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孤舟重洋
-
2 # 模擬先生
竊以為,還是會敗的;長平之戰拼的是兩國的國力,而不是單個的主帥;事實上,在長平之戰初期,就是廉頗為帥的;廉頗採用了什麼戰略呢?以逸待勞!
以逸待勞是廉頗不得已而為之的辦法,事實上,趙國的名將們都深諳此道,比如趙括的父親趙奢;後來的李牧以及老臣龐煖,他們的成名作都是以逸待勞的戰術而獲勝。所以,面對強秦,廉頗的戰術是正確的,也是必然的。
有人說經常與胡人打仗的趙國,野戰能力很強;這句話說得沒錯,自趙國開始胡服騎射以來,趙軍的野戰能力日益見長,不過長平是什麼地方?是山區,不是平原;騎軍優勢發揮不出來;廉頗心知肚明,他在初期與秦軍碰撞了幾次後,都大敗而歸,好在沒有傷筋動骨。
從上圖來看,長平戰場處於太行山脈,不利於騎兵陣型展開,再加上趙軍雖有幾十萬士卒,但真正的精英不過數萬而已,其餘大都是戰時入伍的農夫。
廉頗的龜縮戰術是有效的,他是怎麼做的呢?用一句話來概括:“縮排去,不出頭,偶爾伸手錘一錘!”沒錯,應該就是這樣的,堅決不再與秦軍的主力作戰,無論秦軍將領怎麼叫罵,廉頗當做沒聽見,但遇到落單的秦軍隊伍,趙國的敢死隊就出動了;就這樣,廉頗應是把秦國想象中的殲滅戰打成了對峙戰,誰都討不到好。但首先沉不住氣的,卻是趙孝成王。
趙孝成王多次發文書給廉頗,要求廉頗主動出擊與秦決戰,並訓斥了廉頗的避戰行為。這又是為何?莫非趙孝成王實在昏庸不堪?難道後來在邯鄲之戰中,那位冷靜而倔強的君主是另有他人?其中必有原因!
原因很簡單,卻很緊急,趙國沒糧了;是的,當那些平時為農的農夫們上了戰場後,這國內的生產也就停滯了;沒有餘糧,怎能打持久戰?趙國打不起;而對手秦國卻很聰明,秦王深知這是一場舉國戰爭,在兩國陷入對峙時便發動了全民運糧,號令14歲以上的男子或加入秦軍作戰,或編入運糧隊,多頭並進,水陸兩面運糧;遠道而來的秦軍反而沒有了後顧之憂!
憂在趙國,打又打不過,退又退不掉,廉頗該當如何?他什麼都做不了,面對趙王的訓斥,廉頗依舊我行我素,拒不出兵,犯了大忌;這也是為何趙括為帥後便發動全軍總攻的原因所在了;趙括是背鍋的,真正的主因在於國而不是人;
如果廉頗繼續為帥,無非兩種可能:
1、趙軍後勤被拖垮,廉頗軍隊被甕中捉鱉。
2、廉頗出擊,敗而不慘又轉為對峙階段,但後勤問題並沒有解決,最後還是被甕中捉鱉。這是無解的難題!
所以說,趙括只是讓趙國的敗來得更快更慘一點,而廉頗繼續掛帥的話,這場敗局或來得緩慢,或還能維持趙國的尊嚴;長平之戰是註定了的敗局,無論是廉頗還是李牧,哪怕趙奢從墳堆裡跳出來,都改變不了結局!
