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指尖教育帝國
-
2 # 夏蟲可以語冰
任何事情都利弊,就看我們如何取捨了,溫室裡的花朵雖然脆弱,但是在資源上,要比一般家庭優越的多,所以這一類學生的成績會非常優益,但是從心理上缺沒有那麼健全,小時候我們這一代人都是棍棒下面打出來的,很少有人聽到上學自殺,但是現在這種小朋友非常多,幾乎年年都能聽到由於外界原因導致心裡受損跳樓自殺的,室外的花朵雖然內心堅強但是由於沒有更好的教育資源。就看這個社會主流的選擇,沒有那一類人是更優越的。
現在的主旋律自媒體讓每個人的特點揚長避短的都發揮出來,跟我們那個年代只要偏科就很慘的時代不一樣,都是社會選擇的那一類人,我們要做的就是看到社會的主流選擇,而去發揮自己的優勢。
-
3 # 佳期有遇
馬雲的這句話說得很好,本人非常贊同他的這一觀點。首先,家長把孩子放在無菌室裡面培養是存在誤區的,人生的道路是很長的,一生中難免會碰上不如意,孩子要長大,不可能一直在家長的庇護下生活。所以,我認為把孩子放在無菌室培養是錯誤的。記得有一次,我媽家隔壁有一個小男孩,隨媽媽姓的。外公外婆把他當成了一塊寶,天天關在家裡生怕磕了碰了。還正不巧,一天回奶奶家,一不小心頭上磕了一個大包,這下,不得了了,外公外婆緊急召回,孩子媽媽連夜將孩子帶回外公外婆家。一連好幾個星期了,再也不見他回奶奶家。這個就是典型的放在無菌室裡面培養的孩子。我就是在想這麼一個問題,現在孩子還小,你還能掌控他的一切,可是,有一天他長大了,卻離不開你們的視線,因為他習慣了你們的庇護,他很沒自己的主見,抗挫能力很差,到時候,不是害了孩子又是什麼呢?
-
4 # 燦如夏花92227887
暑假了,有閒暇打理陽臺上的花花草草了,發現陽臺內的幾盆相對名貴點花木,因近期沒有澆水、施肥、鬆土,出現了幾片枯葉,一副病態之勢,而放在窗外幾盆花草,日曬夜露,風吹雨打,居然長得十分茂盛,靜待花開。聯想到現如今教育培養孩子的問題,越來越多家長傾向於把孩子置於無菌溫室裡培養,澆水施肥,不敢怠慢,這是在培育孩子?還是害了孩子?
危害的成份更大些。因為孩子不可能永遠生活在父母營造的溫室裡,他們最終要走向社會,擁有自己的家庭和事業。紛繁複雜的社會不可能到處都是Sunny和鮮花,有荊棘、也有坎坷。如果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一切都在父母的呵護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遇到挫折就回避,摔倒了就不想爬起來,犯了錯誤不肯擔責,受了委屈就無理取鬧。可能在父母的精心培育下,有比較好的學習成績,但孩子應該擁有的勇敢堅毅、自立自強、寬容感恩等品質就會失去,最終必然無法自立於社會,即使可以混跡於社會,但也難成大事。
溫室培養孩子的價值選擇,不僅害了自己的孩子,也給社會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特別影響學校的教育活動。孩子大部分時間在學校,與同學產生矛盾是不可避免的,犯了錯誤必然要受到老師的懲戒,課外活動意外受傷也很有可能。一旦發生了這些問題,家長比自己受了委屈還委屈,憤怒、取鬧、恐嚇,用上一切手段糾纏當事老師和學校,嚴重破壞了教育生態環境。
物質生活條件好了,不等於就要去為孩子營造溫暖滋潤、遮風擋雨的溫室。不經風雨,怎見彩虹。
-
5 # 賀婉禮
完全贊成馬雲的意見。中國教育贏在當下,輸在未來!
1、中國教育重教輕育,填鴨式教育培養出千篇一律的考試學生,以考式成績論英雄,象工廠的模具一樣、高分低能、沒有創造性、很難出大師!
2、中國教育急功近利,以所謂不能輸在起跑線為名,從幼兒園中班就開始進行幼小街接、孩子0-6歲黃金階段本應該培養兒童興趣、建立品格、發現兒童敏感期的關鍵階段,卻用來學習小學的識字、算術、漢語拼音等課程上,使孩子的大腦完全被固化、被定製,沒有想象力、沒有創造力……。
3、孩子本應享受童年的樂趣,卻揹負沉重包袱、天天在做各種作業、上補習班、興趣班、為所謂的重點初中、高中、大學而拼搏,造成孩子死記硬背、挑燈夜戰、黑天暗日、度日如年,卻培養出考試的機器、更多記憶力的比拼、以致於上了大學、走入社會、很難產生世界級、大師級學者和專家!
