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pietr49411

    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作者】:杜甫 【朝代】:唐 【體裁】:五言律詩--------------------------------------------------------------【格律】:○平聲 ●仄聲 ⊙可平可仄 △平韻 ▲仄韻本作的韻腳是:八庚;可"八庚九青十蒸"通押。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詩文解釋】 :好雨知道下雨的節氣,正是在植物萌發生長的時候。它隨著春風在夜裡悄悄地落下,悄然無聲地滋潤著大地萬物。雨夜中野外黑茫茫,只有江船上的燈火格外明亮。天亮後,看看這帶著雨水的花朵,嬌美紅豔,整個錦官城變成了繁花盛開的世界。【註釋】:1. 乃:就。 5. 徑:鄉下的小路。2. 發生:催發植物生長。 6. 紅溼處:雨水溼潤的花叢。3. 潛:暗暗地,悄悄地。 7. 花重:花因沾著雨水,顯得飽滿沉重的樣子。4. 潤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養。 8. 錦官城:成都的別稱。--------------------------------------------------------------【背景】:這首詩作於寶應元年(762)春天,杜甫這時居住在成都草堂。從上年的冬天到這年的二月間,成都一帶有旱災,所以當春雨來臨之際,杜甫非常欣喜,他以久旱逢甘霖的喜悅心情來描寫這場春夜細雨。詩從聽覺寫至視覺、乃至心理感覺,從當夜寫到清晨,結構嚴謹,描寫細膩,情調明快。詩中不用喜悅歡愉之類詞彙,卻處處透露出喜悅的氣息。這是描繪春夜雨景,表現喜悅心情的名作。--------------------------------------------------------------【賞析】:“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一開頭就用一個“好”字讚美“雨”。把雨擬人化,說它“知時節”,懂得滿足客觀需要。春天是萬物萌芽生長的季節,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來了。接下來進一步表現雨的“好”,好在“潤物”。春天的雨,一般是伴隨著和風細細地滋潤萬物的。然而也有例外。有時候,它會伴隨著冷風,由雨變成雪。有時候,它會伴隨著狂風,下得很兇暴。這樣的雨儘管下在春天,但不是典型的春雨,只會損物而不會“潤物”,自然不會使人“喜”,也不可能得到“好”評。所以,光有首聯的“知時節”,還不足以完全表現雨的“好”。等到第二聯寫出了典型的春雨伴隨著和風的細雨,那個“好”字才落實了。“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仍然用的是擬人化手法。“潛入夜”和“細無聲”相配合,不僅表明那雨是伴隨和風而來的細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潤物”,無意討“好”。如果有意討“好”,它就會在白天來,就會造一點聲勢,讓人們看得見,聽得清。惟其有意“潤物”,無意討“好”,它才選擇了一個不妨礙人們工作和勞動的時間悄悄地來,在人們酣睡的夜晚無聲地、細細地下。“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雨這樣“好”,就希望它下多下夠,下個通宵。倘若只下一會兒,就雲散天晴,那“潤物”就很不徹底。詩人抓住這一點,寫了第三聯。在不太陰沉的夜間,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見,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放眼四望:只有船上的燈火是明的。此外,連江面也看不見,小路也辨不清,天空裡全是黑沉沉的雲,地上也象雲一樣黑。看起來,準會下到天亮。“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尾聯寫的是想象中的情景。如此“好雨”下上一夜,萬物就都得到潤澤,發榮滋長起來了。萬物之一的花,最能代表春色的花,也就帶雨開放,紅豔欲滴。等到明天清早去看看吧!整個錦官城雜花生樹,一片“紅溼”,一朵朵紅豔豔、沉甸甸,匯成花的海洋。--------------------------------------------------------------【簡析】:透過以上對詩句的分析,不難看出,杜甫是按這樣一條情感思路來構思行文的,即盼雨——聽雨——看雨——想雨。俗話說,“春雨貴如油”,不錯,對於這珍貴如油的春雨,眾人皆盼,詩人亦然。而當春雨飄然降臨的時候,詩人更是驚喜不已,甚至臥床靜聽,徹底夜難眠,迫切希望它下過痛快,唯恐其忽然中止,於是輕手輕腳,推門遠眺,靜觀無邊黑夜的茫茫春雨,看到繁密飄灑的春雨,作者又驚喜地聯想到第二天錦官城滿城春色。詩歌意在盛讚春雨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崇高品質,這份對春雨的喜愛之情描繪得如此細膩逼真,曲折有致,這不能不令人驚歎杜甫洞幽顯微,體物察情的藝術功力。無論在錘字煉句方面,還是在意象的捕捉、細節的描寫方面,都體現了他體物察情,精細入微的過人之處。結合杜甫詩風沉鬱頓挫來對比賞讀,我們必將獲得對杜詩另一種生命情趣的深刻理解。--------------------------------------------------------------【話外音】:讀《春夜喜雨》,人們不難想到朱自清的《春》,對其中關於春雨的描寫留有深刻的印象。“春水貴如油”,驟臨的春雨令多少待雨春耕農夫野老歡呼雀躍,又令多少同情勞動者,體察勞動者生活,希望他們過上好日子的人們由衷喜悅!杜甫的《春夜喜雨》正是他關心農民體察勞動人民疾苦的思想感情的反映。--------------------------------------------------------------【集評】:《杜詩詳註》雲:“雨驟風狂,亦足損物。曰"潛"曰"細",寫得脈脈綿綿,於造化發生之機,最為密切”。《瀛奎律髓匯評》引紀昀語:“此是名篇,通體精妙,後半尤有神。”韓愈言:“李杜文章在,光芒萬丈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秦國3大名相商鞅、呂不韋、李斯,為何都不得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