-
3 # 涼州七里
當初堅守長平的就是廉頗,對面是白起,在雙方軍力幾乎對等的情況下白起拿廉頗的龜縮堅守戰術毫無辦法,所以才早早地換上王齕回去休息,因此提問貌似有點問題。
之所以會換位廉頗,主要原因不是趙國迷信趙括能夠打敗秦軍,而是實在熬不下去了,趙軍即將斷糧,列國袖手旁觀,再不放手一搏就要活活餓死在長平的山頭之上,因此才會有臨陣換將。
很多人認為長平戰敗是敗在趙括手中,其實不然。戰爭是也只是政治的延續,戰爭的角力在於外交、政治和軍事的綜合性對抗,歷史上的長平表面上是白起贏了趙括,其實是秦國在各個方面的努力。趙國內部時而派使臣與五國和縱,時而向西遣使求和,後者被秦國利用並放大,以至於戰場上至始至終是兩國單挑,因此在外交和戰略層面上秦國完勝;從無媾和之意,專心消滅六國最強的軍事集團,此秦國的廟堂之勝;戰術上,兩邊都很無奈,任誰也不願意在戰場上乾耗三年。
而且馬服子趙括也算做的不錯了,於個人而言身先士卒,以身殉國,其烈烈英風令人佩服;於戰果而言,秦軍亦損失過半,如果不坑殺這剩下的二十多萬降卒的話,秦軍一個人頭獎也拿不到。
因此,沒什麼廉頗堅守長平會怎樣這一說,只能說沒換上趙括會如何。
首先當時的形式就是趙軍糧盡,秦國不同意媾和,甚至把上黨和長平都讓了也不行(上黨其實已經在秦國實際控制之下了),東邊六國也指望不上。在這種情況下,趙國要麼打,要麼撤,總不能待在山頭餓死吧?
打的話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按照趙括的打法,從趙括的調兵遣將過程來看,除了略顯稚嫩之外已經深得“風林火山”之要訣,打的王齕是節節敗退,不過久經沙場的白起顯然更勝一籌罷了。廉頗是以穩健著稱的將領,在戰國史上並無白起李牧這般神出鬼沒的用兵能力,想必不會比趙括做的更好,也不符合他的性格和作風。
第二種是撤下太行山再打。雖然雙方營壘犬牙交錯,但用棄子戰術儲存絕大部分主力還是可以做到的。趙國軍隊以騎兵著稱,在平原作戰肯定更有優勢,如此雙方當有一場龍爭虎鬥。但秦軍不一定要追,退出長平意味著趙國完全放棄太行天險以及系列尚在趙國之手的防禦體系,這意味著趙國之前系列行為的徹底失敗,秦國將全面控制太行山脈,進而可以從“太行九徑”任選其一出擊而直接威脅邯鄲,這幾乎是不可接受的結局。而且即使秦軍主動出擊求戰,趙軍不能大勝的話也奪不回長平甚至上黨了,當然如果是李牧打的話也許還有點機會。
撤退的話,那就跟第二種打法差不多了。這樣的好處就是能夠儲存絕大部分有生力量,秦國也不敢輕舉妄動。或戰或和又將成為新一輪博弈的開始,其後果就完全不可預知了。
長平大戰的第三年,趙國已經是必敗之局,但並非一定要全軍盡墨,即使是廉頗不具備力挽狂瀾的能力。結果雖然是慘敗,但後來透過平原君和信陵君主導的趙魏楚三國合縱幾乎全殲了圍攻邯鄲的秦國軍隊,並收復了包括上黨在內的大片領土,使列國局面恢復到了長平大戰甚至秦國進攻南韓之前的戰略態勢,孰優孰劣亦未可知。
-
4 # 鑑史馬後炮
必敗無疑,只是秦國也勝得很慘,這場戰爭兩國拼的不是戰力,而是國力;只是最後的結果有點戲劇性而已。廉頗當初掛帥長平,所作的謀劃其實是純軍事上的戰役性謀劃,遍閱有關此役的相關記載,幾乎見不著長平戰前趙國的外交謀劃,趙國上下幾乎把這場關乎存亡的戰爭賭注都壓在了軍事戰爭之上。這是這場戰爭最至命的地方,是趙國在外交上被完全孤立了?還是趙國太過自信於自身的軍事實力了?