4、中國教育應該從兒童做起,學習日本兒童嚴酷的體能教育、學習歐美國家兒童重視想象力、創造性的培養,而放棄小學化、同質化培養;
5、中國教育應該從家長教育做起,目前國家嚴禁各種幼小銜接、超綱教育等,但家長擔心上小學跟不上、甚至上小學進行摸底考試,直接就告訴家長去報班,各種培訓機構大興其道、火爆招生,家長對國家的禁令置若罔聞、完全不理!這就是培訓機構受到家長的歡迎的原因!所以,國家禁令形同虛設!
6、中國教育功利化嚴重、都想成才、成家、成功,沒有潛心研究、缺少匠人精神!導致學校間比考分、比成果、比科題,沒人願意做見效慢、成果少的理論研究!沒人去所謂技工學校、職業學院等培養熟練工人為目標的學校。
-
6 # 三教老師
我頂馬雲,我認馬雲,我為馬雲稱讚!不是嗎?諺語說得好:不見風雨,怎見彩虹!醫生說得好:不見細菌,怎樣抵抗細菌!菜農說得好:不見Sunny的,只能是白白淨淨,脆脆弱弱的豆芽!而且,還要跟美國教育學習,讓孩子去討幾天飯,噹噹乞丐!而且,不能到富人區去當乞丐。讓他連乞討也乞討不了!
為什麼?就是讓孩子知道,未來要過好的生活的話,不幹活,不努力,不出汗,不振作,只靠乞討,是乞討不來的!如果與世隔絕,那就連一碗冷飯、菜汁也得不到!也就是說,孩子不能在無菌室裡培養!
什麼叫無菌室?作科學研究用的“無菌室”,一般為4 — 5 平方米,高 2.5 米的獨立小房間(與外間隔離)。無菌室使用前必須開啟無菌室的紫外燈輻照滅菌30分鐘以上,並且同時開啟超淨臺進行吹風。操作完畢,應及時清理無菌室,再用紫外燈輻照滅菌30分鐘……
你願意進這樣的無菌室讀書學習和日常生活嗎?所以,不要一味寵著孩子,要讓孩子面對生活,面對社會。正如教育學家陶行知所說:其生活教育的理論體系是由" 生活即教育" 、" 社會即學校" 、" 教學做合一" 三大部分構成。"教育思想的三個觀點是: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
你想想,如果馬雲,當年也被爸爸媽媽,或者家裡人放到與外界隔絕的“無菌”室裡培育的話,還有現在這個連美國總統都親自接見他,和他討論事業的名人嗎?恐怕真的去當乞丐了。那麼,他是怎樣一路披荊斬棘過來的,他小時候的事就不囉嗦了,反正讀書肯定是不容易的,反正他父母也說了,早生他十年,就進牢房了。我們還是講講年輕的當爸爸媽媽的人喜歡聽的有關馬雲十八歲以後怎樣成為億萬富翁的秘事吧:
18歲的馬雲迎來了生命中的第一次高考,他毫不猶豫地在報考志願表上赫然寫下:北京大學。然而雄心萬丈的他,高考的數學成績只得了1分。為了生計,他去應聘酒店服務生,因為長得“歪瓜裂棗”,被婉言拒絕。無奈只好去當搬運工,蹬板車……但是他到處碰壁之時,他當了所謂的“黑導遊”之時,他卻爭分奪秒跟外華人學會了一流的英語口語!也因此有這樣的口才,他去了美國旅遊;也因此旅遊當中,能夠看到外國語的電腦網路;也因此他能夠夢想翩翩,回國就到處遊說他的網際網路;也因此的因此,他成了億萬富翁!如果在他說的無菌室裡,他能成嗎?
