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901841896917

    1、物體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斷物體沉浮有一定的標準。

    2、同種材料構成的物體,改變它的質量和體積,沉浮狀態不改變。

    過程與方法:

    1、對物體沉浮做出預測,並用實驗驗證,做好記錄。

    2、學會用切分和疊加物體的方法研究沉浮變化。

    情感、態度、價值觀:

    認識到用實驗驗證猜想,能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概念。

    【教學重點】

    同種材料的物體,改變它的重量和體積,沉浮狀態不改變。

    【教學難點】

    在實驗探究中糾正原有對沉浮的錯誤認識。

    【教學準備】

    演示實驗:水槽1個,大小相近的磚塊、木塊和塑膠塊各1個。

    學生實驗一:水槽1個,物體7種(小石塊、泡沫塊、回形針、蠟燭、帶蓋的空瓶、蘿蔔、橡皮),實驗記錄表。

    學生實驗二:水槽,蘿蔔,橡皮,小刀,回形針,木塊3塊,實驗記錄表。

    【物體的浮與沉教學過程】

    一、觀察物體的沉浮:

    1、師:把水槽放在展示臺上。出示磚塊,輕輕從水面放入水中,觀察它的下沉過程,板書:沉。再出示木塊,同樣輕輕從水面放入水中,觀察它的沉浮情況,板書:浮。

    2、把塑膠塊輕輕放入水裡,觀察它在水中是沉還是浮。

    二、觀察更多物體在水中的沉浮:

    1、教師從小袋子取出7種物體,分別是小石塊、泡沫塊、回形針、蠟燭、帶蓋的空瓶、蘿蔔、橡皮。

    2、對這些物體進行預測、並說明理由,用往上或往下的箭頭符號來表示。

    3、小組領實驗器材,分工合作,進行實驗觀察,完成實驗記錄表。

    4、組織交流:

    把我們的預測與實驗結果相比較,預測正確的有哪些,預測不正確的有哪些?

    整理自己的預測理由,想一想物體的沉浮可能與什麼因素有關呢?(如體積大小、輕重、形狀、材料、是否空心等。)

    三、觀察同一種材料構成的物體在水中的沉浮:

    1、小組整理實驗材料,留下水槽、蘿蔔、橡皮,裝好另外幾種物體放置一邊。

    教師出示小刀,演示切分方法,並提問:

    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一半大小,還會沉嗎?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還會沉嗎?推測把它切得更小會怎樣。

    蘿蔔在水中是浮的,把蘿蔔切成一半大小,還會浮嗎?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還會浮嗎?推測把它們切得更小會怎樣。

    2、學生進行預測、並說明理由。

    3、小組領小刀,實驗操作,記錄實驗結果並思考其中的原因。

    (橡皮和蘿蔔不能無限度的切小,因為一旦切分的過小,會出現浮在水面上的情況,這是水的表面張力的原因,這樣的情況不利於教學,會改變活動探究的方向。)

    4、組織交流,在這個活動中我們改變了什麼因素?(體積大小),物體的沉浮情況有沒有發生改變?透過以上實驗,我們可以得到什麼結論?(同一種材料的物體,把它們的體積變小,在水中的沉浮狀態是不會發生改的。)

    5、收回小刀、蘿蔔和橡皮,出示回形針和木塊,體溫:

    一枚回形針在水中是沉的,把兩枚回形針穿在一起,還是沉的嗎?把更多的回形針穿在一起,放入水裡,是沉還是浮?

    一塊木塊在水中是浮的,用透明膠帶把兩塊木塊粘在一起,放入水裡,還是浮的嗎?如果把三塊、四塊甚至更多的木塊粘在一起,它們在水中是沉還是浮?

    6、提供材料回形針10枚,木塊3塊,學生實驗。

    7、組織交流,概括:同一種材料的物體,把它們的體積變大,在水中的沉浮狀態也不會發生改變的。

    8、小結:把剛才切分和疊加這兩個實驗聯絡在一起,我們得到了什麼結論?學生記錄中教材第4面的實驗報告單上。(由同一種材料構成的物體,改變它們的體積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會發生改變的。)

    物體的浮與沉教案的板書設計:

    1、物體在水中是沉還是浮

    磚塊 沉

    木塊 浮

    塑膠塊 浮

    與沉浮相關因素:體積大小、輕重、形狀、材料、是否空心等

    由同一種材料構成的物體,改變它們的體積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會發生改變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自己喜歡的人說祝她幸福是什麼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