戰國時期,每次強弱對決必有援手在後,不管是戰國前期的強魏攻韓趙,還是中期的五國攻秦,或近期的五國攻齊,一旦兩強相遇,必有弱國聯合其中一強擊敗另一強國。因為兩強相爭弱國最容易得利,更容易獲得依附其中一方獲得生存空間。
長平之爭始於趙國接收南韓的上黨郡,韓王迫於秦國壓力讓出上黨郡給秦國,上黨郡守不服秦國,於是率部歸順趙國。趙孝成王接受上黨郡守率土降趙,這本來就是合情合理的事,並非趙國從南韓手中奪取的,從道義上講,趙國並沒有理虧之處。按理,趙國是強國,在道義上並沒有處於“下風”,長平苦戰理應得到列國的支援的。
事實是,趙國從上黨敗退至長平後,依託長平的有利地形節節設防抵擋住秦軍的攻勢後,開始與秦軍對峙。當時廉頗的構想是:秦軍遠從千里而來,務求速戰速決,拖延時間越久越不利於秦軍。故堅守不出秦軍又無法突破趙軍壁壘最後必因供給不足而潰退。事實證明廉頗的想法也是對的,後來三國時期諸葛亮北伐屢屢因糧草問題半道退兵,司馬懿瞧準這一點屢退蜀軍。
廉頗的想法一開始是得到趙國上下的認同的,古代的戰爭因為運輸工具的落後,要支援一支二十萬的部隊在遠離國土千里之外的地方長期作戰,幾乎是不可能辦到的事。至少在長平之戰前,沒有哪一場戰爭能提供這種可以參考的作戰經驗。這大概也是秦國“出奇制勝”的關鍵點,秦國的“家底”不是一般的雄厚,而是雄厚到可以打破“常規”,這並不是一名將領所能預料的。
廉頗在長平與秦軍苦苦對峙了三年,一直盼著秦軍缺供自潰,沒想到的是,秦軍不光沒有退,反而將原來二十萬規模擴大到了六十萬,是原來的三倍!如此一來,趙軍的防守人數迫於秦軍的擴大也跟著擴大到四十五萬之多。兩軍人數雖然相近,可兩國的人口總數並不對等,秦華人口總數接近七百萬;趙華人口總數才二百萬左右。
按照這個數一算,趙國幾乎能勞動的人這三年都得去長平充當守軍抵擋秦軍攻陷長平,然剩下的老弱只能做一件事,就是往長平支援物資糧草了,可這些人也不可能餓著肚子的。那麼趙國這三年來耕地幾乎沒有人去勞作了,在這種狀下,長平的趙國守軍的糧草供應早晚必斷,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從這個角度去看,就不難明白趙國為什麼靜不下心來讓廉頗繼續堅守,而是急於希望採取速決的辦法解決這場將趙國所有勞動力長時間派上戰場的戰爭了。所以,長平戰場趙國中途換將決非偶然,現有史料中也沒有詳盡記載,但是,我們不妨用史料給出的一些“端倪”作出一些合乎人之常情的推斷。
-
5 # 君山話史
如果一直讓廉頗守長平,趙國不僅不會敗,還有可能獲得大勝。
為什麼呢?
第一,廉頗可能正策劃誘敵深入之計廉頗被撤職的原因,是因為長平西壘壁防線丟失。長平防禦體系包括西壘壁防線與東壘壁防線,公元前260年,王齕發動夏季攻勢,突破趙軍的西壘壁防線。這是導致趙孝成王臨場換將的主要原因。
然而,我細細覆盤長平之戰的過程,認為廉頗很可能是主動放棄,目的是策劃誘敵深入,聚而殲之的計劃。為什麼呢?因為以當時戰場格局來看,廉頗不太可能守不住這一防線。廉頗的西壘壁防線已經守了三年,可以說固若金湯,趙括接手時還有四十五萬大軍,可以斷定趙軍的傷亡不大。在傷亡不大的情況下,就放棄西壘壁防線,只有一種解釋:廉頗是要誘敵深入。
就好比後來白起滅趙括、李牧滅匈奴,都是先給對手嚐點甜頭,目的就是誘敵深入,然後關門打狗,打一場漂亮的殲滅戰。可惜的是,誘敵深入後,廉頗卻被撤職了。
第二,廉頗有抗衡任何一位秦軍將領的能力廉頗被認為是戰國後期的四大名將之一,其他三個是白起、李牧、王翦。對廉頗的能力,很多人並不十分了解。在長平之戰後,趙國殘破,燕國以六十萬大軍進攻趙國,廉頗臨危受命,以八萬之眾,打敗四十萬燕軍,以一比五的劣勢兵力下,反客為主,攻入燕國,逼迫燕國割地求和。
據《戰國策》的記錄,秦昭王最早是派白起去攻長平的,顯然白起是沒討到便宜。平原君趙勝曾經分析說:廉頗勇猛梟鷙,愛護士兵,遇事不避艱難,能忍辱負重。要論野戰,能力不如武安君白起,但論持久戰,足以抵擋。
大家想想,廉頗能抵擋白起,在兵力相當之下,怎麼會被軍事能力差一大截的王齕打得丟了西壘壁呢?可見是故意露出破綻,目的是要誘敵深入。
第三,秦國為什麼要實施反間計這裡我要分析一個重要問題。在王齕取得重大進展時,秦國為什麼要實施反間計?