那外國的教育,是怎樣從幼兒園就開始讓小孩子當乞丐呢?我把我看到的這個事告訴如下:
美國馬里蘭州的傑克,去幼兒園接孩子,看到兒子面黃肌瘦,營養不良的樣子,別人吃驚,他不吃驚!因為他知道,他兒子在幼兒園已經學當了三天乞丐,因為幼兒園正在搞一個為期三天的“要飯”課程,就是要讓孩子們從小學會珍惜糧食,同情窮人。所以整個幼兒園裡,只有少數幾個孩子扮演慈善機構的工作人員,其他的孩子都要去扮演窮人、乞丐和流浪漢,那麼他的孩子當的就是乞丐。
他們在這3天裡得到的食物非常少,而且都很粗糙,這些孩子第一次嚐到了捱餓的滋味,有哭的,有沒哭的,有喊爸爸的,也有喊媽媽的……老師在旁邊進行教育,進行解說:直到現在,美國還有100萬無家可歸者,而在全世界,還有2億人靠乞討為生……
所以,馬雲一針見血指出的問題,很對!很值得我們家長,包括學校、老師,甚至整個教育界的反思!我的親戚朋友,包括家長,已經說了,堅決不讓孩子在所謂的“無菌室”培養,因為這樣的無菌人才,最後,只能是毀了孩子,毀了一代!
-
7 # 浮塵微草
何謂“無菌室”?
無菌室是用板材和玻璃建造的清除了微粒子、有害空氣、細菌等汙染物,並將室內溫度、潔淨度、壓力、氣流速度與氣流分佈、噪音振動及照明、靜電控制在一定範圍內的密閉小房間。一般用於微生物實驗室、微生物工廠,如轉基因技術、單克隆抗體技術的實施,高質量光學產品的製造、測試等等。可見環境要求極高的無菌室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理論上說,孩子在這樣的沒有任何干擾的“無菌室”裡成長,應該更安全、更順利、更茁壯。可關鍵在於人是具有社會屬性的動物,小時候可以“足不出戶”,在父母營造的無菌室裡成長,但終究要邁出家門的。而室外可以說是細菌的天下,試想,一個毫無抗菌能力的肌體,如何生存?所以,馬雲所言“把孩子放在無菌室裡培養,其實是害了孩子”是一句現實性極強的至理箴言。那些持一分為二的態度,認為“優越的環境”更有利於孩子成長的觀點只能在理論上站得住腳,因為現實中根本不存在沒有外在因素干擾、影響的優越環境。因此——
父母育兒在理念上要 “學會放手”。不要深思熟慮、謹小慎微地去為孩子清除成長道路上的雜草荊棘,千方百計地為孩子創造“無菌”的優越環境。呵護是必要的,教育、引導是父母的責任,但一定要放手,讓孩子獨立自主地去嘗試生活、摸索經驗,為日後步入社會的大染缸培養“抗菌素”。
父母育兒在行為上應理性地杜絕溺愛。父母對孩子的愛是天性使然,這決定了溺愛實際上是一種非理性的不自覺的行為,所以每一位父母都知道溺子就是害子的道理,可一面對孩子就會做出無節制的表現來。所以在溺愛孩子的問題上,需要理性地控制自己的行為。比如無形中就給予孩子家庭的最高待遇、讓孩子成為全家人圍著轉的核心、一切包辦代替、袒護縱容、滿足一切……這些無一不需要父母理智地反思、對待。
父母要主動為孩子創設鍛鍊的機會。比如從小就訓練孩子按時早起的習慣,上學後就不會因瞌睡而萬般呼叫也不起床的局面;每天安排孩子承擔一定的家務,培養其責任感;堅持陪伴孩子晨練,週日帶孩子去爬山等等,讓孩子在吃苦中成長,而不是培養成一枝溫室的花朵。
父母要有意識地為孩子營造接觸社會的環境。比如,鼓勵孩子參加學校組織的集體活動,競選當班幹部,或參加一些公益活動,有了能力就讓孩子自己騎車上學,讓孩子在外在的風雨中自然、健康地成長,而非營造一個“溫室”,為孩子遮風擋雨。
總之,孩子是弱者,愛子又是天性,所以育兒最容易偏向。呼籲天下所有的父母,一定要時刻保持理性,警惕溫室盆栽,無菌室育兒。
-
8 # 快樂庭院
7月15日,2017屆馬雲鄉村教師和鄉村校長結業典禮的致辭中,馬雲說:"家長傾向於把孩子放在無菌室裡培養,其實是害了孩子!"這句話只是通篇致辭中的一句,同時也是說了一個發展趨勢和現象,在這裡特意提出來,也希望引起更多人反思。
如果加以思考,就會發現很多內容:
1,這句話是有語境的。
原話是這樣的:
“過去我們擔心孩子變成了溫室裡面的花朵,但是現在越來越多家長的傾向,是把孩子放在無菌室裡面進行培養,這樣是害了孩子。”
