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圓證論道

    若非要弄個形象出來,太極圖應該是勉強詮釋吧。您能把太極圖觀成立體的,說明有點點功夫。太極圖還原成無極太虛,摸到了門檻。嘴上功夫終是妄,實修道地是真功。

    真正的道,無形無相,不可言思,非後天六識所分別。世俗諦名見性,名如來,勝義諦名法性,名一乘。最後只能是無語拈花微笑

  • 2 # 一東

    選取這一幅,老子與虎論道。

    老子與虎論道:老子專心闡道,似說非說,似言非言,老虎靜伏於地,凝神細聽,形靜而神通。

    大道無言,與物相通。道之深,德之厚。

  • 3 # 洪有軍

    道不是一張圖就能描述的,如果真的要用圖的話,一張空白就夠了!你可以在上面描述你想的任何現實的和抽象的事和物!

  • 4 # 玄運易學天地

    自然是道家的太極陰陽八卦圖無疑,下面我們來舉幾個例子來說明。

    1、《道德經》中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現在我們來看附圖,這個大圓圈就是“一”,也叫太極,也是從混沌中誕生的一個原點,然後,在此圓圈內就分裂為了陰陽魚,這就是“一生二”,其中一半為白色屬陽,另一半則是黑色,屬陰。再後來,陽氣過多,輕而清上升,則變為天,以乾卦表示,陰氣重而濁下沉則化為地,此即坤卦,有了天地,則化生萬物,因此陽氣與陰氣不同的排列組合(陽氣多+陰氣少,或陽氣少+陰氣多),則化為剩餘的六卦即震、巽、坎、離、艮、兌,看到沒有?每個八卦都是三個爻,這是天地乾坤二氣而化生,變為天地人三才,用以表示天地萬物,這便是《道德經》中所說的“三生萬物”。

    2、《道德經》中說“萬物負陰而抱陽”,又有大量“矛盾”的相對理論,比如“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前後相隨”等等,講的都是陰陽相對、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理論,看陰陽太極圖中的陰陽圖;

    3、《道德經》中提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裡重點在“道法自然”,這裡的“法”是動詞,表示“效法”的意思,那麼“道法自然”就是說“大道”效法自然規律,什麼是“自然”的規律呢?那便是春夏秋冬,春夏溫度不斷上升,而上升到了最熱的時候開始溫度下降,就到了秋冬季節,溫度不斷下降,就到了冬至,溫度下降到最低,又開始升溫了到春季了。現在我們看太極圖,陽魚的面積從左到上順時針方向走不斷變大,這就是溫度不斷上升的階段,從其旁邊的先天八卦坤-》震-》離-》-兌-》乾卦的變化也可以看出,陽氣是不斷上升的,這便是春夏季節的升溫階段;可是物極必反,熱到極點開始產生陰,看那條白色陽魚在乾卦位置對應的黑點,這是陽極生陰之象,天氣開始轉涼了,根據順時針方向,氣在右邊往下走,陰魚的面積逐漸變大,對應位置的八卦陰爻及位置也能反映這種變化,直到達到最低點,溫度降到最低點坤卦位置,陰氣最重,黑色陰魚面積也最大,此時溫度開始轉暖,這便是陰極生陽,看此時陰魚頭部的一點白點,進而進一步順時針旋轉,迴圈往復,周流太虛,事實上,不僅春夏秋冬的自然,哪怕是每天的氣溫變化也能反映這種規律,午夜時分溫度最低,然後東方犯白,開始天亮,逐漸到中午溫度到最高,再下午溫度又開始轉涼,最後又到傍晚到晚上,溫度又下降,這都是自然規律,所以說“道法自然”。不僅自然如此,世間萬物的生命也是如此,比如人類,從出生,到長大,到壯年,到中年到衰老,到晚年,直到死亡,人體內的陰陽之氣就是這麼變化的。

    4、《道德經》中說“道可道,非常道”,又說“天道無情,以萬物為芻狗”,這個道其實就是第三點所說的大自然的規律,從誕生到滅亡的過程,迴圈往復,這是一個抽象的規律,不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道路或方法,是自然規律,那它就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萬物只是“芻狗”,天道是無情的,違背天道運轉就會受到天道的懲罰,因此我們平時生活工作中要做到陰陽平衡兼顧,不走極端,不要違背“物極必反”的規律。

  • 5 # 有話少說

    無圖可以表達。《道德經》的道,“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怎麼可能用圖表達呢?

    圖,有狀有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游泳衣上的沙子怎麼都洗不掉?