我的看法是,秦國有人才,人才就是范雎與白起。范雎與白起應該看得出來,廉頗只是佯敗。如果是真敗,那還搞個屁反間計,一路掩殺過去了。范雎的聰明之處在於,利用廉頗的佯敗大作文章,巧施反間計,以達到換將的目的。能換紙上談兵的趙括是最好了,換其他將領,也比廉頗好對付,這就是范雎的意圖。
如果趙國不換掉廉頗,志驕意滿的王齕說不定就要被趙國包餃子了。范雎在緊急關頭派白起上場,不僅僅是為了對付趙括,也是怕王齕被勝利衝昏頭腦。因為只有極少數的人看得出來,廉頗並非真的打了敗仗,而是在設一個圈套。只可惜,隨著廉頗被解職,什麼計劃都付之流水了。
-
6 # 沂藍書院趙月光
如果趙孝成王能夠一直信任廉頗,讓廉頗完全指揮長平之戰,廉頗就可能在長平拖垮秦軍。秦軍一旦在長平失敗,韓、魏、楚就會紛紛向秦國討還失地。雖然趙國最終不能吞併秦國,但至少能讓秦國推遲30年滅亡六國,整整一代人的時間。
長平是華北關鑰!
1,先宣告一個:長平之戰時,趙國並沒有缺糧現在有一種論調,說廉頗在長平防守僵持了3年,大部分壯丁都在長平,導致趙國缺糧,快把趙國拖死了。趙孝成王眼看沒糧了,才起用據說善於進攻的趙括。
這種論調完全沒有道理!
有人搬出《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說秦攻趙時,趙無食。
(齊)王建立六年,秦攻趙,齊楚救之。秦計曰:“齊楚救趙,親則退兵,不親遂攻之。”趙無食,請粟於齊,齊不聽。
大哥,請注意時間線。
公元前260年,趙括就在長平之戰全軍覆沒了!
齊王建六年是公元前259年,長平之戰早過去一年了,這年的10月的秦國開始攻打趙國的首都邯鄲。邯鄲被圍,趙國缺糧向齊國和楚國求救。
在長平之戰時,史書根本沒有趙國缺糧的記載。
相反,因為秦國遠距離作戰,糧食供應也出現了問題。
《呂氏春秋》:“秦雖戰勝於長平,三年而後決,士民倦,糧食口”。
糧食後面缺失一字,應該是乏之類的字。
明代《空倉嶺建城記》記載,秦將王齕在長平西邊的空倉嶺,設定空倉迷惑趙軍。
所以廉頗在長平再拖住秦軍一年以上,秦軍因為乏糧很有可能潰退。
2,比較趙國和秦國向前線運糧的道路,秦國實際更困難。趙國向長平的運糧路線:從華北平原的邯鄲運到太行山的涉縣,經過壺關,到達黎城,然後就是上黨盆地,送到長子,然後就可以送到長平前線。長平東北方的大糧山就是廉頗的一個糧倉。
趙國糧道的困難時太行山的壺關,但距離並不是很長。
而秦國大規模運糧,要從關中平原運輸糧食,先經過渭河到黃河,從黃河逆流而上,到達汾河,再從汾河逆流而上到汾城,翻越太嶽山脈才能到達長平前線。
這是秦軍前期主力部隊的路線,比趙國的距離遠幾倍,同樣有險峻的山脈。
當白起包圍住趙括後,秦王調集了河內15歲以上的所有男子去前線,安排了第二條路線,就是從黃河和沁水的路線。
這第二條路線風險很大,黃河沿岸還在南韓的控制下,沁水東岸很多地方還在魏國的控制下。一旦南韓和魏國襲擊秦國的糧隊,秦國就完蛋了。
但白起在長平包的餃子餡太大了,秦王不得不冒險開闢了南線。
3,南韓的上黨郡晉國的上黨,在韓魏趙三家分晉時,分割給了三家,犬牙交錯。