用一個很形象的例子來說:
在農村的小孩子有時候手都不洗或者洗不乾淨,黑黑的小手拿起來就吃;城市裡的孩子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換鞋洗手。有一個極端的例子:親戚家一個四五歲小孩,奶瓶每次用之後要消毒、水瓶要消毒,毛巾要消毒······那一陣子聽親戚說“消毒”二字太多了,以至於六七年後我對他的消毒還很敏感。
2,這句話更是一種比喻。
過去孩子相對比較多,家長的空閒時間也比較少,所以對於一個孩子能無微不至地照顧是一個讓人感動的詞彙,就有了過多的照顧讓孩子失去了自己獨立的生存能力的擔心。
我們觀察室內外的花卉,室內的青蔥美麗,室外的粗糙壯實,如果同時遇到一陣風青蔥美麗很可能會被風摧折。
現在一般家庭大多一個或者兩個孩子,而成年人卻有四個到六個,物質生活的富足也給成年人養育孩子提供了更多可控時間,在這樣的情況下,家長對孩子“無微不至”的照顧就逐漸有了中性乃至束縛的意思。社會現實中,家長不自覺地對孩子加強了保護,乃至有點過分“消毒”的意思,把孩子生活的環境要漸變成“無菌室”。
很可惜家長忽視了一點:任何一種成長都需要一定的承擔,過度的保護就是過度的限制,過分的消毒就大大減少了孩子的抵抗力。
3,這句話是一個教育的真理。
“實踐出真知”,這是一個古今中外都信奉的真理。
孔子教育自己的學生講究隨機用心,因材施教,皮亞傑在養育自己兒女的過程中,研究出了很多的教育真知,蒙臺梭利也是在多年的從醫從教研究中形成了自己的教育體系。
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明證,家長包辦過度的孩子,其獨立學習和獨立生活的能力的確是令人咂舌,抑鬱症、焦慮症等各種精神類疾病越來越多,因為批評或者挫折選擇輕生的個案也此起披伏,月光族和啃老族越來越被人重視,這些很難說和他以往的“無菌”生活沒有直接關係。
從教育學生來講,很多道理我們可以從古人先人的“口中奪珠”,但是要想真正地為自己所用,還必須要自己有一定的經歷和體會。
就如山西那位地理老師,帶學生騎行到上海,對於參與這次活動的學生那一定是一生難得的一次學習。
“教學的本領主要是靠自己悟出來,但是我想語文老師除了要把語文學得很好,更多的時間應該去學習語文或者數學以外的東西。教學的技能、課堂的組織、孩子的心理,多學習這樣的東西。”這也是馬雲在這次致辭中的一句話,這句話不僅適用於老師,也同樣適用於家長和孩子。這句話不僅僅是字面的內容,同時還有一個“參”在裡面,這個學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經歷,經歷也就是一種學習。
總之:
任何一個事情都有一個度,教育孩子也是一樣的。對孩子如果不管不問那就是忽視,如果全管全問,那就是一種控制,忽視和控制都是極端。我們既要清理孩子成長的環境,也要保持孩子成長環境裡的正常化,對於菌群一定程度內的認知是產生抗體的必要條件。
-
9 # 二哥拾影
我很贊成馬雲的觀點,並不是因為馬雲有錢,還是覺得馬雲說的是事實,家長總是給孩子創造最好的學習條件,尤其是那些有錢人的孩子,孩子到外面玩耍怕把孩子的衣服弄髒了。孩子到外面鍛鍊怕太陽把孩子曬黑了,甚至孩子想吃好吃的,也認為外面的東西不安全不衛生,孩子和同學們玩耍怕自己的孩子吃虧受欺負,就像把孩子關進一個沒有細菌的籠子裡,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真的好嗎?
打個比方,這就像以前的太子一樣,給他們最好的老師,最好的學習條件,但是卻脫離了生活,脫離了現實,滿嘴的之乎者也,但生性軟弱,很多皇帝最後卻成了傀儡,反而被那些比如劉邦,朱元璋這樣的貧困子弟奪了地位,也就是說孩子在封閉的空間學習,就像溫室裡的花朵一樣,大大降低了人性的辯知力,這樣的孩子長大瞭如果沒有關係,很難有所作為,我們通常可以看到啃老族這樣的現象,就算把孩子供給成大學生了,但孩子的適應能力很差,找不到工作,成了啃老族!沒有一點價值!
