉備第一次見到龐統時,見其相貌就心中不樂,加之龐統不施君臣之禮,比較傲慢,因而劉備並未重用他。而反觀諸葛亮,相貌堂堂,舉止優雅,超凡脫俗,深得人愛。
三是龐統自恃才高盲目自負,喜歡冒險。而諸葛亮一生惟謹慎,沒把握的事不做。
四是龐統不識人情世態,在奪取四川時屢次勸說劉備殺掉劉璋,而劉備和劉璋屬同宗,而劉備又是劉璋請到四川的,如果劉備殺了劉璋,天下人怎麼看劉備,而劉備仁義的盛譽又將安在?而諸葛亮深諳人情世故的真諦。在排五虎上將時,一封信便化解了關羽的不滿。
五是龐統心胸狹獈,好爭攻,在落風坡遇難就是因為怕諸葛亮搶頭功,因而在敵情不明,準備不足的情況下倉促進攻,結果落得個悲劇下場。而諸葛亮在有功勞時從來都謙讓,有過時自降三級。
縱觀這5點,龐統和諸葛亮誰高誰下不言自明。
回覆列表
第一早亡,沒有更多的展露頭角。二,相貌差強人意。三,言語輕狂,不為人喜歡。四,沒有諸葛亮際遇好,劉備困頓,遇諸葛亮如逢甘露,龐統三次面試都失敗了,見曹為了用計,見孫因為相貌言語被冷落,見劉備,荊州已得,初不太受重用,後受重用也是曇花一現。謝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