《史記正義》:
至七國時,趙得儀、沁二州之地,韓猶有潞州及澤州之半,半屬趙、魏。
大體來說,趙國上黨在北部,南韓上黨在西部和南部,魏國上黨在東南部。
《史記韓世家》記載:
(韓桓惠王)九年,秦拔我陘,城汾旁。
(韓桓惠王)十年,秦擊我於太行。
(韓桓惠王)十四年,秦拔趙上黨。
(韓桓惠王)二十六年,秦悉拔我上黨。
南韓的上黨郡治所在長子,汾河平原的平陽一小塊地方也屬於上黨管轄。
公元前264年,(韓桓惠王)九年,秦國就攻佔了南韓平陽南邊的陘。
公元前263年,秦國在懷(州)北部的太行山襲擊南韓,截斷了太行山去上黨的羊腸路。
公元前262年,秦國攻佔了南韓的野王,截斷了上黨到南韓首都的第二條道路。
上黨與南韓完全被秦國分割成了不相連線的兩塊飛地。
韓桓惠王非常恐懼,要割上黨郡給秦國。
南韓的上黨守馮亭不肯投降秦國,就準備把上黨17城市邑送給趙國。
按《中國行政區劃通史》記載,公元前280年時,長平和端氏已經在趙國的控制之下了。
隨著形勢的發展,南韓上黨變成了三個部分:
1)北部長子一帶,趙國派平原君接收了。
2)汾河的平陽一帶,南韓人既不投降趙國,也不投降秦國,孤零零地堅守,因為此處是南韓的最早首都。一直到公元前247年,也就是長平之戰後13年,秦國才佔領南韓上黨的最後一塊地盤。
3)南部的少部分地區,被秦國佔領。
4,廉頗在長平設定了三道防線:高平關,丹水,百里石長城秦軍的主力是從汾河自西向東而來,高平關在長平的西邊,在空倉嶺中。
公元前260年,4月-7月間,秦將王齕攻破了廉頗的高平關和附近的西壘壁。這時秦國和趙國的主力部隊都部署到位,正是春耕之後,雙方開展百萬大軍的大廝殺。公元前261年的戰鬥只是10萬級規模的小打小鬧。
廉頗退守第二道防線:丹水。
百里石長城是長平北部從丹朱嶺到大糧山的數座山頭,是長子和長平之間的分界嶺,是廉頗的糧倉、糧道和第三道防線。
這時趙孝成王換了進攻型的趙括,秦國換了白起。
趙括率主力渡過丹水,直奔西壘壁,試圖奪回高平關,但秦軍從丹水西岸佯裝敗退,退到西壘壁建成的銅牆鐵壁。
趙括主力遠離了第三道防線,出現了巨大的空隙。
白起抓住戰機,派一支軍隊斷趙括的後路,另一支軍隊襲擊百里石長城的糧道:
秦奇兵二萬五千人絕趙軍後,又一軍五千騎絕趙壁間,趙軍分而為二,糧道絕。
趙括就被困死在長平。
5,上黨之戰持續了3年,百萬大軍鏖戰的長平之戰是上黨之戰的一部分只持續了不到1年。公元前262年,從秦軍佔領南韓的野王算起,上黨之戰就開始了。此時秦軍掐斷了上黨與南韓本部的兩條道路,南韓上黨陷於孤立。
韓王決定割讓上黨給秦國求和。
南韓上黨守馮亭,決定不遵守韓王的命令,將上黨送給趙國,引發趙國與秦國的戰爭。
同樣,上黨下屬的17城也分為三種態度:
1)平陽為代表,不遵守韓王的命令,也不遵守馮亭的命令,自己堅守。
2)長子為代表,靠近趙國,遵守馮亭的命令。
3)濩澤為代表,靠近秦軍,遵守韓王的命令。
公元前262年,趙國派平原君接收了南韓 上黨北部。
而攻佔野王的秦軍恐怕只有10萬,沒有準備與趙國大戰。
