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弓目

    李鴻章一家人把持了所有外交部門!別人插不了手!好多割地賠款都是李家先拿到了回扣。才報告昏庸無道的慈禧太后!一切都是圍繞李鴻章發家致富進行!

  • 2 # 觸手終結者

    因為李鴻章總去找列強買武器和機械裝置,因此大家都知道在清庭裡只有李中堂懂一點外國事物!因此與其找剛毅、徐侗那種頑固不化的蠢貨,不如找一個多少懂點事的人!

  • 3 # 楊白嘮

    洋務大臣,這事李兄不去,誰去?再說外國只認鴻章大人,別人不認。認賭服輸,這是貫例,宣了戰,輸了就得賠,這叫爺們,老慈娘們宣戰從不尿,李哥籤條約也從不尿。後人說啥那叫咬舌頭,這事放在他們身上,還不如慈,李二人呢。

  • 4 # 讀書機小海君

    單就清末簽訂的那些條約、章程而言,大概沒有誰會挺身而出。誰會主動在喪權辱國,不堪回首的條約上籤自己的名字呢?

    且不論李鴻章的功過得失,他是晚清在那個位置上最久,事務相對熟悉的一位。

  • 5 # 物語情歸

    謝謝邀請。李鴻章,安徽合肥人,晚清大臣,領導了洋務運動。他是淮軍,北洋水師的創始人和統帥,建立中國第一支西式海軍北洋水師,爵位一等,參與了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捻軍起義,洋務運動和甲午戰爭,他代表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他之所以作為一個重要人物,能代表清政府,和他的經歷有關:

    1.1823年李鴻章生於安徽合肥

    2.1840年他中了秀才

    3.1844年考中舉人

    4.1845年拜在曾國藩門下,奠定了一生思想和事業的基礎

    1847年受業曾國藩門下,講求經世之學。

    5.1862年,李鴻章建立淮軍

    6.擴充淮軍,平息戈登率常勝軍鬧事事件,顯示了非凡的外交能力。

    7.平定太平天國運動和捻軍起義

    8.1865年,李鴻章擴建江南總局,中國近代早期的四大軍工企業,他創辦了三個,同治十一年,創立輪船招商局,這是中國第一家民營公司,近代中國最大的民營企業,

    9. 在李鴻章主持下,創辦近代中國第一條鐵路,第一座鋼鐵廠,第一座機器製造廠,第一所軍校,第一支海軍艦隊。

    10.李鴻章堅持"外須和戎,內須變法"的策略,用"以夷制夷"的手段,為中國的洋務建設作出貢獻,他以外交能手自負,處理過許多重大的外交事件,在簽訂逼迫中囯出讓利益不平等條約時,李鴻章是列強最喜歡的談判物件,常常指定李鴻章去談判,代表中國政府簽訂了《中日馬關條約》和《辛丑條約》等一系列條約。

    所以,正如美華人評價李鴻章"以文人來說,他是卓越的。以軍人來說,他在重要戰役中為國家作了有價值的貢獻,以從政來說,他為國家的人民提供了優良的設施,以一個外交家來說,他的成就使他成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他的外交手段尤其突出,得到列強的認可和喜歡。綜上所述,清朝的許多條約都是李鴻章代表中國政府簽訂的。

  • 6 # 中外雜談

    第一,列強要求必須夠分量的人簽約才認可。之前也派過一般人物去,列強拒絕並退貨了。為滿足列強這個要求,只能考慮中樞大臣或封疆大吏了。

    第二,籤賣國條約必將遺臭萬年,清庭內部誰不知道?能進中樞位居高位的,要麼是滿清貴族,要麼是漢人能臣。滿清貴族當然躲了,推給漢臣。

    第三,漢臣可不敢這麼驕縱。可即使左宗棠沒去世時,你要叫他去,他絕對要求再戰啊。林則徐也是。此時唯李鴻章合適,第一他位高,第二他也願意,每次打仗,即使贏了,他都必勸和談的。何況輸了呢

    第四,後來列強也發現了,只有李鴻章位高又好籤約,幾乎照單全收。列強打仗是為利益的,不是想一直打,故後面幾乎指定要李鴻章了,換人就不接受。

  • 7 # 蘑菇雅說

    感謝邀請,這是個有趣而且值得探討的問題。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進入了長時間的屈辱史,每次都被迫簽訂不平等條約而結束,一個比一個喪權辱國,而這個時候,就有一個經常映入我們的眼簾了——李鴻章。那麼為什麼大多數的條約都是由李鴻章完成呢?難道清朝真的沒人了嗎?