有的孩子還是嬌生慣養,不自我了,很難為別人著想,家長也一味的只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而並沒有關心孩子的全面發展,其實這樣的孩子就算將來考上名校了,也並不一定有所作為。
望子成龍是每個家長的願望,但是不可能人人都會成龍成鳳的,一味的違背孩子的本性發展,只能給他們的心靈造成嚴重的打擊,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與工廠加工的產品無議,孩子沒有主見,依賴心強。
因此家長應該給孩子一定的生活空間,最好的教育並不是給孩子創造最好的條件,而是應引導孩子,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獨立思考,這樣才能真正教育出可用之才。
-
10 # 師說
馬雲說,家長傾向於把孩子放在無菌室裡培養,其實是害了孩子。馬雲太懂教育了,他對教育的理解,一點也不比他的錢少,比他的錢還豐富!遺憾的是,我們很多管教育的人,卻不知道這個基本的道理!就更不用說那些只懂溺愛不懂教育的家長了!
一個人,從出生的那一天起,除了面對Sunny,更多的是要面對風雨。人生的過程,就是戰勝風雨的過程,而我們現在的家長,恨不能把孩子放在無菌室裡培養,這就是害孩子,沒有在風雨中拼搏的鍛鍊的機會,沒有經歷過風雨,如何能戰勝風雨?
人的生長是需要逆境的,這就是教育中的挫折教育,而今天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中,挫折,竟然被打入了體罰的行列中,這樣無知荒唐的行為,卻說那麼的普遍!正是這種行為,造成了這樣一種可怕的情形,家庭中家長不能管,管不了,學校里老師不敢管,最後是孩子變成了沒人管!
在學校裡,學生遭遇一點挫折,就像受了天大的委屈,家長找到學校,指責老師,投訴老師,老師面臨的就是被處分,扣工資,嚴重的可能會失去教職被開除。老師批評學生都不敢大聲,老師只能跪在地上向學生哀求說:好好學習吧!這是什麼教育?荒唐可笑無知!
要想成為一個堅強的人,一個站立的人,一個大寫的人,就必須有著面對困難的勇氣,戰勝困難的能力,承受戰勝困難過程苦痛的意志,這勇氣能力和意志從哪裡來?從在逆境中跟困難的搏鬥中來!
中國一直以來有一句古話,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做人上人的前提就是吃得苦中苦,能夠在逆境中不屈不撓,頑強拼搏,在這種拼搏中壯大自身強大自己,然後才有超出眾人的本領。
我們不一定要追求做人上人,但是起碼要能夠讓孩子成為正常人,成為一個真正的人,如果我們一直做溫室裡培養孩子,培養出來的,只能是溫室中的花朵,經不起Sunny,更經不起風雨。家長管不了孩子的一輩子,孩子總有一天要自己獨立面對這個世界,這樣把他們包裹起來,你讓他將來如何在這個世界上生存?看起來我們是多麼的疼愛孩子,而這種疼愛的程度越深,害孩子的程度也就越深,這種行為就是在培養窩囊廢!
醒醒吧,家長們,聽聽馬雲說的話,對照一下自己的行為,別再一直愚蠢下去了。你給孩子的不是真正的愛,是毒藥!
回覆列表
2019年7月15日,馬雲重回母校杭州師範大學,因為2017屆馬雲鄉村教師和鄉村校長正式結業了,並且首屆馬雲鄉村師範生頒獎同期舉行。在這一隆重的儀式中,馬雲在鄉村教師啟航典禮上致辭,分享了自己的教育觀點,同時也觸動了小徐老師的內心。
馬雲此次致辭,主要圍繞“教師和教育”發言,表達自己的觀點。小徐老師總結了一下馬雲的觀點:
一、給孩子們最好的教育,首先要給老師們最好的教育,老師除了學習專業知識以外,更要學習如何去教。
在馬雲看來,有知識和會教書是兩碼事,教學的技能、課堂的組織、孩子的心理等等都要靠教師不斷的學習和感悟出來。
馬雲說,要想讓老師快速成長為一名好老師就要在老師培訓和成長上下工夫,他舉了一個例子,說一位校長遊學以色列,去死海體驗時,喝了一口水,結果把他鹽得喝了五瓶清水才緩過勁來,當這位校長回來給學生講這五瓶水的科學故事時,學生非常愛聽。
小徐老師覺得馬雲舉的這個例子非常好,恰好說明了今天我們的老師欠缺的東西,我們老師欠缺什麼呢?