秦王當然非常憤怒,經過1年的全國動員,準備與趙國在上黨決戰。
公元前261年,秦國繼續攻打南韓的緱氏、藺,徹底打垮南韓,防止趙國和南韓聯合起來向秦國作戰。秦國開始不斷向上黨增兵,估計有10-20萬軍。
此時,趙國也感覺到秦國的巨大威脅,派廉頗到長平主持上黨戰局,趙國在上黨也應該有10萬,廉頗構築了三道防線。
公元前260年,春耕之後,秦國大軍60萬人在上黨前線準備好了。趙國也有50萬大軍來到長平前線。
因為秦王背信棄義,繼續攻打南韓,南韓上黨南部也拒絕投降秦國。
《史記》:秦使左庶長王齕,攻韓,取上黨。上黨民走趙。趙軍長平。
公元前260年九月,趙括在長平戰死,趙國損失45萬軍隊。
秦軍也損失過半,回國休整,趙國在上黨還有殘餘勢力。到了第二年十月,秦軍才完全佔領趙國的上黨郡。
(公元前259年)十月,秦復定上黨郡。秦分軍為二:王齕攻皮牢,拔之;司馬梗定太原。
皮牢也是趙國的一個關鍵點,離高平關較近,可以威脅秦軍在高平關的糧道。
如果趙王再信任廉頗一年,廉頗在長平吸住秦軍主力,可以用皮牢的趙軍襲擊秦軍的背後。
戰國時期,動員60萬軍隊連續戰鬥3年的例子根本不存在。即使是秦國的體量,也會被拖垮。
秦國60萬大軍滅楚的平輿之戰,也只持續了不到1年時間。
-
7 # 百里不奚
公元前260年,秦將王齕攻取上黨,上黨軍民敗退到趙。秦軍進攻趙國長平(今山西高平縣),趙將廉頗堅守長平,修築堅強的工事固守,秦軍屢次挑戰,趙軍不出。趙軍阻擋住了秦國的攻勢,兩軍呈相持狀態。
據學者的考證,此時廉頗的營壘,是在丹水的東岸,既便於憑河設障,又可以透過大糧山、韓王山兩大制高點鳥瞰秦軍動向。從此,秦軍再也不能東進一步。
但廉頗採用這種戰略,自然也就意味著,長平之戰變成了一場消耗戰。
拼消耗,趙國看來是毫無勝算的。商鞅變法以來,秦國的國家儲備極其雄厚。趙國國土面積本身有限,富庶地區更有限。比士兵精銳,趙或者可以與秦國並駕齊驅,但拼國力,兩國卻不在一個數量級上。
有一種說法是,秦國雖然國力較強,但在長平作戰,補給線也拖得較長,因此消耗戰對趙國有利。這顯然也不符合事實。如果只是在地圖上量兩國首都到長平的距離,那誠然是咸陽較遠,邯鄲較近。但問題是,至少長平開戰初期,秦國的糧食,並不需要遠自咸陽運來。
秦軍的軍糧,大部分來自河東,小部分來自河內。河東本來是魏國的地盤。河內也叫南陽(在黃河以北太行以南,故日南陽,不是今天的南陽盆地),歸屬權複雜些,一部分屬於魏,一部分則屬於南韓。
秦孝公以來,秦國一直在蠶食韓魏的土地。河東地區最先落入秦國之手,秦昭襄王十七年(公元前290年),魏昭王“予秦河東地方四百里”,至長平之戰時,秦國經營河東已經差不多三十年。到秦昭襄王三十三年(公元前274年),秦又取得了魏國的南陽,而就在攻取野王的前一年(公元前263年),秦把韓南陽也奪到自己手中。
河東是魏國的舊都所在地,經濟頗為發達;而南陽(河內)之富,更有盛名,後來劉邦攻秦的時候,就有人跟他稱道這裡“連城數十,人民眾,積蓄多”。雖然此時秦據有南陽的時間還不長,這裡的囤積,大概不如後來之多。但秦在全力猛攻長平之前,主要精力就是用於經略這一帶,則據理而論,這段時間裡也應將大量軍實集中到了這裡。