    國際認可

    李鴻章的眼界認知和外交能力極大地超越了同時期的晚清王公大臣。他雖為儒家進士出身,但他為人善於變通,在主持洋務運動中,接受了西方傳來的國家主權觀念和國際公法等近代理念,並且在薛福成、馬建忠等留學歸來的幕僚影響下,李鴻章比同時代計程車大夫更為了解國際公法,是當時清廷屈指可數的具備世界眼光的重臣,而且當時國際也對李鴻章的地位和等級比較認可。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對李鴻章深為推崇,認為他是“大清帝國中唯一可與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

    慈禧信任

    我們知道,當時的中國是慈禧主政,李鴻章在談判的時候,能夠維護慈禧的利益,會努力保住慈禧的地位。因此慈禧對李鴻章很信任,每次談判都派李鴻章去。

    能力出眾

    還記得奕山和奢英,當初鴉片戰爭不平等條約清廷的代表,但是他們在受到列強在談判桌上的一點恐嚇之後,便沒有了主意和原則。這種是比較慫的。

    還有一種是比較剛的。葉名琛,時任兩廣總督,他主張“不戰不和不走”,在面對英法挑釁,既不能抵抗也拉不下臉來周旋,結果廣東遭戰禍葉名琛本人被俘,淪為階下囚還振振有詞:我要去英國,和你們英國女王講理!除了他以為還有左宗棠等一些比較忠勇的將領,但這樣的官員有怎麼可以在談判桌上好好聊天呢?

    相對上面的兩類大臣,李鴻章既懂西方禮節,又有外交手腕,在面對洋人恐嚇時能夠扛得住,比較圓滑,適合這種談判桌上的遊戲。

  • 8 # 三觀粉碎機

    李鴻章一生簽訂了30多個條約,其中比較重要的幾條不平等條約按時間排序分別是:1876年9月中英《煙臺條約》;1884年5月中法《會議簡明條款》;1885年4月中日《天津條約》、《中法新約》; 1895年4月中日《馬關條約》,同年11月,《中日遼南條約》;1896中德《膠澳租借條約》;1896年3月,中德《膠澳租借條約》,同年6月《中俄密約》;1898年6月中英《展拓香港界址條約》;1901年9月八國聯軍《辛丑條約》等。而根據歷史記載,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同年八月慈禧催這個再過兩年就滿80歲的老人北上談判的時候,李鴻章就已經因勞累吐血。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華人喊出"賣國者秦檜,誤國者李鴻章",李鴻章回住所後大口吐血,後幾日無法下食,於同年11月7日去世。診斷為胃血管破裂。

    也就是說"滿清政府後期的條約基本上要依賴這個已經60歲,勞疾纏身的漢族老頭?"。是因為清政府後期無人麼?實際上也不算清政府後期無人,而是在外交談判桌上李鴻章的果斷勇敢,話語重要性,為清政府周旋支撐的只有他一人而已。

    比如說著名的《馬關條約》,李鴻章就用挨一顆槍子借題發揮,為清政府減少1億兩白銀以及縮減膠東半島割地範圍。當然這是李鴻章最為出名的外交案例,實際上1876年《中英煙臺條約》李鴻章也利用國際局勢挽回了兩國大規模決裂。當然了,由於時局以及當時李鴻章自身的侷限性,他依舊有些許多可以指責的地方。例如《中俄密約》中導致整個東北淪陷,同意俄國的西伯利亞鐵路經黑龍江和吉林直達海參崴,都為後來中國造成巨大的主權麻煩。

    但話又說回來就是,當時清政府談判裡面,不管是眼光見識還是其他,都超過李鴻章的都不多,特別是他位居高位,以至於到了後期慈禧總是"全權李鴻章處理"。還有一件事我們需要知道的,雖然談判總是李鴻章,代表總是李鴻章,但是清政府最終畫押簽字,代表清皇室本身的只能是皇室宗親,也就是親王,比如《辛丑條約》中最終蓋章的是總理大臣奕劻。

    但是我們每每一說到清末外交就是李鴻章,實際上已經說明了即使最後是地位比李鴻章更高的親王蓋章,可一切談判事務,還是離不開李鴻章。

    這裡不是說清政府無人,而是當時外華人認的是李鴻章,能夠最大限度爭取利益的李鴻章,這其中和列強周旋最多的也是李鴻章。

  • 9 # 春回芳去一玫到

    李鴻章保障了洋人的最大利益,毫無底線地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是後黨中最被慈禧信任之人,賣國賣得得心應手,絲毫不會討價還價,洋人就需要這樣的大清外交家,想要蠶食大清時,只消說一聲,快到碗裡去,碗裡便有一塊在中國的勢力範圍和若干白銀。

  • 10 # 使用者5370893633

    李鴻章是晚清的一位政治家、外交家。人們喻他為"富可敵國",更進一步說明他在清朝的地位和作用,有他在則晚清在的道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五一訂婚男孩穿西裝女孩穿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