首先,我們教師欠缺眼界。
古人倡導“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方可養人的浩然正氣,然而縱觀今天的大多數教師,他們工資低微,即使去超市買個菜,也要挑最便宜的,買本書、看場電影對老師們來說,可謂極盡奢侈,就更別說旅遊了。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一個人的工資待遇不足於養家的時候,他的眼界就侷限於一日三餐。老師為什麼最問家長找事?因為老師們賠不起高昂的檢查費,老師為什麼最不敢反抗,因為他們的飯碗被打碎了,他們連點維持生計的積蓄都沒有……
其次,老師欠缺的是胸懷和膽量。
老師們都知道素質教育更有利於學生成長,然而他們卻只能成為應試教育的奴隸,因為他們不敢放手去教,上有以學生成績和升學率為準的評優評模評職稱,下有虎視眈眈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以學習分數為標準的家長們,在這種形勢下,要老師敞開胸襟,去幹一場自己認為對的教育教學活動,說實話,沒有幾個老師敢做。所以他們欠缺的是胸懷。
馬雲舉了一個山西地理老師,高考後,帶領孩子們騎單車去上海的例子,感慨萬分,認為這個老師才是有擔當,有責任,有教育情懷、有偉大胸襟的會教書的好老師,他不僅教會了孩子地理知識,還教會了孩子探索未來的能力。
是啊,這樣的老師太難得了,但是現實中又有幾個老師敢這樣做?現實的教學活動中,為了安全起見,廣大小學生的體育課都被迫取消了,因為一旦體育課上,學生有個扭傷或者疲憊,難保哪天會碰上一個找學校和老師負責的家長,老師們怕啊,因為老師們身後沒有人撐腰,家長只要一鬧,老師們就得受處分,就得賠禮道歉,就得賠錢。試問,給他們多少膽量,他們敢作出帶孩子們遠行的決定?
小徐老師也真正佩服那個帶孩子們騎單車遠行的年輕教師,認為這樣的老師才是教育之幸,學生之幸,但是可惜的是,絕大多數老師早已被嚇破了膽,沒有這樣的胸襟了。可是,這能怨老師嗎?
二、馬雲說,老師們的眼界是學生們的眼界,老師們的胸懷是學生的胸懷,老師的情緒是學生的情緒,教育要有責任和擔當,才能教育出有責任和擔當的孩子。
然而,教育要想有責任和擔當,老師的背後得有人才行——老師的背後得有學校、家長和社會的擔當,這樣的老師才敢擔起責任,才能教育出有責任和擔當的孩子。
現在的教育人人都可以指手劃腳,現在的老師儼然成了人們指責的物件,老師對學生管得嚴,會被人們說成沒有人性,說成冷漠無情,不配為人師,如果老師對學生管得松,又會有人說老師不負責任,翫忽職守,更別說,個別家長只要是覺得孩子在學校受了委屈,也不問孩子在學校是如何調皮搗蛋,就先要問責老師,然後各方面壓力一下子壓向老師,受處分,賠禮道歉,賠償損失成了家常便飯,在這種教育形勢下,你讓老師們有擔當,對不起,老師縱有鐵骨,也早已被各方神聖打爛了不知多少回了。
正如馬雲所言,過去我們擔心孩子變成溫室裡的花朵,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的傾向,是把孩子放在無菌室裡面進行培養,而這樣只能害了孩子。
一個在學校從來沒有被老師說過重話的孩子;一個在學校老師從來不敢管的孩子;一個寫不完作業,老師也不能讓孩子罰站補齊或者加倍多寫幾遍的孩子;一個在學校打架,老師制止過程中不能被老師打的孩子……請問這樣的孩子如何面對人生的挫折?
當越來越多的孩子動不動離家出走,動不動就感覺活著沒意義,甚至跳樓自殺之時;當越來越多的孩子變成“巨嬰”,變成“啃老族”之時,甚至家長不滿足自己的願望就惡語相向,或者拳打腳踢之時,親愛的家長們,社會各界的有識之士,請你們好好反思一下,如果繼續這樣養孩子,這樣要求老師教育孩子,最後受傷害的又是誰呢?
是的,教育需要責任和擔當,但老師的脊樑骨早已被壓斷了,要想教育出有責任和擔當的孩子,首先老師得先站起來,而老師如果能站起來的話,他們的背後得站著家長、站著教育部門,站著法律,站著社會各界有識之士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