河東、河內的糧食,都可以源源不斷地送到長平前線。即使從關中運糧,由於地形便利的緣故,沿途的糧食損耗率也不能全以陸路運輸的方式來計算。
開戰前,趙國方面反對接收上黨的平陽君趙豹談到秦國的優勢,除了說秦軍強大外,特別強調了“秦以牛田,水通糧”。“以牛田”是說秦國牛耕比較普遍,糧食產量高;“水通糧”則是說秦國的糧食可以由渭水漕運進入河洛,之後不管是由河東還是河內運往上黨,都大致可算路況良好。相反,趙國的邯鄲雖然看起來離長平比較近,但之間卻隔著太行山,僅壺關道天險可以通行,要這樣翻山越嶺地運送糧食,行程遠為艱鉅。
所以,無論廉頗換與不換,趙軍必敗,這是綜合國力的差距。
-
8 # 惰人12
如果,趙國當初不換將繼續讓廉頗守長平的話,可能趙國還是會輸,但是秦國會元氣大傷。
如果,趙國繼續用廉頗,廉頗會繼續固守不戰。而當時趙國沒糧了,趙孝成王向齊國借糧,但是齊國不借,沒有糧草趙國還是會輸。雖然趙國還是會輸但是趙國可能不會全軍覆沒。
我們再來說一下秦國,如果趙國不換將而是繼續用廉頗,那麼秦國就算是能贏也可能會元氣大傷。因為秦國與趙國在長平對峙三年,秦國是遠距離作戰也有些吃不消了。但秦國對廉頗沒辦法了所以才使用反間計借趙王的手換掉廉頗。
趙孝成王要是沒有換掉廉頗的話就說明他是個善納忠言,從諫如流的君主,要是這樣可能秦趙早就議和了。
趙孝成王在決定換將的時候,就遭到藺相如和趙括母親的強烈勸阻。但是趙孝成王不聽勸阻就要用趙括。
其實,趙國在換將之前,曾經派人去秦國議和,當時有位大臣提出一個絕對可以議和成功的諫議。所以我說,如果趙孝成王不換將的話一定是聽了藺相如和趙括母親的勸阻。那麼,我想趙孝成王一定會選擇那個大臣諫議。
在廉頗初次戰敗的時候,趙孝成王就找來樓昌和虞卿兩個大臣商量,趙孝成王想自己御駕親征,但是樓昌諫議派一個在趙國地位高的人去和秦國講和。
虞卿則認為秦國是要滅趙,而不是隻要上黨郡。如果我們直接去秦國議和肯定議和不成,我們如果直接派使者去秦國的話,秦國只會非常隆重的接待我們派去的使者。然後,會弄的天下人皆知我們已經和秦國議和,到時候各國就不會出兵。
我們不如派使者攜帶著我們趙國重寶去魏國、楚國遊說使秦國害怕三國合縱。我們這時再去秦國議和就能成功。
可惜,趙孝成王沒有采納虞卿的諫議,而是採納了樓昌的諫議。
回覆列表
我的個人見解如下:1.在長平戰場初期野戰失利的局面下,秦軍和趙軍陷於對峙狀態,此時趙軍應維持原來規模繼續堅守,同時利用上黨郡原南韓軍民的反秦情緒煽動當地人開展對秦軍的騷擾破壞,使得長平前線的秦軍陷於疲憊不得脫身。2.堅決不與秦國和談而是重金厚禮送到魏國楚國,同時穩住齊國,使其在山東方面保持中立即可,與魏國楚國結盟在河南和湖北兩個戰場進攻秦國,擴大戰爭規模。3.給匈奴人送禮,聯合匈奴用騎兵軍團從內蒙方向長途奔襲咸陽。多路攻擊,最後迫使秦國陷於極端被動的全面戰爭,被迫同趙國魏國楚國和匈奴的聯盟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